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二郎现在是纪纲身边的红人,北镇抚司的武将就算官位比他高的,也对他相当客气。他在北镇抚司能过问的事也很多,不局限于他自己的职权;因为武将们会猜测,杜二郎办的是指挥使的事。
所以他一早就找到了那本残缺的卷宗;但杜二郎之前没敢带走,盗走库房的卷宗是大罪!
今天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再次来到了北镇抚司库房,和李校尉等人打了声招呼,便走进去佯作查找旧档。李校尉一直在身边跟着,一副听从吩咐的模样。
校尉不是武将,不过是锦衣卫的普通军士,被人称作校尉、力士罢了。
“你去给我弄杯茶水来喝。”杜二郎闸巴了一下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李校尉忙道:“杨总旗您稍等,小的立刻去端。”
李校尉刚刚从一副架子转身过去,挡住了视线;杜二郎立刻走到了旁边的木架前面,伸手从一只木盒子里拿出一份卷宗。然后他把绑着袜子的脚从皂靴拔出来,将卷宗塞进去,赶紧又把脚重新塞进靴子。
这时,杜二郎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在抖!他以前没少干偷鸡摸狗的事,但偷东西从来没像现在这么怕过!
等李校尉端着茶杯重新进库房时,杜二郎已坐到旁边的桌子边,正在翻看册子。他识一些字,但断句太复杂的文章根本就读不通,只不过装个模样罢了。
“您请。”李校尉讨好道。
杜二郎喝了几口茶水,便把手里的册子递给李校尉,指着架子道:“我在那里拿的,你帮我放回去。”
李校尉忙道:“是。”
杜二郎见他去放东西,便站了起来往外走。李校尉在后面道:“未有上峰手令,谁也不能带走卷宗,杨总旗没忘了把所有东西还回去罢?”
“没哩!哦要搜身的,李校尉过来搜搜。”杜二郎硬着头皮拍打、抖了几下身上的武服。
李校尉走上来,等杜二郎展开双臂,随便摸几下意思意思,便道:“杨总旗,得罪了。”
杜二郎笑了笑,说道:“没事!”他这才发现自己走路的姿势不太对,有一只脚垫高了的,总有点不那么利索。不过幸好李校尉没叫住他。
第二百二十四章 玉器铺
杜二郎拿了东西,还未到下值的时辰,他就找个由头离开了北镇抚司衙署。他没有回住所,而决定直接去玉器街、把东西交给那里的人。
万一事发,只要没从他手里找到这本卷宗,北镇抚司衙署就没有凭据;就算有李校尉等人的供词,那也是空口无凭,坐实不了杜二郎盗窃库房卷册的罪!
这些想法,杜二郎都是从纪纲那里学来的。在杜二郎眼里,纪纲是个很厉害的人。
虽然指挥使心黑、又贪心,但做起事来很有章法,而且他还会吟诗!杜二郎亲眼看见,有一次纪纲从诏狱出来、满脸都是血,却在那里摇头晃脑念着诗句,样子十分怪异。
杜二郎当然也觉得汉王很厉害,只是没追随汉王两天。刚认识汉王不久,杜二郎就被弄到锦衣卫来了。
他找了个地方先把身上的武服换下来,便七弯八绕地溜进了玉器街,确信没有人跟过来。杜二郎在锦衣卫也干过盯梢、窥探的活,大概还是知道弟兄们都是什么路数。
斑驳的石灰墙壁上,有一些黑炭涂画的东西。杜二郎经过那里,便知道离那间铺子不远了。
墙上画的究竟是啥?杜二郎一开始以为是水牛,因为江西很多水牛、长着角,但又觉得水牛比这个胖……留下图画的人、究竟想画甚么,怕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路过此地,一股熟悉的尿臭味儿从风中拂面而来。杜二郎猜测当初汉王选这地方,肯定是随便找的;不然的话,亲王应该是很讲究的人。
杜二郎走到楼下,抬头看了一眼,见二楼的铺子还开着。他便沿着梯子走了上去,走到大门口,见里面还有个顾客,正在和掌柜说着话。掌柜便是那个高壮的大汉,上次杜二郎见过的。
“客官,你先瞧瞧有无中意的玩意。”掌柜汉子向门口看过来,招呼了一句。
那柜台前的顾客也转头看了一眼,他是个高瘦的青壮汉子。杜二郎看着眼生,心道应该未曾蒙面。
杜二郎道:“好,您忙。”
杜二郎在铺子里转悠了一圈之后,便忍不住猜测,那“顾客”也是汉王府的奸谍、或许与掌柜大汉早就是认识的!
玉器街的路面不太干净,杜二郎步行过来,靴子上全是灰土。但那“顾客”的靴子却比较干净,此人可能不是步行过来的……不过,马车或者马匹在哪里?
外面的楼下有一条甬道,可以行车。杜二郎以前来玉器铺,就是坐着马车、从那甬道进的院子。而能走甬道的人,显然不是一般的顾客。
杜二郎想到这里,却没说出来。他也不想太多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没有一点好处。
就在这时,掌柜对那顾客说道:“请客官到旁边的书房坐会儿,咱们的好东西,可不会摆在外面的铺子里。俺招呼了那边的小哥,便拿好玩意出来。”
“也好。”顾客答道。
二人便往里面的房间走去。
不一会儿,掌柜出来了,看了杜二郎一眼,说道:“客官有何贵干?”
杜二郎先摸出半块玉,掌柜点头道:“上次就瞧过了。”
“借里面的楼阁走廊一用?”杜二郎指着铺子的后门,又转头看了一眼正门口。
得到准予,杜二郎便走出后门,在楼阁走廊上径直脱了靴子,从里面拿出一团皱巴巴的卷宗递过去,小声道:“北镇抚司的东西,我冒死弄出来的,请兄台务必送到上头的手里。”
大汉接了过去,点头道:“明白了,一定带到!”
杜二郎抱拳道:“我不便久留,告辞!”
掌柜的把卷宗揣进怀里,送杜二郎到铺子大门口,站在那里。
……掌柜大汉是陈大锤,他在这里开张铺子,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因为京师的事儿还没办好,王贵也没来消息,他便逗留了如许久。
今天赵平来了,便是刚才那瘦高的顾客。陈大锤刚见到赵平,正好又见杜二郎也来了;于是陈大锤说了几句废话,便先接待了杜二郎。
果然杜二郎的事比较简单,就送了本东西。
目送杜二郎离开了玉器铺,陈大锤把铺面大门径直关了。然后他走进隔壁的书房,去见赵平。
“俺等的那个女道士,一直没来。”陈大锤开门见山就说道。赵平是汉王府的亲卫百户,大家都是熟人,不用那么繁琐。
赵平点头道:“咱们知道的,她恐怕来不了这里啰。”
陈大锤听罢愣了一下,说道:“王爷叮嘱俺的事儿,就是接应那女道士。为何来不了?”
赵平道:“王贵告诉我,等了许久不见女道士出来,就找了宫里的熟人、送了点礼,正好上门徐旧;王贵设法套出了一些消息。据说皇后身体不好,圣上专门给那道士在皇宫修了间道观,要她呆在宫里每天为皇后祈福。”
陈大锤脸色难看,马上道:“皇宫戒备森严,俺的差事还能办成么?”
“末将觉得,恐怕是办不成了。”赵平道。
俩人面面相觑,沉默了一阵。
就在这时,赵平又道:“不过王贵想将功补过,干另一件事。今日派末将来,就是要与陈把总商议此事。”
“将功补过?”陈大锤一脸困惑地看着赵平。
赵平点头道:“咱们走了几千里来京师,除了送皇后三七药材,最重要的差事就是接应那个女道士。现在人接不到了,总不能空手而回罢?”
陈大锤道:“王贵想干啥事?赵百户直说!”
赵平沉声道:“前阵子,长兴侯的三个儿子遭人弹劾意欲谋反,其中耿璇被抓到了诏狱……那可是娶江都公主的驸马。长兴侯的另外两个儿子闻讯,干脆在家中自裁了!陈把总可知?”
陈大锤皱眉道:“现在俺知道了。”
陈大锤看了一眼赵平,觉得这厮知道得不少。赵平原来只是个小卒、马夫,他能当上百户,还是陈大锤给了他机会,让他照顾王爷的坐骑。而赵平只有那一次机会,就顺着杆儿往上爬起来了……
据说赵平原来有童生功名,考了两次没考上秀才、才从军做小卒找出路。果然还是多读些书好啊!
这时赵平接着说道:“不久北平都指挥使平安,又被人弹劾意图不轨。圣上没有治平安的罪,却也没斥责诬告平安的人,然后把平安调回了京师五军都督府。于是平安被吓着了,有一次在西安门外遇见王贵,悄悄告诉王贵他想投奔汉王,逃去云南以保性命!”
陈大锤听到这里脸色一变,沉声道:“平安是大将,这事儿不小!王爷没点头,咱们敢干这等事么?”
赵平道:“不敢干。”
陈大锤:“……”
赵平沉吟片刻,说道:“王贵的意思,陈把总先快马回云南禀报,然后由王爷部署此事。”
陈大锤想了想道:“如此也好。”
赵平又道:“陈把总再等两天,末将还要来一趟,把一份五军都督府的公文送给陈把总。王贵称,他认识王贞亮,王贞亮的爹王宁现在还在五军都督府做官;王贵先去找王贞亮,弄五军都督府的公文过来。然后陈把总带上都督府的公文离京,到驿站换马,便不用以汉王府的名义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