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崛起1639 (上林春)


  “红娘!”
  李信忍不住低呼。
  床上的人儿浑身微颤。
  李信快步走了过去,在红娘子身边坐下,正要去揭盖头,红娘子却一把压住了他的手,并轻轻摇了摇头,把脑袋伏在了李信的胸口。
  李信索性抱住红娘子,二人都不说话,屋内安静的似能听到彼此的心跳,这一刻,两颗心也渐渐交融在了一起。
  “红娘!”
  李信低呼了声,就揭开了红盖头,那娇艳的容颜竟让他一时痴了,红娘子羞喜交加,轻推了推李信,李信笑了笑,拿瓜瓢盛了一瓢酒,夫妻二人凑头合饮,就着嘴里的丝丝酒香,红娘子的眼角满是柔情,缓缓闭上了双眸!
  ……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四月上旬,河南和湖广方面的战事没有大的变化,李自成在南阳的群山中操练人马,并按李信所给的配方改良火药,暂不出来。
  张献忠和罗汝才被左良玉追赶,在湖广北部东奔西跑,虽然张、罗的人马也破过几个州县,但是与洛阳和襄阳,尤其是扬州接连失守之后,这样的事已经不算大事了,局势稍有和缓。
  暂时李自成和张献忠不占据城池,不置官吏,一派流寇作风,唯有李信据扬州固守,又收编了盐商,显然成了崇祯的心腹之患,但全国靡烂,处处溃堤,实在调不出太多的兵对付李信,他只能寄期望于孙传庭,并强迫自己对孙传庭抱以莫大的信心。
  毕竟孙传庭战绩赫赫,曾把李自成逼的走投无路,若非商洛多山,李自成早被捉住了,而淮扬一带地势平坦,李信逃无可逃,他渴盼孙传庭的捷报传来。
  与此同时,崇祯还需要简派一位知兵大臣出任陕西、三边总督,填补丁启睿升任督师后的遗缺,考虑了几天,却悲哀的发现,满朝文武,竟然无人可用,只能将傅宗龙从狱中放出,授以总督重任,统率陕西、三边人马专力剿闯,主意拿定之后,立即于武英殿召见兵部尚书陈新甲。
  自洛阳和襄阳相继失守之后,陈新甲虽于同僚和部属面前保持镇静,批答全国有关兵事的各种重要文书,处事机敏,案无留处境牍,但心中不免疑虑恐惧,好像有一把尚方剑悬在脖颈上,随时都将由皇上一怒之间下一严旨,尚方剑无情斩下,砍掉他的脑袋。
  当听到太监传口谕要他去武英殿觐见,他不敢怠慢,更换衣服,心里也七上八下,深怕有人对他攻击,惹怒了皇帝。
  匆匆换好衣服,陈新甲带着一个心腹长随和一个机灵小厮离开了兵部衙门,从右掖门进紫禁城,穿过归极门,刚过了武英门前边的金水桥,就见相识的刘太监从里边出来,对他拱手让路。
  陈新甲回了礼之后,拉住刘太监小声问道:“刘公,圣驾还没来到?”
  刘太监向里边一努嘴,低声道:“皇上处分事儿性急,已经在里边等候多时了。”
  “你可知皇上为着何事召见?”
  陈新甲问道。
  刘太监含糊道:“尚不得知,咱家想着横竖不过是为着剿贼御虏的事。”
  陈新甲又问道:“皇上心情如何?”
  刘太监叹了口气:“皇上总是脸色忧愁,不过还好,并无怒容。”
  陈新甲顿觉放心,向刘太监略一拱手,继续向北走去,刘太监向陈新甲长随使个眼色,长随暂留一步,等候吩咐,见着刘太监的和善笑容,心里大概有数了。
  果然,刘太监小声道:“你回去告诉你家老爷,里边的事儿不必担忧,有什么动静,我会随时派人告你家老爷知道,还有,去年中秋节借你家老爷的四千两银子,总说归还,一直银子不凑手,尚未奉还,昨日舍侄传进话来,说替我在东城又买了一处宅子,已经写下文约,尚缺少一千五百两银子。你回去向陈老爷说一声,再借给我一千五百两,打总归还,是急事儿,可莫忘了。”
  长随连道:“不敢忘,不敢忘。”
  “明日我差人到府上去取。”
  刘太监微微一笑,匆匆而去。
  长随心里暗骂,好一个没卵子的贼阉就匆匆追上了陈新甲,虽然什么都没说,但看着长随那欲言又止的模样,陈新甲似是明白了什么,眼里隐有怒色闪现,随即被一个太监引往武英殿,将长随小厮留在武英门等候。
  崇祯高踞于武英殿的东暖阁中,见陈新甲躬身进来,才放下手中文书,待得陈新甲跪下叩头以后,才忧虑道:“丁启睿升任督师,遗缺尚无人补,朕想了数日,苦于朝中缺少知兵大臣,傅宗龙虽有罪下在狱中,似乎尚可一用,卿以为如何?”
  傅宗龙曾于崇祯十二年任兵部尚书,以不能从谀承意,忤旨下狱,法司判为充军边疆,崇祯不同意,想把傅宗龙处死,因朝中不时有人为傅宗龙喊冤,才关押到现在。
  陈新甲正有营救傅宗龙之意,趁机道:“宗龙有带兵阅历,前蒙陛下识拔,授任本兵,偶团小过,蒙谴下狱,颇知悔罪,今值朝廷急需用人之际,宗龙倘荷圣眷,重被简用,必能竭力尽心,上报皇恩,宗龙为人朴实忠诚,素为同僚所知,亦为陛下所洞鉴。”
  崇祯沉吟半晌,许久才道:“傅宗龙倒是朴实、忠厚,朕以对他的愧疚之心任用他,他应不计前嫌,为朕尽死力才是。”
  陈新甲跪在地上略等片刻,见崇祯没有别事垂问,便叩头辞去。
  崇祯则于武英殿暖阁中下了道手谕,释放傅宗龙即日出狱,等候召见,又因朝臣不停的攻击杨嗣昌,于是下旨为杨嗣昌昭雪,称赞他临戎二载,屡著捷功,尽瘁殒身,勤劳难泯,并命湖广巡抚宋一鹤派员护送杨嗣昌的灵柩回籍,赐祭一坛,命礼部代他拟祭文一道,明日呈阅。


第一五六章 行款之议

  第二天,崇祯在文华殿召见陈新甲和傅宗龙,二人磕头之后,崇祯仔细打量向了傅宗龙,虽然两鬓和胡须白了许多,但精神还很健旺,于是道:“朕前者因你有罪,将你下狱,以示薄惩,今国家多故,将你放出,任陕西、三边总督,这是朕的特恩,你应该知道感激,好生出力剿贼,以补前愆,功成之日,朕不吝重赏。”
  傅宗龙含着热泪说:“风霜雨露,莫非皇恩,臣到军中,誓必鼓励将士,剿灭闯贼,上慰宸衷,下安百姓,甘愿粉身碎骨,不负皇上知遇之恩!”
  崇祯欣慰说:“很好,你到西安之后,估量何时可以带兵入豫,剿灭闯贼?”
  傅宗龙不确定道:“俟臣到西安,斟酌实情,条奏方略。”
  崇祯眉头皱了皱,不满道:“如今是四月上旬,朕望你驰赴西安,稍事料理,限于两个月之内率兵入豫,与保督杨文岳合力剿闯,切勿在关中逗留过久,贻误戎机。”
  傅宗龙暗暗叫苦,他也是带过兵的,深知两个月之内决难出兵,却怕崇祯震怒,将他重新下狱,只得放胆道:“恐怕士卒也得操练后方好作战。”
  崇祯厉声道:“陕西有现成兵马,各镇兵马,难道平时就不操练么?你不要等李自成在河南站稳脚跟,方才出兵!”
  傅宗龙是知兵的,深知各镇练兵多是有名无实,缺额严重,只是崇祯已现出了不耐之色,不好辩解,只能跪地低着头不说话。
  崇祯以为傅宗龙已被说服,语气稍有和缓,便道:“汝系知兵大臣,朕所素知,目前东虏围困锦州日久,朕不得不将重兵派出关外,是否能早日解锦州之危,尚不得知,河南、湖广、山东、南直隶的局势都很不好,尤以河南、湖广与南直隶为甚,连失名城,亲藩殉国,卿有何善策,为朕纾忧?”
  傅宗龙叩头说:“微臣在狱中也常常为国家深忧,虽有愚见,却不敢说。”
  崇祯道:“苟利于国,不妨对朕直说。”
  傅宗龙道:“目前内剿流贼,外御强虏,两面用兵,实非国家之福,朝中文臣多逞空言高论,不务实效,致有今日内外交困局面,如此下去,再过数年,局势将不堪设想,今日不是无策,惟无人敢对陛下言说。”
  崇祯心中一动,大概猜到了傅宗龙想说什么,连忙说:“卿只管说出,勿庸避讳。”
  傅宗龙又道:“陛下为千古英主,请鉴臣一腔愚忠,臣方敢说出来救国愚见。”
  崇祯挥了挥手:“卿今日已出狱任事,便是朕股肱大臣,倘有善策,朕当虚怀以听,倘若说错,朕亦决不罪汝。”
  傅宗龙又叩了头,低声说:“以臣愚见,对东虏倘能暂时议抚,抚为上策,只有东事稍缓,方可集国家之兵力财力痛剿流贼。”
  崇祯不置可否,仿佛这意见不合他的心意,因陈新甲是议和派,他怀疑是陈新甲暗嘱傅宗龙作此建议,不由向陈新甲望了一眼。沉默片刻,问道:“你怎么说对东虏抚为上策?不妨详陈所见,由朕斟酌。”
  傅宗龙道:“十余年来,内外用兵,国家精疲力竭,苦于支撑,几乎成为不治之症,目今欲同时安内攘外,纵然有诸葛孔明之智,怕也无从措手,故以微臣愚昧之见,不如赶快从关外抽出手来,全力剿贼,俟中原大局戡定,再向东虏大张挞伐不迟。”
  崇祯道:“朕已命洪承畴率大军出关,驰援锦州,目前对东虏行款,示弱于敌,殊非朕衷,你出去后,议抚二字休对人提起。下去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