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她感觉脖子似乎有热气吹来,便微微侧目,忽然见朱高煦瞪大了眼睛正瞧着那册子……压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
池月浑身一颤,猛然把书合上,又急忙往那一堆书籍里藏,她发现自己的手也在发抖。
她顿时羞愤交加,瞪圆双目道:“你怎么又来了,鬼鬼祟祟的作甚?”
朱高煦一脸无辜道:“我在梯子上就叫了你,刚才还说话哩,你没有理我。我便以为你在生气,走过来时,见你在看书,便凑上来瞧了一眼……”
池月转过身去,下意识很想躲起来。
就在这时,她竟然发现自己的交领里衬被扯开了一些,或是刚才觉得闷热没注意,此时锁骨下的肌肤露了一片,连肩膀也露出来了。她急忙将双臂抱在胸前,伸手整理衣服,然后捂着脸伏到床上,终于忍不住将被子蒙着脸哭了出来!
朱高煦的声音道:“你没事吧?”
池月恼道:“你快走!刚来过一趟,怎么又来了?”
朱高煦的声音道:“我本来想起还有几句话……罢了,那我便告辞。”
这时她忽然掀开被子坐了起来,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气,胸口依旧“咚咚咚”直响,犹自起伏不停。朱高煦转过身来,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
池月看了他一眼:“那污秽册子,是不是你故意放在里边的?”
朱高煦皱眉道:“我拾掇这屋子时,本来就慌忙,哪有时间挑拣书籍,只是从书房随便抱了一些过来而已。这是个疏忽,你莫见怪。”
池月听罢觉得有道理,便又红着脸道,“没想到高阳王竟然收藏了那样的东西。”
朱高煦道:“不过就是一本书,池月真人何必说得那么严重?别太在意了。”
池月目光闪烁,抬头看时,见朱高煦正往她的脖子和肩膀上打量,那目光便如有形的东西一样拂过,她不禁随手又将衣衫往上拉扯了一下。
朱高煦的声音温和了不少,向这边缓缓走来,他的声音说道:“我之前误解了妙锦的意思,现在才似乎想明白了……”
池月听他连称呼也变了,见到他一步步靠近,她顿时觉得窒息袭来,脑海里混乱不已,便如同有一团乱麻、怎么理也毫无头绪。
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自处
此时此刻,朱高煦似乎又听到徐辉祖的声音:或因所知不全,又不能确认别人的想法,故做一点、看一点,不断揣测印证,倒不失为稳妥……
那不合时宜的胡思乱想,一时间便有些煞了风景。
朱高煦看着池月那绯红如酒醉的容颜、纠结而迷离的目光,却还是忍不住去试探。
他逐渐靠近池月,走得很慢,生怕惊吓了她。她脸上常有的清高冷意早已不见,美目中带着可怜楚楚的神色,又仿若有些许妩媚。
“高阳王……”池月坐在椅子上,双手使劲拽住衣角,她的全身都仿佛紧绷着,连声音也变了,“你误解了甚么、想起了甚么,现在便说罢。”
“我误解了你的情意。”朱高煦说话温和,动作也很缓慢。池月十分紧张,他却十分小心。
池月目光闪烁,咬着下唇摇头不语。
古代似乎连表白的词都没有,反正朱高煦想不起来。一切都靠暗示、靠猜……她说什么“此前就算高阳王不绑她、她也绝不会泄露高阳王的行踪,连犹豫都不会”;又说什么“走得慢过得快”。不是在暗示情意?
有时候朱高煦觉得、自己的思维仍旧跟不上这个时代的人。他习惯于证明题一样的逻辑,无论过程多么繁复,结论必然由已知条件推出;但池月的思绪,似乎更加飘逸,更加难以捉摸。
便如那飘飞的柳絮,轻轻的不可定状,也没有方向。
“你抓那么紧作甚?我又不是坏人,快把手放松一点。”朱高煦一面好言说着话,一面把手放在了池月玉白的柔薏之上。
池月轻轻缩手,但没挣脱,她的力气很软。她看了朱高煦一眼,顿时嗔目道,“我怎么瞧高阳王也不像好人……”
朱高煦的手开始小心地移动,摇头道,“我只是比较愚钝,那回在清泉寺相见,你要我抱着你,我竟然错过了!”
池月听罢更是一脸羞愧,颤声道,“那时高阳王满是好意,现在却只有淫心。”
朱高煦的脑门上浸着汗珠,已顾不得许多,只要池月没有奋力抗拒,他便得寸进尺。
许久之后,纠缠不清的气息,忽然戛然而止。池月伸手到腹间,使劲抓住了他的大手,她抬起头来,声音清晰了不少,眼神里似有忧惧之色,“若我做了这件事,往后将如何自处?”
朱高煦从她手上传来的力度,感觉到了她的坚定和认真。他的手掌放在那里,一时间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池月刚才的话如同回音一样,不断在耳边响起。
当初把池月绑走、关在这酒窖之中,自是情势所迫,现在如果用强,实在有点乘人之危。何况池月从小出身书香门第,受过不少礼教的熏陶,让她不明不白在这酒窖中就失了清白,她恐怕确实难以接受。
朱高煦想到这里,渐渐冷静下来。
不一会儿,他便回到了地面,走出杂物房时,长长地吸了一口清凉的空气。
……
原以为这次回北平能清闲一段时间,不料没过几日,朱高煦便接到了出征的命令。时姚广孝返回北平,带了燕王的信件,要换朱高煦南下前线。
朱高煦到京师见过李景隆等人之后,燕王似乎终于下定了决心,决定实施新的战略了。
这一次,燕军可能不会再局限于河北山东!
朱高煦下令本部人马限期聚集,自己也拾掇一番。建文三年六月初,朱高煦便准备再度出北平、往与燕王会合。
那一身破损的青塘铁扎甲,已经精心修复好。但重新修补的料子和新旧都不同,颜色有偏差,上面一块块修补的铁片,便如他的战争历练。
在王贵等人的帮助下,朱高煦终于披上了重甲。他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神情很不淡定。
“王爷。”王贵双手捧起雁翎刀,递了上来。
朱高煦伸手接过,耳边又响起了自己说过的话:皇帝有什么了不起,照样可以拉下马!
他拔出雁翎刀,察看了一眼崭新的刀口,“铛”地一声送回刀鞘,将刀鞘挂在腰间。恍惚之中,又想起了姚姬说的话:莫忘肌肤之亲,莫失今言。
他猜忌过姚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姚姬并未做过对他不利之事,当初在京师被她救过一命、也是事实;而朱高煦答应过她的事,却没有做到。
这世上的恩怨,有时难以分辨清楚。
拜别徐王妃、世子等人,朱高煦回到郡王府,见王斌、韦达、陈大锤等诸将亲军已披坚执锐等在门楼内外,文官侯海、宦官王贵曹福,以及府中的奴仆都来送行了。
杜千蕊也在王贵身边,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朱高煦浑身铁甲、全副武装的模样。
“王爷,定要当心。”杜千蕊神色担忧地看着他。
朱高煦看了她一眼微微点点头,又见王贵等府上的一众人鞠躬道别,他便回顾左右道,“出发!”
众骑纷纷离开门楼,朱高煦带着人、到城北校场调动本部人马。他此时有精骑一千四百、步军三千余人,步骑共计约五千众。原来掌握的藩骑不在北平,早已在南面前线。
六月天气十分炎热,朱高煦率众缓慢行军,到中午便扎营休息,他们好几天之后才到达蠡县城。这座城池几经易手,年初又被燕军攻下,前不久变成了燕王的大营所在。
但朱高煦到蠡县时,听说燕王已率军渡过滹沱河。
于是朱高煦在蠡县驻扎歇了一天,一面派斥候打探燕王的具体位置,一面派兵搭建浮桥。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军中便吹号造饭,诸部天蒙蒙亮出城,通过浮桥渡过滹沱河。
当天晚上朱高煦赶到了燕王大营,下令韦达王斌等择地修建驻地,自己便骑马赶往中军拜见父王。
……大帐内的几个大将见到朱高煦进来,纷纷侧目,陆续抱拳见礼:“高阳王!”“拜见高阳王……”
朱高煦一脸和气地抱拳回礼,从中间走上去,拜道:“儿臣奉命南下,拜见父王!”
燕王一脸喜色,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朱高煦面前,双手托住他的小臂,将朱高煦扶住,“高煦立了大功!若非有你此行之功,俺也无法决意南下。”
“儿臣能为父王分忧,只是本分之事。”朱高煦忙道。
燕王又皱眉道:“未料你们会如此凶险,为父听了郑和禀报……唉!”他叹了一口气之后,神情一变,“幸好俺儿有福,终于化险为夷。”
朱高煦道:“愿父王能早日兵临京师。”
“好!”燕王在朱高煦的肩膀上拍了一掌,然后转身走了几步,说道,“盛庸在山东,平安还在滹沱河沿岸。平安没多少骑兵,他的步兵行军太近怕俺们伏击突袭,还未轻易动弹,俺们便不等他了。”
金忠道:“王爷之大略甚密,到现在朝廷竟还不知咱们的打算!旁晚时探马来报,盛庸军各路向济南聚集,以为咱们要渡河攻济南城哩。”
相似小说推荐
-
贞观贤王 (大眼小金鱼) 起点VIP2020-06-02完结贞观十四年,大唐盛世已开启。唐高宗還是老实巴交的小王爷。女王已入宫变成武才人。翼...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