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忽然嘿嘿笑道:“这一次的试点就已经够夏部堂头疼了,如果真的要全面铺开,我估计夏部堂的头发也该已经差不多了。”
……
杨少峰说要找代王府铺子的麻烦,吴明就直接带着手下去找代王府铺子的麻烦,而且一天最少去两回以上,只要有客人上门,这些人就会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然后要查个账,检查个卫生什么的。
杨少峰要找代王府的麻烦不稀奇。
边市城孤悬长城之外,消息流传起来的速度比之其他地方更快——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当初麦铎围城就有代王府太监大总管刘少冲的影子,再加上最近就只有代王府的人跑去拿宝钞换银子,还安排人手从大同方向带宝钞过来兑换,现在杨少峰出手对付代王府的铺子,其实一儿都不意外。
但是让人恶心的是,这种光明正大的降维打击,让人根本就避无可避,哪怕明知道就是冲着代王府来的,代王铺新派来的掌柜也只能干瞪眼。
要不然还能怎么样呢?除了把这边的情况报告给代王,难道还能学习刘少泽和刘少冲兄弟两个?
而代王府的反应也着实出乎于所有人的预料。
代王朱桂,当今天子的兄弟,封地就在离着边市城不远的大同,一个敢当街强抢民女,役使卫所士卒,锤杀百姓,逾制建造九龙壁的狠人,居然直接就把铺子给关了。
而代王府的铺子关门,无异于给边市城的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听安排,要么就准备从边市城滚蛋。
这些人精一般的掌柜们算是看出来了,杨癫疯根本就是在玩杀猴儆鸡,代王府的铺子就是那只猴,而自己这些人就是看杀猴的鸡。
猴子都被宰了,鸡还敢不老实?
再加上金山银海的出现,更是稳定了边市城对于宝钞的信心,除了那些原本就不太在意的鞑靼人和瓦剌人,剩下的那些大明商人们也老实了下来。
直到年底盘点的时候,李倦意外的发现,自己带来的五百万两白银根本就没兑出去多少,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兑出去了几万两,连十万两的数目都不到。
然后李倦就打算宴请杨少峰和朱瞻基,顺便看看能不能从杨少峰的嘴里再套出一点儿东西——自己来边市城,可是负担着上官的嘱托的!
直到酒过三巡,杨少峰的脸色都红了起来,李倦才开口道:“下官原本还担心会发生挤兑,却不想状元公反手之间就将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下官佩服!”
杨少峰呵呵笑道:“李行长才是真正的高明,一个预约限额的政令下来,就算是本官没出手,这些人照样翻不什么浪花来。”
李倦谦让了一番后又笑着道:“敢问状元公,咱们这银行之事,到底能不能再向万全右卫扩大一些?”
杨少峰想了想,说道:“若是单独向着万全右卫扩开,问题不大。如果李行长想要向整个万全都司展开,那就要谨慎一些了。
万全右卫与万全都司不同万全右卫,辖地只有一处,而且以军户为主,就算是在宝钞的兑换上面出什么乱子,也有军法可以约束,那些军户轻易不会乱来,收拾局面也就容易得多。
倒是万全都司,且不说辖地面积太大的问题,光是治下的百姓就太多了些,一旦出现什么乱子,肯定就不是什么小事儿。”
李倦点了点头道:“状元公说的是。就下官目前得到的一些消息来看,宝钞的升值范围正在扩大,尤其是边市城附近,宝钞升值最快,现在普通百姓手里若是有一贯宝钞,往往能换到五六百文钱,再不是往常连一百文都难的时候了。
不过相对的,京城和顺天府附近的升值速度就要慢的多,甚至还赶不上万全右卫那边的速度快。
不过,总体上来说,百姓现在对于宝钞的认可程度还是要比以往高的多,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了。”
杨少峰点了点头道:“很正常,边市城这边兑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而京城和顺天府则是情况特殊,想要升值起来自然也就慢。”
李倦道:“那依状元公之见,如果想要将这事儿铺开一些,是将边市城的银行业务范围扩大更好一些,还是直接在万全右卫那边新立银行更好?”
杨少峰道:“这就得看夏部堂到底是怎么想的了。如果他老人家想要实现整个大明的金融体系变革,那么毫无疑问,在那里设立银行网点更好,业务范围和模式也完全可以参考边市城的支行,甚至整个大明都可以慢慢设立起网点。
如果夏部堂他老人家只是想要提升宝钞的价值,那现在的局面就已经差不多了,后面再开几个支行,宝钞的价值就会上升,没必要将银行网点全面展开。”
李倦一愣,见杨少峰明显一副甩锅给夏原吉的模样,便不再提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转而将话题都放在了酒桌上面。
远在顺天府的夏原吉在接到了李倦的奏报之后,便如同杨少峰所预料的那样,开始一把一把的薅头发。
两种方案各有好处,也各有各的坏处。
如果按照杨少峰所说的第一种方案,也就是各个州府甚至县治都开设银行网点,那么毫无疑问,宝钞完全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取代银子,大明的国库也将更加的充实,而缺点则是先期必须要大量的回收宝钞,同时还得拿出更多的现银以防着挤兑的发生。
而如果按照后一种方案,那么完全可以在某些重要的地方先开设几个网点,需要准备的现银不会太多,宝钞也能够升值,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挤兑依然有可能发生,而且意味着宝钞取代现银这个从洪武八年就立下的目标被彻底放弃,宝钞只能做为一种补充货币的存在而存在。
薅掉了不知道多少头发之后,夏原吉悟了——凭什么老夫要掉头发?他杨癫疯能把所有的事情全推给手下,自己悠哉悠哉的当咸鱼,老夫也有一堆的手下啊~
没说的,夏原吉直接就把户部的左右侍郎和十三个清吏司的郎中和主事全都给喊了过来,然后让这些人商量,后面的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
三十多个人掉头发,总好过老夫自己掉头发不是?
跟夏原吉差不多想法的还有朱老四。
夏原吉接到了李倦的奏报,而朱老四同样拿到了朱瞻基递上来的小报告,而且还接到了夏原吉递上来的奏章。
然后朱老四琢磨着,自己的爸爸努力了一辈子都没能实现用宝钞替代银子的伟大目标,如果在自己的手上实现了,那岂不是说明自己更牛逼一些?
所以养着四大天王是干什么的?凭什么他们就不用掉头发?
第一百二十四章 面值问题
按照中原堂口的规矩,最强大学有两家,排名第二的起码四五家,所以四大天王也向来是有五个。
多出来的那个不太好说,有些时候就是凑数用的,有些时候则可能是个隐形的大佬,比如李鹤中这样儿的,打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李鹤中就一直是个隐形人般的存在,而且有事儿没事儿就想着告老还乡,比杨癫疯还要咸鱼。
但是这货也绝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物——能安安稳稳的从洪武年混到永乐十四年都稳如狗的,满大明的朝堂上也翻不出来几个!
对于朱老四这种明显甩锅的行为,李鹤中自然是打算告老还乡,现在朝堂上风云诡谲,谁愿意留下来掺合谁掺合,老夫年纪大了,掺合不起!
然而朱老四却不打算放李鹤中离开——正所谓人老奸,鬼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像李鹤中这种人老成精的不留在朝堂效力,让他回家?这不是浪费人才么!
那个杨癫疯是怎么说的来着?最贵的就是人才!
然后李鹤中一边在心里骂着杨癫疯不是个东西,一边跟其他的几个天王和户部以夏原吉为首的众多大佬们一起薅头发。
神飞先生曾经说过,秃了,也就变强了。
随着李鹤中等人把脑袋上最后几根黑色的头发都薅掉之后,还真就让他们给琢磨出了一些门道。
尤其是杨少峰在奏章里面说的放贷与吸纳存款等等的理论,更是被这些大佬们给发扬光大了——入股呗,仗着银行背后的国库和内帑,看什么玩意赚钱就进去掺合一下,反正是用别人的钱来赚钱,怎么着都不可能亏。
还有,既然银行这种好东西存取两便,那就再通过银行试验一下军饷的发放——给每个将士在银行里开立户头,如果有谁家没把军饷给取空,这银行里的钱不就又多了么?
至于所谓的扩大宝钞和现银的兑换,这些大佬们在商量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终于得出来一个靠谱的结论。
先在万全右卫试点。
就像是杨少峰说的那样儿,万全右卫属于军事重镇,这里除了大量的士卒之外,就是那些士卒的亲眷,理论上来说,这些人跟普通百姓的关系不大,完全可以按照军法进行管理。
而按照军法管理的好处也很明显,就是哪怕出了问题,也可以将事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
更别说这些大佬们还琢磨出了一个新的限制。
只允许军户进行宝钞与现银的兑换,暂时不放开百姓和商人以及其他户籍的兑换,等最终军籍这边出结果了之后,再决定是否全面放开。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汉光武 (酒徒) 国风VIP 19.09.20完结历史小说大神酒徒新作。少年刘秀与好朋友严光等人去长安求学,看到皇家车队出行,执金吾将...
-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流光飞舞) 铁血读书VIP 2018-08-30完结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八路军,他们屌丝又穷逼,他们饭都吃不起。善良的娘希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