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郡王妃便上前微微屈膝,有模有样地将玉白的双手抱在腹前,声音清脆温柔,“见过小姨娘。”
  “我是出家人,叫我池月也可以。”妙锦神态淡泊,几年前被人变成了道姑,她已经习惯这样了。
  妙锦心里正纳闷:没见着皇帝皇后便罢了,怎么没见高阳王一起来?
  不过妙锦不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她没有开口问。但张氏已主动说起来:“母后去更衣,稍后便到。高煦见到他大哥了,俩人在外边说着什么话,咱们妇道人家不去多嘴,便先进来等着母后。”
  妙锦没理会,假装以为不是在和自己说话。
  这时张氏便对旁边的宦官宫女道:“咱们妯娌说话,你们下去罢。”
  “是。”奴婢们纷纷退下了。
  妙锦早就见识过多次、张氏那张嘴很能说。果然她简直是人来熟,和新郡王妃很快已好得像姐妹一样,谈天说地家常里短说个不停。
  这时张氏又道:“听说弟妹和连楹的女儿有旧?”
  郡王妃轻轻点头:“回嫂嫂的话,见过几次。连姐姐和我年纪相仿,能说上话儿。”
  “原来是闺中好友哩,人和人的时运真是比不得,弟妹的运气多好,嫁了个雄伟的王爷,又看那连家闺女,惨啊!”张氏低声道,“那连姑娘被那些丘八日夜守着,来了月事也没被放过,活生生折磨死了。”
  别说还是小姑娘的郡王妃,就是妙锦也脸色苍白。幸好她站在张氏的侧后,没让张氏看到自己的表情。
  妙锦当然知道连楹家的人怎么获罪的,就是因为连楹当众要刺杀皇帝!妙锦听到这些,现在还隐隐后怕。
  郡王妃的脸蛋都吓白了,毫无血色,眼睛却红红的,毕竟连姑娘是她认识的人。
  张氏看了一眼郡王妃,却没有住嘴的意思,还在小声说:“连姑娘死了之后,便被丘八们拖出去,让一群恶狗分食,头上的皮都被扯掉了,那血淋淋的……”
  郡王妃听到这里,不断摇头,“呜呜呜”哭起来,眼睛红得像桃儿,眼泪淌得满脸都是,把胭脂水粉都弄花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喊声:“皇后娘娘驾到!”
  张氏终于住了嘴,急忙站起来,郡王妃也从凳子上起来,一脸都是泪,不过哭声总算忍住了。
  妙锦看到郡王妃那副模样,心里很急。就在这时,郡王妃的目光投了过来;妙锦急忙抓住机会盯着郡王妃的眼睛,然后轻轻地不断摇头。
  徐皇后已经走到门口了,妙锦不好开口说话,却不知这个看起来模样纯真的小姑娘懂了没有。
  “哎呀,我的儿媳,你怎么刚过门就哭成这样了,你们谁欺负她了?”徐皇后惊讶地看着郡王妃。
  张氏屈膝执礼,却没吭声。
  郡王妃凄凄戚戚地说道:“刚才嫂嫂在和臣妾说话,臣妾忽然想起家里那只可爱的鹦鹉死了,一时没忍住伤心……”
  徐皇后听罢,回顾左右道,“高煦家媳妇心肠真软哩。”又道,“你别伤心了,我忽然想起后宫有一只鹦鹉,西域的稀奇玩意儿。那是边关大将宋晟从甘肃进京、带给我的礼物。来人,把那只鹦鹉带过来,我要赐给高阳郡王妃。”
  “是。”宦官应道。
  徐皇后便好言笑道:“这下可别再哭了。高煦很凶,好多人都怕他,没人敢欺负他媳妇。”
  “谢母后,母后真好。”郡王妃乖巧地说道。
  徐皇后听得满脸笑容,说道:“好,好。别说我喜欢这个儿媳,高煦也很喜欢。此前我还担心我儿高煦不满意,而今看来倒是多虑了。我听郑和说,迎亲那天,高煦把你当宝一样,生怕碰着了。”
  郡王妃道:“母后怜爱,王爷不嫌,这是臣妾前世修来的福分。”
  这时妙锦已经松了一口气。她默默地看世子妃张氏时,张氏虽脸上带着笑意,却笑得十分僵硬。
  不一会儿,世子和高煦也进来了,向徐皇后行礼问安好。
  高煦又走到妙锦跟前,拜道:“小姨娘好,何时进宫的?”
  二人见礼的刹那之间,目光相对,她见虎背熊腰身材挺拔高壮的高煦一身大红皮弁、眼睛里却隐隐有愧意和怜惜之感,叫妙锦又是担心露陷、又是心中感概。
  何必呢?
  “昨天。”妙锦回礼只说了两个字。
  一家子便在坤宁宫说起家常,妙锦发现高煦时不时在看自己。她却并不回应,假装不知道,实际余光里一直注意着他的眼神。
  临近中午,徐皇后留两个儿子和两个儿媳用膳,妙锦不愿参与皇室家宴,便先告辞出来了。
  这时皇帝朱棣刚下御辇,妙锦只得上前掐子午诀见礼。朱棣的目光十分犀利,又有点肆无忌惮地上下打量了一番她,说道:“快用午膳了,正好高炽高煦都在,妙锦去何处?”
  妙锦低着头眉头微皱,道:“贫道不好打扰圣上家宴,请圣上恕罪。”
  朱棣一副不知找什么话的模样,却并不马上去坤宁宫,又道:“妙锦不适合出家,不如还俗算了。”
  妙锦道:“圣上见原,贫道醉心仙路,不敢辜负师父厚望。”
  “张三丰真的现世了?”朱棣有点不高兴地说道,“若真是出世之人,便应心无旁骛、毫无七情六欲,可景御史去世时,朕看妙锦挺伤心的呀。”
  妙锦只好说道:“贫道仍未得道,尚需修炼。父母有养育之恩,贫道至今未报,道行太浅、无法释怀,让圣上见笑了。”
  “嗯……”朱棣便不多说了,他便向石阶上走去。妙锦忙躬身道:“恭送圣上。”
  这时朱棣又回头看了她一眼,有点不舍地转过头去。
  妙锦从宽阔的砖地上往北走,旁边的宦官忍不住小声道:“皇爷文治武功,每天忙于国事,不好女色;更是非尊贵之妇不亲近者,至尊高贵。皇爷却和池月真人说那么多话,当真难得。”
  妙锦冷冷道:“你想说甚么?”
  宦官忙弯下腰,“真人息怒,奴婢多嘴,只觉得皇爷说的话有道理。”他小声道,“真人若还俗,有望封为贵妃!”
  妙锦冷笑道:“你以为我羡慕贵妃?”
  宦官无趣地陪着笑脸,不吭声了。
  妙锦看了他一眼,却缓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是好意,不用往心里去。”
  “奴婢哪敢哩!”宦官忙道,“您是皇后娘娘召来的人,借奴婢十个胆子,奴婢也不敢在心里想您的丝毫不是。”
  妙锦轻声道:“我看到那后宫高墙,与世隔绝。那些宫妇却要在这里一辈子,寸步不能离开。或许有不少人羡慕其尊贵身份,我却一心在深山道观之中,不羡绫罗绸缎,只羡逍遥。”
  况且妙锦出身书香门第,那礼仪教化的熏陶她不是全不信。若是一女侍二夫,她算是甚么人?
  她要是愿意委身燕王,早就做了这事。当年还在北平,建文君臣的意思就是让她色诱朱棣;她始终不愿意……只因以为已经被决定了、注定要进宫为建文帝皇妃!她没见过建文,只是不愿意服侍了一个男人、又恬不知耻地跟另一个在一块儿罢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司礼监
  皇宫的午膳后,两个皇子及其王妃告退了。朱棣到乾清宫东暖阁休息,想午睡一会儿,又临时想起了一件没办的事,遂叫人去把几个宦官找过来。
  朱棣刚掌控偌大的大明皇朝,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他只能将一切情绪藏在心底,按照想好的法子,一件件地做下去。
  不多时,点到名字的八个宦官都来到了东暖阁。
  朱棣看了两眼,人来齐了。
  都是阉人,有云南人郑和(原名马和)、保儿(原名李谦);胡人云祥(原名猛哥)、田嘉禾(原名哈刺铁木);还有女真人王安(原名不花都),西番人孟骥(原名添儿),本来叫王彦的狗儿、以及侯显。
  原来燕王府的宦官不止八人,现在朱棣最看重这八个,因为他们都是在“靖难之役”中拼了命的。像那个狗儿,每次攻城都身先士卒,完全不怕死。
  这时朱棣便开口道:“照原来的朝廷制度,宫里的宦官是吏部在管。俺觉得让外廷管内官很不方便,你们去建一个衙门,叫司礼监,今后就帮俺管着宫里的宦官。”
  众人拜道:“奴婢等遵旨。”
  朱棣又指着郑和道:“你做司礼监太监,侯显做少监。你们合计一下,八个人都到司礼监做个官,今后宫里宦官的事,就别让吏部就插手了。”
  郑和与侯显跪拜道:“奴婢等谢皇爷隆恩!”
  朱棣想了想,又问道:“郑和、侯显,今日午膳你们都在边上,说说高炽和高煦谁好。”
  “这……”郑和与侯显面面相觑。
  郑和道:“两位王爷都是皇爷的皇子,奴婢瞧着都好。”
  侯显也忙附和道:“郑公公说的是。”
  “今早上有官儿弹劾高煦逾制穿亲王衣裳,俺猜那官儿的意思,是想催促俺该分封诸子了。”朱棣道,“这里没外人,你们觉得谁做太子好?”
  郑和吓了一跳,急忙磕头,其他宦官也急忙把身体伏得更低。郑和道:“彼时奴婢也在奉天门,弹劾高阳郡王者,乃翰林院侍读解缙,奴婢却没想到解缙还有这个意思。皇爷正如日中天,奴婢更没想到那些事儿。没想过便不知怎么答哩,请皇爷降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