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炎垅)




第十二章 忧虑的朱元璋
  应天府王宫华盖殿内,一身着紫装龙袍的,头戴紫金冠的魁梧汉子眉头紧锁,不时的端起茶杯喝口茶。过会又站起来在屋中来回走动。这位坐卧不安之人正是吴主朱元璋。
  “大王这是何事烦恼?”一名衣着锦绣但面料朴实的女子走进殿内问道。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马氏。
  “哦,原来是王后啊,孤…没事,没事,你忙你的去吧。”朱元璋遮遮掩掩的说道。
  “哟,大王何时将臣妾也当起外人来了。若是连臣妾都隐瞒,这世上再无第二人可供大王倾诉了。”马氏揶揄的说道,整个吴国治下,也只有她敢和朱元璋如此说话。
  朱元璋这才重重的叹口气说:“正如王后所说,孤真是有块心病。王后可知我那发小周德兴是如何亡的?”
  “这…天下人皆知啊,是在汉军晚上偷营时被铳子所伤,不幸阵亡。难道其中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他被铳子所伤不假,但王后有所不知,那不是普通的火铳。当晚我军也没有最终将汉军击退,而是被他们大败,死伤无数,还被攻占了营寨。三万兵士最终只有万人不到生还,而参战的汉军据说只有区区几千人,其中持有那种火器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孤只是为了安定军心,没有对吴军上下公开此事。吴府内外只有少数几人知道此事。”
  马氏惊讶的问道:“火铳?那东西我见过,就是个装在铁桶子里的大爆竹,再厉害,能厉害到左右战局的地步?”
  “据现场兵将说,那铳管比我军常用的盏口铳纤细多了,只有酒盅粗细,但威力却大多了,射程极远,连铳盾都能射穿。关键是它不用点火就能像弩箭那样一扣悬刀就射出弹丸。射速极快。而且打的准,五十步内几乎能指哪打哪。”
  朱元璋所说的这些有以讹传讹夸大之辞,但也基本说清了燧发枪相对于原始火门枪的优点。
  他对马氏接着诉说着内心的苦恼“鄱阳湖之战,陈友谅被射死的当晚,孤本以为就此扳倒了挡在孤问鼎天下道上的一个劲敌。就此天下大势已定,将陈友谅地盘收入囊中后扫清群雄和北元将是水到渠成之事。没想到汉军中突然冒出如此神器。“
  ”哎,若仅仅是这,孤还不至于如此忧愁。但上个月,汉军又拔掉了沌口的吴良大营。那可是吴良苦心营建了数年之久的坚固营垒,两个时辰不到就被汉军拔除了,听说还是那个十二岁小童带的队。其间汉军又动用了一种威力极大的铳炮,我们最大号的碗口铳在这火炮面前连蚂蚁都算不上。吴良营中逃回的军吏说,一发打出去,可以糜烂千里,人畜无还!整个沌口大营已化为一团齑粉。孤担心啊,别说一统天下做皇帝了,孤这个吴王可能都做不了,甚至回去放牛务都不可得。”
  马氏听了这一席话,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糜烂千里,人畜无还。这…这也太夸张了吧。那汉军在武昌不是就能一炮打到应天来了。”
  朱元璋皱着眉摆摆手说道:“这是酸腐文人的夸张修饰之辞,不必较真,但沌口大营半日既毁是个事实,可见汉军火器威力之犀利。”
  马氏略微思绪片刻说道:“大王不必焦虑,那汉军火器再犀利,总有个来路,想必不大可能是他们自制的。我们只要将它们的来路搞清楚了,只要愿出银两,自然也不难得到。予时双方都有,他们也占不得优势了。”
  朱元璋点了下头说:“孤已召集过几个相关的文臣商议此事。今日他们还要前来与孤商讨一次。”
  正说着,一名太监跑上前来说道:“启禀大王,群臣都已在殿前到齐了”
  ……
  群臣正在华盖殿的前殿小声议论着,朱元璋已经换了一副脸孔,虎虎生威的从后殿走了出来。
  “怎么样,你们可查到汉军优质火器的来源了?”朱元璋等众臣行礼叩见后方才开门见山的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一人开口。朱元璋只好挨个问道:“李善长,蒙元那边有何消息,是否它们那出国如此犀利的火器。”
  “启禀主上,据我们北方的细作打探,蒙元兵部断无引进开发如此火器。在西北方向,与蒙元保持密切联系的几大汗国,也没有哪个商队听说过这些东西,他们所见识过的铳炮和我们现在用的也相差无己。”
  “张中,你在武昌城中细作运作的如何?”
  “禀圣上,臣那些以道士身份为掩护的细作在鄱阳湖大战前就大多被陈友谅诛杀殆尽,剩下几个没有暴露身份的,近日一番打探也没探出有价值的讯息,武昌那边只是多建了几所军营和城寨。”
  “胡惟庸,你呢?这火器会不会是从西洋那边传来的,这最有可能。孤见过西洋造的铠甲,孤认为那个手艺可以打造出这样的火器!”
  胡惟庸脸皱的跟个苦瓜一样,回答说:“启禀主上,上个月臣派出细作,分别在张士诚,陈友定,何真所盘踞的各个港口打探,发现没有那个西洋来的色目商人出售过这类火器,他们的火器也是铳炮一类,做工上也许比我们通常用的稍许精良些,但大致也是这个形态,并无太大差别。”
  “孤不是说那些大食色目人。他们更西边还有夷人,孤从色目商人那里见过的精良铠甲就是那些更西边的夷人打造的。孤有强烈预感,汉军的那些犀利火器就是那里打造出来的。”朱元璋面孔上已带着几分愤怒的情绪。
  此时,一直微闭双目的刘伯温开口说话了:“启禀主上,这大食距我海疆就有数万里之遥,更不用说比他们更西边那没有被蒙古人统治的极西之地了。即使真是这些西洋人打造的这些犀利火器,他们若不主动直接或间接贩售到中土来,我们也不可能得到。反之,商人有利就会图,不用我们去找,他们自己就会找上门来。再看张士诚,陈友定,何真这些人也没有这些火器,显然陈汉的火器不管是不是在西洋生产的,至少不是能在中土购买到的。”


第十三章 湘东防线
  朱元璋对刘伯温甚是客气,说道:“先生此话何意?”
  “回主上,臣的意思是汉国这批犀利火器也许是西洋人所生产的,但绝不会是由商人贩运到中土的。很可能是从以下两条途径获得。一是汉国有人从海外游历归来,带了这么一小批还没公诸于世的新式火器。二是汉国某种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一些掌握这些火器制作之法的外夷工匠或是直接获得了这些火器的构造图纸,制作之法,而后自己生产的。所以我吴国毋须费劲心力的去寻找来源”刘伯温颇为自信的回答道。
  “毋须去寻找来源?先生,此话怎讲。难道先生有破解这犀利火器之法或琢磨出了制作这犀利火器之法?“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刘伯温捋须一笑说:“臣乃一个读书人,又不是工匠怎会琢磨出制作之法。只不过臣以为,若这汉国只是机缘巧合获得这么一批现货,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火器虽犀利,但数量毕竟有限,可呈一时之威,却难以挽回大势。这大势就是我吴国挟鄱阳湖大胜之威,席卷江南一统天下!“
  此话甚是入朱元璋的耳,但他还是问道:“若张定边张必先这二张确实有这火器制造之法的工艺,我吴国该如何处之?“
  刘伯温肃穆道:“若真是如此,那我们迟早也会得到这火器之法。他们再怎么保密,这东西也是人生产出来的,生产出来后也是需要大批装备到人身上的,否则有何意义?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想法设法弄到这些工匠,另外还要尽力在战场上缴获到一些样品,多管齐下,总能将这些犀利火器仿制出来。“
  朱元璋思绪几息,握住刘伯温的手说:“先生于我吴国而言,真乃张良,孔明再世。没有先生,我吴国怕是寸步难行。“
  “主上谬赞了。臣岂能与张良孔明相比。“刘伯温连忙谦逊的说道。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张中,说道:“张中,这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孤会吩咐各个相关有司予你鼎立相助,各种人力财力支持。你若能打探出汉军火器的出处,就是超级大功一件!“
  “主上但请放心,张中必殚精竭虑为主上打探出这些消息。”
  朱元璋此时心情愉快了很多,刚想宣布散朝,却又发现刘伯温似乎还有话要说,便问道:“先生可还有事要说?”
  “主上,无论汉军火器是从哪来的,我们当下也不能因为他们的火器犀利而畏惧不前。我们刚刚在鄱阳湖大败汉军,毙杀陈友谅,歼灭其近六十万兵力,此时正是他们国力孱弱,兵力空虚,士气低落之时。若我们不抓住此机会,而是给其喘息之机,让其东山再起,卷土重来。那鄱阳湖这一仗我吴军就算是白打了。”
  朱元璋微微一笑说:“先生放心,这个孤早已有决断,只等一开春,就会亲自举兵西征,溯江而上,直取武昌府。”
  “不,主上不能从这条线路西征陈汉。而应该从洪都出幕阜,罗霄山脉,攻掠陈汉的湖南潭州,衡州等地。”
  朱元璋听了这话,脸上又起了疑惑:“何解?溯江而上,攻下汉国都城武昌府乃是最直接最简便击垮陈汉的进攻方向。我们为何要舍近求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