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 [校对全本] (落木寂无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落木寂无声
- 入库:04.13
历史上,暴风雨掩盖了偷袭的痕迹,但现在却是干燥的秋季,降雨的可能性相当低。甚至,今川义元是否还会在桶狭间停驻,也不能确定了。原本险胜的突袭,现在看来,却有可能变成临刑前的最后一搏。
今川军已经在侧近游易,很可能已经把尾张要道分割开来,此时想放弃领地退回清州城,都要面临极大的危险。作为一介统领几百人的小领主,平手汎秀没有任何从军事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以这个时代的想法而论,现在还剩下三个选择,一是隐藏在乡间,等待双方主力分出胜负,二是主动求战,留下英烈之名,三是尽早投降,换得一个适当的地位。
失去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与这个时代其他人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平手汎秀虽然未必是人中龙凤,却也算得上见多识广的智者,所以他策划了一次计划。这个计划原本只是可有可无的心血来潮,现在却变成救命的稻草。所以汎秀不得不找到相关人等,将计划作出了大量的修改。历史上的今川军,在义元死后就迅速丧失了斗志,这是汎秀确定计划可行性的信心所在。
然而计划终究是需要有人去实施的。以后世的印象来看,预计中的相关人士未必是关键时刻可以信赖的人选,但是现在,似乎没有了更多的选择。
甚至于松井、河田、丸目这些人能不能在这种条件下保持忠诚,也不是可以轻易断言的。
如果这些事情中出现了一个意外……
是战死还是投降呢?
也许只有到时候才会知道了。
第二十章 剑拔弩张(三)
空山新雨,秋蝉碧树,这些令历代诗人反复咏叹的意境,到了十月下旬,已经逐渐消失。所能见到的,只剩下寒风霜露,腐叶枯枝。
“落木满天下,秋来自可知,众生皆熙攘,独觉此身悲。”
从营帐飘出来的和歌,正是应景的,然而从音调之中,却看不出多少凄凉之色来。
吟诗者是一个中年的武士,身着华服,面敷白粉,身材颇有些臃肿,但并不显得丑陋,反倒添了不少安逸和优雅。中年人两侧,侍立着十数人,也都是华贵的打扮。
两句和歌落地,边上就有人送上了恭维。
“主公作的诗,真是有着独特的味道,令人耳目一新,耳目一新哪!”出言者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虽然背上已经喂喂佝偻,神色到还算是精神。
听到这两句话毫无营养的马屁,中年却是摇头不语,脸上亦浮现出诡异的笑容。而且这份诡异的笑容很快就传染到其他人的身上。
“噗……”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主公请恕……”
发笑的年轻人连忙伏下身子。
“何罪之有?”
中年人转过身子,拍了拍那老人的肩膀,眼神却飘向另一边去。
“安房,你来告诉他。”
“是。”
被称为“安房”的蓝衣人向前轻轻迈出一步,对着老者作揖。
“左京啊,方才主公所吟的,并非是此时所创,而是平安时流传的和歌,距今已有数百年。”
数百年前的和歌,能让人“耳目一新”,倒还是真是难能可贵。
“噢!有劳安房了。”
老人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脸上却似乎没有尴尬的神色。仿佛出纰漏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对面的安房。
安房为之一愣,不知该如何答话,那吟诗的中年却是苦笑:
“看来,叫左京你多读些诗书,真是白费了唇舌。”
“多谢主公体恤!”
叫做左京的老者,依然神色如常。众人倒也并不觉得奇怪,只是相视一笑。
骏河风气近于京都,文人墨客往来不绝,当主今川义元,亦是浸淫诗书数十年的文化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是以一众家臣,多数都是文质彬彬之士,粗犷之辈皆自以为耻,更是纷纷附庸风雅。如左京这样毫不在乎的人,几乎找不出第二个。
不过,这个看上去不通事故的老人,却作为两代家主侧近,在家老的位置上呆了三十年。这些事情,恐怕就不是伺候主人吟诗作画的清客弄臣所能够理解的。
“殿下!”
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大步迈进的黑衣武士。
话音传来,中年收敛起笑容,正色朝向来者。
“何事?”
“山口教继回报,又有织田氏的家臣投效。”
“噢?是什么人呢?”
“是一个名叫前田利家的年轻人,他因为罪责而被织田信长赶出了清州城。”
“这样啊……”中年脸上的失望之色一闪而过,“一介无名之辈而已,此事尔等自行处置即可,不必禀报。”
“殿下!”黑衣人并未退下,反倒是前进一步,“此人乃是织田氏谱代出身,而且是织田信长旧日的近侍。”
“谱代和近侍?”中年颔首沉思了一会儿,“那倒是可以见见,命人把他带过来吧。”
“是。”
“肥前辛苦了。”
“臣惶恐!”
黑衣武士伏身施礼,随后倒退回去。
“恭喜主公!”一旁侍立的家臣,连忙送上祝贺。中年却摇了摇头,仿佛十分不满意。
“我以雷霆之势而来,时至今日,方才有织田氏谱代前来投效,而且还是罪臣。织田信长此人的器量,恐怕未可小觑啊!”
“主公何必担心呢?”方才那个叫做左京的老人出言说道,“那些人只不过是担心本家对待新附者的态度罢了,有了此人作为榜样,想必今后来的,就会络绎不绝吧!”
安房也出列作揖道:“主公不妨千金市骨。”
千金市骨?
中年微微点了点头。
“常闻有道之君,可下于天下之士。你们都随我迎客吧!”
……
前田利家随着身前的山口父子低头向前急趋,连走了一个时辰,所见到的营帐,仍然没有见到尽头。
这样的规模,所谓的四万士卒,恐怕是真的吧?每念及此,他原本自以为坚韧的信念,就要萎缩几份。走到最南边的时候,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不免带上几份卑弱惶恐之色。
山口教继转身看见了前田的神色,倒是没有嘲笑他——因为当初的他也是一样,反而拍了拍他的肩膀。
“正如前田殿所见,这并非我等不忠,实在是无力抗衡啊!”
“是……”前田勉强回应了一声,神色却是全然迷茫的。
“不用太慌张!今川大人可是个大人物,绝不会像清州城里那个家伙一样不讲道理的!”
前田侧首深深看了他一眼,仿佛是要记住这幅面容,随后道了声谢。
今川的本阵的旗本队中,全部都是身材高大的壮年、十几支来回巡逻的小队,服饰、甲胄、旗帜、装备皆无二致,远远望去,便觉得威武雄壮。外界风传骏河民风柔弱,讥笑他们是“骏河的女武士”,但在这里却是完全感觉不到的。
辕门正前方站着一个黑衣武士,没等前田走近,就主动靠近过来。
“阁下就是前田殿吗?果然是豪勇之士。”黑衣人上下打量着前田,表现出相当欣赏的样子。
“这……不是小原大人吗?”山口父子认出了黑衣人的身份,连忙下拜施礼。前田愣了片刻,才跟在后面屈身。
“在下骏河小原镇实!”黑衣人笑道,扶起了前田,“前田殿弃暗投明,正是人心所向,治部(今川义元)亦是十分高兴的。”
前田吞了吞口水,躬身连道不敢:“在下……前田又左卫门,承蒙大人看得起……”
“如此,鄙人痴长几岁,就直呼又左好了。”小原镇实握住前田的手,“又左就随我去觐见治部大人,至于……”他又转身看着两人,“二位也辛苦了!不日必有嘉奖。”
“不敢!”一旁受到冷落的山口父子皆是大喜过往。
……
今川义元端坐于殿中,身旁的一众清客都已消失,只留下两个重臣,坐在两边。
“左边那位是冈部亲纲大人,人称左京,右边是庵原忠胤大人,人称安房。”小原镇实向前田介绍清楚,才把他拉进门里面。
前田连忙上前,走到一个自认为合适的距离,拜倒在地。
“外臣前田利家,拜见治部大人,恭祝大人武运昌隆!”
“不必拘礼!”今川义元微笑道,虽然他在平日是个重视尊卑的人,但是需要的时候,即使面对尾张的乡下武士,他也愿意展现出自己平易近人的一面。
“今日举兵西向,非为私欲私用,实为王道兴衰。尾张豪杰,深受蒙蔽,未肯归附,实在是令人悲痛啊!”照例说了几句过场话,今川义元就不再赘言,而是由他左手边的庵原忠胤问话。
对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题,庵原开始说到正事。
“听闻前田殿是被逐出清州城外?”
“是。”前田伏身答道,“在下失手杀害了一名小姓,所以才……”
“岂有为一奴仆而驱逐大将之理?”庵原忠胤十分遗憾地摇摇头,“织田氏暗弱如此,即使本家不加以讨伐,迟早也会亡于他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