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炎垅)


  果然采取这般措施后,虽然前方没有传来将这两千人围住的战报,但令兵也再未传来前军发现见这支队伍行踪的消息。
  在江南冬日淡淡的阳光中,前后蜿蜒近十里路的大队人马继续向临安挺进。为了防止敌骑的突袭,人马两侧百仗外的田野中还有侦骑来回跑动警戒。幸亏这是冬季,不然农户的庄稼又被糟蹋不少。
  等队伍行进到一块荒地地段时,有一名负责侧翼侦查的侦骑飞驰而回,一边扬鞭打马一边高声呼喝:“有敌情!戒备!有敌情!”
  在将官们的喝令下,兵马如同后世的列车缓缓的停了下来,弩手们齐刷刷的将已填装好的弩具都准了前方,枪矛手们挺立起如林的四米长枪。张俊等三人也手搭凉棚,眯眼极目远眺,他们发现了地平线上的二十余个快速移动的物件,那些物件越来越大,最终看清了却是二十余辆马车,马车后面还跟着若干骑兵。
  但那些马车却和普通常见马车不一样,有四个轮子。那车轮也不是普通车轮,首先车辐明显是金属制作的,车轮外缘包着一层黑乎乎像是鱼皮一样的胶皮。马车之上放置一个不知何用的大型器具,还载有兵士五人,一车由四马牵引。
  张俊等人当然不知道,这是崇明城新研发的战车,车体构建已经用了划时代的轴承和弹簧,车轮是用杜仲胶包裹的实体车轮。车厢上载有中型弩炮一门,弩炮手两人,长弓手两人,驭夫一人。四马牵引下,战车行驶速度比轻骑兵还略高。虽不能如同骑兵一样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行驶,却也能适应坎坷不平的起伏地形。
  宋军将士们严阵以待,准备迎头痛击这些不速之客,虽然他们都已看清那战车上能挡住箭矢的挡板,但那些马匹却是不可能不受箭矢伤害的。
  随着一声呼哨,这些马车突然不约而同的转个弯,将车屁股对着宋军,齐齐的停了下来。
  宋军正纳闷时,二十余个黑呼呼的东西还有火球向宋军这边飞来。随着轰隆几声类似过年大爆竹的巨响,腾起几柱烟尘,一些宋军兵卒已被爆炸的冲击波震倒在地,霹雳弹中的铁屑让他们血流满面,有的被陶制弹片和铁屑击中要害,当场毙命。还有的弹丸腾起一股烈焰,当场将靠近的宋军兵卒烧成火人,嘶喊乱叫着在地上打滚。除此,长弓手的精准重箭也陆续而来,不停的贯穿带着毡笠的头颅和套着扎甲的身躯。
  此时这些战车距离宋军还有六七十仗远,宋军之中也只有神臂弩手能够将将够得着他们,这些神臂弩手纷纷开弩放箭,向六七十仗外的敌军攒射而去。
  宋军的禁军之中普遍装备有神臂弩,但在非工业标准化生产条件下,神臂弩和神臂弩是不一样的。那种性能真正符合历史资料记载的神臂弩只有少数工匠的手艺才能造出来,不可能普遍装备,也就只有宋帝的宿卫神武军,驻守京城的禁军以及当年抗金时少数王牌部队才能拥有。否则也不可能后世失传了。
  这普通禁军所装备的“一般的神臂弩”也就是比普通弓弩威力要大上几成。它们的威力和射程比长弓还是逊色不少。因此这些神臂弩所发射的箭矢飞到两百多米外时已是强弩之末,更何况战车尾部还被拉起了挡板,根本无法对这些战车上的兵士造成实际威胁。
  宋军此时落得个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境地,被袭的一段纷纷向后撤去。那些战车又转而用弩炮和长弓攻击另一段宋军。
  王贵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对左右喝道:“随我而来!”说罢,两腿一夹马肚,挺枪策马向前杀来。他身边的百余亲卫骑兵紧跟着他策马杀出,后面还跟着大批其余宋军兵卒。
  对方一看宋军出击了,一声吆喝,战车和后方的骑兵就向外撤去。但战车上的长弓手却不闲着,一支又一支的箭矢向追击的宋军射来。只是那弩炮不敢放了,因为怕马车震动引爆拧开保险栓的霹雳弹。


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搏
  这些战车和翼骑兵的速度远快于王贵等人,相对王贵等人身后的大队宋兵步卒更不用说。战车与翼骑兵故意放慢速度,好放王贵等人的风筝。王贵眼见箭矢袭来,将长枪舞成一团,连续挑落七八支箭矢。
  那些长弓手突然不约而同的集中向王贵狙射,几十只箭矢如同一盆水向王贵迎头泼来。纵使王贵奋力舞枪格挡,还是有几发重矢穿透了他的甲胄,钻入他的身体。
  王贵重重的摔落在马下,等他旁边的亲兵将他扶起时,已是只有进气没有出气。跟在王贵后方的宋军见如此状况哪还敢继续追击,急忙撒开双腿,奔逃而回。
  王贵亲兵也不敢怠慢,将王贵架上马背向回打马狂奔。那战车队见王贵跑了,调头来继续追射,大有咬死不放之意。
  阵后的张俊一看急了,也不多做考虑了,立刻下令长达数里的全军调转方向后,从两翼向前兜抄,想以自己宽达几里的军阵来弥补自己速度和机动性的短板。就这样,几万大军为了这么两三百人,铺天盖地的在原野上以反弦月队形发起了冲锋。
  指挥战车的汉军军官从千里镜中看得清楚,远在几里外的宋军两翼正向自己兜来,自己若还要放对方风筝就有被兜围的风险,等宋军冲的差不多的时,他将含在口里的竹哨吹了几下,二十车数十骑就此绝尘而去,不见了踪影。
  垂头丧气的张俊收兵后,才发现王贵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本来活跃多话的汪应辰现在也默然不语了,脸色阴沉难看。两人都知道这趟行程越来越前途难料,但他们已是离弦之箭,过河的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了。
  刚刚列队完毕的张俊远远就看到几个满脸血污的兵卒跟着令兵向自己奔逃而来,令兵跑到张俊面前就单膝跪禀道:“报,我军负责前沿搜索兜抄叛军的一支轻装步卒被敌击溃。还者无己。”
  原来这令兵说的就是配合前军搜索兜围那两千人“狗皮膏药”中的一支轻装步兵部队。
  张俊强做镇定状,召来那些失魂落魄,满脸血污的幸存者,其中一人显然已经精神失常了,口里不停的念叨着:“天兵天将,铁人铁马,天兵天将,铁人铁马,啊!别杀我…”
  张俊费了好大劲才从这些人凌乱的言语中还原了当时的战斗场景。实际情况是,这支宋军部队在一片树林旁遭遇了四百名背嵬卫和五十名板甲重骑的突袭,生还者缪缪。
  张俊对此也没有对策,只是严令封锁消息,继续催促全军向临安进发,然而这只是个开始,噩耗不断而来,在一天时间内相继传来其余五只轻装步卒和骑兵部队被敌军各个击破的消息。
  纵使张俊下令严密封锁消息,将士们也能从那陆续逃回来的满脸血污,残肢断臂的伤兵身上猜到了什么。军心顿时浮动了起来。
  到了傍晚时分,汉军的战车队又来袭扰,这次来的不只一支,而是来了四支,分布在宋军行军队列的两侧再次向宋军发起极具杀伤力的单向打击。宋军如同一只被群蜂蜇咬的笨熊,左扑右冲,疲于奔命,大量兵士被杀伤,大量辎重被摧毁。
  幸亏冬季天黑的早,也幸亏现在的宋军是刚刚经过抗金战争洗礼过的宋军,否则这几万大军现在就应该溃散了。在天空只残存最后一抹霞光时,那些远程袭扰的汉军战车因为无法在黑夜远射与观察敌情就远遁而去。
  漆黑的冬夜,一脸木然的宋兵不敢点火,拥挤在一起取暖,咀嚼着生米喝着凉水充饥。张俊的一名参将向张俊建议道:“将军,若明日天亮后,敌军还是如此袭扰,我们和他们如此纠缠下去,那我军必溃啊。所以卑职认为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
  “哦,你可有良策?”张俊眼中露出一丝希望。
  那参将正色说:“卑职建议将大军分为几股,远远分开,遥相呼应,互为犄角。敌军若敢再这样袭扰我一部,我军其余几部马上就可以兜抄其后路。”
  张俊听闻此言,眼中希望又转成失望。他头一摇,淡淡说:“我军今日六股先头部队被敌军各个击破的事你这么快就忘了?再说你怎么能保证分成几路部署,就能将对方兜抄住?”在张俊连串反问下,那参将张口结舌,已是答不上话来。
  张俊猛的将手中水碗摔的粉碎,吓了那参将和已经昏昏欲睡的汪应辰一跳。他接着以决然的口气说:“如今,只有快速抵达临安,夺取临安城,救出官家。而后据此坚城,号令天下勤王之兵是我们唯一能选择的对策。所以明日,无论对方再怎么袭扰,我们不必理会,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只要赶到临安,攻下临安我们才有生机,救出官家我们就赢了。否则就是我等的末日,也是大宋的末日。”
  第二日天刚刚拂晓,张俊就整顿兵马,丢弃所有辎重,每个兵士只背十斤稻米做未来几日军粮。清点兵马时,陆续有将官上报----昨晚,各营各部都有不少兵将乘夜出逃。现在留下来的几乎都是张俊的旧部。最后清点完毕,只剩下两万四千人马。
  汪应辰高声叫骂诅咒着:“都是毫无半点君臣之义的贰臣贼子!枉你们平日里食君禄受君恩啊….”骂累了,他才一屁股坐在路旁的青石上,灰头土脸的说:“这临安城还没到,就没了一半兵马,这接下去的仗怎么打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