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 (江湖大侠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湖大侠客
- 入库:04.13
清朝入关之初,沿袭大明旧制,官员有事报告皇帝,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
题本盖印,奏本不盖印。题奏本都由通政使司进呈,在皇帝阅批之前,内阁大学士已经“票拟”过。因此,这两种文书都是公开的,不利于下情上达。其次,题本办文程序太繁,运转速度十分迟缓,而且由于经办人员过多,容易造成泄密,使皇帝实施政务受到很大限制。
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权术
为了强加统治,大清就对题本制度进行了改革,自张廷玉把奏折制度化以后,稍微重要一点的事务,地方官员都先撰拟奏折,经过皇帝朱批,认可了,才写题本作正式报告,作为奏事的依据。但奏折中的朱批内容,不得写入题本,这样题本就成了官样文章,价值大大降低。
这样其实就等于变相的削掉了内阁票拟的权力,奏折不经内阁直达御前,皇帝批复之后才在内阁那边走一遍流程,内阁成了处理日常事务的衙门。
奏折代替了原来题本的作用,使它成为主要官方文书,这一制度坚持到清末。奏折刚产生时,有资格使用奏折的官员不太多,雍正践祚之后,内苦于宗室诸王的讪谤排挤,外困于满汉大臣的朋党倾轧,急于求言,故放宽了臣民专折具奏的范围和权限。
由于奏折所涉事情多系国家机密,所以奏折的保密性是非常突出的。不能保密,就不要上奏折,保密是书写奏折的前提条件。
正是因为保密为前提,官员们给皇帝上奏折也安心,不用担心被别人知道,然后被别人报复。
朱厚照看重的就是这一点,比如这一次的扬州案,如果有奏折的存在,那么朱厚照相信情况肯定不会崩坏到这个地步。其他的不说,这么多年了,扬州一个正直的官员都没摊上?当然不会,只是他们有心无力罢了!上的题本估计都没到御前,这个人就没了,皇帝看到的东西也是经过漂没的。
一旦有了奏折制度,那么内阁的权力将会得到很大的削弱,内阁权力的削弱代表着内阁首辅大学士权力的削弱。
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个衙门,或者是一个人几个人的权力削弱,但是朱厚照知道,这绝不是,一旦削弱了内阁的权力,那就代表着整个文官团体的削弱,代表着皇权统治的加强。大清被称为封建王朝的巅峰,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的很多制度都是非常有利于王朝统治的。
由于奏折免去了中间环节的传递,又采用廷寄方法,不但能迅速递到皇帝手中,而且在皇帝朱批御旨后,又可直接发还上奏官员,马上付诸实行,从而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由于奏折都是秘密进行,于是在直省督抚与司道之间,地方与中央,内廷与外廷之间,除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等关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大臣相互告密,皇帝的耳目遍布京内外,谁也不知道谁向皇帝打了什么小报告,中央部院和地方上的公私事件和人际关系,无论巨细,皇帝都可以从奏折中直接了解到。皇帝于是借助奏折整饬吏治,监察民情,发号施令,排斥异己,天下庶务总归一人处理,从而使封建皇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雍正皇帝是朱厚照唯一一个敬佩的清代皇帝,因为他的改革和他制定的制度,在很多方面都是开创性的。
朱佑樘听着儿子将奏折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很精彩,目光怪异的上下打量儿子,这权术之道,儿子玩的也是炉火纯青,如此手段当真是颇为几分汉高祖的意思,让官员们互相告密,简直就是要了这些官员的命了。
不说其他的,单单是官员之间的倾轧,那会造成多少人来回弹劾?下官觊觎上官的职位,会不会死盯着等着上官犯错?
当然了,换一个角度想,那些正直的官员有了上书的通路,那岂不是很多事情都要好办很多了?遇到什么事情上一份奏折,尽到了为臣子的本分,同时又不会伤害到自己,也不害怕被别人报复,多少人愿意做这样的事情?朱佑樘不敢想象了。
“密折递到哪里?”朱佑樘看着朱厚照,略微迟疑的问道:“这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如果递到司礼监,那么一旦遇到不喜欢上朝做事的皇帝,司礼监可是有为皇帝批红的权力,密折到了他们手里会是什么后果?这一点朱佑樘想得到,朱厚照不可能想不到,真的将密折递到司礼监,那么就等于削了内阁的权力转而增强了司礼监的权力。
“回父皇,走通政司!”朱厚照想都没想就说道,这个问题他其实早就想好了。
通政司现在的情况非常的惨,九卿里面地位十分的低下,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难过的衙门,同时通政使沈禄是寿宁侯张鹤龄的人。以后不好说,但是这个人前期是有用的,至少他为了攫取权力不择手段,可是先用起来,要知道密折的反抗力肯定也不小,尤其是几位内阁大学士那边。
“通政司?”朱佑樘苦笑着摇了摇头:“通政司现在向漏勺一样,进入那里的密折还是密折吗?”
“通政司本就是上呈下达,密折走通政司正合适,同时通政司不牵扯到票拟,也不牵扯到批红,对这双方并没有什么影响,同时也不会让司礼监接触到密折,而是由通政司直接呈递到御前,至于保密的问题,儿臣准备在通政司这里密折处,专司各地呈递密折。“朱厚照直接就把自己的构思给说了出来。
上下打量了一番儿子,朱佑樘直接问道:“这件事情你想了好久了吧?”
“回父皇,儿臣离京之前就在想这件事情了,坐在这紫禁城之中,最难得到的就是实情,想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当时儿臣就在想一个办法。一旦有了密折,除了文官,各地的武将也可以上奏折到御前,这也是有利的。”朱厚照也没否认,直接就点头承认了。
看着儿子的脸,朱佑樘笑了,什么有利了,如果放开了各地武将的密折权限,那就等于提升了武将的地位,随之提升的还有勋贵的地位。
虽然大家都看不起勋贵,可是勋贵在军中的地位很高的,尤其是现在还没经历嘉靖朝,南京守备都是成国公,勋贵在军中的势力可以说盘根错节,密折能让他们更少的受到文官的控制,因为他们有反制的手段,可以弹劾文官,这样一来,文官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第一百三十五章 自带背锅属性
“那你准备怎么推动这件事情?”朱佑樘看着朱厚照,然后开口问道:“也是算计好的?”
“原本还没什么想法,可是到了扬州之后就有想法了!“朱厚照笑着点了点头:“扬州转运使刘琦的事情就是一个契机,同时扬州的私盐案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只要利用好了,自然就是水到渠成。儿臣准备让通政司来操作这件事情,应该没什么问题。”
朱佑樘目光诡异的看着自己儿子,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还是通过你舅舅寿宁侯吧?”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当然,既然通政司的沈禄是他的人,那就让他去做好了!”
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朱佑樘有些无奈的说道:“现在外面已经有人在传了,东厂的杨鹏、锦衣卫的牟斌,这些人全都投靠了寿宁侯,还有朝中的不少的大臣,已经有人给朕上了提本了,严防外戚专权!”说着朱佑樘将一份题本递给了朱厚照。
听了老爹的话,朱厚照顿时一愣,这么快的吗?这个虽然想要将寿宁侯立起来,可是没有这么快吧?
再说了,牟斌是什么鬼?东厂也归到寿宁侯的名下了?这寿宁侯自带背锅属性吗?
将题本拿起来看了一眼,朱厚照发现上这份奏折的只是一个御使,显然这就是一个炮灰,如果严惩了他,这位估计就是载誉而归,名扬天下。翻看了一下题本,朱厚照也就知道这里面写的是什么玩意了,也知道为什么牟斌会被归为寿宁侯的人了。
这份题本的根本就在于整个扬州盐案就是寿宁侯搞出来的,整件事情都是寿宁侯为了侵吞大明盐道的利润。
虽然题本上没有写明,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从这一点出发,那么扬州那边最先是东厂引爆的,东厂和寿宁侯的关系就不言而喻了。扬州案爆发之后,锦衣卫快速的介入,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大刀阔斧的抓人抄家,甚至连前户部尚书叶淇一家都抄了人也抓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件事情就像是安排好了一样,那么安排这件事情的人是谁?当然是寿宁侯了。
朱厚照看着这份题本,真的很想吐槽几句,甚至是将写提本的人拉到身边,然后用这份题本狠狠的抽他的脸,说的好像那些被处置的人是无辜的一样,难道扬州盐道案是栽赃嫁祸吗?不是啊!那就是你们干出来的事情,现在说的这么白莲花,脏水全都是寿宁侯的。
就好像扬州的盐道案是寿宁侯为了侵吞食盐的利润而弄出来的,寿宁侯是反派,你们全都是白莲花,还要脸吗?
放下手中的题本,朱厚照有些发懵,同时大脑也在快速的旋转着,如果密折的事情成了,通政司的地位暴涨,以通政使沈禄和寿宁侯的关系,寿宁侯张鹤龄等于握住了通政司。内阁被削权,司礼监也被削权,此消彼长,新一代庞然大物寿宁侯彻底长大成型。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逐鹿传 [全本校对] (任鸟飞) 起点VIP 2019-07-02完结21.22万总推荐 穿越水浒,逐鹿天下!争霸流 坚毅...
-
大汉光武 (酒徒) 国风VIP 19.09.20完结历史小说大神酒徒新作。少年刘秀与好朋友严光等人去长安求学,看到皇家车队出行,执金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