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十条商船养一条关船,这混的比他们在安宅水军起码好一倍。绝对不会让这票海贼不满了,等他们安定之后,山内义治再慢慢拉拢收买,分化瓦解,最后这几百人指不定就都跟了山内义治干了。
当然实际上山内义治即使手下暂时无人,也并不会这么简单的把水军全部交给安宅清康,矮子里拔高个,清水吉纲领到了足足一千贯文。他被任命为持船船头,除了江尻那十来条小早外,还要求他去伊势再拉一条关船回来。同时添置水手和铁炮弓矢,这点钱还有点紧巴巴的。
小平太心想你们这帮大佬,表面上都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该用的手段一点不少,就和小平太手底下直属于山内义治的旗本与力从没少过一样。安宅清康表面风光,?实际上还是插了一个直属于山内义治的副手。
但是现在安宅清康的事情了结,小平太也算了了一桩姻缘。拍拍屁股准备回江尻的时候,居然同时被山内义治和安宅清康给叫下了。
第239章.30.冬康遗我一松本
小平太在家休息的当夜,一封调令就传到了案头。小平太由江尻城代改任山内氏旗本众笔头大将,任命来的完全是猝不及防。
第二天小平太立马入城求见,山内义治才说出原因。小平太这次和北畠大学实际主持对远江一国的总检地,套用一句P社玩家的话就是:忽闻神罗修书到,原来恶名传契丹。
小平太虽然对江尻的治理费心颇多,但检地终究得罪了人。而且再过两月就要秋收,秋收结束后,新的年度年贡征收就要展开。小平太可是见识过征收年贡时的景象的,今年还不知道最后会怎样。山内义治把小平太调回来完全是为了保存功臣,以免受伤。
而且此次前去江尻担任城代的是原任旗本众笔头小西原左卫门治长,是山内义治的心腹重臣,又是谱代的家老出身。他的身份完全压的的住远江一国的大小国人,能够把今年的年贡顺利征收。
至于更深层次的意思,小平太也想到了。山内家由于固有的高贵出身,在御门下降时第一代山内义明还只是十五岁的半大孩子,当时执掌家政的是陪同下向的细川与一色两位家老。
后来家业累代增加,大名的权威不断上升,但是仍旧摆脱不了重臣合议制的条条框框。山内义治虽然拥有了最终的决定权和一票否决权,但是麾下重要家臣的建议依然是他参考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小平太会舍得把安宅清康举荐上去的原因,不是各个主角都是龙傲天叶良辰,脑后全特么都是反骨。啥玩意不想,一天到晚都想着积蓄力量叛乱造反。
援引各种有能力的家臣上位,虽然表面上并不会结为朋党,但是关系好的肯定先支持关系好的。只要不是说妨碍山内氏的要求,小平太提出的想法纲良叔父一般立刻就会举双手双脚支持。现在安宅清康也出头了,他肯定也会支持小平太。那么慢慢的小平太所掌握的发言力就会越来越多,最后达到足以影响家政的目的。
这也是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权臣上位的最多见的办法之一。一人力弱,众人力强。道理之明,天下皆知。
小平太本以为不把安宅清康纳为家臣就能顺风顺水的把这事推进下去,但是山内义治似乎还是看出来了一点苗头。?他把安宅清康安排在远江,把小平太调回山内。说白了就是防止他花钱养的水军,反而成了跟着小平太亦步亦趋的私人。
山内义治四十多年的战国人生果然不是白来的,有一手。
至于安宅清康为什么又找到小平太,除了感谢小平太举荐他出仕之外。还说他爸爸,?也就是安宅冬康在出发去往饭盛城时曾经交给他一件东西,要他转交给小平太。
年轻人嘛,爱现。他只顾着露肌肉,搏出头了,把他爸爸的这个东西给忘球了。如今诸事完毕,尘埃落定。他空了下来,这件事就被他想起来了。?于是他就立刻派人去江尻,把他父亲的这件遗物取来交给小平太。
虽然并不清楚是什么东西,但是因为他爸爸说过一定要轻拿轻放,小心保管。很听话的安宅清康对这个木盒子保存的还是很尽心尽力的,用上好的细棉布层层包裹,又用结实的苎麻布打个包袱提着。
好家伙,这玩意,一层一层地解开都要两分钟吧。什么东西用得着这样弄啊,名刀铠甲什么的肯定不可能。安宅水军战法摆明了安宅冬康个老小子就传给了两个儿子,死心眼子不肯外传。
那还能是什么?总不可能是一坨黄金吧。可就算一坨黄金顶天了也就一千两,这点钱还不够安宅清康的水军开销的呢。
可是包裹完全揭开小平太就知道自己错了,错得非常离谱。因为不起眼的清漆木盒上面龙飞凤舞的写了四个大字,“唐作名物”!
小平太立马抬头看向安宅清康,“摄津守确实将此物赠予我?”
安宅清康似乎不怎么了解茶道,于是有些许不太重视的语气,“大略是父亲的某件茶器吧,也不是只赠给弹正。父亲的茶器颇多,临走之前除了交给兄长数件之外,堺和奈良的几位他都有所赠与。”
小平太当然知道安宅冬康是天下有名的茶人,他收藏的茶器不知凡几。但是全天下有资格被称作唐作名物,同时还流传保存在安宅冬康手里的茶器只有一件。
唐作名物——青瓷松本茶入!
至于价格,我们可以呵呵一下,黄金五千两!
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松本茄子,人称天下三茄子之一。乃是时人所认为天下第二的名品中的名品,与天下第一的名品九十九发茄子只差一线而已。
小平太打开盒盖,只凭那个精雕细琢的象牙盖子就立马断定自己想的没错。等轻轻取出之后,那种口窄身宽,浑圆饱满,温润宜人的茄子型更加确认了小平太的断定。这件东西到底是宋代还是唐代的古董小平太不想去探究,但是可以确认的是,好看,真特么的好看。
轻手轻脚的把松本茄子放下,“你知道这件茶器的价值吗?”
“总不太便宜,似乎数百贯,抑或千贯吧。父亲总也不让我碰,说我毛手毛脚,如此昂贵之物有所损害就太可惜了。”安宅清康到还算明白人,知道是价值不菲的茶器。不过还是那句话,他没过过穷日子,对于钱的概念还是不太重。
“那我告诉你,这是天下第二的名物中的名物,被称为松本茄子的唐作茶入,价值五千贯文!”小平太已经把盒盖珍而重之的盖好,微笑的看着安宅清康。
“五千贯?五千贯!”安宅清康这才发觉自己错了,眼睛完全盯着那个小小的木盒。
“怎样?”小平太一脸微笑的看着安宅清康。
“既然父亲要赠与弹正,弹正还是收下吧。”安宅清康喉结深深的一动,猛的咽下了一口口水。?
“哈哈哈哈,辰三快吩咐家人,备酒备菜。”小平太牵着还有点愣神的安宅清康,坐到了廊下,痛饮一番。
第240章.1.烂仗不过烂俗尔
从远江半国五个郡的总代官变成只管一千六百来号人的旗本众笔头会变得轻松吗?
当然不会!
战场上一千多人充其量算个不满编的团长吧,远江半个国起码也算半个市长吧,任务量看着差别好像挺大。
其实都是假象,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是军政一把抓的时代,后世里军队的审计、后勤、人事、装备、训练、补充分化开来几十个部门。?可是现在小平太做这个笔头,那就是从上到下,从头到尾全部都要你小平太一个人来。
而且战国大名都是什么尿性,大家多少都应该清楚。什么好东西都往自己的直属旗本里面搂,完全不考虑其他。这特么就和一战的时候威廉皇太子的部队一样,从飞艇到普鲁士枪骑兵,从装甲列车到机动机枪组。但凡德国有那么几个好兵,全都往自己的兵团搂。
山内义治的旗本里,使枪的、使棒的、使刀的、开铁炮的、放弓箭的、驾船的、骑马的,甚至连打算盘的和写小说的全部都有!
俸禄从最顶级的一千多贯文到最底层的五十贯文也全部都有,?兵种也千奇百怪。包括最常见的用长枪、薙刀、和弓、铁炮、太刀,还有铁棒、金碎帮、野太刀、投石索、弹弓。这些我们就不去说他了,还有个号称力敌十人的豪杰武士,用的是木棒!?你特么,还真的挺特么有用!他那个三尺多长的大木棒子呼啦下去,带了头盔又如何,黄的白的红的都给你打出来。
你们这帮武士啊,能不能不要各个都想着弄个花样出来。
当然抛开这一百多名隶属于山内义治的旗本武士,剩下的足轻就统一多了,基本都是长枪足轻和弓箭足轻,还有少部分铁炮足轻。可是你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嘛?不可能。
这一千五百多个足轻,八百个是山内义治自己掏钱养的常备足轻。剩下的呢,居然分属于一百多个武士。这都是因为贵族扩军义务,然后由旗本武士们按照俸禄的多寡凑出来的。也就是说,明明是常备的足轻,可是却根本没办法集中起来整训。
这都是表面上的烂事,还有很多更细层的。比如小平太,因为有钱,所以按照贵族扩军义务拉起来的五十多人都是铁炮足轻还有三名下级武士,以及几个持旗和侍从小者。在平时这些士兵的维护、训练、装备、补给,完全依靠小平太一人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