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首都在北方,很大程度要靠南方产的粮食来供给,现在张士诚把南北漕运给切断了,那不是让身在帝都的人都没饭吃了吗?朝廷能坐视不管吗?
于是在张士诚占了扬州几个月之后,朝廷便派大军前去征剿,号称百万之众,而且统军之人正是元相脱脱。
其实蒋淳斌还纳闷呢,怎么过了几个月朝廷才有动静?难道是不敢惹张士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凑合着过了?原来竟是憋了个大招…
据亳州的探作来报,这次的征讨大军算没有百万之众,估计也得有个七八十万人,因为确实是军势浩大,难见首尾。看来朝廷这是下了血本,把央军都给用了,不过蒋淳斌也理解朝廷的心思:你敢让我们没饭吃,我还不让你死?
估计朝廷集合这百万大军得用了不少时间,更何况脱脱刚对付完刘福通,又被派去打张士诚,都不让这个元朝支柱歇一歇,估计是恨死张士诚了。
在大家都等着看张士诚这个义军新秀怎么表现时,张士诚却很没出息地请降了。当然大家也都能理解,换谁面对着脱脱率领百万大军来攻,心里头也得发怵不是?
但脱脱并没有给张士诚面子,直接拒绝了他的投降请求,而且还传出消息,让张士诚洗干净脖子等着,到时候高邮城内的人一个也活不了。
至此,张士诚吓得只能躲在高邮城里,猛抽自己耳光,怪自己树大招风,但脸抽肿了也不顶事,肠子悔青了也没有用,脱脱的百万大军最终还是来了。
没有义军去帮助张士诚,因为没有人敢于去同脱脱的百万大军相对抗,他们都在静静等候着事情的结局,或者说等着看张士诚到底是怎么一个死法。
不过张士诚倒真是一条硬汉,加抱了必死之心,竟然在脱脱百万大军的攻击下,整整坚持了三个月,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其实脱脱之前说要屠高邮城,不过是为了瓦解张士诚的军心,让高邮城内的守军不战自溃,可没想到张士诚倒是个不错的领导,对手下人都很好,因此高邮城虽然逃走了一些百姓,但大部分人还是留了下来,决心与高邮城共存亡。
在这样的同仇敌忾之下,脱脱愈发苦恼,他没有想到高邮城竟然能在自己的连番攻击下坚持三个月。不过在他看来,张士诚虽然英勇,但也是强弩之末,坚持不了多久了。
可在这个档口,事情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元朝皇帝突然下诏,解除脱脱的兵权,并调他前往淮安待命。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奸臣构陷。这样的戏码虽然俗套,但却很常见,尤其脱脱现在大权在握,威信极高,又掌军百万,稍微昏庸点的皇帝被奸臣一忽悠,肯定会做出糊涂的决定啊。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此时解除脱脱兵权,调其离开高邮会对战局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他的手下也劝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坚持住把这场仗给打赢了,然后回去向皇请罪,把误会解释开,让皇相信自己没有任何不臣之心,那没事了。
可谁知这时候脱脱却犯了死心眼儿,说什么自己身为臣子,怎么能不听皇的命令呢?于是老老实实地交出兵权,并随使者前往淮安。
结果脱脱的副将气不过,说什么丞相一走,我辈必死于他人之手,于是竟拔刀自刎了。但这也没能改变脱脱的心意,他将自己的副将安葬后,继续跟随使者路了。
说到底,脱脱对皇帝有信心,他不认为元惠宗会把自己怎么样,但皇帝对脱脱似乎并不怎么有信心,在奸臣的不断进谗下,元惠宗又把脱脱流放到了蒙古草原,最后竟直接将他发配到了云南。
而且脱脱的家人也都跟着倒了霉,不仅他的家产被全部没收,连弟弟儿子等人也都惨遭流放。
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不过脱脱的结局在流放的那一刻起此定下:在到达云南不久后,脱脱便被奸臣矫诏以毒酒赐死,时年四十二岁,英雄早逝。
一代名相脱脱此陨落,可这带来的影响却波及到了整个元朝的命运,不夸张地说,脱脱的死将元朝的灭亡提早了数年。
首先,脱脱作为一代贤相,在至正年间进行了很多具有正面意义的改革举措,如果元惠宗能够继续任用脱脱,算不能起死回生,好歹也能让元朝多苟延残喘几年。
其次,最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便是脱脱被调离高邮后,军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临阵易帅本为兵法所忌,更何况继任的还是草包。
因此脱脱被解除军权,离开高邮后,百万大军竟乱作一团。窝在高邮城内的张士诚见状,连忙趁机杀出,最后反败为胜,军威大振。
张士诚这次可算是走了狗屎运,不仅免去了灭顶之灾,还捡了战争的便宜,缴获的补给降兵不计其数,估计高兴得他都不知道姓什么了。同时实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一时间为各大义军所忌惮。
当然,最惨的还是元廷,它不仅失去了脱脱这个贤相,更失去了隶属于央的百万大军。从此以后,元朝的央zhèng fǔ再也无力发起对义军的fǎn gōng,只能依靠那些地方军阀来镇压叛乱,元朝,真的快要走到头了。
刘福通知道了高邮之战的结果后,虽然也羡慕张士诚的好运气,但更多的还是高兴。因为脱脱被解除兵权,元廷央百万大军灰飞烟灭,这对于各路义军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喜事啊!
可蒋淳斌却忽得想起了徐州战役后,脱脱下令屠城的惨状。壮志未酬的芝麻李,在自己面前惨死的小胖丫头李念和她的小丫鬟,还有数十万冤死于徐州的百姓…
脱脱啊,你到底造了多少孽啊?你有没有想过,这次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老天嫌你杀戮太重,不愿再让高邮发生像徐州一样的惨剧呢?当你被赐死的那一刻,又有没有想到徐州城那屈死的几十万百姓呢?
第五十九章 忌惮
元廷遭此大败,短时间内可谓一蹶不振,因此各路义军的心思便也跟着活络起来。
如东边的赵均用,他眼见着朝廷败落,作为邻居的张士诚却越来越强大,于是加快火并步伐,杀掉了彭早住,接管了他的人马,并且率军出了濠州,相继攻占了泗州等地,极力扩充自己的地盘。
南边的徐寿辉势力也没闲着,他们趁着朝廷对刘福通和张士诚用兵的机会,军势复振,再次攻占了湖广、江西的许多地区。
不过徐寿辉确实是个没有什么军事才能的人,在天完zhèng quán势力扩张的这段时间内,他基本没起到什么作用,一直呆在穷山沟沟里坐享其成。
与此同时,他的手下倪俊的本事却显了出来:基本胜仗都是他打的,地盘也都是他占的。这样一来,他在天完zhèng quán的势力和威信越来越高,甚至一度将身为皇帝的徐寿辉架空。
而且倪俊对天完zhèng quán的军事构成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他本是渔民出身,加地盘又大都在长江下游,因此天完zhèng quán的水军力量非常强悍,几乎可以说是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张士诚、赵均用、徐寿辉等人都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刘福通自然也不会闲着,而且提出了一个之前几乎从未提到过的问题,那是加快寻找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的步伐。
因为自韩山童死后,红巾军势力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首领,刘福通也发现仅凭个人威信,根本无法掌控红巾军,所以他要寻找韩林儿,尊其为主,这样才能更好地号召团结红巾军势力,促进自身发展。
要说韩林儿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呢?那还得从他爹韩山童说起。虽说韩山童世代务农,跟有头有脸的刘福通、杜遵道、盛郁等人起来,确实不得什么台面。
但韩山童有另外一个很牛逼的秘密身份,那是白莲教教主。而他之所以能顺利地当白莲教教主,要得益于他的祖父了。
他的祖父当年因为组织白莲教活动而被流放,因此靠着他祖父的影响,韩山童在白莲教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虽然平时是个种地的,但只要身处白莲教众,他是至高无的,以至于连刘福通、杜遵道等人都是他的白莲教弟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刘福通、杜遵道等人会甘心臣服于他。
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当年韩山童起事,很大程度靠的是白莲教众的力量,而军一些有影响有地位的人也都是白莲教徒,所以刘福通才想要找到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没办法,大家认这个,因为现在军的白莲教势力还是很强大,大家需要这样一个精神领袖,大家也都信服这样一个精神领袖,不管他有没有本事。
但韩林儿较倒霉,至正十一年起事的时候,不仅他爹韩山童死了,他跟他娘也东躲西藏的,跟大部队失散了。
而且葩的是,竟然一直没有人找他,因此堂堂白莲教教主之子整天躲在穷山沟沟里,估计他要是知道了刘福通打算把他接回亳州,他做梦都可以笑醒过来。
但相较于寻找韩林儿,刘福通还是更想要趁机扩展地盘,毕竟其他义军都在忙着攻城略地,自己也不能落后不是?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霸主刘琦 (帝夜之殇) 鲸鱼阅读VIP2019-01-30完结生当为枭雄,死亦为鬼雄;一曲英雄泪,回首已黄昏。一名打黑拳的青少年重生在刘琦这个...
-
锦衣血途 (飞花逐叶) 起点VIP2020-09-03完结穿越成锦衣卫,陈啸庭幻想着穿上大红色的,绣有四爪飞鱼图案的官服!由此而始…&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