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勒胡马 [全本校对] (赤军)


  他们在去冬就曾经尝试种植菘菜,也进献过一车给枯居县城的刺史大人品尝。裴该感觉,此菘个小、茎薄,滋味偏苦、不甜,比起前世吃过的北方大白菜,那几乎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啊,但和这具躯体在此世前二十年间食用过的,差别倒并不是太大。总而言之,此物不但可种,还可以扩大耕植面积——终究人不可能只吃五谷为生,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是一定要补充的。
  铁制农具和耕牛,对于屯垦地的开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妫昇立功心切,还特意从家乡召来了百余名有经验的农夫,以及不少的农具,北上助耕。因为江南多植水稻,插秧期比较晚,勉强来得及打这么一个时间差。
  这片地域,原本越向南就越是低洼,常年积水,妫昇根据他在家乡时的经验,因势利导,开辟了好几片水塘,打算种植芦苇、菰米,并且豢养鸭、鹅,规划前景倒是颇为喜人。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便只有寄望于老天,给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啦——屯垦地紧靠着邗沟,基本上不怕普通的旱灾,但对于涝灾和蝗灾,这年月的农民就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了。
  祖逖陪伴着裴该巡视、游散,走着走着,渐向北去,接近了淮河岸边。祖逖策马登上一处高阜,挥鞭指点道:“沿淮有不少良田,若能并吞,将屯垦地延伸至此,相信收成必佳。”
  裴该微微颔首:“都是大田主所有,不易夺也——我正在筹划良策。”
  祖逖再朝北方一指:“文约,卿来看——此处地势,较之淮阴更佳,又当淮水转折处,若能于此处筑城,卿迁居至此,与淮阴呈犄角之势,控扼南岸,则淮东之地都在掌握之中,便不惧北人强渡了。”
  裴该注目良久,缓缓点头道:“祖君所言是也。然恐非一二年之功……”
  ——他并不清楚,就在祖逖所指点的方位,原本的历史上,十数年后便真的建起了一座重要城池,起名为山阳,并将周边地区划入管辖,名为山阳郡,成为东晋、南朝在淮东地区比淮阴更加重要的防守基地。
  “果如祖君所言,能在此处筑城,可保淮东无虞。然若城未完而敌已至,奈何?”裴该诚心地请问道,“君何以教我?”
  祖逖笑笑:“我正欲与文约详言,淮上当如何设防——淮泗以西,直至盱眙、赘其,破釜百塘,往往与淮水相勾连,地势险狭,大军不可渡也……”
  破釜塘,古名富陵湖,乃是一系列或隔绝、或连通的小湖群,隋代改称洪泽浦,唐朝开始,始有洪泽湖之名。不过一开始的洪泽湖并非整片湖泊,面积也不甚大,一直要到北宋绍熙年间,黄河决堤,从此夺淮入海七百余年,才逐渐地倒灌出了后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来。
  祖逖告诉裴该,从淮泗乡以上,或者从咱们目前所看到的这一区域再往下游,想要涉渡淮水都不容易,尤其大军来此,必须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建造足量船只,才有可能渡淮来攻。唯一危险的,就是从淮泗乡直到眼前这段,但是对于淮阴县城来说,东侧也有邗沟作为天然保障,所以你只需要担心西侧就够了……


第三十五章 风林火山
  看起来,祖逖是铁了心要在一两个月内,春播基本上完成以后,便即率军离开徐州,西向兖、豫了,所以他才找个机会谆谆教导裴该,以托付留后事。
  祖逖说了,万一有敌军来袭——最大可能性是石勒和曹嶷二人所部——你也不必要惊慌,因为咱们后路畅通啊,大不了你弃守南逃,到江北的广陵和舆县去,贼寇真要是追到了那里,直接威胁长江防线,难道王导他们会袖手旁观吗?
  当然啦,真要那样,你就又重新落回王茂弘手里去了,所以但凡还有一线希望,最好还是固守淮阴,哪怕向江东求救呢——来救的必是客军,退敌之后,也不是那么容易鸠占鹊巢的。
  沿着淮水南岸,每隔五里,一共修葺了二十座燧堡,每堡十人,可控扼百里之地。燧堡的作用是预警,同时也给己方机动兵马一个可凭借的前线基地。渡淮、抢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北人来说——那么只要能够及时预警,你领着数百精兵随时堵截,可保五六倍之敌都无法轻易登岸。
  倘若敌军从燧堡覆盖范围之外渡过淮水,那么一种可能性在上游,一种可能性在下游。若在下游涉渡,就必须再面临着一条邗沟,对于守方来说,占有绝大的地利——不过那么一来,屯垦地就危险了,应该做好让百姓们随时南撤射阳的准备,别遭了敌兵的劫掠。
  倘若敌军从上游涉渡,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淮泗乡以西地区,那么必然先攻淮泗的坞堡,只要陈氏兄弟不投敌,淮阴城便可稳如泰山——你可以隔淮驻军,威胁敌军的侧翼啊。
  退一万步说,陈氏兄弟投了敌,或者被击破了,敌军得渡淮水,那你就必须前出到某处某处,利用当地险狭的山势,先尝试挫敌锋芒,然后再退守县城——千万千万,别光想着死守,以攻助守,才是重中之重。
  无论沿岸守燧,还是退县守城,弓矢都是第一等退敌的利器。祖逖说了,你别瞧要训练一名合格的弓手非常困难,一看天赋,二看体能,而且日常训练的时候,施放则损箭,空拉则伤弓,总之投入相当之高。但是数十步外,瞄着一个活人,就算再胆怯之辈都敢松弦;正面相对,一般人还真发不了狠朝对方肉里捅矛、劈刀,非得要真见过几次血才能练出肉搏的胆色来——而且说不定见到对方兵刃寒光闪闪,自己先就怂了。因此两相对比,你比我不缺时间和物资,当以多练弓兵为是。
  然而弓不易得,我分你六成,你须多造箭矢。箭比弓好搞多了,制作周期也短,竹木为杆、铜铁为簇,再不济骨簇也勉强可用,胶你不缺——当时多以捶打鱼鳔成胶,广陵郡自然是不虞匮乏的——倘若雁羽不易得,鸭羽、鹅羽也可凑数。
  裴该心说,其实硬纸也可以啊,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祖逖掰开揉碎了详细解说,裴该用心记忆,到最后甚至命裴度呈上纸笔,他把重点全都记录了下来。
  ……
  裴该才刚从屯垦地回来,就接到了一封江北来信。展开来先瞧题头,为“裴先生足下”,再看署名——“汉镇东大将军长史、冀州程某”。
  啊呦,是程遐给我来信了……怎么他不做司马了,改任长史了么?
  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不禁喜动颜色——“苍天庇佑!”
  那么程遐信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原来自从去岁石勒东征,进入青州与曹嶷相攻,半年多的时间里,双方大小仗打了十好几场。无论士兵素质还是将领指挥能力,石勒原本都在曹嶷之上,但曹嶷终究久占青州,物资充裕,对于地形也比较熟悉,而石勒客军作战,粮秣难继,所以虽然屡战屡胜,甚至于三次突进到曹嶷的大本营广固城下,却并未能够彻底摧垮曹嶷的实力。尤其第三次进攻广固,遭到掖县、不其等地的坞堡武装侧翼挟击,损失惨重,全赖石虎奋战断后,石勒才得以逃出生天。
  正好这个时候,平阳的刘聪也遣使到山东来,为石勒、曹嶷两家解斗,还加封曹嶷为安东将军、领青州刺史。石勒无奈之下,只得召集诸将吏商议对策。
  于是张宾就说了,曹嶷已在青州的乐安、齐国间盘踞了好几年,根基颇厚,广固城又坚不可摧,咱们目前还并没有稳固的后方基地,想要一举将之扫灭,难度系数非常之大——“故宾早与明公言,当往据邺城而图河北……”
  话还没说完,程遐突然间站出来插嘴,说:“邺虽有三台之固,惜乎已为人所先据——刘演(刘琨之侄)在也。其势虽不如曹嶷,然我军新败,恐怕难以克捷。何如自高唐西渡河,迳出其北,取邯郸、襄国为据?刘越石新复晋阳,必无力东向,与刘演夹击我军;而王彭祖是越石之大敌,亦必不肯南援邺城。我当趁彼等无备之时,突过黄河,建基立业。
  “如今天下鼎沸,战争方始,倘若四处游走,则军无所资,士无定志,何以保障万全?夫得地者昌,失地者亡,而邯郸、襄国,本赵之旧都,依山凭险,为形胜之国,明公可择此二邑而都之。然后西禀平阳,以扫定并蓟为效,命将四出,授以奇略,推亡固存,兼弱攻昧,则齐桓、晋文之业可成矣!”
  张宾听得此言,当场就蒙了——我靠我的话都被程子远给抢了啊,他啥时候有这般远见卓识了?眼瞧着石勒把头转过来,望向自己,开口问道:“先生以为子远之策如何?”他无奈之下,只得俯首:“是良谋也,与……”刚想说跟我不谋而合,又一琢磨,这若是裴该在,由他建言,我跟他关系不错,自然可以这么说;可我跟程遐向来不睦啊,添这么句话,会不会被人误会是想抢功?我这张老脸可丢不起啊!只得改口道:“较宾之所想,更胜一筹。”
  于是石勒当场拍板,说既然二位先生都这般建议,那我就从善若流,暂且放过曹嶷,往河北去吧。随即为了嘉奖二人进言之功,拜张宾为右长史,程遐为左长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