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崛起1639 (上林春)


  约在半个月后,李信得到了沈阳的消息,大为吃惊。
  哲哲和布木布泰,悬梁自尽!
  顺治,用牛皮纸闷死!
  豪格与济尔哈朗,死于阵中。
  多尔衮,殒于军中。
  阿济格,被一炮打死。
  多铎,一枪打中脑门。
  耿仲明,乱刀砍死。
  尚可喜,被石头砸死。
  吴三桂,丢了一只眼睛……
  整个沈阳,就是一处自相残杀的地狱,血色蒙蔽了双眼,戾气扭曲了心灵,全城都杀红眼了,老人小孩拿起武器上阵拼杀,甚至街坊也互下死手。
  到天亮的时候,沈阳化为灰烬,全城活下来的人,不超过三万!
  几乎是同归于尽的结果!
  对于吴三桂来说,耿仲明与尚可喜的死,其实是好事,只有孔有德命大,没在战阵中死掉,不过二人心里都有数,眼下还不是内讧的时候,因此在简单商议过后,由孔有德为主,吴三桂为副。
  毕竟孔有德年龄大,资历老。
  两个人并没有立刻向李信称臣,而是派出使节,先向李信通报了辽东的现状,再询问以人参貂皮换百万石大米的前议是否有效,李信慨然应允,并且把吴三桂的父母族人悉数释放,随使者一同返回沈阳。
  这就耐人寻味了,暗含相中了吴三桂的心思,哪怕吴三桂和孔有德心知是挑拨,可李信的挑拨,还必须吞进去,毕竟大明势大。
  事态演变至此,关外已经失去了任何对抗关内的能力,二人中只能有一个活下来。
  不知不觉中,已是秋季,李信开始着手把李自成送走,不管是自愿还是强迫,跟随李自成去海外的,有近六万人,其中有半数的老弱妇孺,以目前的运输能力,需要分两趟才能运完,李信征集了大量的海船,另以南海舰队护航,于十月初三把以李自成为首的近三万人送离了香港。
  留下来的人,由刘宗敏统领。
  这其实是为了李自成好,如果让刘宗敏先去,隔一年李自成再去,到时马六甲由谁作主还不好说呢。
  新加坡是李信的自留地,不可能把李自成安排过去,他为李自成挑选的地点是马六甲城。
  马六甲城是柔佛王国的都城,曾被葡萄牙短暂占领,从1602年开始,荷兰数次围攻马六甲,均以失败告终,1639年,荷兰与柔佛王国签订合作约定,于1641年轻而易举占领了马六甲。
  当地土人的装备非常原始,否则也不可能在荷兰人的骚扰下把马六甲拱手让出,以南海舰队的力量,攻取马六甲不费吹灰之力,但李信要求屠城!
  这不仅仅来自于他前世的好恶,更多的,还是断李自成的后路,他担心李自成与当地土人和谐安居,渐渐被同化,索性来一手狠的,杀光当地的原住民,反正荡寇军可以走,李自成走不了啊,当地人又哪里分得清荡寇军与顺军的区别,只能把恨意转移到李自成身上。
  不过当地的荷兰人并未杀害,只是没收了财产驱逐出境,一方面是不想与荷兰人弄的太僵,另一方面,驻台湾的荷兰人并未撤出,李信有些恼火了,算是给个警告。
  李自成也知道李信不安好心,可是他也没办法,只能挥军加入,整整三天,马六甲城尸横遍野,年轻漂亮的女性则留了下来,归李自成所有。
  又过半个月,南海舰队返航,留给了李自成117与093野战炮各五十门,小型女王船十艘,其余各类船只百艘,能否在马六甲重建大顺朝,就看他自己了。
  当南海舰队回港的时候,已是次年早春,西太平洋的低纬度地区,有可能会有台风出现,急于把第二批人送走是不明智的,李信的计划是留待秋后,但高纬度海面风平浪静,于是李信决定亲自去一趟日本。
  德川幕府明确拒绝了全面通商的要求。
  日本人自宋开始,野心就绷不住了,自称日出之地皇帝,宋朝根本无力出海,元朝两次征伐日本,被朝鲜人坑了,劣质船在风浪中纷纷沉没,让日本人自以为有天眷,到明朝,丰臣秀吉虽然攻打朝鲜失败,但大明也是惨胜,并因此损了元气,底裤被扒,这让日本人误判了李信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开日本国门的决心。
  再有西班牙人与葡萄牙意图打开日本国门未果,荷兰人乖乖的只在长崎贸易,德川幕府拒绝大明的通商要求实属情理之中。
  这日,两百来条女王船与五百条运输船驶入了江户湾,江户湾是个天然良港,水深仅为十二米,适合各类船只在港湾中航行。
  陆续有日本人留意到了这支舰队,纷纷驻足观望。
  “哪里来的船队,噢,前面是战舰,看来去挺威武的呢。”
  “难道是荷兰人?”
  “不是,你仔细看,船上的水手不是西夷人,是……大明,肯定是大明!”
  “我的天,大明是来攻打幕府么?”
  江户湾沿岸的炮台也发现了这支闯入的舰队,急忙调转炮口,先发一枚炮弹示警。
  “嘭~~”
  前方窜出一道水柱。
  李信一挥手。
  有旗手打出旗号,各船依然降帆,渐渐停下。
  他是来武力威摄的,并不想与幕府发生冲突,攻打江户,只是在谈判破裂之后的最次选择,因为打了没法占领,只是徒惹仇恨,他还是希望能与德川幕府好好谈谈。
  于是一艘小船被放了下来,前次访日的鸿胪寺卿面色苍白的被放入船中,在两名亲卫的陪同下,又紧张又兴奋的向岸边驶去。
  李信曾答应他,如果今次能建功,就把鸿胪寺改制为外交部,专门执掌对外交往,并大讲了一通外交部与鸿胪寺的区别。
  外交部的权力将大为扩充,与六部并列,因为李信不愿搞藩属国那套,国与国之间,披着个平等的外衣交往,这就加大了外交部可以操作,回旋的余地。
  他懂了。


第四三六章 保重(全书完)

  “明国摄政王?”
  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完全懵了,要知道,李信是摄政王,在他的理解中,地位同等于他这个征夷大将军,掌握国之重器,哪能轻易乱跑?
  但更令他担心的是,李信是什么人?
  德川家光虽然搞闭关锁国,却不代表对身边的庞大邻居不关心,李信平灭国内动乱,监禁崇祯,大败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对朝鲜百般盘剥,又把满洲生生拖入内战的境地,这样的人,找上门肯定是为了自由贸易一事。
  自日本派遣遣唐使以来,与大唐、大宋和大元都是自由贸易,甚至到了明朝,日本要自由贸易,大明因海禁,反而对贸易做了诸多限制,结果现在反过来了,大明要求自由贸易,日本却是闭关锁国了。
  毕竟幕府不是天皇,在名份大义上,属于僭越,因此自镰仓幕府以来,至德川幕府,实际上幕府的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德川幕府不得不闭关锁国,以封闭加强统治。
  不过幕府是有私心的,留了长崎一个口岸,独掌对外贸易往来,获利丰厚,如今李信要他对外开放,这不是要幕府的老命么?
  底下大名获取了丰厚利润,可以招兵买马,幕府还怎么统治?
  他的心腹青山忠俊忧心忡忡道:“李信此来,必不怀好意,君上,有没有可能把他拒之门外?”
  德川家光摆摆手道:“我若拒了他,他可以去京都,倘若京都那位得了大明的帮助,你说会怎样?而我们压制大名,各地大名早已不满,只是无力反抗罢了,一旦大明与京都签署了盟约,你再说说看,又有多少大名会投向京都?到时我这江户算怎么回事?”
  青山忠俊不禁骂道:“这姓李的就到处搞事,日本跟他有什么关系?天照大神怎么不就来一场旋风,把他的舰队消灭在海上?”
  “哎~~”
  德川家光叹了口气,还指望天照大神,如果天照大神有灵,怎么不把那些西番先给劈了?
  李信来日本,确实给他出了个难题,不理会不行,因为京都还有天皇,执掌名份大义,几百年来,幕府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天皇万世一系,从未换过。
  而且德川家光可以确认,李信如果找上后水尾太上天皇,老家伙会非常乐意与大明合作,天皇有名份大义,放开通商对天皇一系并无损害,甚至还能通过税收增加收入,有了财权,又有名份,就能逐渐排挤幕府,把政权握在手上,这对于幕府是非常危险的一个变化。
  可是消灭明军,杀死李信,又是不可行的。
  现在的日本,可不是丰臣秀吉时代的日本,丰臣秀吉征伐朝鲜之前,戎马一生,在军中统一了日本,在个人威望上一时无俩,才能召来各地大名,集中起力量。
  而德川幕府先天不足,同被誉为战国三杰,丰臣秀吉天纵其才,武田信玄勇猛无双,平平无奇的德川家康为何能建立幕府?
  因为他活的够长,够隐忍。
  他曾与丰臣秀吉为敌,不是对手,受其招抚,丰臣秀吉攻打朝鲜失败,悻悻而终,他却实力无损,后来他又熬死了武田信玄,如果非要作为对比的话,德川家康大概可看作中国历史上的司马懿,建立的政权,充满着利益交换与妥协,中央的权威先天不足,如果他敢于向明军用兵,底下的大名会立刻造反夺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