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互相看了看,认真地点头表示支持。然而,内心深处,他们却都清楚地知道,老徐的要求,恐怕注定又要落空。
虽然老徐为了给他自己鼓劲儿,总是说二十六路军是老蒋的半个嫡系。但是,事实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上到下,根本没有任何人,把二十六路军当做老蒋的半个嫡系看待。
这一点,从台儿庄战役前,老蒋亲口向孙连仲将军许诺,“打少了一个补一个,打少了两个补一双”,到战役结束后,立刻将所有承诺都忘得一干二净,就能看得出来。
而连续四五个月不闻不问,忽然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对二十六路军亲热起来,又是给人,又补充枪支弹药,也肯定不会是良心发现。
俗话说,没事儿献殷勤,非奸即盗。
很显然,国民政府马上又有硬仗要打,又需要有将领带着弟兄们去刚日本人的正面儿了,所以才忽然想起了二十六路军这支硬骨头来。
这段时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频频给二十六路军幸存下来的将领加官进爵,也隐约证明了他们必有所求。
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一系列事实,更证明了,李若水等人的判断,绝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任命孙连仲为’第五战区第三兵团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并紧急调拨大量武器,壮丁,给第二集团军重整旗鼓之后的第六天,常凯申(没办法,否则发不出来)就向第二集团军发了亲笔电文,表彰了他们在台儿庄死战不退,舍身为国的战斗精神,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战斗中,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永世传承!
紧跟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来电令,将宋希濂的七十一军调入孙连仲麾下,帮助第二集团军壮大实力。
孙连仲接到命令后非常高兴,连忙布置酒席,准备给宋希濂及七十一军的高级将领们接风。谁料,还没等宋希濂带着亲信前来赴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第三道电令就已经发到了第二集团军总指挥部:急令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领麾下将士,开赴大别山,扼守日寇西犯通道。
“去他奶奶的,我早就知道,国民政府没安好心!原来是赶着咱们去堵枪口!”命令传开之后,第二集团军上下,骂声立刻响成了一片。
“可不是么,六月黄河决口的时候,咱们都快断粮了。沿途到处是瘟疫,染了病的兄弟们,一点药也弄不到,多少人死不瞑目?那时候,中央政府却连看咱们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任由咱们自生自灭。而现在,需要人跟小鬼子拼命了,却又把咱们想了起来!”
“就是,前一阵子,咱们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就连子弹,都是从鬼子尸体上扒来的。那时候,军事委员会没给咱们送过一杆枪,一粒米,一个壮丁,而现在,大别山防线守不住了,却让咱们上去跟小鬼子以命换命!
“现在中央怕没人能守的住大别山,就想起咱们了。早干啥去了?你倒是把给黄杰和桂永清的坦克打大炮,也给我们二十六军拨一点儿啊!”“坦克?要是二十六路军有坦克,咱们还用死守大别山。早就直接打回北平去了!”“哪里用得到坦克和大炮,要是国民政府早两个月给咱们这么些壮丁和枪弹,咱们趁着黄河泛滥,南北道路不通,可以横扫整个豫东。哪里用像现在这般,处处防御,处处被动?!”“汉奸,军事委员会里头,肯定有汉奸!”“不去,咱们打死也不去。有用的时候叫咱们奋勇朝前,不用了就扔一边,让咱们自生自灭?老子犯贱,才给把瓜子磕,就连命都许了出去!“……
骂声一浪高过一浪,震得总指挥部的窗户纸嗡嗡作响。然而,来自底层的愤怒,作用也止在于此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铁青着脸倾听了片刻,依旧咬着牙,吩咐麾下将领各自带着队伍出发。
前一段时间的重庆之行,让他非常心寒。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绝非记者的一句义愤之言。大半国土沦陷的惨剧,丝毫没影响到达官显贵们的夜夜笙歌。只要自己家里不缺燕窝鱼翅,他们就不会考虑前方将士的死活。
为了让二十六路军浴火重生,孙连仲不惜舍了老脸,去拍军事委员会某些年青干部的马屁。明明可以用来给受伤将士买药,给残缺各部买枪支子弹的大洋,被他一包接一包地送了出去。每送出去一包,他心疼得都想吐血。但表面上,他却依旧得陪着笑脸,做出“君子有通财之义”的豪迈状,以求收礼者能替自己说一句好话,让军事委员会尽早兑现常凯申当初的承诺。
如今,承诺终于开始兑现了,虽然比当初答应的迟到了四个多月,但毕竟已经开了头,让人看到了希望。如果他敢拒不执行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或者拖延执行,这几个月来花费数十万大洋才打通的关系,就会瞬间中断。
没有粮食、武器、壮丁,他的第二集团军,就是一个空架子。想要给牺牲的弟兄们报仇,就是一场春秋大梦。况且,对于敢于不执行命令的旁系将领,国民政府可不会像对待黄杰、桂永清两个委员长门生那样手软。只要军事委员会那边,以“消极避战”的罪名,发一道谴责令,他孙连仲就只能交出兵权,前往重庆听候处置。
当然,他孙连仲也可以率部反抗,就像当年军阀混战时那样,给军事委员会点颜色看看。可那样做,就会让日本鬼子欣喜若狂。他孙连仲就会成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罪人。像秦桧那样遗臭万年。
况且,在当前情况下,想要拥兵自重,也没那么容易。二十六路军各部,都刚刚接收了第一批壮丁和补给,兵马规模不到台儿庄战役之前的一半儿。而真实战斗力,恐怕还不及台儿庄战役前的五分之一。
这种时刻,军事委员会忽然把宋希濂的七十一军调入第二集团军编制,可不光是为了给他孙连仲补充实力。万一他孙连仲敢有什么特别想法,武装到牙齿的第七十一军,就可以直接起兵逼宫。届时,实力只剩下当初五分之一的二十六路军各部,拿什么去阻挡第七十一军的全力一击?!
第十章 严杀尽兮弃原野 (三)
第十章 严杀尽兮弃原野 (三)
大别山位于安徽西部,与鄂皖交界,扼江汉、江淮之要冲,犹如一道天然的高墙,将武汉牢牢地保护于自己背后。国民革命军如果能守住大别山防线,就能让从华北杀来的日寇,无法与华东杀来的日寇配合,对武汉形成钳形攻势。而日寇只要能突破大别山防线,其坦克和装甲车就可以在江汉平原纵横驰骋,将日军与国民革命军之间的代差优势,发挥到新的极致。
随着水患暂时消退,道路重新恢复,华北日军再度收拾行装,大举南下。而华东地区的日寇,也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发誓要跟华北日军配合,在元旦来临之前,彻底解决重庆的抵抗。
而他们在大别山地区部署重兵,层层堵截。欲借复杂险峻的地形,迟滞日军的侵略步伐。
孙连仲的部队,当仁不让地,成了阻截日寇的几大主力之一。委员长再度对第二集团军寄予厚望,把最容易遭到日军进攻的地段交给了他们,期待他们像保卫台儿庄一样,据守大别山。哪怕是打到全员尽没,也不能让日军冲过防线一步。
孙连仲“不敢”辜负委员长的信任,率部抵达预定位置之后,立刻调兵遣将。他把自己的总指挥部,设在了大别山北麗最后一道防线,小界岭处。派宋希濂的七十一军、田镇南的三十军驻扎在小界岭的沙窝防线,将冯安邦的四十二军,包括整编二十七师,和军部直属的独立旅,安置小界岭的新店,商城防线。
重伤初愈的池峰城,也主动请缨,重返前线。他率领面目全非的三十一师,驻守在史河防线,与独立旅隔山相望。
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三个,非常期待能与老上级见一面,看看池峰城的身体是否完全恢复,听听池峰城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判断,说说大伙自打跟老上级分别以来,遇到的种种奇葩事件,聊聊彼此对将来的打算,已经对人生的规划。然而,日寇却不肯给他们半点儿空闲时间。
在抵达商城的第二天中午,大伙的头顶上,就响起了引擎轰鸣之声。十二架涂着膏药旗的飞机,欺负独立旅没有任何防空武器,盘旋在天上一通狂轰滥炸,将小半个商城,都炸得浓烟滚滚。
刚刚入伍没几天,连开枪都没学会的壮丁们,哪里见过如此阵仗?被吓得抱着脑袋,四下乱窜。任王云鹏等基层军官怎么努力,都约束不住。而飞机前脚刚走,紧跟着,炮弹的破空声,又在大伙耳畔连绵响起。巨大的榴弹接一个接一个落地,爆炸,将学校,商铺、厂房、戏院,瞬间化作断壁残垣!
好在李若水、王希声和冯大器三人,对此早有准备。极力否决了二团长赵志鼎的提议,没有将老兵和新兵完全打散重组,而是特地留出了一个营的老兵,以应付突然发生的极端情况。结果这个营,就成了整个旅的救命稻草。凭着有利的地形,以及战死不退的意志,硬生生顶住了日军的疯狂猛攻,让鬼子精心布置的偷袭,硬生生打成了拉锯战。
相似小说推荐
-
交手 (可大可小) 起点VIP2019-10-23完结19.41万总推荐潜伏敌后,烽火晋东南!潜伏在敌占区打鬼子的故事。机智 特工 军事...
-
兵器大师 完结+番外 (一语破春风) 起点VIP2019.09.21完结总推荐:21.95万这世上没有人是废物,只是他们站在错误的领域。这是一个历史歪楼的平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