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无敌正德 (江湖大侠客)


跟着老爹批了一会儿题本,朱厚照就会了咸阳宫,自从入冬以后,朝廷的事情就越来越少了,题本也不多,这也就使得父子二人的工作量下降了不少,倒是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忙活到很晚了,朱佑樘也能有更多的事情陪张皇后了。
回到咸阳宫之后,朱厚照没有第一时间去休息,而是开始准备自己的商业计划。
烧玻璃是肯定要的,大明不缺会烧玻璃的人,当初郑和下西洋可是带回来了不少会烧玻璃的匠人和资料,当然了,朱厚照觉得这应该是这些匠人心慕大明,自愿献上自己的秘方,并且自愿跟着大明的船队来到大明朝圣的。
大明皇帝奉天承命,天下人人仰慕,自己要把这种伟大传播出去,让天下人都信仰这种伟大。
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有了工匠,那就好办了,烧制的炉子,兵仗局那边是专业的。烧出透明的高的玻璃,到时候可以做窗户,同时还能做镜子,倒是估计铜价会大跌,说不定朝廷就不那么缺铜钱了。
不过铜永远是不够用的,造大炮也要用铜,这个怎么都不够用,哪里的铜多来着?
除了玻璃镜子,咱们还可以做点其他的,比如打点铁炉子,这马上就要到冬天了,炭盆太危险,为了造福百姓,得把铁炉子弄出来。虽然没有专利法,这玩意很快就会扩散出去,但是朱厚照不太在意,自己可是太子,有了这个铁炉子,自己不少人都能指着这个有一个活路了。
铁炉子的锻造和使用,也会同时促进挖煤和冶铁工业,说起挖煤,京城附近好像有煤来着,有个煤山好像?为什么这个煤山听着这么耳熟呢?
大致的写了两份策划书,那份铁炉子的朱厚照没怎么在意,那玩意就没什么技术含量,找一个铁匠就能打出来,完全没难度。玻璃这个有技术含量,所以保密制度也要足够严格才行,这也是朱厚照要杨鹏的原因,东厂办事,其他人闪开。
看着自己写好的计划书,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站起身子伸了一个懒腰,准备去睡觉了。
这一觉朱厚照直接睡到了自然醒,起床之后依旧是锻炼练武,这个朱厚照从来就没停过,打横的腱子肉让朱厚照看起来越发的健壮了。吃了早饭,朱厚照今天也没去上早朝,也没什么事情,每天去站着,朱厚照也腻歪了。
“张永来了啊?”朱厚照见擦脸的绢帕递给了刘瑾,然后随意的问道。
“回殿下,人来了!”刘瑾心里面诅咒张永在雪地上摔断腿来不了,可惜失败了,现在面无表情,心里面却依旧对张永破口大骂。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吩咐道:“那就让他进来吧!”说完自己坐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味道还不错,抬起头看着跟着刘瑾走进来的张永,朱厚照一摆手示意他免礼,然后点手招呼他:“来,到近前来!”
一边的刘瑾脸上表情很难看,心里面恨不得弄死这个张永了,嫉妒使我愤怒。
朱厚照倒是没去关注刘瑾的表情,而是对着张永说道:“这一次本宫交给你的是两个差事!”说着朱厚照就把两份计划书拿了出来,同时还有关于烧玻璃的秘方,前世朱厚照看过这个东西,那篇文章好像是叫做‘回到古代你能做的几件事’,其中就有烧玻璃。
只不过这种东西也就是看了就过了,谁也不会真的去记住他,但是穿越之后,葛丹的身体得到了大大的增强,记忆力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这些东西都能很详细的想起来,所以朱厚照可以拿出很详细的流程和配方。
张永也严肃认真的听着,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机会,一旦自己把事情干好,那么自己就肯定能够得到太子殿下的信重,说不定能够超越刘瑾。
比起刘瑾,张永的下场还算好,张永在成化年间进入皇宫,到了弘治朝时被调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到太子继位时成为明武宗的亲信,身兼数职,并督十二团营和总神机营的差事,是当时正德朝宦官集团“八虎”的成员。
张永原是宦官刘瑾的党羽,后因不满刘瑾作为而产生矛盾,曾出手殴打刘瑾,明武宗为此亲自劝和。
后在平叛安化王朱寘鐇叛乱时接受杨一清的建议,用计谋将刘瑾铲除。明世宗继位后,张永因被弹劾而遭贬黜。嘉靖八年,杨一清等人上奏为张永平反,遂起用掌管御用监,提督团营。同年,张永病逝。张永死后,谕祭三坛,予棺椁,由有关部门办理丧事,建造享堂。大学士杨一清为他撰墓志铭,其后又追录遗功。
从张永的事情当中可以看到的另外一个人,他就是杨一清,这位大学士也算对得住张永。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心不能凉
相比较起来,杨一清的结局可就远不如张永好了,杨一清记得张永听了自己的话,帮着自己扳倒了刘瑾,他帮着张永平反。这件事情就能看出来,杨一清是什么人品了。如果换做一般的文官,谁会为了这个去给张永平反,不过是一个太监罢了。
说不定还会自鸣得意,自己使用了离间计,成功的离间了两个当朝权阉,可是杨一清并没有。
在帮助张永平反之后,有人上疏攻击杨一清,称其接受张永、萧敬贿赂。杨一清再次上疏辩解并请求罢免,嘉靖皇帝虽然挽留,但张璁的再次召还,霍韬再次攻击,并称法司都是秉承杨一清的意思,而诬陷桂萼。嘉靖皇帝至此大怒,令法司会同廷臣商议,此后贬刑部尚书周伦任南京刑部尚书,以侍郎许赞代任。
许赞于是借霍韬的话,请求对杨一清削籍,此后张璁三次上密疏,称杨一清假意乞求辞退,而实质是想以此来坚定嘉靖皇帝的想法。果然,明世宗允许杨一清致仕,仍赐金币。
第二年,张璁等人诬陷朱继宗等入狱,并称杨一清接受张永弟张容的钱财,为张永写墓志铭等要求其连坐。杨一清大恨道:“我老了,却被这些孺子给欺凌玩弄!”之后背部疽发而死,留遗疏,死而不瞑。
虽然杨一清倒台是因为嘉靖皇帝的权术斗争,但是他最后的确是因为张永的事情倒台的,而且最后死的很惨,死不瞑目,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做着正确的事情,但是却被人污蔑,最后导致悲愤而死,这也是导致嘉靖一朝一直都是在权术斗争。
朱厚照看着张永离开的背影,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他和刘瑾的斗争,同时也想到了杨一清。
“这是自己以后的臣子啊!”朱厚照在心中说了一句,他对杨一清很有好感,因为这是有原则的人。
当然了,嘉靖皇帝挑动臣子之前的权术之争来掌权,在朱厚照看来真的是low到爆了,内部斗争的损耗甚至比对外作战都要大。弘治正德两朝积累的那点国力,全都消耗一空了。原本弘治打基础,正德改革,正是大明中兴的基础,到了嘉靖朝彻底断送了。
张居正改革做的也挺好的,结果也被万历皇帝给打掉了,即便是你看不上张居正,处置了他,也没必要废除新政,张居正一辈子的心血都没了,大明的希望也被打掉了。
站在大殿之前,看着阴郁的天空,想着大明朝的曾经和以后,朱厚照心中情绪翻覆,很压抑,很沉闷。
“殿下,天凉,还是不要在这里站的太久了吧!”刘瑾来到朱厚照的身边,小声的开口提醒道。
朱厚照看了一眼刘瑾,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天凉吗?天凉无所谓,人心不能凉,天凉了,多穿一点就暖了,一旦人心凉了,想要在暖过来,那就不是多穿一点的事情了。”
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做法,其实加重了士大夫的离心,间接的导致了党争和党同伐异的出现,朱厚照现在越发能够理解老爹的施政理念了。有些时候你想快到斩乱麻,但是不行,你要考虑到人心,而这个人心,在这个时代往往就是世人之心。
普通的老百姓可以用好处去笼络,但是士人却不是,他们追求理想信仰,抬头看着天,朱厚照觉得自己更成熟了。
接下来的日子倒也过得平静如水,朝中没什么大事情,朱厚照这边除了关注烧玻璃和打造铁炉子之外,其他倒也没什么事情。当然了,朱厚照基本上每三天都要去一次西苑校场,去和他的新军编练,三千人的新军已经建成了,有了老带新,成军很快。
打造铁炉子倒是没费什么功夫,炉子虽然需要匠人一锤一锤的敲出来,效率不高,但是葛丹也没那么着急。
这个时代的匠人也算是让葛丹开了眼了,那些匠人拿着锤子砸出来的铁板,简直就是完美的存在。原本葛丹还想着没法打造水壶之类的,结果就被老工匠给上了一课。人家打造了一个圆形的铁板,然后从四角向上敲打,最后就成了一个圆形的水壶。
虽然打造出来的更像是一个圆形的大肚子锅,但是这玩意确实可以用来烧水了。
铁炉子也一样,圆形的大炉子,看着反而有几分憨态,至于烟囱,虽然有些拼接,但是打造的也是严丝合缝,葛丹相信也不会往外串烟,简直就是完美的杰作,看得葛丹目瞪口呆。那一双双干枯的手,简直就像艺术家一样。
烧制玻璃那边进展很顺利,工匠们第一炉就是烧出了毛玻璃,里面有很多的气泡,但是通透度却不错,反正朱厚照觉得用来做玻璃,或者用来做大棚的覆盖玻璃,这个很不错,这就让朱厚照再一次赞叹了,果真是了不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