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崛起1639 (上林春)


  赵秀才脸都吓绿了,其他人虽然不再磕头,却仍是跪着不动。
  李信无奈道:“是我说的太重了,我向大家道歉,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皇帝一言决人生死,这不怪你们。
  但是,我必须要说清楚,人与人之间,身份或许有高低不同,在人格上却是平等的,除了父母恩师,没有谁有资格接受他人的下跪!
  都起来吧,你叫什么,别紧张,我又不会吃了你,只是过来看看大家的情况,了解一下我们还有哪些工作做的不到位,如果不欢迎我,我立刻就走。”
  都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移民们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可那眼神依然躲躲闪闪,赵秀才咬牙道:“小民姓赵,双字尚义,皇....摄政王爷给俺们安排了好去处,俺们感谢还来不及,哪敢不满。”
  李信摇摇头道:“是我该感谢你们,因为你们信任我,我实话和大家说,交趾虽然土地肥沃,朝廷在政策与安置上也给予了最大扶持,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那个地方湿热难耐,疫瘴频发,北方人过去很难适应,搞不好要死人的,而你们依然响应我的号召,义无反顾的来了,参与到对交趾的建设当中,你们是交趾的建设者与奠基人,你自己说,我该不该感谢你们?”
  赵秀才目瞪口呆,自己有这么伟大吗?他总认为是李信赏了口饭给他吃。
  李信又道:“我们的朝廷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而不是欺压老百姓,你现在不明白,没关系,以后会明白的,我再对你们提一个要求,以后一律自称我,不许再以小民自称,知道吗?”
  “是,是!”
  赵秀才连连点头哈腰。
  李信笑着问道:“大家从哪儿过来?家乡如何?一路上有什么不满意直接向我提,我们会尽量改进,先从你开始吧。”
  李信随手一指,指向了曹麻子,慧英出于职业习惯,掏出本子和笔准备记录。
  “俺?”
  曹麻子一惊,连忙道:“回摄政王爷,俺叫曹麻子,打小无爹无娘,因幼年出过麻疹,脸上坑洼不平,别人都叫俺曹麻子……”
  曹麻子还在自我介绍着,李信已挥手打断:“你叫什么名字,我不是问你的绰号。”
  曹麻子挠了挠后脑壳,讪讪道:“俺爹娘死的早,好象没给俺起过名,所以俺沿着大伙儿的称呼,一直叫曹麻子。”
  李信眉头皱了皱,不悦道:“好好一个人怎么能叫麻子?将来你有了娃,别人问你娃你爹叫啥,他说叫麻子,这不是让人笑话吗?你不介意的话我替你取个名,你从北方来,奔南方去,就叫曹向南,如何?”
  “曹向南?”
  这个名字很平凡,没什么特殊的寓意,意义却不一样,这是李信起的啊。
  曹麻子现出了激动之色,差点就要跪下,好在他还记得李信不喜欢人下跪,改为弯腰道:“谢谢摄政王爷赐名,俺以后就叫曹向南,将来俺的娃问起,俺可以大声的告诉他,你爹的名字是摄政王爷给起的!”
  李信不动声色的把曹麻子扶正,笑着道:“起个名字也不是多大的事,没必要大惊小怪,继续说吧。”
  曹麻子接着道:俺们来自于陕西临晋,那里挨着黄河,一下暴雨,大片大片的沃土就被冲进河里啦,每亩地打不到一百斤麦子,就这样,大顺朝还收俺们六成的租子,俺不瞒摄政王爷,俺们每天只能喝些稀粥,从来没吃饱过,也穷的娶不上媳妇,这次是赵秀才告诉俺们,只要肯去交趾,就可以每人分十亩地,还分媳妇,俺们就来啦!”
  “是啊!”
  德贵叔也鼻子一酸,抹了抹眼角道:“摄政王爷,关中老百姓是真的苦啊,原本连年灾荒,现在又来了闯王,前次说是进北京当皇帝,收了一大波金银粮食,说什么从北京拷饷回来,再反哺大家,让关中老百姓过都上好日子,结果被摄政王爷您给打败啦。
  后来没过多久,又有满鞑子攻打山西,说什么山西一失,关中就保不住了,鞑子多凶残啊,看看河北给糟蹋成了什么样,闯王借此又在关中收了一波,所幸打退了鞑子,但老百姓全被榨干啦,现在收六成的租子,根本就活不下去啊,还亏得摄政王爷给了条活路,这几日来,天天都能吃饱,能吃肉,这搁在以前,都是不敢想啊,呜呜呜~~“
  说着,德贵叔膝盖一软,大哭着就要下跪。
  亏得赵秀才站他边上,连忙扶住,才没能真跪下来。
  “哎~~”
  众人均是叹了口气,关中的老百姓,不容易啊!


第四零二章 李自在

  (谢谢好友yaoeric01的月票~~)
  在近三百名移民中,除了曹麻子等数十人来自于陕西,还有河南人与山西人。
  山西与陕西同样存在过度开发与水土流失加剧的现象,而且山地面积占比相当大,比陕西好不了多少。
  刚开始,移民们还很紧张,但随着交谈的深入,李信又确实和蔼可亲,紧张的情绪渐渐得到了缓解,七嘴八舌,把掏心窝的话都说了出来。
  诸如被毒打过多少次,又如父母过世无钱下葬,直接拿草席一卷,挖个土坑偷偷埋了,还有的因为受灾欠下了巨额债务等等,那真是苦水不停的倒,说到伤心处,均是纷纷抹起了眼泪。
  当然了,对于从临清到嘉定的这一段路,每个人都非常满意,能吃饱,又不打不骂,还能有什么要求呢?
  不知不觉中,大半个时辰过去,李信拉着一个老农民的手道:“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你们虽然一无所有,但最多两三年,你们将用双手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们是过来比较早的,我希望到交趾之后,尽快适应南方的生活,有困难记得找当地官府或驻军,他们会竭尽全力为大家解决,好了,我不耽误大家了,早去一点,说不定能分到漂亮点,年轻点的婆娘,我衷心祝愿大家,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说完,又转头问道:“他们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
  一名工作人员道:“回摄政王爷,按预定计划,是在嘉定停留一天,明日乘船去象山,但是港口除了执法船没有多余的船,象山那边的运输船也有限,大部分被调去了南海舰队,偏偏三天前又送走了一批从安庆来的移民五百人,.只有等船回来才能送他们过去,大概还要有个十天吧。”
  李信略一沉吟,便道:“传令,战舰直接开往南京,等我命令,我们从嘉定走陆路回南京,运输船调剂一下,一部分驶回象山,另一部分留给移民,要确保移民能够畅通无阻的尽快抵达交趾!”
  象山是个天然良港,李信是打算把象山作为东海舰队的驻地,将来把驻青岛的舰队改编为黄海舰队。
  “摄政王爷,使不得啊,怎能由您把船让出来,我们多等几日不碍事。”
  难民们连呼使不得,开玩笑了,李信能和他们交谈就很是受宠若惊,哪能再让李信把船让出来?
  李信拱了拱手:“我自己的土地,我还没去过,刚好借这机会看一看,与人方便,何乐而不为?大家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我再次祝愿你们一路顺风,也许在我们还会有见面的机会,告辞!”
  “摄政王爷,您慢走啊!”
  移民们依依不舍,他们从未见过这样亲民的皇帝,恐怕传中的尧舜也不过如此吧。
  李信挥了挥手,带着众人离去。
  移民们站在原地,目送着李信,无不嚎啕大哭,他们越来越觉得,这一趟是搏对了,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向往与信心。
  李信的计划是从松江、苏州、常州与镇江一路回南京,他确实有视察自己领地的心思,这次刚好赶上了,其中以松江与苏州是重中之重。
  前者是棉纺织业的基地,后者是丝绸业的基地,荡寇军在当地都设有工厂,他打算视察工厂,了解生产情况,再召集当地工商业主召开坐谈会。
  红河三角洲历来是稻米的主产地,每年最多可种三季稻,随着被收入囊中,后续移民的不断涌入,朝廷的手里将掌握巨量的粮食,又因郑芝龙远走菲律宾建国,沿海的最大威胁已不存在,接下来只需要建造巨大的运输船,把稻米运往全国各地,再配合廉价棉布大量涌入市场,米、棉双轮驱动,冲击现有的价格体系,以经济手段摧毁江南的地主庄园经济生态。
  在这之前,他打算给松江和苏州业界最后一次机会,将其联合起来,成立股份制纺纺织企业与丝绸集团,如不听劝说的,那就没办法了。
  “嗯?”
  李信突然心中一动,他发现,张皇后正在打量着自己,美眸中满是好奇,不禁转头看了过去。
  张皇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俏面一红,连忙半低下了头。
  “姐姐,怎么了?”
  周菡嘻嘻一笑。
  张皇后不自然道:“我算是明白摄政王为何能得民心了,就说刚刚与老百姓随意交谈,自古以来,又有哪个帝王能做到?而且还把自己的船给让了出去,朱家的天下,丢的不冤啊!”
  “哼!”
  长平不服气的哼了一声:“沽名钓誉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