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元末做皇帝 (法大小蒋)


  并且这些战船的名字都起得非常拉风,如什么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反正听起来挺唬人的。
  冯国用知道太平城的重要性,因为它乃是集庆城的屏障,如果太平有失,集庆城非常危险了。
  但此时太平城内的守军仅有数千人,粮草存储也不足,而且陈友谅快速攻下了采石镇,还把求援的后路给断掉了。
  于是冯国用便赶忙命人加固城墙,拓宽护城河,并将浮桥一并拆除,同时自己则日夜披盔戴甲,做好了死守太平城的准备。
  陈友谅的船队很快到达了太平城外,而且如此雄壮的船队让城内的守军吓了一大跳,不过在冯国用的表率和鼓励下,城内的这数千兵士还是奋勇抵抗了起来。
  说实话,陈友谅的船队确实厉害,加兵力也数倍于太平城内的守军,因此开战后没多久的功夫,便将整个太平城围得水泄不通。
  在城墙督战厮杀的冯国用看着对面的箭矢如飞蝗般密密麻麻地射来,心不由得非常失落,因为自己的身边已经倒下了太多的兄弟。
  敌兵架着云梯,不断地向城墙涌来,冯国用已经记不清自己掀翻了多少架云梯,砍死了多少个敌兵,但自己的战袍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第一场攻城战持续到晚,陈友谅才下令撤军,虽然冯国用守住了太平城,但也付出了伤亡近千士兵的代价。
  不过冯国用仍然没有气馁,他命令士兵修缮损坏城墙的同时,还在城墙点燃了无数火把,远远望去,如同一条火龙在滚动,为的是防止陈友谅率军夜袭。
  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冯国用坚守了太平城好几天,而城内的守军已经死了大半,粮食也不多了。
  反观陈友谅,虽然他也死伤了不少兵士,但架不住人多。而且似乎是老天帮他,近日来连降暴雨,导致长江游水量暴涨,让太平城墙露在外面的地方又少了好几尺。
  加之此时的城墙大多还都是土筑的,因此在江水的浸泡下,土坯大量脱落,让冯国用根本来不及修补。
  于是陈友谅看准机会,把所有战船靠到了太平城墙边,然后命人在船尾堆大石头,让船头高高翘起,这样一来,竟然与太平城墙齐平。
  此时陈友谅的大军不再有仰攻的劣势,加太平城内的守军已是强弩之末,于是他们终于攻入了太平城内。
  其实自陈友谅的巨型战船靠太平城墙的那一刻,冯国用知道自己输定了,可当看着敌兵源源不断地涌入太平城内时,冯国用并没有逃跑,而是下定决心要与太平城共存亡。
  当初自己在攻打集庆城时因保护蒋淳斌而获得赏识,自己一定要报了这知遇之恩,于是只见冯国用提着长刀左右冲杀,有更多的敌兵死在了这个疯子将军的刀下。可冯国用也不是铁打的身子,最终精疲力竭的他不幸失手被擒。
  陈友谅深觉冯国用是个人才,所以便想要劝降他,没想到冯国用竟然宁死不降,还对陈友谅破口大骂。
  身旁的人无不被冯国用的勇气所折服,谁知在这时,冯国用忽然挣断绳索,抢过一把长刀,顺手砍翻了好几个守卫的士兵,把陈友谅给吓了一大跳。
  这下子陈友谅算是知道冯国用是绝对不可能被降服的,于是他命士兵蜂拥而,再次擒住了冯国用,尔后将他绑在了战船的桅杆,用乱箭将他射死,临死之前,冯国用仍叫骂不绝。
  冯国用兵败身死,陈友谅攻下太平,并放任士兵在城内烧杀淫掠,造了无数的人间惨剧。
  而当蒋淳斌接到冯国用的求援信息时,已经太晚了,这个时候陈友谅已经攻占了太平,并准备向集庆出发了。
  可蒋淳斌没有想到,在装着求援信的同一个信封里,还有一封冯国用写的亲笔信:
  大帅,陈友谅率军来攻,我定会死守太平,算是兵寡粮少,我也绝对不会认输的。
  当初蒙大帅赏识,我心感激不尽,所以一定要守住太平,做好集庆的屏障,以身护住大帅。
  听闻陈友谅此次率十数万兵士前来,我心不安,却绝不害怕。我向大帅保证,定会带领兄弟们战至最后一刻,决不让陈友谅得逞。
  倘若我不幸战死,失了太平,还望大帅能够宽恕,我也定会宁死不降,表现出该有的气节。
  我弟冯国胜,大将之材也,盼大帅能够任用于他。不过其性情暴躁,倘若日后犯错,同盼大帅能够原谅他。
  冯国用敬。
  冯国用没读过什么书,话语很朴素,但却看得蒋淳斌流下了眼泪。
  原来在大战开始前,他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有这样忠勇的将士,何愁胜不得陈友谅?
  冯国胜看到自己哥哥的这封信,一时间更是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而蒋淳斌则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咱们一起为你哥报仇,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都不许怂!
  蒋淳斌曾经同一个问题征询了许多人的意见,那是自己恰好夹在陈友谅和张士诚势力间,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应该先对付哪个?
  结果蒋淳斌得到的答案出一致,那是先对付张士诚,原因很简单:他的实力较弱。
  同时消灭了张士诚之后,也可以趁机壮大自己的实力,更有利于对付强大的陈友谅。
  要说这种看法并没有问题,一般人的思路都是如此,可蒋淳斌却没有随大流,而是选择采纳刘伯温的建议:先对付陈友谅。
  这并非由于刘伯温在后世有着神机妙算的美名,只是因为蒋淳斌对这件事有着同样的分析:
  张士诚其人缺乏远见,如果不是火烧眉毛了绝对不会着急,这从他近两年一直耽于享乐,根本不考虑扩张地盘的事儿便可以看出。
  所以如果自己先对付陈友谅的话,张士诚绝对会坐山观虎斗,只想着保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事儿。
  而陈友谅则恰恰相反,此人志在天下,且满腹阴谋。如果自己先对付张士诚的话,他必定会过来掺一脚,到时候自己要陷入两线作战的情况,那胜利的希望非常渺茫了。
  众人对蒋淳斌的这番分析都非常信服,而且一致同意既然地处间,只能一个个消灭,那先拿陈友谅开刀。
  可此时当陈友谅真的率大军前来攻伐,甚至扬言要直取集庆时,蒋淳斌的许多手下都慌了神,进而露出了懦弱的本性。
  陈友谅的实力此时的蒋淳斌强,而且还强不少,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蒋淳斌一定会输。
  但是在这种时候,许多官的气节和见识便显露无疑了:集庆城的绝大部分官都主张跑路,因为他们认为以蒋淳斌目前的实力,绝对打不过陈友谅,也决计守不住集庆城。
  甚至连蒋淳斌倍加信任的李善长也主张放弃集庆,退守紫金山,看来他也不相信自己啊…
  不过令蒋淳斌欣慰的是,刘伯温倒是没有像其他官那些怯懦,而且一语道破了事情的本质:
  我们的力量本弱于陈友谅,如果此时再退,必会使陈友谅得寸进尺,到时候敌更强,我更弱,更不可能有什么胜机了。
  而陈友谅为人狠厉,绝对不会放过我们,定然一鼓作气将我们彻底消灭,到时候便退无可退。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守好集庆,打败陈友谅,杀一杀他的锐气,这是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你们这些主张退守的人,不过是为了日后的投降找一个借口,说到底只是想保住自己的性命罢了!
  刘伯温此言振聋发聩,所有的人全都默不作声了,其实他们是这种想法:主公可以随便找,但自己的命可只有一条!
  蒋淳斌将众人的态度尽收眼底:虽然大部分官都主张逃跑,但自己手底下的大将却都一个个地跃跃欲试,浑不把陈友谅放在眼里。
  于是蒋淳斌清清嗓子道:“好了,你们说的这些,我也都明白了。总结起来无非是陈友谅强,我们弱,所以要避其锋芒,主动让出集庆,对不对?”
  蒋淳斌的目光一个个地扫过大殿的臣武将,许多人都赶忙把头低了下去,“可诚如刘基所说,我们能够退到哪里去呢?紫金山?滁州?然后窝在一个小地方整天祈祷着别人不要来打自己,一直过着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日子?”
  蒋淳斌边说边在大殿缓缓踱起步来,然后走过了每一个低着头的人,“其实我理解你们的想法,陈友谅现在实力我强嘛!所以你们害怕,怕我打不过他,自己也跟着倒霉,对吧?”
  “可我呢,并不认为自己会输。”,蒋淳斌说着,便停在李善长身边,冲他笑了一下,惊得李善长把头垂得更低了,“如果打仗之前,先较一下双方的实力大小能判了输赢,那没什么打仗的必要了,自古以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你们见得还少吗?”
  “而且从表面来看,我现在的实力是稍逊于陈友谅,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打败他!”,蒋淳斌说着,他的侍卫便将一大幅军事地图在众人面前展开,“其实我刚打下集庆的时候,确实觉得陈友谅很强大,可随着咱们的势力逐渐发展,我却认为陈友谅并没有那么可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