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妃说话也得体,到底是大家闺秀出身。她并没有拿别的儿女来比较,但朱高煦想象得到:别的兄弟妹妹,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燕王又道,“盛庸出济南城,又来攻占了德州!官军攻陷收复州县多处,步步向北推进。”
“王爷,又要出征了么?”徐王妃马上问。
燕王点头道:“王妃不必担心,这回与此前不一样。之前李景隆有几十万大军,其中不乏精骑;现在盛庸手里有啥?”
燕王顿了顿,冷笑道:“盛庸手里连像样的骑兵也没有,俺看他怎么打。”
朱高煦不置可否,也无法预计……一方面,他赞同燕王说的话,这时代骑兵就是大杀器!骑兵不一定无敌,但要对付骑兵,打得的跑不过;跑得过的打不过。马队的机动和战力都不差,没有明显的弱点。
如果步兵对骑兵真的不是处于弱势,那各朝北方修那么多重镇厚墙做什么?
但另一方面,当初在真定城下干耿炳文,朱高煦差点被围死,盛庸用步兵的水准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盛庸若有精锐步兵,照样难搞。
朱高煦对战事不予置评,转头看向徐王妃,用很轻松的口气道,“听说小姨娘在炼丹,那些丹药材料是王府的人买来的么?”
徐王妃看了朱高煦一眼,眼神包含的意思不明,大致可能是觉得朱高煦很关注小姨娘……但朱高煦顾不得那么多了。
徐王妃便道:“王府上大多人都信佛,哪懂道家丹药?西城有个池月观,是改建了当年景清在北平的府邸,里面有二三十个女道士,她们会准备东西。对了,出西城外,便是全真派的白云观,那是个大道观,东西很全的。”
“明白了。”朱高煦强笑道。
徐王妃的话里,有几个他熟悉的名字。前世很多人都读过武侠书,没读的也看过电视剧……只是这里的全真派和武侠书的内容区别很大,丘处机并非什么民族英雄,实际很得元朝朝廷重用,这种宗教人士只想成仙,政治倾向对他们来说是浪费修仙时间;尹志平也没那么色,却是一个很给力的全真派弟子,他的锅背得有点冤,若知后世的名声、说不定能从坟里跳出来。
等菜肴上来,朱高煦便不再提小姨娘。
吃过晚饭,他见天色不早,便急着告辞。走出燕王府时,路都快看不清楚了。北平的秋季,能感觉到白天越来越短。
刚才在饭桌上,燕王提到战事。朱高煦估摸着,在北平已待不了多久,燕王每次出征、几乎都是亲征,而朱高煦作为他手下的猛将,多半是要随行的。
朱高煦见王贵等人拿着灯笼,忽然间觉得王贵办事还是稳妥。
回到府邸,王贵跟上来说道:“王爷还记得穷汉市那家‘斌’字酒肆么?那铺子的房屋是典来的,租期又快到了,奴婢是否过去找酒肆东家续租?”
朱高煦寻思,张信知道那地方,现在张信对燕王是马首是瞻……酒肆的隐秘性已经不存在。
他便道:“不用了。你去处理了便是。”
“是。”王贵道,“那奴婢先找人接手,若找不到,就把里面的东西卖了。”
朱高煦站定,说道:“那铺子没人愿意接。你在府上找几个人去卖东西,能弄几个钱算几个。你不用去,我还有别的事儿要你办。”
王贵忙道:“请王府吩咐。”
“到里边书房去。”朱高煦不动声色道。
二人前后进了书房,关上了门。朱高煦绕过书架走到里面,在书桌旁坐下来。王贵站在旁边,躬身等着吩咐,但朱高煦久久没有吭声。
朱高煦本来想让王贵去盯池月观,但又觉得不妥……万一徐妙锦没去池月观,而是去白云观呢?
这事儿,朱高煦不想让别人知道,毕竟一切还待验证;他也不想徐妙锦突然被怀疑,落入姚广孝那帮人手里。
王贵的干儿子曹福,似乎也还能信任。但只有两个人仍然不够。
朱高煦伸手在额头上摩挲了好一阵,终于开口道:“王贵,你去燕王府北门盯着。见到一个女道士出王府,便跟着看她作甚么。她出门肯定戴了帷帽,不过燕王府没别的道士,你看好了……此事定要保密!”
他又描述了一番徐妙锦的身材高矮。
王贵道:“奴婢遵命。”
这事儿只能碰碰运气……燕王府有四道门楼进出,想到徐妙锦住在王府内厅,从北门出的可能比较大。人手不够,没法子的。像后世只跟踪一个人,也不是两三个细作能办好的事。
别说郡王府的人手,燕王府的人更多,但若干秘密的事、真正能让燕王信任的又有多少?
第八十一章 离间计
“叮叮哐哐……”金属的敲击声响了整整一上午。
朱高煦走进一间倒罩房,便见一个袖子挽起、骨骼粗壮的大汉正在挥锤锻打着东西,旁边的炭火烧得通红。屋子里还站着陈大锤和两个杂役汉子,他们先看见朱高煦,便急忙弯腰行礼。
“哐!”又是一锤击打到砧板上。
陈大锤转头道:“张军匠,王爷来了。”
那张军匠这才转头看了一眼,放下铁锤,抱拳行礼,却没吭声。
“快修好了么?”朱高煦指着挂在木架子上的重扎甲。
张军匠道:“回王爷话,您这甲乃青塘铁冷锻而成。小的一时没找到好料子,只得反复锻打料子来修补,工夫费得多,最少还要五天。”
陈大锤道:“王爷,张军匠是俺小时候就认识的人,您可放心,他是北平最好的军匠,一定能把王爷的甲胄补得像新的一般。”
“叫甚名字?”朱高煦随口问道。
张军匠抱拳道:“小的就叫张军匠。家父是军匠,小的也是军匠。”
朱高煦点了一下头。大明太祖把天下人分得貌似井井有条,匠籍的就一直是匠籍。子承父业,保证人力来源,光是轮流为朝廷服役的匠籍人员就有三十多万人,另外还有几倍人数的杂役。
他转头对曹福道:“吩咐厨房的人,给他们的伙食加个荤菜,干力气活就得吃好。”
张军匠抬头看了朱高煦一眼,“小的谢王爷恩。”
就在这时,一个奴仆走了进来,弯着腰来到朱高煦旁边,又在旁边小声说道:“禀王爷,三王子来了。”
朱高煦听罢,便对军匠等说道:“我便不耽搁你们干活,加紧干,这盔甲我很快要穿。”
“是,王爷。”
走出房门,朱高煦径直说道:“人迎进来了么?”刚说完,他抬头一看,便见穿着蓝色袍服的朱高燧、还有宦官黄俨,俩人已经走过照壁来了。
朱高煦便走上前迎接,见高燧在行礼,便笑道:“三弟稀客呀!”
“二哥是大忙人。”高燧也道。
朱高煦看向旁边的宦官黄俨,轻轻向他点头示意。黄俨的神情有点惊讶,他赶紧抱拳弯腰执礼,“拜见高阳王。”
这个宦官黄俨以前是燕王身边的人,朱高煦见过,但来往不多……直到上次郑和提到什么“黄俨在背后使坏”,朱高煦才重视起来。不管谁对谁错,现在郑和是燕王身边的红人,还能和郑和作对的宦官,绝非等闲。
郑和长得壮实,这黄俨却瘦削,身材比高燧还要单薄,主仆二人在一块儿倒也搭调。
“里边说话。”朱高煦抬起手臂做了个动作。
几个人一起走过穿堂,在外厅的一间客厅入座。曹福很快招呼丫鬟端茶上来了。
朱高煦打量了一番高燧,弟弟长得和自己完全不一样,个子不矮、瘦高瘦高的身材,脸上的皮肤白,却是苍白。
这时高燧看了一眼侍立在侧的曹福。朱高煦微笑着转头,曹福微微一鞠躬便走出去了,顺手掩上了房门。
高燧马上沉声道:“朝廷派了锦衣卫,悄悄往世子府送了密信!”
“哦?”朱高煦诧异之余,精神立刻紧张了几分。
朱高煦沉默片刻,问道:“既然是悄悄送,三弟如何知道?”
高燧转头看了一眼站着的黄俨,黄俨说道,“奴婢先得到密告。况且世子的行状本就奇怪,奴婢在世子府安排有人……”
“二哥。”高燧一本正经道,“咱们是亲兄弟,有些话我不得不说,父王一直不太待见大哥,您是知道的。二哥这两年又为父王立下汗马功劳,明眼人都看好二哥。”
如果是“真兄弟”,朱高煦应该就信了。然而,此时朱高煦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高燧和黄俨在世子背后说这些话,究竟能得到什么?
黄俨啥意思,朱高煦一时间不清楚内情;但三兄弟之间的关系,他还是清楚的……世子以前一直对两个弟弟都还可以,包括对高燧。
朱高煦好一会儿没吭声,高燧的声音又道:“咱们去禀报父王!”
朱高煦还是没回答,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很多片段碎片。以前因为关注别的事了,没太在意,过了一段时间反倒清晰起来!
……去年在涿州客栈,小小年纪、又没什么武艺的高燧,躲在后面,却一刀捅死了一个已经爬不起来的士卒。
……路上朱高煦和世子相互让马时,高燧一直坐在他的马上,完全没有下马的意思,而且一开始没吭声。
相似小说推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