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优秀青年 (天煌贵胄)


 告诉那边的兄弟,盯紧阿鲁台,万一他那边有什么异动,想办法把消息传回来,千万不能再出现像上次麦铎围城一样的事情。”
 吴明皱着眉头道:“边市城呢?要不要开始戒严?外面的大军要不要入城?”
 杨少峰踱着步子,冷哼一声道:“这狗东西挑了个好时候啊。现在情况还不明朗,如果直接开始戒严,现在已经住进边市城的那些鞑靼人和瓦剌人会怎么想?
 派人去城外说一声,告诉他们不要有什么明显的表现,暗中做好准备,别真的出现什么问题。”
 来回踱了几步之后,杨少峰觉得不能光自己头疼,干脆又让人把朱瞻基给喊了回来。
 朱瞻基同样一脸懵逼,琢磨了半晌之后才道:“外松内紧?暂时不表现出来?你这就是在冒险啊。”
 杨少峰点了点头道:“不冒险能怎么办?事情都走到了这一步,如果这时候忽然调兵戒严,很有可能会刺激到鞑靼人和瓦剌人,到时候局面才是真正的不可收拾。”
 朱瞻基道:“那就得看阿鲁台会怎么选了,希望他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事实上,阿鲁台做出的决定比朱瞻基和杨少峰想的还要正确——在确定了来人是刘少冲派来的之后,阿鲁台就一边稳着这几个人,一边在心里琢磨着,该怎么拿刘少冲的狗头去换好处。
 对于阿鲁台来说,刘少冲这个狗东西所谓的东西夹击,共取土番鲁之类的屁话,根本就是扯蛋。
 土鲁番再好,离着鞑靼也太远了,反倒是离着西域那边很近,而且还不适合放牧,就算把那块地方弄到手又能怎么样?除了招惹大明之外,还有什么好处?
 更要命的是,边市城离了鞑靼和瓦剌无所谓,但是已经习惯边市城存在的鞑靼和瓦剌离开了边市城试试?
 换个更直接的说法,如果现在自己打算跟刘少冲这个死太监混到一起去,鞑靼部有多少人会跟着自己?
 与其如此,倒不如把刘少冲这个狗东西给卖了,起码能在杨少峰和朱老四那里换些好处,比如更好的顺宁王府,比如更多的金银,这些东西不比一片沙漠要强?
 再然后,发现就这么使者,刘少冲根本就没有来之后,阿鲁台干脆就让人把这几个使给捆了,然后打包送给了杨少峰杨提举。
 对于阿鲁台的这波操作,感觉到很迷的不仅仅是杨少峰,就连朱瞻基和吴明都感觉很迷。
 原以为阿鲁台会跟刘少冲那个死太监同流合污,却不曾想,阿鲁台卖刘少冲会卖得如此痛快,前脚知道刘少冲没亲自来,后脚就把人给绑了。
 然后杨少峰就打算好好审审这几个使者,顺便让人好好给阿鲁台修建顺宁王府——人家都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了,咱杨大少爷难道还是个小气的?
 ……
 永乐十四年过的很快,快到杨少峰还没有什么感觉,就在风雪之中迎来了郑和的身影。
 随着杨少峰在边市城里转了一圈,又回到提举司烤起了全羊,郑和忍不住又一次赞道:“状元公当真是好本事,都说长城之外苦寒,这边市城却像是塞外江南一般了。”
 杨少峰伸手扯下一条被烤得金黄的羊腿,递给郑和之后才笑着道:“郑公公不好好的待在顺天府纳福,怎么有空跑到边市城这个小地方了?”
 郑和接过羊腿,笑道:“状元公可还记得当初在杨家庄子时说的香水?”
 郑和一提香水,杨少峰顿时来了精神,笑道:“当然记得,当时说让郑公公带一些出海,卖给那些蛮子们。怎么着,现在就要出海了?”
 郑和点了点头道:“一路上二十余个藩属的使节要搭船归国。”
 杨少峰嘿嘿笑道:“那正好,二十来个国家的藩属,加起来也得不少人了,就先紧着那些正使副使之类的来,一人送上一瓶香水,这些人就是最好的宣传。等他们以后再想要的话,那不就得拿银子来买了?”
 等郑和点头应了之后,杨少峰又接着道:“除了香水这事儿,郑公公想必还有其他的事情吧?”
 郑和道:“香水的事情我记下了,上次状元公所说的,关于种子的事情我也记下了,来边市城就是打算过来看看你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已经抓着另一条羊腿在啃的朱瞻基嘴里含糊不清的道:“还能有什么问题,他现在天天就想着种子,都快魔怔了。”
 郑和笑道:“殿下说笑了。不过,和这一次前来边市城,便是要跟状元公商量商量这海外种子的事情。”
 杨少峰点点头,笑道:“都弄点儿?”
 郑和颇炎无语的答道:“亏得状元公敢想。
 不过,能种的,能吃的,左右不过是那么些,就算都弄一些回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倒是那些海外的物种,状元公有没有什么想法?”
 杨少峰嘿嘿笑着道:“这不是一回事儿么,能吃的,能入药的,就弄点儿回来呗,反正船队的地方够上,上面能装许多东西不是?”
 郑和呵呵笑了一声,摇头道:“若是些种子之类的,倒也是好说。不过,活着的生灵可就不能这么折腾了,总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入籍
 郑和对于什么生物学之类的玩意其实没什么概念,而有这个概念的杨少峰杨大少爷却又半懂不懂,大概知道物种入侵是怎么回事儿,却又不太放在心上。
 好吃不?能吃不?能入药不?如果不能吃也不能入药,能拿来做肥料不?
 想想在澳洲泛滥成灾的兔子,想想在阿妹你看肆虐的鲤鱼,想想在欧罗巴横行的大闸蟹和小龙虾。
 这些横行一地的狠角色在中原堂口混成什么样子了?小龙虾和牛蛙已经变成了物种入侵界之耻,再加上剩下的哥几个,基本上都是需要人工养殖的货色。
 再想想后世已经有厨师向清道夫下手,杨少峰忽然就觉得与其担心会发生什么物种入侵,倒不如提前担心这些玩意会被吃到人工养殖或者干脆被吃到绝种。
 笑眯眯的又劝着郑和饮了几杯之后,杨少峰才笑眯眯的道:“对了,边市城后天就要给第一批正式入住边市城的鞑靼人和瓦剌人颁发入籍文书了,郑公公要不要留下来瞧瞧?”
 听杨少峰这么一说,郑和顿时就来了兴趣。
 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拥有大明的户籍,拥有读书和分配土地的权利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中原堂口自古以来就是这么干的。
 但是真正要说到大明的户籍的价值,估计除了杨少峰之外,整个大明都没有人比郑和认识的更清楚。
 因为郑和出海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不开眼的货色想要截杀大明的舰队。
 虽然不知道是谁给了他们作死的勇气,但是人家都敢死了,难道郑和还不敢埋?
 然后呢?这些地方总得有个能信得过人来管理吧?咱堂堂天兵总不能管杀不管埋吧,那不成了山大王了?
 通常情况下,郑和会看看当地有没有什么名门望族,然后从这些当地的名门望族里面挑一个出来代管,等回头再找朱老四要个正式的册封文书就算齐活了。
 而具体的标准执行下来其实只有一条,那就是有没有大明户籍。
 有大明户籍的算是自己人,能信得过,哪怕是家境够不上名门望族的标准也无所谓,反正背后这么大个舰队摆在这儿,有敢说不服的就送海里去。
 当然,郑和也敢拿着苏干剌的人头发誓,自己前前后后这么干的次数加一起也没几回,出海三次,这种事儿就只干了三回,反正官面上的记载就只有三次。
 不过,海外的情况跟边市城这边的情况还不一样。
 海外是土人多,那些被舰队扶植起来管理土人的还要指望着舰队给他们撑腰,所以轻易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而边市城这里的情况却要复杂的多,尤其是鞑靼和瓦剌,这两家可是跟大明有旧仇的,万一哪天这些人拿到大明的户籍之后又作乱,搞不好杨少峰还有可能受到牵连。
 琢磨了半晌之后,郑和才开口问道:“状元公给他们大明的户籍,就不怕他们事后再行反叛?
 另外,鞑靼和瓦剌与我大明也是多年的世仇,如今让他们这般轻易的入籍归化,那大明的百姓会怎么想?与鞑靼和瓦剌互相征战了多年的卫所将士们又会怎么想?”
 杨少峰伸手指了指外面,笑着道:“郑公公多虑了,入籍文书还不是真正的大明户籍,后面还有一些流程需要走。
 另外,只要边市城还在,只要边市不关,学堂不关,这些人就没有反叛的可能,哪怕是阿鲁台和马哈木要作乱,城里的这些人轻易也不会跟着他们作乱。
 更重要的是,户部准备迁移一批百姓到边市城定居,到时候边市城的人口比例就会完全变个样,再不是像现在这样儿。
 到时候大明百姓跟鞑靼人和瓦剌人混居在一起,只要不出大乱子,过上个几十年,就再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沉吟了半晌,杨少峰又接着道:“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也不喜欢用这种法子来解决鞑靼和瓦剌与我大明之间的事情。
 但是从百姓的角度来看,这种法子却能够将因为战争而带来的影响和伤亡降到最低,甚至于零,所以我又不得不采用这种法子。”
 郑和点了点对,叹了一声之后端起酒杯道:“和,敬状元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