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无敌正德 (江湖大侠客)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转头开向了戚尤,等着他给出答案。
“殿下,臣明白了。臣回去就写题本。”戚尤在一边开口说。
朱厚照点了点头。
不用奏折用题本,这代表着戚尤没想瞒着谁,就是要大张旗鼓的干。这一点让朱厚照最满意。
这件事情自然是应该由戚尤去提议,因为他是户部尚书,这正好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没有人能够说什么。
只不过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选择这么干。因为这是在得罪人,而且得罪的还不是少数,而是大多数。
要知道一旦税务司开始收税,那么清查田亩就是首要的事情。这天下隐匿的土地多了去了,其中还有大部分是投献。投献的土地就牵扯到了官员和地方士绅,难度非常大。
这也是朱厚照为什么用锦衣卫的原因,因为没有强力的推行,是推行不下去的。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要以为这是好事情。普通百姓投献土地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好处,因为投献出去的土地不用交税,地主没有,只会收一少部分的地租。
比起给国家交税的自耕农,投献土地的百姓是拿便宜的。
因为国家的税更多,反而是交给地主的地租更少,所以说这是从上到下的在喝国家的血。
现今要推行,普通百姓也不会感激你,反而会憎恨你,稍有不慎就会出乱子。
士绅和官员也是如此,这是他们的家当,谁愿意把自己的钱交出来?
所以需要保证强力推行,那么提出这件事和干这件事情的人必然会诽谤满天下。
以前他们是自己的人,没有人愿意得罪他们,但是这一次绝对不一样。
朱厚照看了一眼戚尤,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就是自己需要的人,在关键的时候不退缩,面对危险也不害怕,就是往前冲就是干,这样的人自己必然是要保的。
所以,今天戚尤答应下来了,朱厚照很高兴。
见到戚尤表态了,刘琦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直接开口说道:“臣回去也会上一份题本。”
朱厚照点了点头,然后摆了摆手说道:“那就回去做吧。”
等到两个人走了之后,朱厚照看了一本身边的陈洪,然后开口说道:“让黑龙卫的张郃来一趟。”
陈洪在一边连忙答道:“奴婢这就去。”
这一次的事情太大,朱厚照一定要准备充分,随时随地准备调遣人马。如果真的有人站出来造反,自己也能够随时平叛,甚至他准备到南京去坐镇。
之前自己一直都在北边,对南方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
去了一趟扬州,查的也不过是贩私盐的案子。但是还没有往深入了查,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案子,搞出来一群造反的人,打着白莲教的旗号。
这一次却不一样,这一次他要彻彻底底的干一把,如果这些人要造反,那就正好全都收拾了。
张郃来的很快,朱厚照把事情交代给了他。
对于这些事情来说,张郃完全没有压力,他就是干这个的,如果有人造反了,对他来说还说不定是一件好事情。
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之后,朱厚照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事情被翻动起来。
事情很快就弄出了动静,因为在第二天这两个人就上了题本。
估计昨天回去后直接就连夜写题本写完了,第二天就递上去了,动作非常迅速。
这两份题本递上去之后,瞬间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野上下全都关注了起来,因为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搞得大家有一些不知道该怎么办。
要知道朝廷安稳了这么多年,出了这样的事情就很难办。
内阁值班房。
戚尤和刘琦的题本放在桌子上,周围坐着几位内阁大学士,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
这一次事情对他们影响也很大,因为外面在看他们的态度。
事实上,外面对于原本三位内阁大学士的风评一直都不是很好,觉得他们太过于献媚陛下了。
如果这一次的事情他们还是支持的话,那外面的风评就会急转直下。
所以他们需要好好商量一下,但是他们都知道这是好事情,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好相与的,也没有一个人是短视的人。
“都说说吧,怎么看?”刘健开口说道。
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他需要充分听取其他几个人的意见,自己不发表意见才是好的。
所以刘健开口问了,但是却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我先说吧!”坐在一边的王华先开口了。
他是新加入内阁的,资历最老,排名最后,他先说也是应该的。
于是几个人都看着他,等着王华开口。
略微的沉吟了片刻,王华开口说道:“我觉得这是好事情。朝廷这几年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军改已经在北方进行的差不多了,朝廷每年需要支出大量的银子,但是效果也是都能见到的。”
“无论是辽东还是西北,这两年的产出都很好。前期花出去的钱,大概有个十年八年的就能回来,后面的就都是朝廷的收入了。所以证明这么做是对的,剩下的就是南方了。”
“但是现在朝廷的税收并没有办法支撑起南方的军改,下面的事情我们也都知道,官员相互推诿,与地方官勾结,所以税收这些年一直上不来。隐匿土地一直都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将税收交给税务司来收,那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觉得这么做很好。”
其他三个人不动声色,王华支持这个政策,他们很明白。与他们三个人不一样,王华并不需要太好的名声,甚至名声不好才有好处。
王华也不担心身后事,他下去之后还有他儿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他们一家的名声如果太好了,那才是大事情。
所以无论从公还是从私,王华支持这个政策都非常正常。
王华说完之后,刘健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了谢迁,等着他开口。
王华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但是还要看自己三个人,这一次商议无非是想在内阁内部达成共识。
如果能够达成共识,自然就好办了,如果达不成共识,那就只能各干各的。
谢迁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个我是赞成的,不过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朝中这几年做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是太子殿下在推动。我想说的是,这是革新的。”
几个人也没有什么差异的地方,虽然这件事情还没有挑明,但是这是大家默认的事实。
看着谢迁那模样,听了他说的话,几个人若有所思,大概明白了他要说什么,也就没有人擦嘴等着他把事情说完。
“我的意思是,既然已经这样了,为什么不把革新的旗号打出去?”谢迁有些兴奋的说道,语气之中满是憧憬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起革新吧
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似乎都被谢迁的话给震惊到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不过这里面的好处和坏处他们也能够区分的清楚。
首先是革新派的坏处都摆在那里。历史上革新派成功的不多,失败的多,所以他们这么干有可能会失败。
不过眼前的事情和以前的不一样,这一次是太子殿下在搞、陛下支持,加上太子殿下现在的实力,基本上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即便事情真的搞砸了,他们也不一定会受到牵连,最多就是罢官回家,被治罪应该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陛下还是太子殿下,都不是那样的人,尤其是太子殿下。
说起来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更加的相信太子殿下。陛下的性格相对来说要柔弱一些,这是他们喜欢的一种帝王。
可是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更喜欢太子殿下这种。因为强势有担当,出了事情也不会让他们背锅,更可靠一些。
再者,革新的好处就多了,革新派的旗号打出去,就不会有人说他们是献媚了。
因为有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在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在风评上就好了不少,同时也会吸引很多革新派的人。这样的话就会有更多的人支持自己,在宣传上是非常好的方式。
他们都是官场的老油条了,对于这一点心里面一清二楚。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和陛下和太子殿下进行更好的沟通,到时候不会出现君臣不和谐的毛病。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可以刷名声,历史上无论是革新失败的人还是成功的人,名声都不会太坏。
即便是宋朝革新失败的范仲淹、王安石,现在在士林之中是什么名?
反对派的司马光等人是什么名声?
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对他们的好处也就更多。
几个人只是稍稍想了想,然后互相对视了几眼,瞬间就领悟了。
刘健看向了李东阳,然后开口问道:“宾之,你觉得怎么样?”
在几个人当中,李东阳是最擅长谋划的;谢迁想法比较多,也比较擅长说,所以外界才会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这样的说法。说白了就是李公谋略高超,刘公办事果断,谢公谈吐尤健。
所以这件事情问到了李东阳的头上,刘健就是想听听他的意见。
听了这句话之后,李东阳略微想了想,然后开口说道:“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好处更多,更重要的是对大明更好。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其实已经是在革新了,只不过没有摆到明面上说出来。事到如今,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可以这么做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