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姬轻笑道:“你是不是糟蹋了很多小娘,才学会了那么多不知羞臊的东西。”她的手指往上挪,在朱高煦厚实的嘴唇上摩挲着。
“你是我这一世第一个女人。”朱高煦一本正经道,“有些东西,我是在那个……一些书上学的。”
“骗人。”姚姬娇声道。
她慵懒的神色中,又似乎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她便道:“王爷去罢,燕王过两天该是登基大典了,大典你总不能也不去。请恕我不能侍候王爷更衣,我现在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实在无力起来。”
“躺着罢,别管那些繁文缛节。”朱高煦便开始找亵衣,“你小小年纪,还真有点见识,怎么说我父王这两天要登基?”
姚姬微笑道:“燕王不赶紧坐上皇位,名正言顺了,如何能尽快平定天下?小女子心想,要不是前人也要假装回绝劝进三次,恐怕燕王头天就急急忙忙登基了哩。”
朱高煦听她说出“天下”两个字时的口气,轻描淡写中又似有些许气度,一时间还觉得自己感觉错了。姚姬能把严肃的大事也说得有这般风情,顿时有种妖娆之感。
“言之有理。”朱高煦一本正经道。
姚姬“嗤”地掩嘴笑道:“王爷不早明白了,不然你急急忙忙起来作甚?腻烦我了么?”她说罢用雪白的贝齿轻咬朱唇。
“哈哈!”朱高煦顿时笑了一声。他已穿好了衣裳,爬起来走到梳妆台上束发,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衣服,随口沉吟道,“我估计是正月十八,打仗没带礼服,总不能穿一身盔甲去……”
身后传来姚姬的声音:“王爷的皇叔谷王开了外金川门,王爷去找他借呀,我记得亲王的礼服和郡王差别不大,何况王爷就算早早用上亲王的东西,又有甚么要紧?”
朱高煦点头称是。
他收拾妥当,走到床边,见姚姬美色,他便俯身在姚姬的唇上轻轻地亲了一下,“我先出去了。”
姚姬脸上又露出了羞涩之意,轻轻点头:“王爷安心办正事罢。”
朱高煦走出房门,反手关上门。他回顾周围没见着人影,便对着天喊道:“来人!”
不一会儿便见陈大锤跑了过来,抱拳道:“王爷何事吩咐?”
“书房在哪?”朱高煦一进这座府邸,到现在一直只呆在这间厢房,完全没去过别的地方。
陈大锤道:“末将为王爷带路。”
朱高煦一边走一边说道:“准备纸墨,一会儿拿我的信去找谷王。”
“末将遵命。”陈大锤回头道。
二人前后进了书房,陈大锤手脚麻利地先找砚台磨墨,接着又翻找宣纸、镇纸、毛笔等物。
朱高煦在书案后面坐下来,问道:“我叫你去瞧景清府上什么情况,去了么?”
陈大锤道:“末将昨日便去了,还找人打听了一番。御史景清昨天就去了皇城,还劝燕王当皇帝哩,府上自然是甚么事儿也没有。倒是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府里的人,全被抓进了诏狱。”
“我知道了。”朱高煦不动声色回应道。
连书香门第出身的闺秀女儿、也舍得弄去做奸谍的人,朱高煦非常怀疑景清是不是真心投降。他又想起了徐妙锦说景清和朱允炆的君臣之义……洪武时期,景清被朱允炆救过,那时就已是朱允炆的人。
靖难时期,景清私通燕王,显然是假心假意。事到如今,他说投降就投降了?
朱高煦越想越感觉心凉,这景清投降,究竟想干什么?!现在朱高煦住的府邸,原主人连楹便是想谋刺燕王,景清的意思、难道要依样画瓢?
朱高煦根本不担心燕王死活,何况一个文官想刺杀燕王,恐怕不太可能成功。他担心的是、徐妙锦!
景清一旦暴露真实身份,还要杀燕王,激起燕王怒火,徐妙锦将是甚么下场?
第一百四十四章 永乐
正月十八日,靖难军进入京师后的第三天,燕王数次拒绝劝进、不得群臣同意,于是勉为其难地在皇城登基称帝。
因建文帝在奉天殿自焚而“崩”,奉天殿被烧毁,登基大典便在奉天门内举行。朱高煦随宗室勋贵、大将群臣入内观礼。
奉天门内早已布置妥当,龙座上设好了能接“仙露”的云盘、黄色云盖,地上铺着朱红色的地毯,一直延伸到门外。
群臣及教坊司乐工站满了奉天门,在国丧其间,乐工并不奏乐,排场却要有。外面钟鼓齐鸣,一片恢弘的气势。
不一会儿,已经去太庙祭祀过的朱棣,昂首挺胸、几乎踏着鼓点缓缓走到了红地毯上,群臣纷纷躬身侍立。只见朱棣身着制式繁琐、颜色复杂的衮服,估计借用了建文帝留下的东西,不然几天内不可能做出这么复杂的新衣服,他走起路来,帽子上的十二旒玉藻随着步伐在轻轻摇晃。
朱棣一步步稳稳地走上龙椅,转过身来,便端正地坐了上去,似乎暗自呼出了一口气。
这时,朱高煦与大伙儿一起纷纷跪倒,行三叩九拜大礼,每拜一次,便高呼“万岁”,最后一拜众人齐声道:“吾皇万寿无疆!”
朱棣抬起袍袖,他似乎还不太习惯,说话的声音很慢很小心,“众卿平身。”他的袍袖有力地一拂,目光穿过奉天门,仿佛像是在巡视整个江山!
大伙儿又道:“谢圣上恩!”
就在这时,翰林院的官员已经在登基诏书上盖好了大印,送进奉天门,先在这里宣读。等圣上首肯,才交由鸿胪寺官员之手,再送到前面的承天门上对臣民宣读。
新君登基,改元永乐,从明年正月初一开始,即永乐元年。
一个新命名的时代,从诏书颁布的这一刻便已开始。
……永乐帝朱棣是雷厉风行之人,登基后的几天之内,先是调整京畿地区的兵力部署、完全掌控南直隶,然后就开始对前朝进行一系列的改变。
在建文朝反对削藩、或受过打压不得志的人,很快便平步青云,于是一大群拥护新帝的文官便出现了。朝廷诸机构的运转,立刻就能大致恢复。
而那些在建文朝被重用的人,风水轮流转、现在正该倒霉的时候。登基诏书并不是方孝孺起草,方孝孺拒绝了这份恩典,于是他也离死不远了。
接着朱棣便下诏废除建文帝三年多以来的所有政令国策,暂时恢复洪武时的治国方略,并言称要恢复所有藩王的王位。
大明朝廷有了新的皇帝,那些在京师附近带兵的人,如盛庸等陆续投降。朱棣下旨,任命盛庸为淮安总兵官,前去淮安接手驸马梅殷驻守的地盘;梅殷得到宁国公主的书信,已卸任淮安,正在返京途中。
原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司铁铉在济南拒绝投降,朱棣便决定御驾亲征。朱高煦也在随军之列,受命率本部人马、藩骑数千随行,张武已不再受他节制。
藩骑不久后应该也会返回北边,朱高煦的人马便只剩四千余人、其中三千多人是步军。他控制的兵力曾一度达到一万多精锐步骑,但大部分是朱棣调给的人马,现在稍微一分割,朱高煦已没了什么实力。
……
靖难军大获全胜攻入京师、朱棣登基称帝的消息,此时已传到北平。北平燕王府一派欢呼庆贺,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北平城。
宦官王贵走进酒窖时,妙锦有点意外,因为这宦官很谨慎、生怕她逃跑,从来没放过梯子下来,也没进过酒窖。
王贵抱拳道:“靖难军赢了,燕王现在已是皇爷。咱们家王爷吩咐过,只要靖难军进京师的消息传来,就让咱家把池月真人放了。这阵子若有礼数不周、亏待之处,还清您多加海涵……您可以走啦。”
“甚么?”妙锦站在那里,一脸茫然。
王贵又躬身道,“您可以离开这里了。”
妙锦一时间没回过神来,疑惑道,“燕师攻到京师了,我没听错吗?”
王贵道:“没听错,这是真的!现在已经改年号了,明年就叫永乐元年。”
妙锦问道:“高阳王还在京师?”
王贵答道:“是哩,王爷去年夏天就跟皇爷出征了,打了半年的仗,没回过郡王府。”
“我去哪?”妙锦更加茫然。
“这……”王贵想了想,“咱家可管不了这事儿,您可以回池月观,也可以去燕王府。不过听说山东还很乱,您若要去京师,最好再等一阵子哩。”
他说罢,向入口处的梯子做了个手势,“请!”
妙锦道:“我收拾点东西。”
王贵点头道:“行,咱家先出去,在外边等着池月真人。一会儿您想好要去何处,咱家赶马车送您。”
妙锦在这里已经住了一年之久!她初时是被迫的,但住久了,忽然要离开,竟然觉得十分伤感。这幽禁之地仿佛与世隔绝,她也不知有何留恋之处,或许是因为外面的世道已经变了、变得让她觉得十分陌生。
她先换上了道袍,随意收拾了几件衣物,指尖从书案上的书籍上拂过,轻轻叹了一口气。忽而又想到以前正看一本污秽之书时、被朱高煦撞见的尴尬,她的脸上仍然发烫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