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大猛士 [全本校对] (木子蓝色)


  皇帝为了弥补他们无法走上军官指挥位置,无法授阶升职,于是特给他们留下士官长这么一个特别位置,并给这些优秀的士官长们授骑士衔。
  获得骑士衔的军士长、士官们,会获得骑士永业田,会获得朝廷颁授的战马、铠甲、盾牌、弓刀长矛等装备,他们相当于进阶的府兵,精备更精良,训练更有素。
  农时耕种,闲时负责训练士兵。
  一旦有战事征召,他们就是军队的底层士官军官们。
  尤其是在西域等边疆之地,这些骑士们是朝廷最可靠且忠心的力量。
  朝廷仅在北庭的伊丽河谷,就封有三千多名骑士,这意味着,朝廷随时可以领靠这三千多名基层的士官们,迅速组建一起十倍数量的大军。
  在碎叶川,虽然朝廷控制力不如伊丽,可也依然在这边授封了许多骑士,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块授封的永业田作为骑士庄园,他们不但自己是优秀的百战老兵,且还有特权,可以从家族子弟中挑选年轻优秀者作为自己的骑士侍从,打仗的时候,可以特许带上战场,若有功,与卫府营兵一样论功升赏。
  一名骑士,可以拥有一套完整的骑士装备,包括战马和铠甲等,再加上两套备用的装备,可做备用,也可给侍从使用,他们的装备并不需要如一般府兵一样平时需要存放于军营甲仗库之中。
  赵守忠是一个有着上柱国勋的兵王,因作战勇猛但不识字,最后成为骑士,如今是一名营参谋长,负责一营人马的日常训练等事务。
  他高大魁梧,身上明光甲外还套着层索子甲,腰间横刀,背上战锤,左弓右箭,还带着面盾牌,一杆丈八长矛更是狰狞万分。
  走起路来,浑身锵锵做响。
  “为上柱国赐坐!”
  太子对这位据牛进达说名下有百名首级军功的上柱国骑士,很是看重。
  “谢太子殿下!”
  赵守忠谢过。
  罗嗣业笑着对太子道,“殿下一声令下,天山南北的安西、北庭两道之封侯与骑士们,纷纷赶来,到今日为止,碎叶城内外,已经汇集了五千多名骑士,三百多名封侯。”
  嘉文也很兴奋。
  仅这五千名骑士,就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了,这对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个极大的保证。
  “此皆仰借圣人之天威也!”
  “贺逻施还没到吗?”牛进达有些不满,“这个贺逻施接到太子的召令,左拖右延的,岂是臣子之礼?”
  嘉文倒是笑呵呵的道,“蒙池侯贺逻施远在恒罗斯城,离这里十分遥远,一时未至,也属正常嘛。”
  号称有三十万众的突骑施部,其首领便是贺逻施,在西突厥射匮可汗时,他是五大陆咄之一,也称贺逻施啜。
  后射匮败亡,远走伏尔加河畔,突骑施归附大秦,他被皇帝授封蒙池侯,任蒙池郡太守之职。
  贺逻施未至,那么突骑施下面的两大分部,索葛莫贺部与阿利施部的首领自然也没来,那两位首领也都被朝廷授封侯爵之位,兼任太守。
  “孤奉天子诏令,代天巡狩,往泰西会盟波斯、罗马二皇,调停两国,缔结三皇盟约。路经西域,看到天山南北一片兴盛景象,十分高兴。今大召诸侯、骑士,意为率领尔等同往高加索,在波斯、罗马两国之前一展我大秦之威势!”
  这是公开的召集诸侯和骑士们的理由。
  也是迷惑突骑施人的烟雾。
  接着,太子嘉文对骑士代表赵守忠等人,赐给铠甲宝剑等,又对其它接令而来的骑士和他们的侍从们,都赏赐了酒肉等。
  晚上。
  太子宴请一众诸侯们,席上,都是自己人。
  牛进达代表太子,开始吹风。
  话里话外,都是对突骑施的不满。
  参与会议的一众封侯们,哪个不是百战功勋,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到这意思,个个激动起来。
  其实他们也挺不满意突骑施的,在鼠尼施和龟兹被灭国后,现在天山南北的安西和北庭两道,就剩下突骑施和疏勒、于阗三国实力还较强。
  尤其是这个突骑施,他们是异姓突厥,也是曾经的突厥十部之一,突骑施甚至继承了西突厥留下的空缺,虽未称汗,但实际上已经成为西域诸突厥部落的隐隐首领。
  贺逻施便暗中与西突厥另两大部落,处木昆部和车鼻施部联姻结盟,有暗暗抱团对抗朝廷之意。
  处木昆和车鼻部都是拥有部众十余万的大部落,他们这一抱团结盟,确实实力不容小觑,起码,现在朝廷在整个西域四道的汉移民,加起来都不到五十万,而突骑施三部联合起来,已经超过五十万众了。
  有实力,当然就不太服朝廷的管。
  而作为朝廷在西域的重用代表的诸侯们,自然是利益与朝廷相连的,他们早视这些突厥人为眼中钉了,要是能够早点将他们征服分散,这才能高枕无忧,否则时刻得担忧这些突厥人哪天就突然联合出兵,袭击他们的城堡庄园,抢掠他们的财产了。


第1498章 夜未央
  夜未央。
  皇帝站在洛阳宫里新修建的高达百丈的观星楼上,这座由打入冷宫的阎妃设计,由其兄弟阎立本阎立德主持修建的观星楼,可谓是建筑史上的又一奇迹。
  高耸入云,离地百丈,在夜晚的时候,人站在楼上,真仿佛已经登上天。
  夜风吹动皇帝身上的衣襟,衣袂拂过皇帝的脸庞。
  三十六岁的皇帝感叹着人生已经过半。
  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二十年,往事一幕幕的在脑中闪过,有些甚至已经模糊不清了。
  “圣人,摘星楼高风寒冷,小心着凉。”内侍监提醒。
  冯力士已经因年老多病而辞去内侍监一职,他因患有风温关节病痛,现在皇帝恩赐他到南京金陵去养老了。接替他的宦官是近年来表现出众的韦忠贤,这位曾经任过渤海舰队押船使的宦官,有武功,也灵巧,一路晋升,终于成为了内侍太监,在任已经几年,表现还不错。
  皇帝居高临下,俯瞰着整座洛阳城。
  夜晚星空下的洛阳城,多数坊区已经陷入黑暗宁静之中,但也有几条热闹的商业大街依然是灯火通明,这是夜不收市的洛阳夜市,洛阳城中的几十万百姓,每天晚上都会有成千上万睡不着的人来到这里,吃宵夜、逛夜市、喝酒看舞等。
  目光往西,远处漆黑一片。
  皇帝知道在那遥远的万里之外,太子正在北庭碎叶川。
  那里还有皇帝的一个兄长,还有另一个儿子也在。
  转身回到楼中。
  韦忠贤便让人关闭窗门,门关上,外面的风也被拦在了外面,不过皇帝御案前有一面大窗,却是以透明的琉璃制成,坐在屋里,依然能够看到夜空和洛阳城。
  皇帝的桌案上还摆着许多简报。
  虽说皇帝才三十多岁,但罗成却不是杨坚杨广父子那种勤政的皇帝,他从不会批奏章到深夜。
  作为皇帝,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这个帝国的掌舵人,负责大方向就好。
  政事堂、翰林院,这才是朝廷政府。
  朝廷内外事务,都是自有制度,有规定的流程。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三衙诸军卫,以及六京九府三十六道二百七十郡,一千八百县,如此偌大的天下,若是事事皆由皇帝处置,那皇帝就算是整天不吃不喝的理政也是干不完的。
  地方由道郡县乡四级,乡下有里村保甲。
  道为朝廷中央分担了许多地方管理事务。
  而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诸卫也各按职责管理一块。
  重要的事务再由府院负责。
  极重要的事情,才会报呈皇帝,由皇帝决策,或是在御前会议上,由重臣们商议。
  此外,皇帝都是让政事堂宰相们票拟,然后翰林院大学士们批红。
  秘书省的秘书郎们则会把这些票拟批红的奏章,摘录提炼,然后抄录一起,形成一片简报送呈皇帝。
  如此一来,每天成千上万的奏章,汇集到皇帝面前的,也就是一份最多万言左右的报纸,每件事情顶多一句话,一些不重要的事情甚至都不会送到皇帝面前。
  而且那些历次科举考试考出的状元郎们出任的秘书郎们,还会替皇帝把这方方面面的事务,给分门别类,让皇帝更加省心省事。
  既能减少案牍奏章上花费的时间,又不会耽误事情。
  皇帝拿起简报又读起了第二遍,比起第一遍的迅速快读,这一次皇帝速度放慢了一些,甚至对一些关注的内容拿笔在上面画线画圈,甚至在边上做出了简单批示评语。
  等将一万多字的简报第二次看完,皇帝重新看了一遍自己刚才圈划的地方。
  作为秘书监的于志宁立马上前,拿起简报,“臣马上让人跟进。”
  于志宁是在原秘书监王珪升任宰辅后接任的,他是隋朝太师于谨的曾孙,名门大族出身,又有才学。
  “朕圈记、批示的内容,转给政事堂和翰林院,让他们传阅,重新考虑下处置方案,回头,记得再结果再上报给朕。”
  “臣遵旨。”于志宁点头。
  一份简报万余字,朝廷和地方上的许多奏章,一般就是一句话记录在上,格式一般就是发生了什么事,地方如何处置,府院如何处置意见,然后呈到皇帝这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