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崛起1639 (上林春)


  不过他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计较,望向了北方,目中现出了愤恨之色,沉声道:“你们的先辈在大明建立之初,背井离乡,于苦寒之地扎下根来,世世代代开拓辽东,立下大功,沈阳城破,也不能怪罪你们,是明朝的官员不作为,让你们承受了苦果,我不怨辽东的百姓,此事作罢,不过,如果把你们留我帐下听用,你们的家人会不会被鞑子报复?”
  冯远苦涩道:“怕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总司令,大伙儿也不怨您,两军交战被俘,没什么好说的,偏生您还好生对待,已经仁至义尽啦,不管您怎么处置咱们,是杀是剐,咱们决无怨言!”
  李信问道:“也就是说,无论是杀是放,都会连累到你们的家人,对不对?”
  三人均是沉默不语,不远处的汉军八旗俘虏也是面现凄色,想到远在沈阳的妻儿,甚至还有人失声痛哭。
  “我明白了!”
  李信点点头道:“那只能暂时委屈各位,隐姓埋名,担当监工,过一阵子押送满洲人和蒙古人去海州开矿,这个时间有可能是几年,对外则宣称被征为苦役,如此,或可保你们家人无恙,如有不愿意,我也不勉强,战后可自行离去,是生是死,与我无关,如何?“
  “总司令!”
  冯远、江辉和王六浑身剧震,虎目含泪道:“都说总司令仁义,今天弟兄们算是见识到了,总司令怎么安排,咱们就怎么做,他日反攻关外,弟兄们愿为前驱,以赎罪孽!”
  李信又转头看向了那群汉军八旗。
  “愿为总司令效命!”
  众人齐声高呼。
  “好!”
  李信大声道:“承蒙各位不弃,今日起,就是我荡寇军一员,我军只要刻苦向上,英勇作战,人人都能得到公平的晋升机会,我相信大家不会后悔今天的选择,现在请把辫子割了!”
  有亲卫递上腰刀。
  冯江王三人,率先拉起辫子,横着一割,三条金钱鼠尾啪的落地,其他人有样学样,纷纷割去辫子,夜风卷起了一蓬蓬乱发。
  ……
  夜渐渐深了,清军中军大帐中,摇曳着昏暗的烛火,图尔格、哈敏,珠克图、外蒙王爷乌达与昭哈通,林丹汗之子额哲、土默特部王爷逊库登与科尔沁王爷杜尔伯特等十余人齐集。
  帐中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氛,但谁都不说话。
  好一会儿,图尔格道:“今晚是我们唯一的突围机会,本官要求,所有人须不计生死,包括本官在内,能走掉一个是一个。”
  额哲略一迟疑,便道:“大人,请恕小王直言,荡寇军既然布下了天罗地网,必会防着我军突围,临清城池两侧,距运河和马浃马不足一里,不仅炮火可以完全覆盖,他还可预先埋设地雷,再以李信的狡诈,必然防着我军趁夜突围,倒不如缓上几日,等他松懈了,再走也不迟。”
  逊库登附合道:“大人,小王爷言之在理啊,今夜流贼的防备最为严密,何必急于一时,我军尚有两万战士,李信即便来攻,也要付出沉重代价,所以他必然以围困为主,咱们则以拖待变,或许大将军会来救援!”
  图尔格苦涩的摇了摇头。
  阿巴泰出身于正蓝旗,是上三旗之一,七年前,正蓝旗主莽古尔泰谋反遭诛,该旗由皇太极所得,属于皇太极的亲领三旗之一,也就是说,阿巴泰是皇太极的人。
  虽然忌惮皇太极对兄弟下手,但在外人眼里,他就是皇太极的心腹,而图尔格是多尔衮、多铎与阿济格三兄弟的人,阿巴泰又怎么可能前来救援图尔格呢?
  图尔格兵败,对皇太极有百利,可借机打击多尔衮三兄弟,所付出的代价,只是镶白旗三十个牛录的士兵而己,至于汉军八旗、外蒙扈从与蒙古八旗,是满洲人眼里的奴隶,死就死了,不仅不心疼,还能变相的削弱周边部族的实力。
  因此图尔格有九成九的把握断定,阿巴泰不可能来援,可这话不能当众说,于是摆摆手道:“不知你们注意没有,荡寇军的火炮可以打到两里,倘若架到黄河岸边,大将军有再多的船,也渡不过来,我们只能靠自己,虽然凶险,但总比一日日的消磨下去,士气散尽要好。”
  “哎~~”
  众人纷纷叹了口气,想想也是这个道理,能打两里的火炮,足以打到黄河对岸。
  “随本官出营,今夜务必要突围!”
  图尔格冷眼一扫,率先离去。
  不片刻,清军营中阵阵兵马调动,图尔格召集全体旗人和蒙古人紧急训话,其实不用多讲,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处境不妙,稍一动员,就下了誓死突围的决心。
  作了布置之后,图尔格回帐,叫来几名亲信,取出在战场捡到的燧发枪,郑重道:“今夜无论如何,你们几个必须要带着枪离去,呈给睿王爷,不得出半分差池!”
  “喳!”
  亲信接过枪,打千应下。


第二一三章 趁火打劫

  其实图尔格心里有数,突不突围,基本上都难以幸免,荡寇军在武器上全面碾压,意志与战斗力也不逊于分毫,而己方两万不到的人马,又被压缩在了方圆二十来里的区域里面,动弹不得,以李信绵密的谋算,不可能出现疏漏,他的主要目地,还是要把在战场上捡到的几枝燧发枪送到多尔衮的手上。
  他见证了燧发枪的威力,又亲手试射,确实要比火绳枪方便的多,也犀利的多,如果大清仿造出燧发枪,未必没有机会一雪前耻!
  当夜,清军静悄悄,从左右两翼试图绕过临清南下,进入山东腹地,但不出意料,中了埋伏,战斗再一次打响,枪炮声响彻夜空,直到清晨,清军才丢下数千具尸体无奈退却。
  不过让图尔格意外的是,荡寇军居然没埋设地雷,他派出去的几名心腹也没有回来,不知逃出去了没有。
  初生的朝阳照耀在染血的大地上,平白罩上了一层血光,战士们忙碌的打扫战场,张鼐凑了过来,向李信问道:“李公子,昨晚我觉得,只要再加把劲,清军至少能多死个两三千,或者追击的话,说不定能一举而歼之呢。”
  李信摆摆手道:“图尔格这个人对我有些用处,我担心打死了他。”
  “哦?”
  张鼐、慧梅慧英与高桂英纷纷把不解的目光投来。
  李信不吱声。
  慧英忍不住掐了把李信腰间的软肉,问道:“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慢慢熬呗,熬到清军士气低迷,斗志丧尽,就是发起总攻的时候了。”
  李信神秘的笑了笑。
  ……
  扬州!
  候恂、孙传庭领着近三万大军齐集于扬州外围,史可法与红娘子则领着八千军与之对恃。
  “无耻!”
  史可法满面怒容。
  红娘子从旁劝道:“宪之先生,相公早就预料到了候恂必趁虚来攻,你放心吧,别看咱们兵少,可朝庭的兵是什么德性您又不是不清楚,要是李公子在啊,说不定一通喊话就有人敢于执着候恂和孙传庭来请功!”
  “呵呵~~”
  史可法想着那画面,不禁捋须笑了起来。
  对面,候恂与孙传庭也在观察着荡寇军的阵地,候恂不大知兵,但孙传庭带兵打仗多年,本以为只李信是个棘手货色,但没想到,哪怕李信带着主力离去了,荡寇军中仍是杀气缭绕,如强行攻打的话,怕是未必能讨得了好,想到这,不由看了眼候恂。
  如今的南京兵,都是候恂一手带出,而候恂本人是不知兵的,任由一些副将、总兵胡乱训练,中饱私囊,蒙混上官,这样的兵,别说和京营相比,即便是孙传庭早先在南京训练的兵,也是远远不如。
  候恂看出了不妙,转头道:“百谷兄,史宪之乃忠义之士,必是被那李信蒙混,才步入歧途,待老夫去劝一劝他。”
  “父亲,您可不能身犯险境啊!”
  候方域目瞪口呆的看着老父。
  “诶~~”
  候恂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为父虽与史宪之没什么往来,但素知其人,既便不成,亦不会留难于我,你放心便是!”
  孙传庭对史可法也是比较了解的,既然候恂想试,那就姑且一试,于是道:“怎能让大真(候恂表字)兄孤身赴险,学生当与大真兄同进共退。”
  “请!”
  候恂也不多说,策马上前,孙传庭紧紧跟上,身边只带着十来个亲兵。
  “宪之兄,许久不见,别来可好?”
  一群人奔至荡寇军阵前,候恂遥遥拱手。
  史可法也出阵数步,回了一礼:“原来是大真兄与百谷兄,以身赴险,有何贵干?”
  候恂捋着胡须,一脸痛心道:“宪之兄,你是崇祯元年进士,而愚兄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就托大称你声老弟了,想你世受皇恩,当忠心报国才是,怎能从了贼?如今回头,幡然未晚啊,皇上必会赦你之过,允你戴罪立功,以你之才,若入中枢,必能力挽狂澜!”
  史可法的神色有些复杂,叹了口气:“谈什么力挽狂澜,大真兄抬举我了,当今天下,是什么形势,大真兄不是不知,并非我史可法不知报国,而是大明朝已不堪造就,为天下百姓计,我无愧于心,此事莫要再提,我意已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