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张士诚和方国珍一样,根本没有想过诚心归附元廷,他虽然不再称王,但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土地和武装,元廷也奈何不得他。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蒋淳斌不敢再轻举妄动了,因为如果自己再攻打张士诚的话,很可能会遭到达识帖睦迩和杨通贯的偷袭,他现在还应付不来这种局面。
在蒋淳斌和张士诚较量的这大半年里,红巾军的北伐情况发生突变,竟已转入低潮。
首先东路军的毛贵在shandong站稳脚跟后,便继续向西攻入了hebei,而且连克清州、沧州、河间等地,并占据了军事要塞长芦镇。
接下来,毛贵又攻克了蓟州,前锋军甚至抵达了枣林、柳林等地(今beijing通州境内),离大都仅有一百多里的路程。
但由于路军没能及时赶来接应,强弩之末的毛贵被各地赶来勤王的大军击败,遂退回shandong,已经占领的hebei各州县也被元军再次夺回。
而关铎、潘诚率领的路军由于目光短浅,光想着自己占地方,没能及时接应毛贵,导致毛贵退回shandong,结果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孛罗帖木儿与察罕帖木儿腾出了手来,一齐出兵打击路军。
结果路军遭到连败,加无法与毛贵的路军取得联系,因此竟被逼得进军塞外,直接偏离了原来规划的路线。
最惨的是西路军,他们一开始先是被李思齐和张良弼联合打击,后来察罕帖木儿又调兵过来,并在凤翔设伏,结果西路军被斩首数万级,伏尸百余里。
李喜喜和白不信直接率着残部跑到了sichuan,而李武和崔德则带着剩下的人马继续流窜于山xi、陕xi等地,但已成不得气候。至此,西路军可以算是全军覆没了。
当然,刘福通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虽然拿下了汴梁,但元军果如徐达所料,相继攻占了曹州和大同,切断了刘福通与东路军和路军的联系,而孤立无援的他则在汴梁城被四下围攻,境遇颇忧…
第一百一十三章 献美
张士诚投降了元廷后,蒋淳斌一直愁眉不展,因为现在张士诚与达识帖睦迩和杨通贯联合,自己实在是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这还是六只手。
而且算自己不主动出击,这几个人也不会与自己和平相处。张士诚不必多说了,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杨通贯在知道蒋淳斌攻打庐州时斩杀了自己的哥哥杨通照后,也是屡屡出击,让蒋淳斌不胜其扰。
不过这些苗军虽然强悍,但却不是徐达、邓愈等人的对手,几次对战下来,皆是损失惨重,这才消停了一段时间。
在这时,老人精刘伯温又为蒋淳斌献一计。原来蒋淳斌愁眉苦脸的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观察着敌军的境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刘伯温终于得出确切的结论:杨通贯、达识帖睦迩、张士诚这三人并不和,而且都存着自己的小心思。
具体来说,现在杨通贯拥有十多万战斗力强悍的苗军,军事实力最强,所以受到了达识帖睦迩和张士诚的忌惮。
如同三国时曹操、孙权、刘备的关系一样,稍弱的两个人总要联合起来,去对付最强的那个人,这才是最好的自保措施。
当初张士诚投降朝廷,达识帖睦迩可是为他极力引荐,是想要借助张士诚的势力来压制杨通贯。
因为达识帖睦迩的军事实力并不强,他有的只是朝廷赋予他的政治实权,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请杨通贯来帮忙。
结果杨通贯是帮自己打退了张士诚,可他却赖着不走了,而且日益骄纵,屡屡与自己对抗,达识帖睦迩也没办法制住他,谁让人家有兵呢?
现在倒好,为了对付杨通贯,他又把张士诚给请了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引狼入室,反正现在三个人似乎是达成了一种默契的平衡。
可刘伯温一针见血地指出,杨通贯此时肯定受到了张士诚和达识帖睦迩两人的忌惮和厌恶,不然蒋淳斌与杨通贯激战的时候,他们不会坐视不管。
这说明他们想要借外人之手除掉杨通贯,所以才会保持目前这种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而且只要除掉了杨通贯,张士诚和达识帖睦迩必然也会反目。
于是蒋淳斌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派兵连续攻占了建德等地,这都是杨通贯实际控制的地盘,结果正如刘伯温所料,张士诚和达识帖睦迩并没有什么动作。
不过杨通贯肯定坐不住了,于是他便和达识帖睦迩、张士诚商量,想要联合起来一起消灭蒋淳斌。
蒋淳斌听到消息后,不由大急。刘伯温却告诉他不用担心,这三人各怀鬼胎,合作出战是不可能的。
结果刘伯温又一次猜了,而且事情的进展甚至出乎了他的意料,让蒋淳斌等人都不敢想象。
原来当日杨通贯坐镇杭州,将自己的大军分作四路开赴浙东。而张士诚按约定应该率军出兵淮东,结果他佯装派出大部精锐,实际则暗把大军埋伏在了杭州城外。
到了晚,张士诚探知到杨通贯的大军确实已经出发,便以杭州城内的达识帖睦迩为内应,集兵力进攻杭州。
在张士诚和达识帖睦迩的里应外合之下,杨通贯兵败身亡,十多万苗军顿时群龙无首,只想着要杀掉张士诚和达识帖睦迩为自己的老大报仇。
朝廷此时再想要降旨责怪达识帖睦迩和张士诚已经晚了,只得封杨通贯为谭国公,谥号忠愍。
但这并不能平息那些淳朴的苗人武装,在他们看来,朝廷是不靠谱的,恩将仇报的,毕竟他们已经遭受了太多这种不被信任的待遇。于是这些苗人武装干脆举起了反元大旗,大部分都投降了蒋淳斌。
蒋淳斌可真算是好运气,不仅少了一大劲敌,还平白无故地得了那么多作战勇猛的苗兵。
此时的南方,方国珍、陈友定等人只图自保,能算得对手的,也只剩下张士诚和陈友谅了。
而现在蒋淳斌兵多将广,地盘也不小,完全有实力与他们一争高下,他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刘伯温此次也算是立了大功,于是蒋淳斌对他大加封赏,并升任他为太史令。而且刘伯温这个小老头也很识趣,说什么为了感谢蒋淳斌,要请他到寒舍小酌一壶。
蒋淳斌也没有多想,反正他倚重刘伯温的地方多的是,所以也不介意私下多些联系,可当他来到刘伯温的住处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原来刘伯温这次并没有打算单独宴请蒋淳斌,而是叫了两个女陪客:一个身材高挑,长得娇艳欲滴,一个身着男装,略显英气勃勃。
蒋淳斌不相信刘伯温敢叫两个jì nǚ来作陪,更何况这两个女子也并没有什么风尘气,于是蒋淳斌便以询问性的目光看向了刘伯温。
刘伯温也没打算卖什么关子,于是赶忙前解释道,“大帅,这两人乃是江南才女,向与老朽交好,苏坦妹,楚方玉…”
“你们好…”,蒋淳斌看向两人,微笑着点头致意,同时暗暗记下长得娇艳的叫苏坦妹,身着男装的叫楚方玉。
“她们两人仰慕大帅已久,特借此机会认识一下。”,刘伯温见气氛有些尴尬,忙将蒋淳斌让座,然后出言缓和起来。
听刘伯温这样一说,蒋淳斌心底不由得暗暗发怵:刘老头,你该不会是想当拉皮条的吧?但我已经有老婆了啊…
“苏坦妹素闻大帅威名,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苏坦妹边说边端起面前酒杯,“先干为敬,略表心意。”
“苏姑娘有礼了。”,蒋淳斌笑了笑,同时回敬了一杯,“我是个粗人,只会行军打仗,不懂什么诗词歌赋,让姑娘见笑了。”
苏坦妹刚要说话,却听穿男装的楚方玉抢先开口道,“大帅倒是有自知之明,敢于承认自己是个粗人,单这点那些俗物强许多,不过只是不知你是以此为傲呢?还是甚为介怀?”
第一百一十四章 行酒令
楚方玉这话说完,大堂的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而刘伯温则不由得厉色注目:蒋淳斌听得出来,楚方玉并非开玩笑,她是真的瞧不自己。
不过苏坦妹却很给蒋淳斌面子,她见楚方玉正襟危坐,神色倨傲,忙站起身来,离开座位,朝蒋淳斌敛衽道,“小女子心慕大帅已久,今日能有机会与大帅对饮,实是荣幸之至。”
蒋淳斌见这个苏坦妹倒是识趣,加人也长得漂亮,因此在刘伯温的恭维下,便也坐了下来。
只是那个楚方玉仍旧冷脸斜睨,好像蒋淳斌欠了她钱似的,于是蒋淳斌便故意离得她远了些,只挨着苏坦妹坐下了。
好在对自己爱答不理的那个人是性格强势的楚方玉,虽然蒋淳斌承认她长得很漂亮,但却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尤其是她爱穿男装,蒋淳斌实在是不好这口啊…
刘伯温也不知道这个楚方玉是了什么邪,非要和蒋淳斌较劲,早知道不叫她来了。
但此时他能做的,是尽力缓和气氛,让蒋淳斌这顿饭能够吃得舒心,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刘伯温的极力引导下,席间气氛倒是融洽了不少,那个楚方玉也不再拿言语挤兑蒋淳斌了,只不过她举止间的那股子清高劲儿,实在是令蒋淳斌不爽。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
-
锦衣血途 (飞花逐叶) 起点VIP2020-09-03完结穿越成锦衣卫,陈啸庭幻想着穿上大红色的,绣有四爪飞鱼图案的官服!由此而始…&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