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后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太田资正曾经攻克了松山城迎立扇谷上杉宪胜,二是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上杉辉虎顺手把松山打下来,然后策立了扇谷上杉宪胜。
这两种说法,反正大同小异,总之都说扇谷家最后是由一个根本不见于史载的菜鸡继承了。
但是在小平太的位面,很不幸了。上杉辉虎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大获全胜,不需要在南武藏留什么刺头恶心北条家。他就把这茬事给忘却了,后来也没有人给他提。至于太田资正?也运气很不好的遭到了儿子太田氏资的背叛,跑路去了常陆佐竹氏。
这下子就没人提这件事了,于是到去年之前扇谷家这个可以继承关东管领的名门居然就这么一直处于断绝的状态。
撇开扇谷上杉氏的事,再谈深谷上杉氏的事。河越夜战之后武藏大大小小的国人几乎全部动摇,大面积的向北条氏康投降。
但是在无数二五仔争相向北条氏康献媚讨好的时候,有一位四十四岁华发早生的无名武士在北武藏南上野之间坚定的抵抗着北条氏康咄咄逼人的攻击。
这位仁兄就是同样名不见经传的深谷上杉静贤,这位仁兄硬是在四面八方的北条重围下,坚持抵抗,誓死不降。只因他一个人高举着上杉氏的大旗,一直在北武藏宣示自己的存在。使得北条氏康始终无法彻底向上野发动大规模的攻略,可以说这个兵不过千,将无十员的小人物足足消耗了北条氏康三四年的生命。
当然,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前,他这种小势力肯定逃不了灭亡的命运。在多年的抵抗之后,深谷上杉静贤被击败,逃亡隐匿。
转头就发生了大家很熟悉的神流川合战,管领上杉氏总崩溃,上杉宪当亡命奔逃越后。这下子,关东八国九十二郡的上杉氏全部覆灭。自足利氏入国关东,因为与足利氏代代联姻而兴盛起来,担任关东管领、奥州探题、越后守护、武藏守护的上杉氏各名门几乎消亡。
这位深谷上杉静贤在这纷乱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也许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悲痛,先祖先父,斩荆棘,曝爽露,为子孙所遗的尺寸之地如今尽归了大逆恶贼北条氏康。五十多的大爷也许就是在那一刻丧失了对于振兴上杉家门的所有愿景,彻底隐居,不问世事。
但是天不绝上杉氏家门,管领上杉宪当托庇于越后守护代长尾景虎,随后以关东管领之职和天下名门管领上杉氏的家名相赠。长尾景虎大为感动,在足利义辉和朝廷的承认之下,长尾景虎随后大起三越精兵,挥师南下。
一句“到关东去,到长尾弹正殿麾下去。”成为整个东国最激动人心的口号。
于是第一次出入关东之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北条氏康传首东国,奸凶篡贰之辈遭到严惩,忠勇守义之臣美名传扬。
长尾景虎兴复管领上杉氏的家门,并重新整理了关东的局势。
再后来一场五个月的大雪,彻底阻隔了关东与越后,北条氏和武田氏勾结,发动了总一揆。于是又有了上杉辉虎的第二次关东之役,可惜河越城下被阻,几乎未得寸功便回返了越后。
上杉辉虎在关东当时只迫降了松山城,与此同时他也找到了深谷上杉静贤老大爷。
上杉辉虎当时大为感动这位大爷的事迹,可是武藏国他也没地盘再给这位复兴家门了。于是暂时就把他搁置了下来,准备攻克河越城之后再做区处。
老大爷一把年纪了也就没跟着上杉辉虎走,后来上杉辉虎撤退的匆忙,就把他给忘球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大国人,或者名武士,也没人提醒上杉辉虎。
如果这事就这么过去也就算了,可是深谷上杉静贤毕竟是真正的深谷上杉氏后裔。是管领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这样顶级名门的同族,也是源远流长的家门。?
于是在北条氏收拾武藏的时候,原本隐匿的好好的深谷上杉静贤被人举报,然后顺势就被抓到了大石氏照和藤田氏邦两人的面前。
北条氏直才几岁,当然做不得住,做主的是三位叔父和家里的几位家老。松田宪秀、大道寺政繁、清水康英、屏和氏续哪个是弱鸡??一伙人商量了一夜,立刻就弄出了一个足够恶心死上杉辉虎的计划。
深谷上杉静贤老家伙骨头硬的很,和北条氏谈都不谈,让人家赶紧把他弄死得了。反正他杀的北条兵没有一千也有九百八,他不亏本了。
可是他的儿子却不是这么有骨气的人,北条家一阵威逼利诱,深谷上杉宪胜服软了。
北条家大喜过望,这位仁兄被北条家护送到镰仓,大操大办,宣布继任扇谷上杉氏的家门,认与北条氏十四度合战,奋勇抵抗北条氏进攻的扇谷上杉修理大夫朝兴为父。同时担任镰仓执事和武藏守护,这两个很有指向意味的役职。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算了,就和北条氏康拥立足利义氏一样,多一个傀儡而已。大家顶多就是看看戏,鼓鼓掌。
可是这里有一个大问题,上杉辉虎没儿子!
于是北条家同时向管领上杉家、幕府以及朝廷派出使臣。
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恢复关东管领由山内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轮流担任的惯例。同时上杉辉虎无子,而上杉宪胜有儿子。为了保证天下名门的管领上杉氏不灭绝,请求承认上杉宪胜之子为上杉辉虎的后继。
这下子可把上杉辉虎给恶心到了,合着老子打一辈子江山最后还要送给你们北条家的一条走狗?
可偏偏北条氏拿出的是幕府的成例,你上杉辉虎不是尊崇幕府的制度吗?好呀,请你遵守幕府的制度吧。
上杉辉虎这时候哪还有心思出入关东,把国事委托给长尾政景以及直江景纲之后,匆忙上洛去和幕府朝廷交涉去了。
第232章.23.东照大神君登场(修)
小平太戎马倥偬,安定下来之后才听说已经灭绝多年的武藏名门扇谷上杉氏的家门居然再兴了,入继扇谷上杉氏的上杉宪胜已经进入了南武重镇河越城,由大道寺政繁和上田朝直(没错,他又没皮没脸带着松山投靠北条了)两人“辅佐”。
扇谷上杉氏的家名是真的好用,原本武藏地区心怀二志的国人豪族们一下子都归参到上杉宪胜麾下,好一副兴亡续绝的景象。
这还不算完,上杉宪胜在北条氏的主持下,打出武藏守护和镰仓执事的名号。同时把根本没影的下一任关东管领的消息四处散布。上野、下野、下总、上总、常陆等国的上杉辉虎势力或者亲上杉辉虎势力一时间大为混乱。
最大的明证就是和京内足利将军流着一个血脉的常陆小田城主,小田讚岐守氏治通过大石氏照和小山高朝为中介倒向了北条氏。(其主因更多是为了得到北条氏后援,进攻亲上杉的常陆太田城主佐竹义昭。)
上杉辉虎那么刚强的人,气的发昏,进京和足利义辉摊牌。让他立马发御教书广布东国,关东管领这个役职从今天起只允许在管领上杉家内传承,且后继的人选,也就是上杉辉虎的养子由他自己决定。
想必互相扯皮的事十天半个月是不会结束的,毕竟北条家也是大把大把的黄金往京都送的,为了恶心上杉辉虎北条家可是下的血本。
不过这个事情暂时和小平太无关了,关东再乱也乱不到远江,小平太首要考虑的还是远江国的治理和今川义亲的安置。
毕竟作为今川义元法理上的亲儿子,以及以后进攻骏河的最大借口,今川义亲必须在一个靠近骏河国的地方宣示自己的存在感。
当然山内义治也是有嘱咐的,儿子还小,朝比奈泰朝初降,由他辅佐今川义亲肯定不放心。
岩濑元政倒是忠心耿耿,可惜实力不够,只能说是帮衬一下今川义亲。纲良叔父威望势力还不错作为二俣城代,也是今川义亲的后诘。小平太在江尻又作为纲良叔父的后诘,梯次安置。
这样入据高天神城的今川义亲才算安泰,等今年秋后再发动谱请役,把城池扩建一下。随时随地的在骏河国边上恶心武田晴信,并允许每年动用三千贯暗中支持和拉拢骏府不满武田氏的旧今川家臣。
大家做这种事都得心应手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和武田家的表面和平不会维持太久的,这是双方的共识。
今川义元的遗产并不仅仅是这些,他还有一个三河国如今尚在混乱之中。山内家的家臣团如今统治几乎两国之地已经吃力,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再设法扩大地盘的。那种全是国人豪族,没有直属家臣的领地有了等于没有。
小平太的目光肯定也转向了三河国,东三河的局势居然出人意料的快速平静下来。鹈殿长照联合东三河的国人结成了国人的攻守同盟,并且通过合议制度避免了权力集中化,使得国人们暂时亲密无间的合作起来。
至于西三河,冈部元信一走,留下了巨大的权利真空,今冈、沓挂、池鲤鲋,乃至于冈崎城都全部被随意的丢弃或者移交给织田家了。
偏偏西三河没有一个有威望有实力的领主能站出来挑大梁,矮子里根本找不出一个长子。再加上信长的哥哥织田信广的能力实在太差,给了他这么一个好机会,他居然也没能以安详为根本扩充自己的实力,拉拢三河无主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