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光武 (酒徒)



  “这话,是许老怪教你的吧!他不骂朕就不错了,怎么可能感激朕的恩情?!”王莽闻听,立刻接过话头,大声质疑。

  遇到这么一个从来不按常理说话的人,刘秀除了红着脸谢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而王莽却一下子就来了兴致,撇撇嘴,继续大声说道:“你那师傅,什么都好,就是生就了一幅混账脾气。朕拿他当至交好友,他却总是想学伯夷叔齐。要是他真的能采薇而食也罢,朕也认了。就是怕他稀里糊涂,反而做了别人手中之刀。然后,然后又死个稀里糊涂!”

  “这”刘秀有被弄了个头大如斗,愣愣半晌,才苦笑着回应,“学生不敢虚言相欺,家师,家师的确在学生面前,多次提起陛下的恩德!”

  “那是因为,他怕影响了你的前程!”王莽苦笑摇头,然后长长叹气,“他如果真的还念朕的好处,就不会把话说的如此生分了。算了,这是朕跟他之间的事情,你不懂,也没必要懂。你只需要明白,朕将你师傅留在长安,绝非心存忌惮,更没任何恶意就是!”

  “弟子知道,弟子谨遵圣命!”知道这是王莽的心病,刘秀不敢怠慢,立刻大声回应。

  “嗯,你知道就好!”王莽收起笑容,沉吟着点头。“朕不会害他,但也不会任他由着性子胡闹。换了別人,他已经不知道死多少回了。虽然他从来不感谢朕!”

  说罢,又忽然意识到自己如此说话,有点儿损害帝王之威。随即,迅速板起脸,大声补充,“就像这天下,不知道多少人恨不得朕立刻就死。朕不跟他们计较,也计较不过来。朕所作的事情,寻常凡夫俗子,又怎么可能看懂?!”

  凡夫俗子,看不懂,但知道挨饿受冻的滋味!刘秀低着头偷偷腹诽,脸上的表情却毕恭毕敬。

  “你刚才说,进入太学之后才吃饱饭。难道你从前在家之时,总是挨饿么?”王莽的心思,远非常人所能揣摩。忽然又把话头绕回了起点,揪住刘秀先前不小心留下的窟窿紧紧不放。

  “这”刘秀的额头上,瞬间就涌出了几滴汗珠。迟疑半晌,终于还是决定继续实话实说,“圣上容禀,学生家里人丁颇多,但土地却只有百十来亩。风调雨顺之年,自然衣食无忧。遇到干旱、冰雹或者洪涝,就会饿肚子。而官府的税吏,却只管征收税赋,不问灾年还是荒年。所以,所以族中长辈,只能选择细水长流。以期待能多存一些粮食,随时支应官差!”

  “可恶!”王莽用力一拍桌案,震得书简乱滚,“朕,朕早就下过圣旨,荒年酌情减免税赋。朕,朕的大新律里,也写得清清楚楚。来人,给朕去查,南阳的大尹是谁?替朕传口谕给五司,立刻将其革职查办!”注1

  “是!”当值的太监答应一声,转身便走,不给任何人留劝阻的机会。

  刘秀被王莽的果断给吓了一大跳,赶紧又拱起手,小心翼翼地补充,“启禀陛下,大尹,大尹公务繁忙,恐怕未必管得了如此仔细。也许是”

  “朕不管是谁,既然大尹受命牧民一方,朕就拿他是问!”王莽狠狠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补充,“怪不得呢,朕去替洛阳百姓拜祭上天,居然灾民不肯领情,反倒跟逆贼串通起来想要谋害朕。原来是有人不听朕的旨意,在下面胡作非为。这种臣子,朕留他何用。晚革掉一天,就不知道多少百姓遭其所害!”

  “学生,学生代南阳百姓,拜谢陛下!”刘秀无奈,只好拱手向王莽致谢,心中对因为自己一句话就丢了官职的南阳大尹,好生同情。

  “你不用谢朕,是朕失察,养了一群害民之贼!”王莽用力摇头,随即又长长地叹气,“一群鼠目寸光的东西,朕给了他们如此高的俸禄,他们居然还不知道珍惜。既然如此,朕就让他们把吃下去的,全都给朕吐出来!”

  刘秀见他余怒未消,不敢再接茬。垂下头,心中悄悄嘀咕,“看样子,他倒是个心怀百姓的明君。按理说,不该弄出一大堆敲骨吸髓的政令来才对?怎么说的和做的,完全都不一样?今天听我只是说了一句,税赋不问灾年荒年都照收不误,他就革了南阳大尹的职。照这种尺度,天下各郡大尹,恐怕全都满门抄斩,都没有一个冤枉!”

  正愣愣地想着,耳畔又传来了王莽的声音。很低沉,隐隐还带着几分孤寂,“一个个在朕面前,都忠肝义胆,忧国忧民。到了地方上,就如狼似虎。到头来,百姓却把他们做的恶事,全算在了朕的头上。朕这个皇帝,当得也真无趣!”

  刘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继续低着头三缄其口。

  周围的太监和侍卫们,也不敢火上浇油,一个闭上嘴巴,再度做起了泥塑木雕。

  御书房内的气氛,立刻变得无比压抑。窗外的寒风呼啸声,瞬间也变得大了起来。“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仿佛无数孤魂野鬼在哀嚎。而御案旁边的水晶琉璃灯,则亮得扎眼。灯罩内的烛火上下跳动,就像一颗颗正午的太阳。

  在烛火照射下,王莽身背后的舆图,反射出了一层层金光。金光与烛火相互叠加,又从背后将王莽的身体照得更亮,宛若一尊正在显灵的神明。

  低头看了一眼紧张不安的刘秀和装聋作哑的侍卫、太监,“神明”一般的王莽,再度缓缓开口,“朕之所以力行恢复古制,就是因为汉制过于粗疏。只可惜世人目光短浅,总是觉得朕多事,宁愿守着千疮百孔的汉制等死,也不愿意跟朕一道铲除积弊。”

  “昔日商鞅变法,也阻力重重。但商君之后,秦国的实力,却一跃成为六国之首。”刘秀被灯光晃得头晕眼花,不敢再沉默下去,躬下身体,试探着安慰。

  王莽好像瞬间就找到了知音,满意地连连点头。“嗯,你说得对,昔日商鞅变法,也一样受到了百官质疑。商君有秦王支持,朕却根本不需要秦王!”

  “陛下圣明!”侍卫和太监们,再度全都活了过来,齐齐开口称颂。

  王莽的脸色,由失落迅速转为喜悦,摆摆手,叹息着道:“圣明不圣明,自然有后世史家评说。你们现在说,却为时过早。来人,给刘文叔赐座,赐茶!”

  “学生谢陛下厚恩!”刘秀被王莽瞬息万变的态度,弄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赶紧跪倒于地,小心翼翼地叩首。

  王莽却笑了笑,非常和蔼地说道:“你平身吧!心里尊敬朕,不叩拜又怎样?肚子里恨不得朕立刻死,每天磕一百个头也不见得丝毫忠诚!”

  刘秀接不上话,讪笑着起身落座。王莽端起太监们拿来的茶水,自己先抿了几口。然后又示意刘秀也喝了几口,最后,才放下茶盏,笑着道:“扯远了,朕今天找你来,说好了是要当面谢你救命之恩的!”

  “学生不敢!”刘秀连忙将茶盏放到了地上,起身拱手,“当时即便没有学生挡那一下,羽箭也伤不到圣上分毫。学生不敢贪功,更不敢”

  “你挡了就是挡了,朕看到了,自然就得领情!”王莽非常大气地挥了下手,郑重强调,“朕由此,可以看到你的本心!”

  “学生能入太学就读,受圣恩甚多。”刘秀无奈,只好躬身补充。

  “知恩图报,你是个有良心的!”王莽很是欣赏他的单纯,笑了笑,大声补充,“也不枉了许大夫的多年教诲。朕听说,你在太学,连续三年岁末大考,都未掉出过前十,可有此事?”

  虽然话头转移得非常突兀,但是这个问题,刘秀却预先有所准备。因此,略微在心中整理了一下措辞,便笑着回应,“学生是许夫子的亲传弟子,起点原本就比其他同学高,岁末试考得稍好一些,才是正常。况且刘祭酒,扬祭酒,平素也对学生指点颇多,学生不敢不努力,辜负了他们的栽培!”

  “嗯,名师出高徒。这话着实不虚!”王莽对刘秀的态度和回答,都很满意,点点头,继续笑着夸赞。“你追随许大夫主修尚书,得了他几分真传?!”

  这个问题,也未出昨天的预习框架。刘秀笑了笑,快速给出答案,“学生所学,不及尚恩师一成。正应了那句话,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学生瞠若乎后矣!”

  “你想做颜回?”王莽学识渊博,立刻就听懂了刘秀所引用的典故,是颜回评论他自己跟孔子之间差距所言,眉头跳了跳,笑呵呵地追问。

  “学生不敢。学生只知道自己跟夫子之间的差距,丝毫不亚于颜圣之于孔圣!”刘秀也笑了笑,再度低声自谦。

  王莽被他的话逗得莞尔,随即就起了考校学问的念头。这个举措,再度超出了刘秀预先的准备范围。但后者连续三年埋头在藏书楼里苦读,基础打得绝对扎实。自身又反应机敏,见招拆招,将王莽所问的每个问题,都稳稳答了出来。

  王莽开始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出的题目都非常简单。不多时,他就被刘秀的学识所震惊,悄悄地增大了难度。然而,无论他将题目出得多难,只要不过于偏僻晦涩,刘秀总是能给他带来惊喜。到最后,考校竟隐隐朝着探讨方向发展,并且双方在许多地方都不谋而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