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当天晚上,大枫树据点和张店据点,都遭到游击袭击。他们为了配合日军扫荡,都抽调了大部分兵力,据点兵力空虚,面对游击队的袭击,除了拼命据守之外,连叫增援的机会都没有。
据点与外界的联络,只能通过电话,而电话线,早就被割断了。游击队是既攻击据点,又顺便割了电话线。按照张晓儒的说法,消耗的子弹,总得找点补偿吧。
张店据点还留有一个小队的日军,基本上不用担心被游击队攻下。但大枫树据点,只有两个分队加一个排的剿共团,差一点就被游击队攻下来。
幸好,大枫树据点的部队拼死抵抗,他们从炮楼上不停扔手榴弹,不让游击队靠近,几乎将据点内的二十几箱手榴弹全部消耗光,才坚持到天亮。
可是,大枫树据点对面架在相思河的桥,再次被游击队炸毁,还是当着大枫树据点日伪的面炸掉的。
公路、铁路、据点、仓库,接连被游击队破坏和袭击,前线日军又频频遭到太岳部队的反击和游击队的骚扰,原本准备将根据地八路军一网打尽的日军,发现他们的蚕食战术,还是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
日军此次既走大路,也走小路和山岭,拉网式纵横前进,确实很令人头疼。可是,如果小路和山岭上,到处布满着地雷。越靠近永丰和吾元,地雷就越多。
八路军制造地雷的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经过苏宗才改良后,不一定得用铁壳,用陶瓷也可以。这种用粘土做的陶瓷,烧制前用个鱼网在外面一蒙,像个大号手雷似的,里面放上铁珠或是铁钉,或者放点子弹,那威力一点也不比制式地雷小。
日军多次扫荡根据地,每次到根据地都是烧杀掳掠,这次也不例外。他们越是残暴,根据地的群众就越是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根据地的群众,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团结一心,积极抗日。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参军打鬼子的比比皆是,妇女儿童站岗放哨随处可见。
日本人在根据地扫荡,想喝口水,但井被填了。想吃口粮食,全部坚壁清野了。想抓老百姓带路,全部钻进深沟老林了。
折腾了半个月,日军找不到八路军正规部队作战,每到晚上则要被八路军游击队袭击。睡不睡不好,吃了吃不香,走路还得担心地雷,天天在山区,全副武装行军,受过严格训练的日军还好些,警备队和剿共团坚持了几天,就跟不上日军的步伐了。
可以,落在后面的部队,更容易遭到八路军游击队袭击。
这次警备队常建有亲自带了四个警备中队,县城调了三个中队,三塘镇胡秋元带了半个中队,张店调了半个中队。
可是,扫荡不到十天,警备队就损失了近一个中队。剿共团更惨,晚上被太岳主力袭击,据说损失了近一个营。
白天看不到八路军,就算看到也隔着几个山头,根本追不上。而晚上,则要被八路军袭击,这种日子,无论是常建有或姬永昌,都受不了。
他们两人一合计,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的部队,非得全交待在这里不可。部队就是他们的本钱,一旦本钱拼光了,日本人绝对不会犹豫,马上会抛弃他们。
六月三号,扫荡根据地的日伪,终于开始撤回。
扫荡之前,常建有觉得,八路军这次一定会损失惨重,甚至有可能被彻底消灭。可他哪想到,八路军不但没被消灭,甚至频频对日军发起进攻。
在山区,日军的火力根本发挥不出优势,他们白天走山路,晚上早就疲惫不堪。还要时刻提防游击队袭击,日军的战斗力,其实也下降了许多。
回到县城的常建有,特别的沮丧。他想不通,为何八路军越打越多,山区的百姓,宁愿被砍脑袋,也要跟着共产党抗日呢?
第三百六十二章 政治攻势
常建有并不知道,就在日军扫荡前不久,共产党为保护各个革命阶级的利益,增加农业生疼,改善人民生活,双棠县委和县政府,联合发出1942年“合理负担”通令。
通令要求,区、村的财粮干部在经费开支、土地划等和各种物资作价上,一定要遵循上级规定,做到公平合理。
为坚决杜绝舞弊、浪费、走过场等现象,各级部门开始了清查户口、登记田亩、按照土地产量、人口多少,进行累计税率和征收公粮。抗属免征,佃户不负担田赋予,废除了额外杂赋。
一个抗属免征的政策,足以让根据地的群众积极参军抗日。
再加上日本鬼子烧毁他们的家园,抢夺他们的财产,杀害他们的亲人,他们能不跟鬼子拼命吗?
常建有一向欺凌百姓罢了,从来没想过,一旦群众觉醒,会产生多么强大的战斗力。
特务队这次的损失也不小,死了两个,伤了三个。带队的孙世润虽然没受伤,但连惊带累,回到县城后,躺在家里就起不来,第二天发现后,直接送到了医院。
张晓儒本想听取孙世润的工作汇报,得知他竟然进了医院,特意跑了一趟。果然,孙世润已经住进了病房。
看到张晓儒走进来,原本躺在床上输液的孙世润,挣扎着坐了起来:“科长,您怎么来了?”
自从张晓儒担任调查科长后,他对张晓儒的称呼就变了,变得更加恭敬。
张晓儒连忙说道:“别动,躺着休息。这次清乡,实在辛苦了。”
孙世润叹息着说:“是啊,差点把命丢在那里了。”
张晓儒随口问:“这次去,与回流一号联系了吗?”
孙世润说道:“联……联系了,要不是他的情报,我也不知道八路军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可惜,他们经常转移,只是匆匆见了一面。”
张晓儒又问:“连荣春呢?”
孙世润心有余悸地说:“我还真跟他联系上,要不是他提供情报,特务队这次怕是会被游击队全部消灭。”
所谓的回流一号,自然不可能联系上,更不可能给他提供什么情报。所有的情报,都是连荣春提供的。只不过,孙世润将连荣春的部分情报,以回流一号的名义,向上面报告。
张晓儒感慨地说:“幸好有内应。”
孙世润问:“科长,听说县城的皇军仓库也被炸了?”
张晓儒沉吟道:“对,所以你得赶紧好起来。宪兵队要求我们限期破案,整个调查科都得行动起来。还有印塘和新泽火车站,以及白晋铁路被破坏的案子,都必须尽快调查。”
孙世润问:“科长,你觉得这是游击队干的,还是军统干的?抑或是两者都有?”
张晓儒严厉地说:“这正是我需要你回答的问题,山本队长严令,一个月之内,必须给他一个交待。否则……”
孙世润立马坐了起来:“我马上出院。”
张晓儒的话虽然没说完,但他已经知道了张晓儒的潜台词,如果一个月之内不能破案,他这个特务队长,恐怕又危险了。
张晓儒叮嘱道:“不急于这一刻,我们要充分发挥连荣春和史建德的作用,有他们的帮助,查起案来事半功倍。”
晚上,张晓儒才在家里开了二分区党委会议。李国新也特意从永丰赶了回来,并且带来了上级的最新指示。
李国新介绍着说:“这次反击日伪军扫荡,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与我们提供的日军蚕食计划,以及七零五民兵连及时提供的准确情报、敌占区同志破坏交通线、日军仓库、炸毁火车头等行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太岳区党委,对二分区的工作,特别提出了表扬。”
张晓儒打断了李国新的话:“表扬的话,留到以后再说吧。老李,上级有没有新的任务?”
李国新微笑着说:“上级表扬咱们,也用鼓舞士气嘛。我们是在敌占区,否则在座的各位,都要披大红花,到军区受奖呢。”
张晓儒说道:“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觉悟,等抗战胜利后,我们再好好庆祝。到时候,不但要戴红花,还要骑大马,吃大肉,喝好酒。”
李国新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严肃地说:“根据北方局、八路军政治部、太岳党委发出的对敌政治攻势指示,中共双棠县委决定,成立行动委员会,简称行委会。阳书计将担任这个行委会主任,吴德宝等同志担任领导。从全县抽调四十五名党政干部,组成工作队,重点深入敌占区和游击区,积极开展反维持、反汉奸、反治安强化的政治攻势。”
张晓儒问:“这么说,工作队很快会进入二区工作?”
李国新说道:“对,我们二区也要抽调几名同志,加入这个工作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散发和张贴传单、标语、漫画等宣传品,对据点的伪军进行夜间喊话,做伪军家属工作,教育和团结边沿区的乡绅和知识分子。同时,还要坚决果断地捕捉,并处决罪大恶极的汉奸,为进一步孤立和反击日军创造条件。”
张晓儒说道:“行委会在外宣传和瓦解伪军,敌工部从内部做伪军的思想工作。我相信,有行委会的配合,敌工部的工作,会很快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