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下,剩余等待攀崖的玄甲军死士只剩下两成,那领头的校尉对他们说:“弟兄们大多上去了,我也要上去了,你们随后跟上。”说罢就登上软梯,向上攀爬起来。就在这个时候,一团黑影向下砸落,磕到凸起的岩石上发出咚咚类似敲鼓的声音。
底下的人开始以为是掉落的山石,纷纷躲避。那吊在软梯上的头目眼看黑影向自己砸来,却无法躲闪,连忙从一仗多高的位置上跳下来。黑影却还是砸在他的肩膀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一阵剧痛从肩胛骨传来,而后他感觉到脸上沾满温热的液体。
众人此时才看清,那团黑影是一个面目全非的头颅,一个个唬的目瞪口呆。
杨广在东西两道山梁各自部署了两百背嵬卫,日夜轮班巡逻。而从高达百仗的悬崖攀上山脊至少需要一到两个时辰,因此李世民从山梁上奇兵偷袭是行不通的。连续三次失败后,李世民自己也认识到这点,再也没有发起过类似的行动。
时间过的飞快,转瞬就过了两旬。李世民开始慌张起来,因为事情并没有按照他预想的发展。首先,没有隋军前来救援杨广,这就说明杨广被困狮子堡很可能是杨广自己有意为之,是一个诱饵。其次,没有发现杨广有粮草短缺的迹象。狮子堡营寨内的炊烟每日定点会出现三次。其三,最近时日,不停收到后方一些郡县的战报,说是遭遇了小股隋军的袭扰。虽然都是些小规模战斗,但发生的越来越频繁,说明有隋军主力在向唐军后方运动,而且很可能不止一股。
这一日,李世民再次收到襄垣县的战报,说是本地戍卫侦骑遇到一股十余骑的隋军斥候骑兵,最后只有一人幸存报告了这次遭遇战。李世民惊道:“远在后方百里外的襄垣县附近居然也出现隋军了!”此时他觉得出了大纰漏了,急召各部将领前来进行军事会议。
半天之后,驻守在狮子堡周边各部的唐军将领陆续前来报到。等众将到齐后,李世民将心中忧虑说了出来。房玄龄最先回应道:“陛下,臣也有此忧虑,今日圣上不召见臣,臣也会前来拜见陛下。”
他们说话时,已有令兵急匆匆的来报:“报!十万火急,壶关失守!”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晴天霹雳震惊了全场。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始,坏消息接踵传来。
“报!十万火急,屯留被隋军攻占。”
“报!十万火急,沁州被隋军急攻!本地郡守请求朝廷急援!”
“报!十万火急,…”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前后有十余封军情急报送来。唐军后方有上十个城池或关卡被隋军攻占,除此隋军还在一些重要山隘处高筑营垒。此时李世民的表情如同核桃仁样难看。房玄龄在一旁,按着军情禀报将小旗一个个插在沙盘上。而后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我们被隋军围在上党盆地之内了。”
(更正:前几章有地理错误,吕梁山脉应为太岳山脉,吕梁山在山西最西边,离长治盆地还很远。)
第六十章 巨型“囚笼”
就在李世民围困杨广的这二十天时间内,正在河东活动的段达部遵照杨广诏令向唐军腹地进军。
往常的行动,段达每次进军只深入唐境五百里,进军时对攻占的郡县城池也不占领,只将府库的钱粮辎重劫掠一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将当地人口全部带回河西安置。若遇主动归降的唐军郡县,也只是派出宣慰使加以安抚,并不派军驻守。若这些归降的郡县再次遭遇唐军进攻,则会安排他们渡河到河西避难。
而这一次行动,段达奉杨广诏令,一反常态,一口气攻占了河东一系列城池关隘,并部署那些归降的郡县戍卒或后续跟上来的其他隋军镇守。自己继续从陉道横穿太岳山脉进入上堂盆地的北部,在此按照杨广的计划,夺取各个险要关隘,重要城池并加以固守。
同样,之前停留在长平的三万余天兴军和骁果禁卫在大批后方的隋军补充长平守备后,在夏越率领下,用这二十天时间,先从白陉向南穿过太行山脉,而后沿着太行的东麓山脚悄然向北摸去。
王世充此时在河北进行日常抄掠行动,天兴军到达滏口陉时获取了王世充部从河北各郡县掳掠来的粮草补充,而后又向西再次穿越太行,进入上党北面,而后猛然发力,连续夺取壶关等重要城池关卡,除此还在太行陉道要隘高筑营垒。
……
李世民的中军大帐中,气氛突然安静下来,空气像凝固一样。众人心里都清楚,此时,整个上党盆地如同一个装进二十万唐军的囚笼一般存在。
最后,还是房玄龄开口说道:“依据现有军情看,襄垣城还没有被隋军拿下,这是现在上党盆地通往晋阳的唯一出口,若我们能保住这个通道,大局还能挽救。”
“离襄垣最近的是哪一部?”李世民冷冷的问道。长孙无忌小心翼翼的回答说:“我二十万大军都是按照打隋军援兵的计划做的部署,因此北面并没有部署多少部队。离襄垣最近的只有公孙武达一部,有五千骑,本来他们是负责警戒后方辎重部队不受小股隋军渗透袭扰的,所以驻扎距此以北的五十里处。”
“着飞骑传令公孙武达,令他率五千骑兵飞驰襄垣。”李世民断然下达了命令。随后他又令高士廉率步骑两万驰援襄垣,即刻出发。
一个时辰后,狮子堡北面五十里处的公孙武达大营就接到李世民诏令,五千骑立刻列队,轻装简行向北边的襄垣飞驰而去。
与此同时,另有一支铁骑已经距离襄恒不到五里距离,这支骑军全部是由四千骑天兴军王庭重骑构成。天兴军夺取壶关后,夏越令他们马不停蹄的向襄垣杀来。
此前的侦骑斥候查明襄垣城并没有多少唐军驻守,城池之中仅有三千余人的老弱之卒。这并非是李世民不重视襄恒的防御。而是大多守军都被派去押送粮草了。不仅襄垣,各个郡县都是如此。
襄垣不仅是座城其实也是一座关卡,正卡在上党通往晋阳的谷地出口处。前日城外巡逻小队就遭遇了小股隋军侦骑斥候,只有一人幸存跑回城中。
但该城的县令也未重视此事,认为只不过是百里外的隋军向此渗透过来的小股斥候,所以做了个加急呈报,下令城门日常关闭后也就没在把这事放心上。城头也未增加戍卒守兵,还是只有每四个时辰换一班的两百余名岗哨。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刻,刚落下山头的太阳余晖将襄垣城墙照射的通红。城头的戍卒们三五成群的聊着天,等着交班后去吃晚饭。有一名戍卒不经意的将视线向城外投去,而后惊叫起来:“那是什么军旅?哪个部分的队伍?啊..隋军,是隋军!”
他附近的兵卒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一大队人马正铺天盖地的向襄垣城扑来。这些骑兵有点奇特,马身上披着大片精铁甲片连缀而成的鳞甲,骑手却是穿着棉袄。戍卒们当然不知道这些王庭重骑的棉袄下面其实也是衬着鳞甲。
守兵们一个接着一个拉开嗓子高喊起来。警戒的梆子声,鼓号声也陆续响起。持弓的戍卒们也列成一排,纷纷乱乱的向着策马直奔而来的骑兵们射去。箭矢有不少噗噗的射到那些重骑兵的身上,钻入他们的棉袄中,插在他们身上,但人却像毫发无损一般。还有不少射到马身上,被精铁鳞甲反弹后掉落地上。
他们也就只有放出一轮箭矢的时间,重骑转瞬即到。最前排的七八百名骑手借着马速抛出了飞爪。这些飞爪抓住了三仗高的城墙墙头,骑手突然站到马鞍上,借着马势纵身跃起,沿着绳索向城头迅速攀爬而上。
城头守兵一两息时间才反应过来,丢掉弓弩,各持兵刃来砍那些绳索。平均每人也就够时间砍断一根绳索,两百人砍断两百根。另外五六百名重骑铁甲骑士已经成功登上城头,挥舞着乌兹钢刀,如入无人之境狂劈乱砍,几息功夫就将城头两百守军全部斩杀。接着一百甲士守住城头,另外几百名铁甲骑士徒步向城池中杀去。不一会,城门打开了,城外的重骑奔涌而入……
当浑身发抖的县令被重骑从床下拽出时,离这些重骑抛出飞爪还不到半个时辰时间。一个多时辰后,又有一大队骑兵人马出现在襄垣城下,但是他们来晚了,城头已经悬挂着天兴军军旗和大隋的王旗。
公孙武达策马在襄垣城下兜着圈子。他的部队是普通的唐军骑卒,也没有王庭重骑那种飞爪登城的本事。所以他只能望城兴叹,等待与后续来到的唐军回合后,才能想办法攻城,夺回襄垣。
此时夜幕早已降临,城头灯火通明,也不知道城中驻扎了多少隋军。到了半夜时分,高士廉带着两万唐军步骑,也赶到襄垣城下。两人一合计,决定在清晨拂晓之时开始攻城。
第二日,天亮两个时辰后,襄垣城下已满是尸体残旗。百余只失去主人的战马啃食着原野上的青草。唐军无力攻下有四千铁甲骑士屯守的襄垣城,损兵折将近万人。
第六十一章 一战定生死
李世民等人知晓襄垣也被隋军攻占的时候,立刻产生了重大分歧。以房玄龄为代表的一方将领认为,此时应该放弃围攻狮子堡的行动。转而集中兵力去攻击襄垣或其它关隘,以图在隋军的包围圈上打开一个缺口,避免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之灾。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春色 (西风紧) 纵横VIP2020-03-16完结大明初年风云激荡,注定要身败名裂、被活活烧死的王,必须走上叛天之路。恩怨爱恨,功过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