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炎垅)


  当初他在儿子李世民的百般蛊惑下,在晋阳起兵反隋时,认定那隋帝杨广已是无法返回北方了。自己这一博即使不能一统天下,成就帝王之业,也至少能割据关陇河东,不亚于当年西魏之主。
  后来向关中长安一路进军之时更是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几日便打到长安。而后更是轻松攻取长安,挟持代王杨侑当了大隋的傀儡皇帝,遥拜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封他自己为唐王,官拜大丞相。一时间,周遭郡县,甚至远在巴蜀的郡县长官莫不传檄而降,自己仅仅派出一些招抚使,招慰使带着傀儡皇帝杨侑的诏书就将整个古梁州,巴蜀境内的郡县收入囊中,成为天下仅次于瓦岗军的第二大枭雄。
  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李渊在这长安城中屁股还没坐热。几个月后,杨广先是收服江淮豪杰杜伏威,击灭李子通。而后带着数万雄兵千里奔袭,仅仅月旬之间就返还东都。一路之上还先后打败王伯当,秦琼两路悍将。
  杨广回到东都洛阳之时,李渊就万分紧张起来。当时,李世民安慰他说杨广回到东都必然是首先要和瓦岗军争斗。但事情发展远超出他们预料,紧接着,杨广向关中,巴蜀,梁州一带诸郡县的长官郡守发出诏书,并派出数万雄兵西出潼关,威逼长安。那些郡县长官纷纷在此归顺正宗的东都大隋朝廷,不再认他这个长安朝廷。他现在的实际处于非常孤立的状态。


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长安
  李渊端起一杯的茶,刚到嘴边就感觉到茶的滚烫,还没放下来。就听到一名侍卫进门禀报说:“大丞相,东都方面有御有信使来了,说是要向丞相传诏。底下人不知道如何办理,已经将人先行稳在驿馆之中,待大丞相发落。”
  “哦?东都杨广派来的?他带来的诏书可否知道内容?”李渊诧异的问道。
  “启禀丞相,下面的人已经盗抄了这份诏书一份,请丞相大人过目”那侍卫边说边向李渊呈递上那份盗抄的杨广诏书。李渊接过来看了两眼,鼻子哼了一声,吩咐那侍卫速去召集李建成,李世民几个儿子还有一些亲信属下前来议事。
  等众人人都到齐了,李渊将那份诏书传阅给众人,说道:“这杨广诏书的意思是我们起兵入关中,拥立代王也是为大隋着想,情有可原。只要我等归返河东晋阳驻地,承认东都朝廷以及他杨广,东都朝廷可既往不咎,本人唐王的封号依旧会被东都朝廷承认,我们还是能在河东保据一方。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反隋最积极的李世民听了连忙说:“父亲大人万万不可中了杨广的缓兵之计。我们当初既然走了这一步,日后,他断然不会放过我们李家。所以儿子认为,当下应该联合天下群雄与杨广决一死战,只要能灭了杨广。我们李家唐国坐拥这关陇河东之地,这天下迟早就是咱们家的。若当下放弃,无异于将人头寄于他人之手!”
  李世民接着斩钉截铁的说:“按儿子的意思,现在咱们不仅不能退往河东,而是应该立刻废了杨侑,由父亲正大光明的登基称帝。”
  李渊将眉头一皱说道:“现在说这些都晚了,也许你们还不知道。这几天,那些前几月已经归附我们的关中,梁州,巴蜀各郡县又纷纷改投东都朝廷。一些个握有重兵的关陇门阀也做出了响应。你要我现在登基称帝,那不是做出头鸟找死吗?”
  听到这,堂下李渊的一帮亲信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李世民也叹口气说:“我们当初走错一步,攻取长安之后就不应该在立杨侑这个傀儡皇帝。因为我们已经笼络住关陇各门阀大族,如此做完全是多此一举,反而让他们在关键时刻不能理直气壮支持我们。”
  此时一直不语的李建成却是不紧不慢的说道:“若真按二弟所说的来。父亲一入长安就登基称帝。确实更加有利于整合关陇诸门阀地方郡守。但是那样,梁州,巴蜀这些偏远地方的人心就不一定能得到归附。而且当时我们也没料到杨广能这么快回到东都。
  另外即使我们有把握有优势能击败杨广,也要避起锋芒。不要忘了,天下群雄可不只我们这一家。我们背后的凉州还有薛举,李轨,关中北面河套有梁师都,河东老家还有刘武周。这些人现在不是我唐军对手,但是若等我军与隋军斗个两败俱伤,他们的威胁对于我们就是实实在在的了。
  所以如今的局面也不一定是坏事,当初父亲未登基称帝留了个余地,我们现在可就坡下驴,退回河东,太原一带整顿兵马,向冀州,朔方一带扩展势力,等待时机。若这隋朝真气数未尽,我们李家还是能保据北方,他杨广想秋后算账也奈何不了我们。若杨广在与群雄争斗中元气大伤,我们挥师西进南下,再入关中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李建成的一席话让李渊很是受用,李渊的小儿子李元吉以及几个重臣也是连声附和。李世民还想说什么,却被李渊的一句话退了回去。“孤意已决,明日就见东都来的御使,接诏!”
  当天,傀儡小皇帝杨侑就下诏声称因祖父杨广已返回东都,即日退位,还政于祖父杨广。第二天,李渊率长安城中的武百官焚香沐浴,摆置香案迎接御使。御使宣诏,李渊领旨谢恩后,领三万河东兵退出长安,带着满车斗载自关中劫掠来的财锦向西北方向撤回河东。
  几个时辰后,前一日已得到消息的窦贤率骁果军前锋上千精骑首先策马驰入长安。他们身后两百里处,由李才,司马德勘所统领的万余骁果军和两万河南郡隋军正日夜兼程向长安赶来。
  东都城中,接到消息的杨广心花怒放。他也没料到如此轻松就能兵不血刃的拿回西京。他简单分析了一下局势,就判断自己现在有条件专心致志的对付瓦岗军了。关陇西边的凉州虽然还有薛举,李轨这两路叛军,但这两路人马势必会自己先在凉州火并,互相制衡,短期内不可能对关中产生实质性威胁。
  而已经北返且重新获得“官军”名份的李渊一定会在河东,太原,河朔甚至河间一带“剿灭叛贼”,疯狂扩充自己势力和地盘。
  李渊重新归顺杨广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这个消息比杨广返回东都对十几路反王产生的心理作用更大。数月之前显然已分崩离析,名存实亡的隋王朝又被杨广起死复生了。
  李密听到这个消息时,顿时变了脸色。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杨广必然会全力对付近在咫尺的瓦岗军。而他已没有时间按照军师魏征的策略去构建兴洛要塞。他立刻召来众将议事,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杨广在积极做着东征的准备。在整编布置好关陇的防御以及重新安排调整好巴蜀,关陇,梁州等地方官员人事任免后。就将在关陇已经呆了月余的骁果军调回东都。这些骁果军兵士都在这段时间被轮流给了假,看望了亲眷。
  正当杨广要起兵东征时,南方又传来个好消息。江都总管府发动了旨在消灭盘踞在江表的林士弘集团,集中水陆大军十万人,溯江而上屯于九江。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让盘踞荆湘的萧铣感受到压力,刚好他又收到江都萧皇后的家书劝导,便主动向东都上表归附。
  杨广大喜,立刻起诏赦免且加封了萧铣以及其部将数十人。此时整个隋王朝至少形式上又恢复到大致一统的状态。


第三十一章 鏖战开始
  大业十四年夏末,在东都洛阳通往洛口的官道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东征大军。前中后三军有五万人之多。其中先锋军是沈光所率的三千骁果禁卫步骑。大军所行进的官道两旁数里范围内有大量侦骑斥候进行着巡弋侦查。
  早已得到风声的李密从半月前就开始调集豫兖之地的瓦岗军,甚至远在青州的瓦岗军也被他急令调集而来。如今整个洛阳,荥阳一线,聚集有瓦岗大军近四十万人,几乎是瓦岗军的全部主力。
  从东都至洛口仅一百五十多里路程。骑兵一天就能赶到。瓦岗军在这百十多里的路途上本就布置了多条防线。每条防线上都有大量侦骑日夜侦查,每条防线后都设置有一个屯兵数万人马的大营,随时都可以从大营之中冲出来拦截隋军。
  李密与众将商议后,认为既然双方都已在河洛之间集结了主力。不如就此放手一博,索性放弃了此前以守代攻的策略,而是以攻入洛阳为战略目标。所以李密采用了依仗己方兵力雄厚,多点防御出击的策略。除了在隋军可能的进军路线上布防外。还主动出击,另遣几路兵马从两翼迂回到东都周遭,伺机进行袭扰,攻取东都。
  魏征甚至建议李密亲领大军,沿着黄河绕过东都洛阳,过潼关,直扑兵力虚空的关中,直取长安。李密思虑再三,还是没敢采用如此激进冒险的策略。
  东征大军的前军先锋沈光策马前行,他身后是两千余骁果禁卫步卒以及五百铁骑。他所统帅的人马中还另有五百骁果铁骑,被他分成十股当做探马派往前方四处侦查。
  骁果禁卫排着整齐的队列,左骑右步正在行进,远方飞驰而来一队人马。沈光打眼望去,正是沈光派出的一队骁果铁骑,这些人衣甲上满是血污,脸孔上汗迹明显,显然刚刚经过一场激烈厮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