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崛起1639 (上林春)


  主要是关中土地贫瘠,搞国有农场收益有限,搞不好还倒亏钱,不赚钱的买卖李信是不会做的,与其把劣质资产握手上不断的往里面填补资金,还不如分出去,最起码能落个好名声,也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反是一些别人不要的山地,都被李信圈走了,比如商洛一带的山地梯田。
  在大多人数眼里,这种地种不出粮食,且位于山区,交通不变,是垃圾,但是将来把路修通,铺上了水泥路,改善山区的交通往来,再根据当地特点,种植木耳、香菇、药材、竹笋等高附加值产业、并从事林业、果园,山鸡山猪的饲养,早晚会把大山变成一座座的金山银山。
  对于李信来说,山脚下的低产田才是垃圾,可惜老百姓不识宝,虽然这种做法很不地道,可这才是历史的常态,紧抓优质资产,把劣质资产放出去,这段日子以来,李信时常深入商洛的大山中实地考察。
  时间到了五月,随着两路军队前行,沿途城镇望风而降,因装备向着近代化发展,周边陆地难逢敌手,李信有意缩减常备陆军,加大海军投入,因此收编来的数万明军几乎都分配了土地,解甲归田,除非特别精锐,才纳入麾下,毕竟李信不可能一直承受高昂的军费开支。
  他的思想是典型的现代人思想,投入必须要有回报,如明朝那样,供养数十万边军,最终形成财政黑洞,这是李信无论如何都不肯做的。
  在他的构想中,军队主要用于对外作战,对内维持治安还是以警察部队为主,在这个思路下,一部分内地的城镇是不驻军的,军队集中起来,驻扎在交通要道、大城市或者节点附近。
  事实上如明朝那样,一个县城驻几百个兵除了防老百姓,完全没有战略上的用处,再退一步说,如果老百姓揭杆而起,分散驻军只是给叛军送武器。
  总之,李信的思路是要把以往的以军事建设为中心,引导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上面,可这并不意味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与其维持着人数优势,不如加大对武器研发的投入,并且建立战时组织动员机制,寓兵于民,精兵简政,使得军费开支尽量现代化,合理化。
  就目前而言,荡寇军陆军有近三十万兵力,主要驻扎在京城、南京、两广、湖南江西、交趾、东北和西北边境,暂时他的地盘,还是大明的基本盘,两京一十三省,要想真正把西南、西北与东北纳入疆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须政治、军事与经济三管齐下,李信不指望一蹴而就。
  五月底,关中基本上安定下来,于是李信领黄得功与吴长功,及李自成所属部将亲信数百人,去往成都,临行前,任顾君恩为陕西巡抚,原顺朝工政府尚书黎志陞为山西布政使,王强为三边总督,白广恩为宣大总督。
  并要求顾君恩拆除秦王府,黎志陞拆除晋王府,王府花园经修缮后免费向民众开放,王府土地留一部分用作官衙,其余按南京模式,划分为一块块,拍卖给当地富户。
  秦王府占地面积约一点五平方公里,比南京紫禁城都要大,土地拍卖的收入不必缴纳朝廷,向中央银行兑换为银元和纸币之后,留当地使用,这让顾君恩和黎志陞欣喜不己。
  李信一行合计六万多人,出武关道,经襄阳、重庆入蜀,至于李自成的核心闯军,暂时迁往两湖屯田,李信不可能白白养着。
  当抵达成都城下的时候,已是六月底。
  艾能奇与刘文秀早被放了回去,李定国带着二人及大西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一番见礼之后,李自成问道:“敬轩怎么没来?”
  李定国叹了口气:“父王于年前已自去帝号,改称西王,不再处理政务,本应于后宫颐养,可是……多年征战的旧伤复发,滴滴拉拉一年,怕是要不行了。”
  “哦?”
  李自成惊讶的看了看李信,张献忠与他年龄相仿,都是四十出头,正当壮年,而且他和张献忠打交道不止一两次,没看出有什么隐疾。
  李信也有些惊讶,挥挥手道:“进宫瞧瞧罢。”
  李定国在前引路,傍晚时分,李信等人见到了张献忠。
  张献忠躺在床上,面色腊黄,瘦的皮包骨头,眼皮耸拉着,那满把的大胡子也剃去了不少,这一看就不是装的,是真的病了。
  李自成大惊道:“敬轩,你怎会如此?”
  张献忠勉强睁开眼睛,眼球腊黄,茫然的看了看,便向李信道:“摄政王爷,张某抱病在床,就不给你施礼啦。”
  “无妨!”
  李信淡淡一笑,问道:“可曾请过大夫,大夫如何说?”
  “哎~~”
  张献忠吐了口浊气出来:“多谢摄政王爷关心,已无药可医,俺老张心里明白的很,就这几日喽,想我杀人如麻,两手血腥,连老天爷都看不过眼要收了我,都是报应啊!”
  李信觉得张献忠不象是隐疾发作,倒有几分沉溺于酒色,被掏空了身子的模样,再联想到李定国曾吞吞吐吐,他越发确定。
  其实不难理解,张献忠好色,行军打仗带着几百个美人儿,夜夜笙歌,铁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再加上兵败灭国,心情惶恐,自暴自弃,更加的纵情于声色,身体早就被掏空了。
  李信暗暗叹了口气。
  张献忠则是把目光移向了李自成,勉强笑道:“老李呐,咱们可是难兄难弟啊,我算计过你,你也算计过我,咱们都曾称王称帝,但都不是真命天子,这一辈子,恩恩怨怨总算有个了结了。”
  李自成心头感慨,虎目含泪,不自禁的紧紧握住了张献忠那枯黄干瘦的手掌。
  张献忠又看着李定国,向李信道:“摄政王爷,定国是我的义子,我把一切都交给了他,不过他到底年轻,做事有点毛糙,今天我就厚着这张老脸,求摄政王爷多帮衬帮衬啊。”
  李信点点头道:“你放心,我一直都很重视中国人在海外立足,我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多谢摄政王爷!”
  张献忠咧嘴笑了笑,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随即浑浑噩噩的闭上了眼睛。


第四一七章 回北京

  三日后,张献忠撒手西归,在张献忠的灵前,李信封李定国为澳洲王,继承张忠献的一切,将带着张献忠残部去澳大利亚立国。
  原本李信还有让张献忠去马六甲的打算,但是张献忠自暴自弃,丢掉了性命,相比之下,李定国的性子稍显忠厚,在狡诈和变通方面略有不足,去鱼龙混杂的马六甲开疆拓土,很可能会吃亏,最终李信还是决定把李自成弄去马六甲,送李定国去近乎于封闭的澳大利亚。
  毕竟李自成也有过拷饷的不光彩历史,真把他逼上绝路,他会拼命的!
  虽然张献忠的丧事办的很隆重,成都老百姓却是弹冠相庆,就差放鞭炮了,大西的官员也是神思不属,等着被李信接见谈话。
  在张献忠下葬之后,李信先找来了李定国、艾能奇与刘文秀,对后二人道:“我打算把你俩留在北京,封为国公,发给田宅土地,如何?”
  “这……”
  二人心里一惊。
  澳大利亚虽然遥远,但去了就是土霸王,反是留在李信身边,伴君如伴虎啊,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有横祸上身,况且经过这么久的斟酌考虑,两人都做好了去海外的准备。
  相视一眼之后,刘文秀咬牙道:“摄政王爷,刘某愿去海外。”
  “哦?你呢?”
  李信看向了艾能奇。
  艾能奇也道:“艾某也愿去。”
  “这样啊~~”
  李信为难道:“放你们出去,不是不可以,但你二人曾是张献忠的义子,地位与李定国差不了多少,而海外艰险,土著虽愚昧落后,数量却百十倍于你们,倘若不能三人同心,必祸起萧墙,再看你三人,年龄相仿,我实在不敢把你俩放走,出了任何差池,都关系着数万人的性命。”
  二人明白了,这是逼他们当面表态,臣服于李定国。
  讲真,他们对于李定国是不大服气的,同为张献忠的四大义子,凭什么屈居于李定国之下,本来都有到了海外,把李定国掀翻的心思,反正天高皇帝远,李信管不着,只是此时此刻,不表态能行么?
  李定国也是浑身一震,以他的本能,想要说自家兄弟不必如此,但好歹还拎得清轻重,强忍着没吱声,不过看向李信的眼神里,充满着感激。
  艾能奇与刘文秀偷偷打量着李定国,并未等到臆想中的谦让推辞,心知只能暂时向李定国称臣,待去了海外再说后话,于是双双道:“我二人愿奉澳洲王为主,与之同进共退,共同开拓海外。”
  “好!”
  李信叫了声好,转头唤道:“去把大西把总以上的众将都叫过来!”
  “得令!”
  几名亲卫快步而去。
  艾能奇与刘文秀满脸苦涩,很明显,李信是要让他们当众参拜李定国。
  果然,众将陆陆续续到来,李信看向这二人,目中隐有催促之意。
  二人暗叹一声,当着数百将领的面,向李定国表示效忠,将来再想反悔就没那么容易了,可形势容不得他们变卦,只能向李定国磕头称臣。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