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子也如个温柔的妻子,拿干布给李信擦脸,李信的身上实在太脏了,钻了圈下水道,全是污垢泥渍,尤其浑身散发出一种非常难闻的腐臭味道。
“先这样吧,待会儿我好好洗个澡。”
李信无奈道。
“嗯!”
红娘子点了点头,那美眸中透着欣喜。
李信问道:“库房可有清点,收获如何?”
“这……”
红娘子竟然现出了迟疑之色。
“怎么了?”
李信惊讶的追问。
红娘子咬咬牙道:“李公子,库房正在清点,但银钱粮米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银子可能只有几十万两,粮米也就几万石。”
“怎么会这么少?”
李信大为意外,转头向福王问道:“外间盛传你富可敌国,万历在世时,给你赏赐无数,这几十年来,你又搜刮了不知多少银钱,银子呢?是否被你私藏起来了?老实交待,免得吃苦。”
其他人也持有如李信类似的想法,纷纷不善的看了过去。
福王哭爹喊娘:“好汉,好汉,小王府里只有这么些啊,你哪怕把小王剁碎了喂狗,小王也拿不出来啊。”
“嗯?”
李信望向了刘太监。
“好汉,王府确实只有这些,听奴婢为好汉解释……”
刘太监娓娓道出了缘由,虽然说的很隐晦,但大多数人都听明白了。
关键在于,福王不能出府,所有的事,包括产业,都是下面的豪奴帮他经手,名义上,福王有多少多少家产,看上去非常惊人,可是在实际上,这些钱的大部分都被下面人私吞了,真正落他手里的恐怕十不足一。
哪怕福王意识到数目不对,派太监去查,但太监也不是好东西,收取贿赂,与豪奴沆瀣一气,以天灾人祸或路途不靖等各种理由哄瞒,他既便不信,再派人去查,结果不会有异,第二批太监又收贿赂,回家跟他胡扯,派人出去查帐只是平白的让人发财。
甚至很多诸如强抢民女,夺人产业的恶行福王并不清楚,是下面人借他的名义,把屎盆子扣他脸上。
可以说,整个王府里里外外近万人,全烂透了,都在打着福王的招牌敛财侵民。
李信看向福王的目中不由现出了同情之色,当然了,福王自身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主要是看起来风光,却是如个猪般被圈养着的可怜虫。
福王府面积不大,两万三千平方米,而同处于河南的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宫的基础上改建,周长就超过了八里,相比之下,福王的活动范围只有这两万多平方米,一辈子不能踏出府门半步。
有时李信甚至会想,如果万历强硬,福王在国本之争中获胜,明末的历史会不会改写?
这很有可能,朱常洛当了皇帝,一个月不到就死掉,继位的天启也仅仅活了七年,连续二帝短命,对于一个王朝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而福王最起码长寿,别看他胖,又酒色无度,但活的很滋润,一个长命的皇帝,既便是如他爹万历那样几十年不上朝,也是很强大的震慑力量。
不说别的,如果不是天启死了,崇祯刚刚继位,李自成未必敢造反,这和太平天国起义同理,都是卡在老皇帝驾崩,新帝登基的节骨眼上。
而且福王现在看上去昏庸,当了皇帝未必昏庸。
‘果然是国本之争啊!’
万历在国本之争中败下阵来,一群腐儒误了大明,大明的气数也尽了!
第三十六章 挥泪斩马谡
殿内的气氛有些古怪,众人看向福王的神色都有些复杂,黄海便是道:“总司令,要照这样说,那咱们还不如找一处福王名下的田庄,搞不好收获比攻打王府还多哩。”
“王府有王府的好,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福王。”
李信摆了摆手,向福王道:“我们是中华革命军,我是革命军总司令李信,以后就称呼我总司令,你只要老老实实按我的吩咐去做,我可以不杀你。”
“是,是!”
福王哪有半分藩王的样子,唯唯应诺,分辩道:“其实小王足不出府,并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都是下面的恶奴联手欺我,可恨之极,还望总司令明察秋毫。”
“哦?是么?带下去,严加看管,太监与福王一家分开关押。”
李信呵呵一笑,突然面色变冷,挥了挥手。
“得令!”
一群士兵把福王父子与太监分别押了下去。
一众目光又纷纷投注到了李信身上,李信知道这些人在想着什么,福王府上几百个美人儿勾人魂啊,他也很好奇,正要让人把福王的妃嫔宫女全部带过来,却是两名女兵步履匆匆,附耳对着红娘子说了什么,红娘子顿时面色一变。
“怎么了?”
李信问道。
红娘子冷声道:“你千叮咛万嘱咐,不得尖银女子,但还是有人管不住自己,刚刚有三名士兵,偷偷拉了三个宫女回房污辱,现已被邢武拿下,你看怎么处置吧。”
李信顿时眉心一拧,他想不到,还真有人如此急色,当即沉声道:“带上来!”
“得令!”
那两名女兵快步而去。
不片刻,邢武带着几名亲卫押了三人进来。
“跪下!”
邢武喝道。
那三人面色灰败,乖乖跪了下来。
李信一一打量着,三人不敢对视,纷纷低下了面孔,两名是红娘子带来的草莽人士,另一名是在杞县投降的明军,也是他那一百单八将的班底之一,好象还是个班长。
许久,李信问道:“可还记得军中三斩之律?”
“记得,记得,咱们一时胡涂,还望总司令饶命啊!”
三人忙不迭的哀求。
李信又问道:“尖银妇女,该当何罪?”
“这……”
三人嘴辱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哼!”
李信冷冷一哼:“我早就打过招呼,想要女人,会有,只要你立功,就有妻室,攻破王府是天大的功劳,还怕不分给你?可你们,偏偏干出这种事,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还是色欲熏心,冲昏了头脑?来人,拖下去枪毙!”
“总司令,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
“总司令,我们愿戴罪立功!”
那三人磕头如捣蒜,哭天抢地的哀求。
红娘子心中不忍,尤其是那两人,当初义助她攻打杞县,却落个横死的下场,心里总不是滋味,于是从旁求情:“李公子,毕竟是一时胡涂,不如暂且寄下项上人头,让他们戴罪立功吧,那三名宫女失了名节,可以先放着,等他们立了功再许配过去,如此一来,坏事变好事,想他们也会感恩戴德,体念你的恩情,从此铭记于心,兢兢业业。”
“嗯?”
众人一听,确实如此,这不是两全其美么?就是那三人,也是目中射出了希翼之色。
李信却是肃容道:“坏事变好事?红娘,我也想啊,你当我愿意杀自己的兄弟么?朱洪武屠戮功臣,我不耻为之,我李信决不愿将来九泉之下,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我杀自己的老兄弟,但是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既然立了规矩,就要遵守,更何况在朱连山顶定军纪之时,我还特意提醒大家,有意见当面提,过了当晚,正式实行,当时可有人反对?
各位,我们不是李闯,李闯以兄弟义气治军,军中屡屡犯禁,虽他有心整肃军纪,奈何起兵之初就立身不正,有心亦无力,而我们是正规军,怎能不依法令行事?明明是犯了死罪,却硬是把坏事变成好事,糟蹋了人家的清白,娶回去就没事了,那要军纪何用?将来如再有人杀良冒功,难道死人还能复活?
弟兄们,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军纪的败坏,就是从戴罪立功,坏事变好事开始,否则诸葛亮为何挥泪斩马谡?我们创业初始,还很弱小,如果现在就军纪不存,还怎么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难道要学那李闯败一次逃一次,弟兄们非死即伤?
我领着大家起兵,不是让你们送死,而是真心希望将来天下太平了,与我共享繁华盛世,等我们都老了,可以坐在一起饮酒,回忆着年轻时的峥嵘岁月!”
说着,李信仿佛被自己感动到了,眼圈微微泛红,深吸了口气,又道:“其实我清楚,有的人跟着我是被逼的,也有人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落个温饱,没什么大志,天下百姓的苦难关他球事,好,今日我李信再给大家最后一次机会,凡不愿跟我者,我发一百两银子,离开洛阳之后各奔东西,谁要走,站出来!”
说到最后,李信声色俱厉,狠狠盯着厅内诸人。
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很多人胸无大志,小富即安,随大流,不愿做出头鸟,让他站着不动,或许会考虑拿一百两银子,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小日子,但是他让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出来,几乎没人有这个胆量。
而有胆量站出来的,又多半是野心之辈,怎么可能为区区百两银子就被打发回家呢?
攻打福王府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李信展现出了比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更加高明的组织力与谋略,让人更加有信心。
相似小说推荐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校对全本] (落木寂无声) 起点VIP 2019-09-23完结11.02万总推荐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
-
交手 (可大可小) 起点VIP2019-10-23完结19.41万总推荐潜伏敌后,烽火晋东南!潜伏在敌占区打鬼子的故事。机智 特工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