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英国佬明显对新四军了解得太少,他并不知道“几个师”对于新四军而言意味着什么!一个师三四万人哦,你抽调几个过去试试!
对于英国佬的提议,不管是重庆还是延安都表示浓厚的没兴趣!重庆方面是怕那帮红脑壳抢了他们的风头,扩大了政治影响力,而延安……到现在仍然奉行闷声发大财的政策,能不出风头尽量不去出风头,打牢基础要紧。
打基础包括:
第一,建血库。苏北之战,拥有防弹陶瓷插板和防刺服的新四军战士阵亡并不多,但很多战士在负伤之后由于缺乏血浆,失血过多在手术台上停止了呼吸,这种情况实在让人痛心。第12军报告说至少有一百五十名原本能够康复的战士因为没能及时输血而牺牲,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延安不打算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所以在交给薛剑强的采购清单里就包括至少一百个移动式采血站和十个大型血库,用以搜集、储备血浆,以确保在战略反攻的时候战士们有足够的血浆用。这些设备很快就到位了,在八路军和新四军控制的地区,很快就展开了献血宣传活动,每天都有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女医护兵在士兵们的护送下,随同采血站一起到各大城镇去,号召那些身体健壮的青年为了抗日事业献血,并且为每一名献血者发放补品和纪念品。这项工作开展并不容易,这年头的老百姓比较迷信,总觉得让人活生生的从自己身上抽血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对此颇为抵触。地痞、流氓、缺钱花的伪军和顽军士兵反倒成了献血的主力军,不过,是要钱的。对此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很看得开,不就是钱吗,爷给得起,只要你的身体没毛病,从你身上抽的血能用就行了!不过随着宣传的深入,老百姓意识到捐血也是在为打日本鬼子出力,从他们身上抽一点血对他们的身体是没有危害的,而且还能在战场上救一名勇敢的战士的命,献血活动渐渐步入正轨。
第二,加大麻醉药品的产量。现代对麻醉药品的管制是非常严格的,薛剑强也只是钻空子弄到一批,这种运气不是天天都有,所以还是得靠自己。因此在延安、胶东、淮北,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始大量收购鸦片膏,用于制造吗啡。当然,设备还是薛剑强提供的,这家伙搞到的设备没别的特色,就是先进!
第三是加快技术兵种的培养。这个大家一直在努力,比如说新四军就用区区十几辆63式坦克培训三百多个车组,每个车组一天也只能练上个把小时,其他时候都是在听教官讲课或者对着空气操作。延安那边则用二十辆80式自行高射炮一口气培训五百多个车组,用杨咏福的话来说,总得多储备一点人才,万一有了战损也好及时顶上去啊,人等装备总比装备等人强。至于空军,练得更狠,几十台模拟飞行器一天二十四小时就没有停下来的时候!猜猜唐译他们一口气招了多少飞行员?说出来吓你一跳:不是一两百,而是整整一千人!当然,绝大多数都只能玩玩模拟飞行器,上上理论课,只有第一批飞行员经常有登机飞行的机会。不过,唐译这家伙简直小气到家,别说轰五,就连初教七也舍不得让人多飞,所以空军飞行员上的教练机并不是薛剑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初教七,而是结实耐操的里-2……这玩意可以用食品和药品跟苏联交换,就算飞坏了也不用太过心疼。高强度的训练很容易出事,几乎每天都有人受伤,但强度只增不减,为了能上天,那些从陆军转过来的飞行员都玩命了。此外还有伞兵,以从苏联归国的远东教导旅为骨干,中央抽调了三千多名老兵,组建了全军第一个伞兵旅,那些抗联老兵就是教官。这些伞兵的训练更加亡命,十几堂理论课和基础训练之后就直接上天,甭管多恶劣的天气,只要飞机敢飞他们就敢跳,飞机不敢飞……那他们想跳都跳不了。相比之下,汽车兵的训练是最轻松的,谁都知道三轮车有多容易开,这年头没什么交通法规,更没有交警,只要不撞车不翻车不撞上人就没事,所以汽车兵的培训非常快,个把月就能教出一批,这效率,跟耗子下崽有一拼。相对而言,维修兵的培养就难一点,不过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三轮车的结构实在是很简单。
第四则是狂修机场,不仅要修可供轰五起降的机场,还要修可供螺旋桨飞机起降的,所修建的机场数量和起降能力远远超过了他们现阶段所拥有的飞机那可怜巴巴的数量,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五,石油。
对,就是石油。
苏北大战在高潮阶段戛然而止,一来固然有苏联驻华武官不合时宜地来访的原因,二来,也是因为油料储备快见底了,再打下去的话,只怕还没有歼灭掘井师团,那些汽车、坦克就要趴窝了!老革命们在第一次品尝到机械化作战的甜头的同时也尝到了油料短缺的苦涩。新四军那边没有油田————胜利油田和渤海油田不敢开发,真要开发了日军还不发了狂一样来抢啊?只能做来料加工,花天价引进生物柴油提炼设备,这套价格昂贵的设备可以将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大豆油、玉米油乃至动物油脂转化成可供车辆使用的生物柴油,原料充足的话一个月可以炼上千吨油呢。遗憾的是压根就不会有充足的原料,这年代老百姓饭菜里一点油水都没有,还要把油拿去变成柴油?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等薛剑强搬运地沟油过来了。当然,也可以想办法从日占区和国统区购买豆油过来提炼的,只是这样实在有点浪费。至于延安这边就简单得多了,直接从地下抽上来提炼!
————在苏联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位于安塞境内的第一座炼油厂已经建成。苏联专家不无感慨的说这么短时间内建成一座年产量超过五万吨的炼油厂,简直就是玩命,负责这个工程的中国工人算是拿出抢修工事的劲头来了!同样是在苏联专家的监督之下,炼油厂进行了试产,又对机器进行了调试,最后提炼出来的柴油、煤油、汽油都质量一流。苏联石油专家不无诧异的说:“中国同志基础那么落后,居然拥有这么先进的技术设备,真是不可思议!”
同样的,位于安塞、延长、子长境内的三座小型火力发电厂也已经落成,虽说由于赶工仓促,存在不少隐患,但都能够使用了。高效的钻井队钻出了几十口天然气气井,这些天然气通过简陋的管道输送到发电厂,马上,发电机组就轰隆隆的运转了起来。与此同时,燃煤发电厂也投入运行,一股白烟从高耸的烟囱冲天而起。看着高耸的烟囱冒出白烟,昼夜赶工熬得整个人都变民形的工程师和工人都露出了开怀的笑容。有电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被唤醒了!
电流以光速顺着早就架设好的线路,再经过几个变压器中转,输往各个工厂、油田,很快,柴油发电机那吵死人不偿命的噪声消失了,机器的轰鸣却越发的响亮起来。
在安塞,一台钻井机正在轰隆隆的往下钻,186、朱老总等领导人和苏联专家,还有无数负责石油开采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在不远处紧张地注视着,负责指挥钻采的苏联钻井工程师同样紧张地盯着仪表上的压力变化,眼也不眨。经过长达数个月的研究、钻探,大家一致认为安塞是油气资源富集区块,在这里开采可收事半功倍的功率,所以大家只是在延长那边打上十几口油井维持每天三四十吨的产量,供整个边区使用,主要力气都集中在安塞这边,当核心工事来啃了。几个月来他们在这里打数十口注水井作前期注水,提高油井的压力,每天耗费的资源海里去了,可一滴油都没有产出,所有人都承受着压力,所以对第一口井能否出油格外的紧张。
钻机以每天三百米的惊人速度往下钻,大量泥浆源源不断地注进去,以确保它正常运转。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等待着……
突然,钻井机仿佛失去了依托似的往上飘了一下,苏联专家用堪比排炮轰击的声音狂吼:“闪开!要出油了!”话音未落,就听到一声闷响,一股漆黑的液体顺着油管呼啸着喷向天空,跟间歇泉似的,但高度是后者的数倍!这玩意儿在空中散开,化作一阵黑雨洒向人群,躲避不及的人马上就被喷得比非洲黑叔还黑了。但没有人会在意被喷到点什么,人群看着那条黑色油龙,瞬间陷入狂欢之中,冲向暴雨般落下的石油任凭它喷在自己身上,挤不进去的就用手接着然后往自己脸上涂,所有人都在欢呼:“出油了!出油了!是个大油田!”
拉夫罗夫教授一个箭步冲过去,盯着仪表,手中的钢笔在本子上飞快的记录着,计算着,直到把所有有价值的数据都记下了,他才露出开怀的笑容,走向186,大声说:“尊敬的主席同志,恭喜你,你所领导的工农武装力量创造了一个奇迹,史无前例地在最不适合开采石油的地区打出了一口高产油井————它今天至少要喷出一百吨油!”
186也被溅了一身,却笑得非常开心,冲着那条张牙舞爪的油龙大叫:“喷吧!喷得多多的!喷得越多越好!”
相似小说推荐
-
崛起1639 (上林春) 起点VIP2019.10.30完结总推荐:1.01万内容简介:国际军火贩子,魂穿同名李信,身处于杞县大牢之内,外有红娘子率众攻...
-
关河未冷 (酒徒) 爱奇艺VIP19.07.20完结李若水、郑若渝、冯大器、王希声、袁无隅、金明欣等六位青年学子,在日寇偷袭南苑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