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之平手物语 [校对全本] (落木寂无声)




第四十二章 旧人新人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天正四年(1579)夏。
  平手汎秀没有强登征夷大将军之位,而是在对关东做出了初步安置之后,宣布了三大要事。
  令十三岁的次子夜叉丸如常元服,取名“畠山秀高”,继承室町名门,三管领之一的苗字,向朝廷申请“正五位下纪伊守”的官职。
  令十岁的三子修罗丸提前元服,取名“三好秀长”,继承二三十年前近畿与四国霸主的苗字,向朝廷申请“正五位下阿波守”的官职。
  令八岁的四子梅若丸提前元服,取名“今川秀氏”,继承前任“东海道第一弓取”的苗字,向朝廷申请“正五位下骏河守”的官职。
  然后在中下级家臣子弟中,遴选年轻俊才七十五名,分别授予三者作为与力。
  让这些孩子分别到纪伊、阿波、骏河,统领当地旧臣,建立分家的秩序。
  以这些为铺垫,嫡长子平手义光,论北路进军越后,助讨北条之功,破格进位为“正四位下参议”。
  岩成友通、中村一氏离开“国代”之位,加封知行,被派遣到关东地区,配合提前转封越后的平手秀益,张榜安民,发布禁制,监督诸侯言行。
  确切说是秀益配合岩成、中村二人。
  因为后两者才是正牌“钦差”,前者的身份地位则有点像是“亲藩大名”。这就是平手汎秀预想的体制,一门众持国持城但基本剥夺中枢话语权,外姓家臣负责行政实务但不允许握有太多私人实力。
  六月份,曾有“美浓麒麟儿”之称的竹中重治在经历了好几个月的忙碌之后,陷入重病,药石无用。
  与之有传道解惑之谊的平手义光颇为哀恸,后悔去年把这位老师请出山来。
  但竹中重治却安慰他说:“承蒙不弃,生前犹可有所施展,随军入越后,平关东,意气风发,胜于苟延十载远矣!”然后交待了几条关于上杉、芦名、大宝寺乃至最上、伊达的事情。
  平手汎秀得知消息也曾前往探望。
  当时竹中重治强撑病体,猛然坐起,从枕下拿出一小叠书信,正色道:“当时公方大人擅自离开京都之时,内外共有二十六位要人,向鄙人询问‘天相是否有变’之类的事情,内府如果想知道这二十六个名字,今日便都在这里了。”
  闻言平手义光惊诧不已。
  而汎秀却只淡淡一笑,接过书信,走出几步,悠然投入到灯罩之中,坐视烛火将纸张烧成灰烬,转过身来负手而立,淡定从容曰:“何必知道?何须知道?”
  见状竹中重治长长一叹,感慨到:“往日自以为洞彻人心,看破世事,不想平手内府器量又高一层,知道人心在大势面前不足一提。今日方晓,纵使我无病无灾,依然不足与君会猎天下。”
  说完了无牵挂,闭目而去。
  这位一生起伏数次,虽未建下功业却屡屡影响天下大局的武士,就此离世。
  见此泷川一益苦笑两声,双手合十说了句“不如归去”,来到临济宗的大本山妙心寺剃度出家,法号“道荣”,将家业传给儿子一忠。
  不少类似身份的织田旧臣,纷纷效仿,要么到京都出家,要么回尾美隐居,但他们的子嗣,却都如同竹中、泷川两家一样,拜领近江周边土地的恩赏,做了平手义光的直属家臣。
  其实汎秀身边倒也多了新面孔。
  北条家的板部冈江雪斋为旧主祈福满百日之后接受了延请,然后又推荐了他的好友,算术奇才安腾良整。
  前者引为侧近,后者纳入奉行序列。
  板部冈江雪斋是个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的和尚,其言行颇受众人尊重。而安腾良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武士,投入工作后发现确实有出众的才能。
  这令平手汎秀忽然心生一计,命令伊奈忠次前往京都,专注于禁宫及公卿屋敷的修缮,以及山城国土地的支配问题善后;增田长盛到西国和关东各地,对近年来入手的直属领地进行检地核算;长束正家去已成一片废墟的小田原和江户,接洽町人职人,重建商贸秩序。
  而近畿地区的地产与商税情况,由石田三成、安腾良整暂时接手。
  这种“正常的工作调换”引起了超乎寻常的反应。
  二十几家御商,三四十个郡代,不知道为什么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焦头烂额。有的还没等查账目就过来请罪,有的忽然染了疾病卧床申请退休,有的私底下找亲朋好友企图疏通。
  明明也没说要整顿吏治啊。
  就连先后提供十万长期无息借贷,并且两次把女人送上内府大人床笫的天王寺屋津田宗及,好像也是忧心忡忡。
  亲自来京都拉关系表忠心就不提了。
  来自津田家的那对姑姑和侄女,闺房之中可真是费劲了力气,曲意逢迎,低眉顺目,并蒂齐开,一双两好。
  这正后双能,舌灿莲花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平手内府大人彻底明白了,为何古人会写下“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句子来。
  香山居士白乐天,不愧诗王之名啊。
  历经一个多月,石田三成回报说:“已经查过二十一家商屋,三十七名郡代,共五十八份的账目。其中有三份大致没有看出问题,二十三份存在百贯左右程度的误差,二十五份有三百贯至二千贯不等的出入,剩余七份过于混乱到现在还没整理清楚。”
  汎秀便问:“你以为改如何处理?”
  听了这话石田三成丝毫没有怯场,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语气坚定道:“毫无差错的账目理应受到嘉奖,但也完全可能是精妙的伪造。百贯程度的谬误是人之常情,超过五百贯则说明代官有渎职或贪墨的行径。至于最后那七个,需要马上撤职查办,甚至处以刑罚才是!”
  平手汎秀不置可否地接过对方手里报告文书,稍微扫了一眼,指着一个名字叹道:“这家伙的祖父,三十多年前为先考挡过箭矢,如今却要对他处以刑罚吗?”
  石田三成稍有愕然,抿着嘴低下头去,闷声道:“鄙人只是大胆提出一己之见,最终的处置当然是内府您来决断,无论如何,都不是我们这些小人物可以置喙的。”
  言语中,可以听出尽量压制但还是没有完全压制住的一丝不满情绪。


第四十三章 准备最后一战
  整对石田三成辛辛苦苦查出来的账目问题,平手汎秀仅仅做出两人撤职减俸,四人平调闲差,一人公开训斥,五人私下警告的处分。
  对于御商和郡代们而言,堪称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但平手汎秀自己却觉得本来就没什么雷声。
  对外解释,派伊奈忠次和长束正家去关东是正常调令,而让新人整理财税资料,则是为了准备下一次的出征。
  这个话题无疑比“查账”更能吸引眼球。
  如今西国、四国、近畿、北陆、东海、关东各地都已经大抵安宁下来,不敢说高枕无忧,起码在平手内府的威慑下短期没有人会跳出来找打。
  那么说到“下一次出征”,唯二的目的地就只剩九州和东北了。
  如此,“落跑公方”的问题也可以顺带解决。
  再往后,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崭新武家政权的正式建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封赏安排了!
  也就是说,是最后一次斩将夺旗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接下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天下多半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出现。这对于拿锄头拿算盘拿笔墨拿佛珠的人来说大概是好消息,但对于靠刀剑吃饭的人就截然相反。
  不趁机赚一笔养老的,日后可得怎么办?
  有一些格外聪明和敏感的武士,或许大致已经明白了平手内府对未来的预期规划,大部分的人应该暂时还看不明白。
  但是无论如何,权力、地位与富贵肯定是要靠功勋来换的,这一点世所共知。
  四方英杰积极请战的热情,是毋庸置疑的了。
  不过——
  去年的小田原征伐之时,平手汎秀只对自家直属兵力做了全方位妥善准备,但却高估了各地诸侯的组织度与后勤能力,以至于在大雪天遇到不小的麻烦。
  现在吸取了教训,特意制定了一个草案。
  规定今后外样大名奉命出征之时,统一按照距离集结点的脚程,结合领地的知行数量,来决定各家势力队伍的规模和组成方式。
  三日之内的邻近者,每万石需要出士兵二百人,役夫六十人。
  三日到七日之间的,每万石需要出士兵一百六十人,役夫八十人。
  七日到十五日之间的,每万石需要出士兵一百三十人,役夫一百人。
  十五日到三十日之间的,每万石需要出士兵一百人,役夫一百二十人。
  超过三十日的,一般不要求出征。若特殊情况接到命令,每万石需要出士兵六十人,役夫一百四十人。
  当然,距离路程数字,不是由各家自行衡量再来申报,而是由中枢奉行测算后给出结果。如果绝对不对倒是可以来讨论。
  所有“士兵”必须是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至少具备皮笠、具足或在此之上程度的防具,持有长枪、弓箭、太刀、铁炮至少其一的武器,抑或旗帜、太鼓之类的必需品。年龄、性别不合规定但确实有能力战斗的,可以放宽要求,然而装备的要求不可放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