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仿似没听出来,幽幽道:“这样啊,也罢,你既不愿降我,本司令也不逼你,只要你为我写一本书,书成可放你离去。”
“何书?”
赵九祯沉声问道。
李信道:“《大义觉迷录》,你须批判程朱理学,揭穿朱熹的虚伪面目……”
还未说完,赵九祯便已勃然大怒:“黄口小儿,胆大包天,老夫宁可留千古污名,也不会行此悖逆之事,你莫要多说,老夫愿死!”
二瓤嘀咕道:“总司令,我倒奇了,这些文人伤天害理的事干的不少,怎么一到写《大义觉迷录》上,就又臭又硬,难道这比他们的命还重要?”
“你呀,这就是吃了不读书的亏,等我们打退了史可法和南京的进攻,获得了相对安稳的环境,我希望你能带头,在军中掀起一股读书识字的风气!”
李信似笑非笑道。
“俺的娘!”
二瓤颤叫一声,痛苦的揉着脑袋。
李信脸一沉道:“红娘都在读书识字,她妇道人家能行,你们大老爷们儿怎么不行?要想传家,与国同祚,必须要读书,当然,你若只求一世富贵,我也不勉强你。”
二瓤讪讪道:“总司令,让俺……让俺好好想一想。”
“呵!”
赵九祯忍不住嘲笑。
李信转回头道:“老家伙你先别得意的太早,你们的问题,只是见识浅薄,妄把己心拟天心罢了,时间会让你们慢慢醒悟,就算你一根筋死硬到底,我心中亦有一名气更大的江南名儒,必会为我写。”
“哦?老夫倒要看看此人是谁?”
赵九祯忍不住问道。
“赵老先生,我们打个赌,此人名气比你大,乃江南文坛领袖人物,若是他肯代我写《大义觉迷录》,那么你也得写一本,如若不然,我无条件释放你。”
赵九祯暗暗沉吟,实际上他非常害怕在死后被李信污了清名,如果给他十足的礼遇和脸面,革命军又能表现出足够的强势与能力,他不介意与李信谈谈,谈妥了,为之效力亦无不可,而让他反理学,反自己的信仰,他很难做这出头鸟,不过退一步说,有名气更大的文坛领袖出头,自己跟在后面附冀有何不可?
更何况他不认为李信真有这号召力,无非是以拖待变,磨尽自己的意志再来逼迫。
他也乐得拖延,于是哼道:“好,老夫与你赌!”
第六十四章 哭声震天
李信满面自信,旁人都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大的信心,仅仅是赵九祯与吕维棋,就如此难缠,那个所谓的江南文坛领袖更该爱惜自己的名声才对啊。
李信暂时不多说,事实上他心目中的正选,非水太凉莫属啊,旁人他不敢打保票,但是叫水太凉写,还是有个几分把握的。
更何况理学在明末已经出现了颓势,要不是大清出于统治的需要为理学续了波命,恐怕不出百年就会没落,替代者也许是心学,也许是更具有进步性色彩的资产阶级理论学说,其代表者以黄宗羲、顾炎武为首,崇尚虚君思想,从根源上反思理学。
“总司令,人带来了!”
这时,黄海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李信转回头一看,讶道:“怎这么多人?”
背后来了四五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
黄海嘿嘿笑道:“总司令,您不是要求奇大火好么?我回亲卫连一说,报名踊跃啊,后来我亲自检查,这几个确实够大,但活如何,还得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才知道,不过看他们那样子,总不会是银样腊枪头吧。”
高桂英红着脸暗啐,还莫名奇妙的丢了个责怪的眼神给李信,李信也是无话可说。
那妾却浑身一颤,急声道:“司令爷,您暂时留了老爷性命,就容妾身继续在老爷身边侍候吧。”
“诶~~“
李信摆摆手道:“这老家伙刚才逼你自尽,若非桂英姐拦住,你已经死了,如此无情无义之人,有甚么留恋,你就当你死过一回,与他没关系了,况且做妻岂不是胜过做妾?你看他这身板,这年纪,过几年死了,你若长的丑倒也罢,尚可留下做个粗使老妈子,但你颇有几分姿色,他家奶奶不拿你出去卖钱难道还白白养着你,这是你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我希望你把握住。
我给你两条路,一是你自己挑一个,二是我给你指定一个,这几个是本司令的亲卫,相当于大明朝的锦衣卫与唐宋时期御林军的结合,将来随着我们革命军的势力扩大,地位必将水涨船高,你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做奶奶,你放心,他们踏入这道门,就是为娶你而来,不会让你难堪。”
“妾身……”
那妾呆住了,羞红着脸,现出了为难之色,出于本能,她难以接受亲手挑选相公,不过内心又隐隐刺激,那眼眸不禁在那几个亲卫连战士身上偷偷扫视起来。
“贱人!”
赵九祯一看这神态,破口大骂。
那妾仿佛豁出去了,深吸了口气,向赵九祯盈盈一礼:“老爷请莫要怪妾身,妾身服侍老爷这么多年,虽蒙老爷给吃给穿,却被逼着殉死,妾已经不欠老爷了,今向老爷道别,还望老爷保重。”
说着,便起身望向了那几名战士,盈盈妙目大胆打量,不片刻,指着一名长相最为俊秀的战士,红着脸道:“司令爷,若是这位公子不嫌弃妾乃残花败柳之身,妾愿与他共结连理。”
实际上这个妾长的相对来说还是不错,虽年近三旬,但白白嫩嫩,身材也保持着,还带有一股轻熟的风韵,无非是李信看不上眼。
那名战士陡然现出了狂喜之色,一把抓住那双纤白小手,腼腆的笑道:“娘子,我的好娘子,我会对你好的,我姓何,叫何福,你就是我们何家的大奶奶啦!”
那名妾已经羞的不知该说什么了,那浓郁的男子气息传来,与赵九祯的老迈腐朽味道载然不同,一寸寸的撩拨着她的芳心,脸颊通红,手都在颤抖。
其实女人也好色,她挑中何福,不仅是模样出众,还在于李信所说的奇大火好,三十正当妙龄,她是经过人事的,也有那方面的需求,谁不想找个奇大火好的俏相公呢,那双妙目,不自禁的向何福的胯间扫了一眼。
“贱妇!”
赵九祯气极,须发皆张。
李信哈哈笑道:“好一个存天理,灭人欲,这人欲能灭得掉么,大禹治水,尚知以疏代堵,怎么现代人越活越看不透了?朱嘉这狗贼,害我华夏不浅啊,赵老先生,自己的妾跟别人跑了,你可明白她的心思,也当反思才对,哈哈哈哈,桂英姐,我带你去见兰芝,我们走!”
“嗯!”
高桂英早已心急如焚,猛一点头。
……
就在革命军攻破高邮的同一天,洛阳失守和福王被杀的消息正式传到了北京,实际上,洛阳的事,几天来北京朝野已经有了传闻,但是谁也不肯相信,认为不可能。
在李自成破洛阳之前,北京官绅只记得张献忠,李自成并不太出名,如果仅仅是攻破永宁还不至于引起北京朝野的注意,毕竟十几年来,内地州、县城池失守是常事,在北京算不得重要新闻,只是万安王被杀,才引起了关注。
但万安王算不得重要的郡王,又与崇祯不是近族,只是关注下就过去了,至于李自成是何时何地流窜到河南,有多少人马,如何行事,几乎没人关心。
直到破洛阳和杀福王的消息正式报来,才如晴天霹雳,不论大小衙门,王、侯、贵戚邸宅,茶馆酒肆,街巷细民,洛阳与福王成了中心话题。
崇祯是正午快用膳时得到飞报,登时脸色大变,头脑一蒙,几乎支持不住,连连跺脚,放声大哭。
乾清宫是大明的中朝大殿,崇祯从来没有这样哭过,大小太监和宫女十分惊慌,纷纷跪地劝解,还有些在帘外屏息而立。
一个曾服侍过万历和天启的老太监,一向不大关心宫外的事,总以为虽然有战乱和天灾,但大明江山的根基亦如铁打铜铸,他日夜盼望能亲眼看见国运中兴,此刻忽然得知洛阳失陷,又见皇爷如此痛哭,忍不住哽咽流泪,不忍再听,脚步蹒跚地走到僻静地方,悲叹道:“唉,天,可是要塌下来啦!”
崇祯哭了一阵,便移驾奉先殿,跪在万历的神主前嚎啕大哭,禀报福王遭戮惨事。
周后也听到消息,传旨田、袁二妃,太子和永、定二王赶来,因不奉诏不得入内,便一齐跪在殿外,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匆匆入殿,跪在阶下连连磕头,大哭道:“皇爷,皇后、袁贵妃、田妃、太子与两位小王,劝皇上回宫进餐,不要过于悲伤,以致损伤圣体呐!”
崇祯哪里肯听,反而哭得更响,皇后等也一齐大哭,众多随侍的太监和宫女无不哭泣,从殿内到殿外,一片哭声,好像就要亡国似的。
在奉先殿的院子里,有四棵古柏,其中一棵最粗,最高,相传在嘉靖年间曾遭过雷击,几欲枯死,但到万历初年,竟重新发芽,比别的枝叶更见旺盛。
老太监都说,这一棵古柏有祖宗神灵呵护,从它的荣枯可以占验国运,近几年,不知什么缘故,从树心开始枯死,渐渐地,大半树枝都枯死了,就在那最高处的枯枝上,有一个乌鸦窝,那只乌鸦在窝中被哭声惊醒,跳上干枝,低头下望片刻,忽然长叫两三声,飞的无影无踪。
相似小说推荐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校对全本] (落木寂无声) 起点VIP 2019-09-23完结11.02万总推荐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
-
交手 (可大可小) 起点VIP2019-10-23完结19.41万总推荐潜伏敌后,烽火晋东南!潜伏在敌占区打鬼子的故事。机智 特工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