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北军已经没有了优势,更兼长驱南下深入敌境、连续行军作战已近一年之久,情况隐隐有点不妙。


第一百三十章 细雨京城
  天上下着小雨,洒在乾清门的琉璃瓦上,发出“沙沙沙”的细响,已把露天的一切都打湿了。
  身穿蓝色团龙袍的朱允炆站在斜廊边上,背手仰头望着天空的蒙蒙雨幕。他的眉头紧皱,愁绪就像雨水一样弥漫到了四周。
  旁边的一群宦官宫女都躬身站在廊芜上,一声也不敢吭。
  不一会儿黄子澄和方孝孺从斜廊走了过来,他们径直伏到地上,一齐叩头道:“臣等拜见圣上。”
  朱允炆转过身来,轻轻挥了一下袍袖,身后的一群宫人便弯着腰退向斜廊出口。
  “平身。”朱允炆道。
  二人便从地上爬了起来,他们根本没敢瞧皇帝一眼,但显然都感觉到皇帝的心情不太好了。他们站起来后表现得很谨慎。
  而朱允炆的内心正非常惶恐,忽然维持不住威严的仪态,声音也走音了,开口颤声道:“卿告诉朕,朕该如何办?”
  曾经雄心勃勃的帝王,此时此刻仿佛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学生,正在请老师解惑。
  北平细作忽然来报,燕逆要直取京师!事实也是燕师快到淮河了……
  这只是他为了治理国家的无数国策之一,怎会忽然爆发那么大的战争?皇祖君临天下,天下不是已经太平了么?朱允炆以前从来没仔细想过,战争会打那么久,朝廷大军会如此狼狈!
  他只能在地图上,看着燕逆的军队位置,离京师越来越近。他看不见兵戈、也听不见炮响,只能去想,却更加心惊,仿佛有什么东西不断压到他口鼻上,呼吸越来越艰难。
  黄子澄道:“圣上请安心,您才是名正言顺的大明皇帝,天下都听圣上的号令!就算燕逆到了京师城下,圣上下诏天下勤王,我大明朝廷控弦数百万之众,亦能将燕逆聚灭于城门之外!”
  朱允炆忽然冷笑了一声,脸色十分苍白。
  黄子澄的腰低了两分,忙又沉声道:“臣得到北平细作禀报,燕逆要铤而走险,直趋京师。现在要命的是此前多次大战从京营调兵,京营已经空了!
  京师城坚墙高,但兵力不足也不行,不得不从长计议。魏国公手里的人马是京营最后的精兵,掌握在他的手里恐怕……”
  这时方孝孺开口道:“燕逆尚未过淮河,黄寺卿是不是言重了?”
  黄子澄脸色不虞,忽而恍然道:“我听说,方博士趁我不在京,举荐了魏国公掌京营?”
  方孝孺神色尴尬道:“咱们可否就事论事?”
  黄子澄道:“论将士忠心、勇武,无出京营官兵其右者。若是京营最后的人马,在魏国公手里有什么闪失,如何挽回?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眼前不思虑长远,临时哪里招得来坐镇京师的精锐?驸马都尉梅殷手握数十万人马,前不久还上书抱怨,伸手要精兵,可想而知。朝廷必须要有长远准备,早早就掏空了怎行?”
  方孝孺转过身来,正待要与黄子澄论战。不料朱允炆先开口了,“方博士,徐辉祖究竟靠不靠得住?”
  忽然之间,竟有片刻的沉默。方孝孺这才说道:“以臣观之,魏国公是忠于圣上的!”
  朱允炆没回应,他注意到了刚才方孝孺回话的迟滞。
  黄子澄竟然用举荐徐辉祖的事攻讦方孝孺,方孝孺可不是随便能被人噎住的人!这时他便拜道:“圣上,您是天子,定要乾坤独断!臣子们各说有理,但无人能左右圣上的旨意!”
  “你……”黄子澄脸都黑了。
  “好了!”朱允炆一甩袍袖,不让他们再继续争论。两个大臣也还知趣,马上就闭嘴了。
  朱允炆的眉头没舒展过一下,在斜廊上来回踱着步子,最后还是要他自己想办法。他慢慢地一连走了几十步,这才站定道,“立刻叫徐辉祖率京营回朝!”
  黄子澄拜道:“圣上英明。”
  “方博士……”朱允炆又忽然停顿,说道,“朕亲笔来写!方博士再写信告诉何福、平安,叫他们稳住局面,等今年下半年征调的各省卫所兵到了,朕便让盛庸带兵增援他们。”
  方孝孺拱手道:“臣领旨。”
  朱允炆这时忽然面有怒色,但终于没有说出口来,径直挥了一下手。
  两个大臣立刻拜道:“臣等谢恩,告退。”
  朱允炆想到了早就该增援何福的人马,现在却迟迟未到!他也想快点增援前方大将,然而各地卫所很多武将称病,表面上奉旨的人也走得非常慢,走了几个月还没到京师。于是他一想起来就十分恼火。
  ……朱允炆刚登基时,圣旨、政令还是很通畅的,毕竟他先当了皇储,然后才名正言顺地继承大位;但是国家一有难,他就感觉许多文武的态度不队了!
  无非是许多臣子是洪武朝的人,朱允炆在他们心里威望不足。这些情况,朱允炆早有察觉,所以在用人上一直很慎重。
  有那么一瞬间,朱允炆心情低落沮丧时,内心深处开始有点后悔,不该那么早削藩的,而应该再等些年、好把中央到地方的人都理顺了。
  就在这时,一阵湿冷的风灌进斜廊,朱允炆才感觉到,在这里站久了很冷。
  他便离开了此地,在东暖阁门口,忽见马皇后站在那里。马皇后见到皇帝过来,便屈膝下跪。
  朱允炆加快脚步,走上去将皇后扶起,说道:“你生文圭才几个月,要注意身子,天气那么冷,进屋去。”
  皇后一脸感动,轻轻抿了一下朱唇,柔声道,“谢圣上恩。”
  朱允炆也突然感觉手脚冰冷,便与皇后一道进了东暖阁。
  皇后是太祖选的,既端庄贤淑,又姓马,皇祖非常满意孙媳妇。朱允炆也比较满意,就是觉得她有点善妒……
  不过皇后有一次在枕边说,正因她和圣上一条心,才忍不住有点讨厌皇帝身边别的女人。
  朱允炆想想也有道理,皇后平常对他确实很好,所以他常常也体谅皇后。上次那个宫女姚姬,皇后弄到鸡鸣寺当尼姑去了,朱允炆开始很恼怒,后来也没责怪皇后……况且今年以来,战事忽然紧迫,他也没心思顾得上那些事儿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冷冷的微笑
  北平世子府,朱高炽一脸恼怒,刚被好几个人七手八脚地从轿子上扶下来。他瞪着迎上来的世子妃张氏:“你好大的胆子!”
  “世子爷何必生那么大气,有话慢慢说。”张氏被一声斥责后却毫无惧意,口气不软不硬的,倒让朱高炽一时难以发作。
  她又对周围的奴婢们道:“你们下去罢。”
  “是。”众人纷纷屈膝。
  张氏便上前来搀扶住朱高炽的胳膊,朱高炽气呼呼地甩了一下手臂,却没甩脱,便说道:“你一个妇人,管官府的事作甚?那谭渊的儿子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你私下里给他求情,如此徇私枉法,若是父王知道了,饶得了咱们?”
  朱高炽微微停顿,继续骂道:“那谭渊生前就是嗜杀之人,昔日在沧州,父王让他看管俘虏数千之众,父王已亲口说了要遣散俘兵回家,他却在一夜之间全杀了!俺瞧他的儿子一个德行,动不动便取人性命,留着也是个祸害!”
  “世子爷说得都对,先消消气。”张氏拿手在他背上搓起来,也不辩解,让世子一腔怒火仿若发在了棉花上一样。
  朱高炽意犹未尽,压低声音道:“你知道俺虽在北平,却小心翼翼,生怕出甚么差错!你倒好,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找人把谭渊的儿子捞了出来……”
  “不正是怕世子爷难做,我才没告诉你么?”张氏不动声色道,“此事世子爷不能出面,我却没事的……我一个妇道人家,本来就没见识,只是抹不开妇人之间那点脸面,才应允了谭渊的遗孀、救她的儿子。父王总不会与我一个妇道人家一般见识罢?父王若真要骂我,我就到母妃那里哭委屈!”
  朱高炽一听,瞪着眼睛愣了。
  张氏见朱高炽不吭声了,便又小声地说道:“谭渊虽然死了,但他是在战场上为父王战死的,谭家在父王跟前、诸将那边,可是留下了不少情谊哩。谭渊那遗孀,和朱能的夫人现在也来往密切……
  更重要的,他那兄弟谭清还活着,正在父王军中。前不久世子爷不是在奏报里见了那事儿……谭清于淝河之战中,袭击官军辎重,立了大功啊。”
  朱高炽继续沉默不语,但已经不责怪张氏了。
  片刻后,他才叹息了一声:“只是被谭渊那不肖子杀死的后生,着实冤屈。那苦主的老娘妻小,眼睁睁看着仇家继续嚣张跋扈,岂能不怨恨?”
  张氏冷冷地微笑道:“这世上总有人冤屈,不叫那甚么都不是的苦主冤屈,难道要与谭家过不去?”
  朱高炽不语,默默地走进厅堂去了。
  ……
  睢水前线的北军大营里,谭清正在中军大帐,与诸将一起站在燕王的下面。
  谭清是个一脸横肉的大汉,与他死去的哥哥谭渊长得十分相像。
  今日大帐中一片颓靡,许多人低着头一言不发。已有将领进言:军中将士士气低落,请北渡黄河,退兵保存实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