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各庄的代表怀揣着全村的希望来到山内府中城下,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将要推举出一名真正参与权力分配的农民代表。
最后的结果果然不出意料,一名在战场上勇武善战,同时乐于周济百姓颇有一点名声的底层奉公人在争执中选举产生。而他不过只是一名家产三十一贯二百文的的步兵!
一名连马都装备不起,战时披甲持枪在泥地里挣扎作战的小小步兵。
但是他的名字一经推选,山内义治就立刻想了起来。如同当初记得纲良叔父名字一般,山内义治的记性在这方面尤其的好。他还握着那名底层奉公人的手,叙述着某年某月某场合战,此人讨取首级的事迹。
弄的人家感动的热泪盈眶,表示绝对不会辜负乡亲和山内义治的嘱托,一定会严守纪律,替山内家把储备金办好。
自此,六名山内藩士储备金的勘定役全部推举完毕。
经历了一场可称得上时代最先进的“全民普选”的山内治下百姓再度恢复平静。
可是此刻的近畿却暗潮汹涌!
第253章.14.三好衰而幕府兴
日本,近畿,摄津国,饭盛城。
幕府御相伴众、管领代、九国太守三好修理大夫长庆正处于难得的清醒时刻。
自安宅冬康被其赐死以后,三好长庆的精神日益恍惚,清醒的时日少,昏乱的时日多。整个人已经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枯瘦的如同七八十的老人,裸露在外的肌肤也已经彻底失去光泽。
除了那双仍旧锐利的看破一切的眼睛依旧炯炯有神之外,已经难以察觉这不过是一个刚过四十的壮年男子。
三好长庆似乎也感受到了自己时日无多,也意识到了家中的暗潮汹涌。同时朝廷和幕府的动向又如此的模糊不明,花费了三好长庆二十年的时间才彻底掌控住的京都如今谍影重重。
京都所司代三好左马助康长(笑岩)作为有力的一门众,此刻正在下手等待三好长庆的吩咐。
但这位仁厚望尊的老人却并没有坐在第一排,最靠近三好长庆的反而是此刻已经担任三好氏笔头家老的三好刑部长逸、三好政康、岩成主税友通和松永弹正久秀。?
至于更后排的则有摄津荒木城主荒木村重、摄津茨木城主中川清秀、大和多闻山城主松永久通、摄津高槻城主高山右近、丹波守护代内藤如安等人。
三好长庆扫视着下面低着头,无法看到表情的众多一门众和家臣。最终宣布收养三弟十河讚岐守一存的嫡子十河义继为自己的亲子,并希望借由?义继的外祖父九条植通缓和与朝廷幕府的关系。保证在他死后,不至于短时间之内京都就发生变乱。
可是他的命令传了下去,家臣们的回应却似乎了了,更多的人则是默不作声。唯有三好康长眼中含泪的看着这个大侄子,大声的承诺一定会保扶三好义继即位。
三好长庆看着跪在前头的三好三人众,以及自己的好女婿松永久秀,眼神中似乎流露出一种怒意。可是他自己身体已然崩溃,无力再与这些有力的家臣明争暗斗了。
他的手握住又松开,松开再握住,最后颓然的挥挥手让在场的所有人离开。
不多久,他便再度陷入昏迷之中。而门外的守卫已经全部换成三好三人众的手下,放心不下的三好康长想要探视也被以修理大夫身体不适而阻拦在外。
当夜,在若有似无的某种呼唤声中,三好长庆溘然长逝,享年四十三岁。
他死的消息一经暴露,三好三人众立刻着手控制芥川山城和饭盛城,并派兵占据山城国胜龙寺城。试图掌握京都的庞大商业收入和控制幕府的巨大政治优势。
另一方面松永久秀则拉拢起一票盟友,很快侵夺了属于三好宗家的和泉半国以及河内半国,并向多闻山城增兵,也试图染指京都的巨大财富和权势。
反倒是正经的京都所司代三好康长在京中呆不下去,带着二三千人进入岸和田城迎接自四国讚岐而来的新任三好家督三好义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好三人众明确抗拒三好义继进入饭盛城,拒绝其出任三好氏家督应该担任的幕府御相伴众和管领代。
松永久秀也对此事表示出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就这样三好义继走到若江城就再也无法前进了。但是似乎老天爷还有些许眷顾三好家,与三好长庆有血海深仇的三好政胜居然带兵二千人前来支持三好义继。【注1】
这还没完,朝廷率先承认了三好义继的地位,表示其亲父三好实休的正五位下丰前守可以由其继承,等他继任三好家督之后,再升任修理大夫或者京兆大夫。
再加上三好长庆的遗命已经公开,河内和泉的许多国人也前来拜见三好义继,三好义继的家老金山骏河守也带兵五百从四国前来支援。
这下子三好三人众和松永久秀无法,选择“护送”三好义继上京,足利义辉亲自接见了这位年轻的三好氏家督,并对他带进京的五千大军表现出了不一样的兴趣。不仅好言安抚了这位,还正式确认了他的幕府御相伴众的役职。
至于管领代,很抱歉,细川晴元幽死普门寺,细川氏纲殁于淀,畠山高政就没打进京里来接任。天下已经没有管领了,自然也就不准备让三好义继再干这个活。
三好义继离京之后去不了饭盛,只得在三好三人众和松永久秀的妥协之下,进入河内高屋城和若江城,也算有了存身之处。也得到了幕府和朝廷的承认,正式成为三好氏之主。
至此曾经有问鼎天下之威势的三好氏一分为四,三好三人众一伙、松永久秀一伙、三好义继一伙、四国的几位一门众一伙。开始了酷烈的内部倾轧,将三好氏彻底打落地狱。
不过这对于京都的将军和山内家都是一个好消息,助左卫门和纲利伯父先后传来了畿内的消息。山内家的众人额手称庆,大逆贼三好长庆死了,三好家极速的分裂开来?。
足利义辉趁此良机呼唤六角义贤和北畠晴具一路进京,三万六角氏和北畠氏的联军很快帮助将军夺取了被三好氏侵夺得山科、醍醐、坂本等地的领地。
同时京都的控制权也彻底落入足利义辉的手中,山城奉公众的实力得以大大加强。
足利义辉也投桃报李,向朝廷交涉,帮助北畠晴具叙任从三位中纳言,六角定赖叙任正四位上京兆大夫。
原本几年前还风雨飘摇,东躲西藏的室町幕府居然一下子再兴,势力壮大,一时无两。虽然三好三人众还有些兵力在窥视京都,可以已经完全不能威胁到足利义辉对山城一国的表面支配了。
这局面就把小平太给问住了,咋回事啊?怎么足利义辉越混越好了?按道理不是应该越活越回去吗?
自己的记忆不可能出错啊,咱们的这位公方殿下肯定是要扑街完球的。可现在的局面好成这样,手握数千雄兵,背靠各路大佬,怎么着也不像是死到临头的样子啊!
【注1】:三好长庆击杀了三好政长,其子三好政胜与三好长庆不共戴天。
第254章.15.师出木曾有大义
近畿是政局大地震,山内则是政局小地震。
现任山内氏笔头家老的细川春宫大夫通显老骨鞭打,申请隐退,将山内这支细川氏的家业交给他的嫡子细川采女正通政继承。
然后重要的话说三遍,家老不能继承!家老不能继承!家老不能继承!
细川采女此刻还只是下诹访的城代,虽然隶属于御谱代家老众,但是这只意味着他们家有出任家老的资格,而非一定担任家老。
战国时代从来没有世袭罔替的好事,竞争上岗才是主流!
于是有资格替补山内氏笔头家老职位的各位家臣的心思都活络开了,最有力的自然是次席家老一色宫内少辅显义。然后是山内主计头、北畠大学、小西原左卫门。
一色宫内担任家老十余年,已经等替补很久了,威望资历名声战功齐备,基本上没有弱项。但是山内主计头身为山内义治亲弟,先天优势,同时也屡立功勋,算是山内义治的左膀右臂。
至于北畠大学和小西原左卫门不如说是在等着替补次席家老的位置,就看最后是谁上位了。
山内义治自然是要考虑老臣的意见的,他不会完全从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家臣之首的人选。他会选择一名得到其余家臣相对认同和敬佩的人选,保证家中事务的贯彻。
于是趁着各路家臣都在山内府中城,大家也就串联开了。就小平太而言,山内主计头更为熟悉,自然也更为亲近。纲良叔父却是跟随在一色宫内身后转战过的,个人的倾向自然有所不同。
叔侄两个不置可否,因为最后会不会征询大家的意见还未可知。君心难测,尤其是为君二十载,帝王心法已经十分成熟,大权在握的山内义治,那更是难以猜测。
不过一色宫内已经五十出头了,如果他替补上来,极有可能就会和已经准备交由山内义胜接班的山内义治同进退。正好可以和山内义治搭班,把这个权力交接期过渡过去。
然后再由接班的山内义胜任命新的笔头家老,由他来施恩新的臣子,建立属于山内义胜自己的班底人手。
这个情况,部分精明的家臣应该看的清清楚楚。可是碍于山内主计的身份,大家暂时还没有什么直接地表示。倒是细川春宫日日登城,接受山内义治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