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条件比较优厚,朝比奈氏估计会答应。北畠大学应命而去,入城劝降。
而此时骏河府中城正发生着一场激烈的三方火并。
第225章.16.四方角力骏府城
此刻被称为“海道小京都”的骏河府中城一片硝烟,旗帜鲜明的三方人马正在大混战之后的暂时停火中。
十几天前,乘坐服部氏战船的武田军突然奔逃到骏府港外,在清水和兴津的骏河水军“护送”下进入了骏府。同时也带来了今川义元身死桶狭间的惊人消息,石破天惊。
骏府城内一时间人心惶惶,不过四十多岁年富力强又英明神武的家主今川义元居然死了,那么四万人的庞大军势必然也会星落凋散。
还好寿桂尼是个女强人,一面让冈部亲纲调兵严密封锁消息,一面赶紧打听今川氏真的消息。只要在今川义元身死的消息传开之前,让各地国人和谱代重臣率先承认今川氏真的合法继承权,那么今川氏的家业还可以平稳过渡。
武田义信在他老师饭富虎昌的建议下,停军在骏府城外,请求城里的寿桂尼给他几百石粮食,让他好有粮食走回甲斐。?这是应有之意,武田义信既是她儿媳妇的外甥,又是她的孙女婿,如今仓皇带着一千来号人请求她给顿饱饭吃。而且人家守规矩不进城,很识趣。于是武田义信就暂时守在了骏府城外,分画一营。
寿桂尼则立刻命令骏河水军全军出动,表面上是说去接兵败撤退的今川义元,实际上是让他们联络三河亲今川的国人众,赶紧把今川氏真给捞回来。?
骏河今川氏留守的几名重臣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一致同意赶紧扶今川氏真上位,毕竟他是唯二的合法继承人。
还有一个嘛就是同样记载在今川氏家图系谱上的今川氏规,但他根本没有人在意。今川义元当年收养他,一来是防止北条家灭门绝嗣,一来是获得一个插手北条氏领地的借口。加上当时今川氏规才十五岁,不过是一个半大不大的年轻人,所以今川义元明面上给了他二千贯俸禄,实际上锤子哦。
今川氏规以及一同带来的几十名北条氏遗臣全部被他安置在了骏河富士郡烧津城,说是二千贯的领地实际五百贯都不到,大家不过是紧巴巴的挣扎求存而已。
后来北条总一揆爆发,北条氏很快就恢复了相模全国,势力再度进入武藏、下总、上总、伊豆等国。今川氏规本来就说那就回去吧,可今川义元哪里允许。挟持着他就打进了伊豆,北条遗臣一看老主公的儿子北条氏规嘛,降了降了。结果今川氏规就成了今川义元夺取伊豆的宣称权来源了,更加容不得他走了。
今川义元死讯传来的当天,夜里就有不明人士前来向他们汇报今川义元今川氏真父子同时死于桶狭间,今川家如今的合法继承人只剩今川氏规了。
这个消息石破天惊,今川氏规哪里能想到他那个根本不爱他的便宜爸爸这么快就死了。而且他还偏偏从法理意义上来说真的是他的儿子,完全有继承权。
然后来人才表明身份,是武田氏的侍大将曾根周防。今川氏规这才明白过来,武田家其实就是想火中取栗,让他和今川家碰上一碰,看看能不能捞上一笔。
但是今川氏家督的诱惑真的太大了,今川氏规在北条家最多也就是出家做一个和尚或者给人家做儿子的命而已。如今今川氏家主的显赫权势和庞大领地就摆在他面前,他肯定会动心。
于是在一帮遗臣的支持下,他趁骏河上层的混乱之际,连夜坐船逃亡。第二天就回到了小田原,他的哥哥们一听可以拱弟弟继任今川氏,二话不说,立刻命令屏和氏续和屏和康忠兄弟带一千人取伊豆,二哥大石氏照立刻动员三千人尾随而来,后续大军源源不断。
于是在不经意间,同时三个消息传入骏府,今川氏真战死,小平太撕毁盟约进攻高天神,今川氏规逃亡回家搬兵来夺取大位。
这下子,什么消息都瞒不住了,寿桂尼也突然意识到留着武田义信上千甲斐兵在外面不好,让他们赶紧回国。并开始骏府全城戒严,然后在关口、濑名、持永、蒲原等支流中挑选男子,立刻拥立起来稳定人心。
哪曾想她忘记了一个六十多岁的关在骏府城内别馆的老人,当夜,武田信虎以及麾下几十名近侍突然发难。随后在城内大肆纵火喧哗,打开城门,迎武田义信入城。
一夜混战,骏府城一分为二,御馆本丸还今川氏手中,可是表之丸已经落入武田氏手中。武田氏由于手上兵力不足,开始据险死守。寿桂尼哪里容得下这位好孙女婿,向四方发令,让骏河留守的士兵前来勤王。
就这么对峙了两天,更坏的消息全部传来。首先是今川氏规,他有今川氏家图系谱为证,确实是今川义元的“亲儿子”,在哥哥和北条氏的支援下,席卷伊豆,前锋到达骏河兴国寺,已经宣布自己为今川氏后继。
这边武田义信也不落后,他宣称自己和骏河姬的儿子是今川义元的唯一继承人,同时让自己的爸爸武田晴信带着自己的老婆和大儿子快速发兵进入骏河,前锋已经到达浅间大社。他的儿子也改名今川彦五郎,宣称自己才是今川氏的唯一继承人。
而小平太这边却假称有朝廷的大义,四处散布今川义亲作为今川义元的女婿可以继承今川氏,并且已经得到了骏河守的官职。不日公方殿下确认今川氏亲担任骏河守护的御内书就要发下来了,今川义亲是幕府和朝廷承认的继承人。
寿桂尼短短十日中几乎经历了人世间最恐怖的大起大落,儿子死了,孙子死了。四面八方的盟友全部因为今川义元的突然去世而背叛,国人家臣们全部人心惶惶。一时之间又难以调和今川一门诸支流的意见,推选出一个大家满意的继承人。结果他们最正牌的今川氏反正落了下风,处处露怯。
就这么犹豫之下,武田晴信的三千五百余甲斐众也一路烧杀掠抢到了骏河,北条军也夺取富士郡和骏东郡,扎营在城外的小丸山城窥视城内。远江国也消息断绝,估计已经被山内家吞下了。
第226章.17.两雄对决争今川
骏河打成一锅粥,小平太这边也不算太顺利。本以为优越的条件,城内似乎还是有些疑虑。
确实今川义元这尊大神死了山内义治才会翻脸,虽然十几天了活人没见着,首级也没见着。但是城内也已经估计到今川义元应该是死透了,不然四面八方这群饿狼不敢这么扑上来的,可是朝比奈泰朝到底死没死谁知道?
你们山内家空口白牙的说他死了,可他不是一个人上的战场啊,朝比奈泰朝足足带了二千挂川众。就日本这个烂仗水平,不可能说大运动大包围全歼这么多人啊。十几天了,大将被人重点关注讨杀了也就算了,那首级根本不值钱的杂兵和阵夫呢?居然也一个都没逃回来。
所以城内犹豫,朝比奈泰熙、朝比奈泰能、朝比奈泰朝三代忠良,名声极好,在今川家位隆望尊,谱代家老。如果现在带城投降了,不管是不是朝比奈泰朝本人投降的,这个大忠臣的名声就要打折扣了。
至于朝比奈太郎丸和纲良叔父女儿订立婚约,朝比奈家改封部分领地,让山内家部分士兵入城协防,以及太郎丸成年之前两个堂叔父做名代的事城内基本都接受了。
这么一来二去,最后大家妥协了一下,朝比奈氏不投靠你们山内家,算是由他们家推举今川义亲去骏河夺位,山内家算他们请来的外援。他们朝比奈氏还是今川氏忠心耿耿的家臣,以后不管胜负如何都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山内义治早就急了,当夜就派了五百人在纲良叔父的带领下占据挂川城表之丸。接受了朝比奈氏降今川义亲不降山内义治的要求。
第二天朝比奈木工就拥着朝比奈太郎丸打着朝比奈三引两的旗帜做了山内家的开路先锋,大军当天就过了大井川。骏河国志太郡岛田、藤枝等地的今川家臣本来就人心惶惶,最忠心的那一批人已经飞奔去骏府支援寿桂尼对武田北条的战事了。剩下来的要么是首鼠两端,要么就是老弱病残。
他们一看今川家最最倚重的谱代家老,远江国众大将朝比奈氏的旗帜马标出现在阵前,再听今川义亲以婿养子的身份宣布继承今川义元的家业,朝廷已经封今川义亲为骏河守。
于是那盛况,降者如潮,各村各庄的地头村长,城砦的代官武士,几乎全部恭敬的跑到山内义治和今川义亲面前表忠心。纷纷表示愿意支持今川义亲继承今川氏的家业,并献上不少粮食。
同时骏府的战局也已经越来越明晰,寿桂尼一方终于力尽,退出骏府。武田家雄兵五千余人已经彻底占据城池,并得到了葛山氏等部分今川家臣的支持,今川彦五郎已经在护送中抵达骏府。
武田家与北条家似乎达成了分配骏河的协议,寿桂尼静修,不允许再出面参与今川氏的事务。骏东郡和富士郡两郡彻底划给北条氏,今川氏规收纳了一批投诚的今川家臣担任兴国寺城主。算是和武田家各自混了一个肚圆,皆大欢喜。
当然他们也知道了今川义亲的事情,毕竟大井川防线被突破之后,什么消息都遮掩不住了。武田索性和北条合兵,再加上骏河带路党二千,总计约一万五千众的大军前来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