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刘航这种一副自己来摘了桃子,简直万分对不住的模样,杨少峰颇有些不以为意的说道:“我跟你说啊老刘,你也不用不好意思,也别觉得是自己来摘了桃子,那些都是扯蛋,就算你不来,陛下也得派别人来接替我,好让我回顺天府去当苦力。
至于这边市城嘛,现在的情况就这么明摆着,除了城墙,原来就已经建好的小城内部和后来建好的学堂之外,剩下的地方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想要完全建好,估计最快也得个五六年的时间。
至于想要达到预期的目的,让周围的鞑靼人和瓦剌人都入住城池,将原有的游牧习惯改为固定的草场放牧,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算快的了,所以老刘你也别觉得怎么样,这边市城还有的头疼呢。”
听杨少峰这么一说,刘航才算是放下心来——自己身上的杨系标签很浓,如果杨少峰对自己有了想法,那自己以后的官路就算是到头了。
刘航又敬了杨少峰一杯,笑着道:“状元公放心,下官在这边市城,绝不会擅改状元公定下的规矩,等五年之后,状元公可再来边市城一游。”
杨少峰笑了笑,说道:“扯里帖木儿和把安台他们几个,你也算是认识了,梁经纶和齐慕堂还有程汉这些人,你也算是认识了。
梁经纶为人刚直,略带着书生意气,齐慕堂却多了几分机变。至于程汉,此人行事也颇有分寸,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这几个人用好了,边市城里面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刘航点了点头,试探着问道:“那商税之事?”
杨少峰道:“商税之事照旧。吴明虽然跟着我一起走,但是肯定会有新的人手来接替这一摊子事情,你也不用管太多,让锦衣卫的人和梁经纶、齐慕堂他们一起去收商税就是了。”
笑了笑,杨少峰又接着说道:“现在最关心边市城的,其实是咱们那位陛下,他老人家绝不会允许边市城出现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所以你倒成了最轻松的那个了。
不过,修路这件事儿,千万不能马虎,哪怕是有人说了什么,你也得坚持下去,包括边市城到鞑靼和瓦剌的那四座小城之间的路,还有边市城到万全右卫的路。”
刘航用力的点了点头,向杨少峰保证道:“状元公放心,下官知道这几条路的重要性,一定全力保障这几条道路的修建。不知道除了这些,状元公可还有其他的交待么?”
沉吟了一番,杨少峰才开口说道:“公平。边市城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鞑靼人和瓦剌人在试着融入大明,大明也在尝试着接纳这些鞑靼人和瓦剌人。
不管是对于鞑靼和瓦剌,还是对于大明,这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而这个尝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互相试探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明的百姓更容易产生一种骄傲和俯视的态度,而鞑靼人和瓦剌人则是更容易产生试探、怀疑的情绪。如此一来,公平和公正,就显得很重要了。
比如,鞑靼人和瓦剌人违犯了大明律,你能否完全按照大明律来进行处置?如果同样违犯大明律的是大明百姓呢?
如果偏向大明百姓,很容易就会让大明百姓更加的骄傲自满,而鞑靼人和瓦剌人则会离心离德;
如果过度的偏袒鞑靼人和瓦剌人,那后果就更可怕了,不仅仅会让大明百姓离心离德,而且会让鞑靼人和瓦剌人产生一种你在求着我的心态,搞不好就会仗着这份偏袒来搞风搞雨。
所以说,不偏不倚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是真要做到这四个字,却是困难无比。
但是同样的,真正做到这四个字,让鞑靼人和瓦剌人知道,我们是拿他们跟大明百姓一样对待,他们心里也就更容易接受我们,而不会产生其他乱七八糟的想法。”
刘航点了点头,应道:“下官一定尽全力做到这四个字!”
刘航接手边市城的速度很快,梁经纶和齐慕堂等人也知道刘航在辽州水灾之时曾和杨少峰一起拼命救灾,身上的杨系标签很重,所以倒是很容易就接纳了刘航。
而锦衣卫派来接替吴明的百户也已经早早的到位,跟着吴明在边市城里走了几圈之后,大概也对边市城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杨少峰倒是不担心这个新来的百户会搞事情。
因为锦衣卫大头子纪纲的关系,或许还有杨少峰未来岳父就是锦衣卫十四千户之一的关系,再加上当初杨少峰曾经把黑龙十八手等功夫教授给锦衣卫,也算是有一份香火情,所以整个锦衣卫上上下下都没把杨少峰当成外人。
事实上,只要杨少峰不对刘航有看法,那么刘航就不担心新来的锦衣卫百户会跟自己为难——自己身上的杨系标签太过于明显,跟这些锦衣卫也能勉强算是自己人。
再加上杨少峰在自己过来之前又折腾了一出大戏,估计自己来边市城就是摘个桃子然后混吃等死,完全用不着操心那些有的没的。
……
杨少峰笑呵呵的向着扯里帖木儿等人拱了拱手,笑道:“别送啦,正所谓送行千里,终有一别,等以后有机会了,你们还能去顺天府,我也能回来,又不是再也见不着了。”
扯里帖木儿笑了笑,指着身后的大车笑道:“杨兄弟在边市城做出来的事情,咱们都看在眼里,也都记在心里啦。
可是你杨兄弟知道,不光我老扯嘴笨,草原上也净是一些跟我一样的蠢蛋,都是些有话说不出来的闷葫芦,所以就干脆点儿,拿东西说话。
这车上没啥值钱的玩意,净是些自家做的奶酪和和马奶酒,还有毛毯之类的小玩意,你带回去,也算是咱们的一片心意。”
杨少峰点了点头,笑着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头你告诉大家伙儿,以后我有机会,还会来边市城看看。”
等扯里帖木儿笑着应下之后,杨少峰又接着说道:“对了,我还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老扯兄弟。”
扯里帖木儿拍着胸膛说道:“有什么事情,杨兄弟你尽管吩咐,咱老扯就算是头拱地,也得给你办得明明白白的!”
杨少峰哈哈笑了几声,开口说道:“还记得你送我的那两头獒犬么?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这两个小家伙也该长成小伙子了,也到了该说个媳妇的年龄啦。如果老扯啥时候去顺天府,记得给他们带着媳妇过去,不能让人家一直做个单身狗。”
扯里帖木儿原本还以为杨少峰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拜托自己,结果却只是让自己找两头母獒,当下便笑着应道:“杨兄弟放心,我保证给那两个小伙子带两个漂亮的姑娘过去!”
杨少峰笑着点了点头,又对把安台说道:“下次有时间,你们和老扯兄弟一起来顺天府,我请你们喝酒!”
把安台嫌弃的瞧了扯里帖木儿一眼,笑道:“谁愿意跟他一起?不过,杨兄弟要请喝酒的话,那我就勉强跟他一起吧。”
杨少峰点了点头,又一次向着几人都拱了拱手,笑道:“走啦,咱们顺天府再见!”
PS:今天拿《三国毒士子》祭天。
第一百三十六章 准备开工(修)
所谓的都城修建,并不是把顺天府像边市城原本的小城一样扩张就算完事儿了,也不是把原本的燕王府和西内按照南京皇城的样子扩张一番就行,而是涉及到整个都城的修建。
如果单纯的区域划分上来看,那么整个都城大致可以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大部分,其中,宫城也就是所谓的紫禁城,供朱老四办公及其家人居住的部分,而皇城则是包含紫禁城在内,供大明朝堂大佬们办公的文、武两大部分,内城和外城可以视为勋贵、官员和百姓们居住的地方,还有外界防御部分。
现在摆在杨少峰面前的路有两条。
第一条路,就是按照原本元大都的标准扩建,这座在南宋理宗赵昀的景定五年、北元至元元年时就开始营建起来的元大都,其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都城,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动用的人力物力难以计数,稍微扩张一下就是一座巨型都市,比之杨少峰折腾起来的那座号称能供百万人居住的边市城可厉害多了。
至于第二条路,则是直接拆拆拆,除却原本已经建好的燕王府、西内等部分,剩下的地方能改造就改造,不能改造就拆除,直接将整个都城都重新规划,重新建设。
不过,不管杨少峰选择哪一条路,都有一点好处——朱老四和朝堂上的大佬们花了十一年的时间去准备各种名贵的木材和石料,连用于铺设宫殿地面的金砖也已经准备就绪,剩下的就只等开工了。
真正让杨少峰头疼的,其实就两个字。
拆迁。
因为不管杨少峰选择哪一种方案,最后都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拆迁这两个字,大量的百姓要搬离住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地方。
当然,别以为大明的拆迁就一定是简单粗暴的征用土地让百姓滚蛋——事实上,拆迁这个概念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的厉王姬胡时期,拆迁补偿也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
当时姬胡同学要扩建王宫,需要占用一个叫鬲从的人的土地,然后姬胡同学就把鬲从的地给占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汉光武 (酒徒) 国风VIP 19.09.20完结历史小说大神酒徒新作。少年刘秀与好朋友严光等人去长安求学,看到皇家车队出行,执金吾将...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流光飞舞) 铁血读书VIP 2018-08-30完结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八路军,他们屌丝又穷逼,他们饭都吃不起。善良的娘希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