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正德 (江湖大侠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江湖大侠客
- 入库:04.13
事实上朱厚照还是觉得这个鬻题案是不存在的,这个时代有这样的人,他们觉得君子不需要做这种事情,做什么事情都坦荡荡,为什么要瞒着人?为什么要避嫌?那不是自己的作风,不是君子所为,朱厚照很清楚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还不少。
程敏政十岁时,以“神童”被荐入朝,由皇帝下诏,就读于翰林院,十九岁,以《尚书》中顺天府乡试第一人。二十三岁,举成化二年一甲二名进士,为同榜三百五十余人中最少者。历官左谕德,直讲东宫,学识渊博,为一时之冠。孝宗嗣位,擢少詹事,直经筵,礼部侍郎。
看看程敏政的履历就知道,这人一辈子都在读圣贤书,做出这种事情,朱厚照一点都不吃惊。
徐经和唐伯虎去找他,也不奇怪,因为这位是什么人?科举届的老前辈,学霸级人物。徐经是怎么回事朱厚照不知道,但是朱厚照觉得唐伯虎去弄考题的可能性不大,唐伯虎可是南直隶乡试的解元,才高八斗不一定,但是放浪形骸恃才傲物是一定的,他会去跑去弄题?
“你说说看,如果这件事情让你处置,你打算怎么办?”朱佑樘看着朱厚照,再一次问道。
这一次朱厚照漠然了,事实上这事很好办,直接处理了也就是了,首先是程敏政,你一个会试主考,考前应该避嫌,这个不用说了吧?可你呢?不但过从甚密,还收钱,还给他们写文,脑子呢?即便没鬻题,这种没脑子的官也趁早回家,清流官还好,掌握了实权还不定干出什么事情来了。这样的官就别干了,回家去,罢职还家就可以了。
第六十四章 帝王心术
从事情本身来看,他就不关乎什么君子坦荡荡,即便是在坦荡,他也这么个干,你不光是一个读书人,你还是一个官员。你知道这事造成了多大的恶果吗啊?你这让仕子舆情汹汹,搞的朝廷非常的被动,从这一点上来看,你不适合做官。
说白了,这个时候你不应该闭门谢客吗?你要是闭门谢客也就没这么多的事情了。
至于徐经,作弊不作弊的先不说了,高调不知内敛,进京之后结交考官,仕子你就老实的考试得了,搞什么这些有的没的?唐寅,求程敏政文给座师,朱厚照很想撬开这些人的脑袋,看看你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朱厚照也大概明白了自己老爹前世为什么那么处置了,首先是程敏政,这个人不堪大用。
从程敏政的从政履历上就能看得出来,程敏政下一步应该就是入阁了,最多在任一任实务官。从科举到翰林院,然后再到六部侍郎,最后如何,这是翰林院官员的升迁之路。可是朱厚照却觉得这里有问题,他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大明会有很多拍脑袋的政策。
这些翰林官之前一直在读书,科举之后进入翰林院修书,可以说一辈子没做过实务官,不知道县府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后世的官员那都是一级一级升上去的,缺少地方任职经验是绝对走不到高位的,可是大明却反过来的。首先就是这些人没当过地方官,他们对地方对百姓的了解很浅薄,脑袋里面只有圣贤书。
程敏政就是这样的官员了,这样的官员直接罢官回家也就是了,朱佑樘也是这么做的。
徐经和唐寅两个人就更简单了,不过是两个仕子罢了,大明科举哪一科没有仕子?多的数都数不清。像这种会试之前结交考官的人,心思不纯,逢迎拍马,这样的仕子留着做什么?拉出来正好震慑天下读书人。
直接削去仕子籍,发配为小吏,吓唬吓唬那些读书人,以后都老实点,别搞什么小心思。
另外就是震慑了,不但震慑了当官的,也震慑读书人,别走程敏政和徐经唐寅的老路。
处置户科给事华昶就更简单了,这家伙所奏不实,贪功冒进,觉得抓到了大把柄,是一个机会,结果搞得一团糟,上下乱糟糟。现在下面还是舆情愤愤,乱的很,使得皇上只能罢免程敏政,处置徐经唐寅,自然是要处置的。
只不过三个人里面,华昶的除非是最轻的,只是降职罢了,这也看得出朱佑樘对他只是小惩大诫。
看起来三方各打了一板子,类似和稀泥一样的做法,但是每一个举动后面都是有深意的。
叹了一口气,朱厚照对朱佑樘说道:“父皇,科举是抡才大典,既然没有舞弊存在,那也就没了什么罪过。”一边说着,朱厚照一边斟酌着词汇:“小惩大诫也就是了,处置的重了,反而让人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隐情了。”
朱厚照其实还是想做点什么,不让三个人和上一世一样惨,另外他也想听听老爹的想法,看看老爹为什么要这么做。
“抡才大典?”
听了儿子的话,朱佑樘自己就笑了,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然后笑着说道:“科举第一要义从来不是抡才,也不是化育天下。这天下人才何其多?每次科举都要抡才,那得有多少才?全用上,这大明就要冗官了,可见人才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听了老爹的话,朱厚照顿时懵逼了,随即有些明悟,在后世大家总喊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可是那是后世,各种学科发展壮大,当然要有足够的人才来做这些事情,大家也都不是奔着当官去的。这个时代不一样,科举就是为了当官,大家读书也是为了当官,这个时代读书人不做别的,如果真的都用,那就真的冗官了。
朱佑樘见到儿子的模样,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科举的本质其实就是牢笼志士,让天下的聪明人都进到科举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这样的话,这些人就不容易异想天开了,也不容易被歪门邪道所惑。”
“读书人安定了,天下就安定了。即使还有其他人想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么大事。”
“但是也不要过分宠这些读书人,最后让这些人自以为是,难以驾驭。这一次的事情要严惩,既可以威慑作弊之流,同时又可以告诉天下读书人,国家是朕的国家。让满朝文武都知道,做着朕的官,那就别来读书人那一套。”
朱厚照看着老爹,突然觉得似乎有些不认识老爹了,不由的陷入了沉思。
自己这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仁君,在朱厚照看来怎么就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登基之时地位浅薄,这些年收权收人,随时准备干一票大的,按照历史进展,一扫积弊,调理官吏,然后就是改革,只可惜,死的早。
从历史上朱厚照的做法来看,他的改革应该是继承自他的老爹朱佑樘。
其他的事情不说了,在朱厚照看来老爹的帝王之术真的是炉火纯青。
不少人都说嘉靖皇帝的权谋之术了得,可是在朱厚照看来只能在老爹屁股后面吃灰,老爹悄无声息的做事,还能留下好名声。要知道老爹登基的时候,内阁里面首辅万安,次辅刘吉,这都是老奸巨猾之辈。
虽然被成为纸糊三阁老,可是那只是说他们不做事,可是揽权结党方面,他们可都是行家。
登基之后干掉了万安,以刘吉为首辅稳定朝局,五年之后羽翼丰满又干掉了刘吉,亲自提拔谢迁和李东阳。从这一系列操作来看,老爹的权谋之术很厉害,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加上这一段时间老爹的教导,无论是关于四官四政,还是这一次的科举,这全都是帝王心术。
“那父皇打算如何处置?”朱厚照抬起看着老爹,开口问老爹道。
“说吧!”朱佑樘没回答朱厚照问题,而是笑着说道:“你要做什么?”
第六十五章 命硬之人
朱厚照知道自己的作为瞒不过老爹,毕竟老爹的帝王心术还是很厉害的,在加上自己表现的也明显了一点。
“儿臣就是觉得那个唐伯虎可惜了!”朱厚照看着老爹,然后说道:“这个人少有才名,南直隶的解元,儿臣早就听说过他。这个人豪爽大气,不拘小节,或许有些放浪形骸,但是很多人不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儿臣却找人查过。”
“唐寅的父母妻子儿子和妹妹相继在两年内全都去世了,原本和谐幸福的一家,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收到这里,朱厚照抬起头看向了自己的老爹,然后说道:“这事放在谁身上谁能受得了?没自杀都算轻的了。”
“唐寅的父亲自小就希望能够读书,能够考科举,能够光耀门楣,这个唐寅是唐代名臣唐俭的后人,唐寅自小也非常的努力,不想让父亲失望,唐寅或许也就只剩下父亲遗愿的科举了。”朱厚照说道这里,苦笑着说道:“可是如今又被卷入了科场舞弊里面了。”
听了朱厚照的话,朱佑樘也漠然了,这人也太倒霉了吧?家里亲人去世,这没什么,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
可是这个唐寅两年之内连死数名亲人,而且都是父母妻儿这样的至亲,全都死了,朱佑樘不禁想到了一个可能,对儿子朱厚照说道:“这不是天煞孤星吧?让人给他批命看看吧!”
无语的看着自己的老爹,没说话,因为朱厚照也不知道怎么说,难道说这世上没这事?这个与这个时代的人解释不清楚。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逐鹿传 [全本校对] (任鸟飞) 起点VIP 2019-07-02完结21.22万总推荐 穿越水浒,逐鹿天下!争霸流 坚毅...
-
大汉光武 (酒徒) 国风VIP 19.09.20完结历史小说大神酒徒新作。少年刘秀与好朋友严光等人去长安求学,看到皇家车队出行,执金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