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信昌侯府及晚红楼捆绑到一起的人不去说了,而像公正如沈漾者,都不介意在顾媚这事上跟楚州结个善缘,奚荏却不知道此时可以说已经跟晚红楼进行切割的韩谦,为何下意识里有着躲开楚州的冲动。
韩谦微微一笑,说道:“王文谦在二皇子身边都未必能得善果,我去凑这个热闹干什么?”
虽然历史已经极大的改变了,但历史走向所呈现的人物性格,是不会改变的。
在曾经的历史走向里,信王能统兵围金陵数月,表明数月内在大楚的腹心之地,信王都没有能在军事上与之抗衡的对手。
当时安宁宫惹得天怒人恕,信王杨元演身为皇子,还掌握这么大的军事优势,最终竟然落了一个兵溃而亡、致金陵荒灭的惨烈结局。
这样的一个人物,叫韩谦怎么放心去追随?
虽说信王杨元演此时已经表现出不凡的军事才能,但韩谦刚刚反问王文谦,今天的巧遇是信王杨元演授意,还是王文谦擅自主张,也只是进一步确认信王杨元演是怎样一个人而已。
回到已经变得空落落的锦兴坊,韩谦将鱼篓里的几尾鱼抓出来,亲自刮鳞剖肚,用大铁锅炖了一大锅羊肉汤,将几尾鱼及豆腐、野葱、姜、椒放进一起大火煨熟。
然后又炒了两大盘蔬菜,招呼大家都坐下来大吃一通,临了拍拍肚皮说道:“收拾收拾,明天我们都动身回金陵去!”
叙州营、叙州船帮的人马都早已经由杨钦、冯宣、奚昌等人率领返回叙州了,船帮、四姓船队都在重建中,左司斥候也都由高绍、林海峥等人率领回金陵,此时也就田城、奚荏、杜七娘、杜九娘、杜益君、杜益铭以及赵无忌带着十数影卫,还陪韩谦留在襄州城里……
第二百零三章 龟山
五月下旬,韩谦便带着最后一批人马乘船离开襄州。
从襄州沿汉水而下,至江夏入江水转折东返,一路江河浩荡。
要是乘叙州新造的快速帆船,可能仅需六七天就能返回到金陵。
韩谦却是不急,都没有将叙州新造的两艘快速帆船调过来,二十多人分乘三艘小型的乌篷帆船,沿江而下。
此时援兵还在不断的从襄州城往各地撤出,水路也相当的安稳,兴致来了,韩谦甚至会在湖山河荡间停留两三天,欣赏这天地山河的壮美奇景。
一路慢腾腾的前行,到第十天才到位于江夏县境内里的汉江口,将船停靠龟山东麓,韩谦登山,看江汉合流之景。
龟山南北绵延仅三四百步,高仅十丈,但龟山东临汉水、南临长江,可以算是要冲之地。
不过此时的汉水口,跟后世的汉口重镇则是完全两个概念。
当时从荆州到汉水口,长江沿岸都没有修筑江堤,哪怕是简陋的泥堤都没有。
而从襄州南下到汉水口,汉水沿岸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江堤约束江水。
到江汉交会之地,湖泽浩荡,还隐约能看到上古时云梦泽北部大湖的痕迹。
秋冬季,江汉水位降下来,龟山便与陆地相接,而此时已经入夏,龟山则陷在一片湖泽之中。
韩谦登上龟山,看前后左右,百里皆是水泽,后世为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这时候还没有彻底成形。
龟山看着很小,但除了江汉交会的浩荡水泽之外,还有禹王庙,南侧临江的石崖有历朝古人留下来的石刻,还有三国时名臣鲁肃所留下来的一座衣冠冢。
韩谦站在南崖前的矶石上,抬头眺望石崖上被岁月浸染得斑驳的题刻,一艘帆船从长江上游缓缓驶来。
韩谦驻足矶头,拿望镜看过去,却见是潭州节度使世子马循身边的谋臣文瑞临站在船头,正搭手朝这边的张望。
韩谦心头直叫晦气,跟田城、赵无忌他们说道:“你们留在这里,我与奚荏看北山还有没有古迹可以探幽,莫要理会那个文瑞临。”
也不知道是不是文瑞临视力有问题,韩谦与奚荏刚沿泥径,爬上矮崖钻进树林里,便见文瑞临站在船头,远远朝还留在矶头上的田城等人喊道:“敢问前面是否是韩谦韩大人?”
“我等乃大人部属,途经此处,登岸揽胜,我家大人不跟我们在一起——不知道文先生找我家大人有什么事情?”田城回道。
“你认得文某?”文瑞临是眼神真不好,十数步之外的景致就仿佛蒙了一层雾似的看不真切。
“田城曾随我家大人见过文先生。”田城说道。
“哦,原来是田主事,失敬失敬,”文瑞临说道,“敢问韩大人此时身在何地,我家世子盛意邀请韩大人到岳阳做几天客。”
“我家大人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们做下属的,也不甚清楚,或等回到金陵后,我们才会知道我家大人具体的行踪。”田城回道。
“大人怎么不愿去岳阳做客?”奚荏看着韩谦一个劲的往山林深处钻去,紧跟在后面疑惑的问道。
山林间有条小道,韩谦一边往山林深处钻,一边跟奚荏说道:
“大楚西线,荆襄糜烂、潭州不稳,是大楚的两大近忧。相比较而言,徐明珍在寿州承受极大的军事压力,即便有野心,但暂时也只会通过扶持太子登基实现,在天佑帝驾崩之前,不会有什么异动。潭州这段日子是够低调了,但真要以为此时的我跟怨妇似的,显然还是没有看清楚形势啊!”
龟山很小,两盏茶的工夫便穿过山林,便到龟山西北麓。
韩谦这才看到龟山背后停泊着一艘颇为陈旧的帆船,四五名水手看似懒洋洋的坐在甲板上吹着江风,但神色外松内紧,西南面的浅湖荡里有两名皮肤黢黑的渔夫直接站在水里捞鱼。
从山林下去三四十步,有一座废弃的茶亭掩映在一片竹林后,有两个人身穿青色长衫,背对着韩谦而立,眺望龟山西北边的湖荡。
韩谦与奚荏对望一眼,便想悄无声望的退回去。
“既然都有幸遇到了,韩大人怎么不打声招呼就走?”一名青衫客都没有转过头,犹在望着龟山西北岸的水荡子,却出声挽留韩谦。
“雍王殿下微服游历楚境,我等大楚臣子知道了,自然是要通禀州县,但这便会坏了雍王殿下的雅兴,而倘若是知情不报,又难逃通敌之嫌。韩谦左右为难,想来想去,唯有装作没看见。”韩谦站在树林的边缘,说道。
“哦,有那么大的破绽,叫你一眼就看穿我的行迹?”那名青衫客转回身,不是梁雍王朱裕是谁?
奚荏小嘴张了半天,震惊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梁雍王朱裕定下声东击西之后,差点吞并大楚荆襄,即便最后受挫撤军,还是掳走十万精壮。
谁能想象梁雍王朱裕此时竟然在大楚境内游山玩水?
而另一名青衫客枯瘦黄脸有一道淡淡的刀疤贯穿,他不是曾率五万梁军进攻淅川的韩元齐,又是谁?
想到那么多的梁军精锐抛尸淅川城外,奚荏目露光凶芒,翻手露出一对短刺,移步站到韩谦的身前。
韩谦伸手按了按奚荏,让她将兵刃收回来,站在那里朝雍王揖手,对他的问题却是不作答。
“我在这里守了两日,便是想与韩大人一见,韩大人可否不用急着去通风报信,让朱裕也不至于立马就狼狈而逃?”朱裕问道,看韩谦脸色犹豫,便又挥手令停泊在山脚下的帆船往北面湖荡子里撑远一些。
奚荏又是一怔,梁雍王朱裕出现在这里,并非巧遇,而是专程等韩谦路过此地,也料定韩谦会登龟山一游?
想想也是如此,要不然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巧合?
不过,看梁雍王朱裕与韩元齐的态度,却也不是等在这里伏杀他们的。
想想以朱裕的身份,要是潜入荆襄腹地专为刺杀韩谦,这个玩笑也开太大了。
奚荏拧头看向身后的韩谦,却见韩谦满脸苦笑的往残亭走去。
茶亭残破,但茶亭内收拾过,一座石桌、四张石凳虽然残破,但拂拭得干净。
石桌摆有棋盘,落有数十残子。
“韩大人可与本王对弈一局?”朱裕延手指向棋盘,问道。
“琴棋书画、诗词文赋,韩某皆不学无术。”韩谦说道。
“韩大人经世才学经天纬地,这些小术不学也罢,”朱裕哈哈一笑,坐下来将残子收入棋盒之中,盯着韩谦的眼睛打量,说道,“朱裕自视甚高,坐镇洛阳,与敌晋将帅交战十年,未尝一败,而谋荆襄也有经年,却不想挫于韩大人之手,这才特意过来,见一见韩大人。”
韩谦只是淡淡一笑。
朱裕大胆进入荆楚亲自察看山河形势,确实很出乎他的意料,但对朱裕的话却是不会全然相信,心想多半是梁国密探得知他离开襄州返回金陵,朱裕知道后才临时想到要在龟山与他见上一面的吧。
当然,朱裕这么说也是为了抬高他,韩谦也不会点破,坐下来笑道:“韩某人长相猥琐丑陋,实无过人之处,想必是叫殿下失望了。”
“除撮尔势力自不量力称王称帝外,天下已为梁蜀楚晋四国瓜分,依韩大人所见,天下最终将归于何家?”朱裕不知道韩谦部属何时会寻过来,也不绕什么弯子,直接进入正题问道。
相似小说推荐
-
长乐歌 (三戒大师) 起点精品频道VIP2019.12.05完结 5W收藏51.45万总推荐百年青史不胜愁,尤记当年长乐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
-
大楚怀王 (腊月青梅子) 起点VIP2020-08-22完结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