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常夫缓缓地说:“共产党很狡猾,他们不仅在战场上与我们作对,甚至,还会潜入到我们内部。”
山本常夫的提醒,让张晓儒心里一动。他相信,山本常夫的话,最重要的是最后那句:“还会潜入到我们内部。”
他相信,山本常夫不会空口无凭,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一定是掌握了什么证据,甚至已经抓住到了嫌疑人。
潜入到日伪内部的共产党很多,张晓儒知道的,就有好几十。这还只是二分区潜入日伪的人员,如果加上县委和其他分区潜入的同志,不知道会有多少。
张晓儒笃定地说:“有我们特务队在,任何共党潜入进来,都只是自投罗网。”
因为山本常夫的这番话,张晓儒一夜没睡。他一直在想,自己的工作是不是有疏忽之处?还有其他同志,会不会也暴露了呢?
第二天早上,张晓儒去了警备大队,自己遇刺,他得向常建有才行。刚到警备大队,张晓儒就发现了一个熟人:三塘镇警备队的中队长范培林。
张晓儒惊讶地说:“范兄,什么时候来县城的?”
范培林笑了笑,随口说:“昨天来的。”
张晓儒佯装责备地说:“范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昨天来了县城,也不跟我打个招呼?是不是我离开了三塘镇,就不是朋友了?”
范培林解释道:“那怎么会呢?只是昨天一到,就向大队长报告工作,一直到晚上才完。张科长,你的手怎么啦?”
张晓儒苦笑着说:“昨天晚上,共产党游击队潜入我家,幸好上天保佑,否则今天你就见不到我啦。”
范培林惊讶地说:“什么?游击队现在这么猖狂了吗?”
张晓儒的左手,用绷带吊在脖子上。显然,他受伤不轻。
张晓儒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山本队长告诉我,要全面清除共产党,特别是潜入我们内部的共产党。”
在警备队看到范培林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一早就看到了他。范培林这个时候出现在警备队,只能说明他是昨天到的。
刚才范杰仁说起,昨天向常建有报告工作,一直到晚上才结束。三塘镇警备队的工作,有必要汇报这么久吗?
张晓儒相信,三塘镇一定发生了特别的事情。
可是,陈光华和张达尧,还有陈景文,为何都没有向自己报告呢?一天的时间,足够到县城走个来回了。
如果是警备队的事情,张达尧和陈景文不知道,或许还能说得过去。可陈光华作为警备队三小队的队长,怎么也没发觉呢?
范培林突然问:“对,一定要把内部的共产党全部清除。张科长,你觉得陈光华会不会是共产党?”
张晓儒把山本常夫抬出来,让他有一个错觉,山本常夫对张晓儒很信任。
事实上,山本常夫对张晓儒确实很信任,要不然,也不会提及共产党潜入日伪内部的事情。
张晓儒惊诧地说:“陈光华?”
他刚才一直在想,陈光华为何没汇报,看来范培林是有意瞒着他。
陈光华在三塘镇警备队做统战工作,一直以来都很小心,三塘镇警备队有一半以上,被他发展为自己的同志,为何还会暴露呢?
范培林轻声说:“对。陈光华在三塘镇警备队很活跃,我怀疑他是共产党。”
张晓儒惊诧地说:“陈光华是共产党?有证据吗?”
昨天范杰仁就到了县城,与常建有开会到晚上,或许就是谈陈光华的事。范培林太狡猾了,发现陈光华有问题,既不通知三塘特务队,也不跟自己打招呼,而是悄悄跑到县城,报告了常建有。
范培林说道:“暂时还没有,但我听说,他有不少抗日言论。说什么皇军总会走的,应该给自己留条退路。据说,他还与八路军做生意,这可是通敌啊。”
张晓儒想了想,说:“范兄放心,如果陈光华真是共产党,我会亲自抓了。这样吧,中午一起吃个饭,我们再详细谈,不许拒绝。”
范培林本想拒绝,可听到张晓儒的话,犹豫了一下,无奈地说:“这个……,好吧。”
张晓儒是调查科副科长,负责着全县的特务工作,并且对县公署及各级行政机构,也有监视权。调查陈光华的事,最后可能也会交给张晓儒。
张晓儒向常建有报告了昨晚自己遇袭一事,此事常建有已经知道,看到张晓儒吊着手臂,他暗暗庆幸自己有警卫。
张晓儒提议:“科长,你可得注意,以后每晚给你安排两个人吧。”
常建有说道:“你自己也要安排警卫,我们虽然是替日本人做事,但命可是自己的。”
他没拒绝,说明接受了张晓儒的建议。
第三百五十三章 反击
常建有没跟张晓儒提陈光华的事,张晓儒也没问题。常建有不提,是因为陈光华是张晓儒的同乡,还是从淘沙村出来的。
无论是为了避嫌,还是要保密,张晓儒都不宜知道此事。
只是他没想到,范培林多嘴,说出了对陈光华的怀疑。
张晓儒离开警备大队长,先回了趟新民会,第一时间把陈国录叫到了办公室,跟他说起了陈光华的事情。
陈国录与陈光华是堂兄弟,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参加革命。陈光华擅长做统战工作,陈国录则头脑缜密,遇事冷静。所以陈光华进了警备队,而陈国录加入了特务队。
陈国录虽然一向冷静,可听到陈光华被怀疑,还是很意外:“光华哥是怎么暴露的?”
张晓儒摇了摇头:“具体情况要中午与范培林吃了饭才知道,你派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三塘镇,向陈光华问明情况。”
陈国录问:“不能用电话通知吗?”
张晓儒何尝不想第一时间告诉陈光华呢,最快的办法当然是打电话。甚至可以给陈景文或张达尧打电话,让他们转告。
可日本人也不是傻子,范培林昨天就到了县城,与自己在警备大队的谈话,说不定一转身就报告给了常建有。
如果今天三塘镇有任何联络,都会成为反常情况。所谓事情反常即为妖,他可不想成为被日本人注意的目标。
张晓儒郑重其事地说:“电话局有宪兵队的人,所有电话都会被监听。就算是你,也不能随便县城,更不能有异常举动。说不定,宪兵队已经盯了所有从三塘镇来的人呢。”
陈国录坚定地说:“放心,敌人发现不了。”
张晓儒中午请范培林吃饭,只是为了打探消息。他知道范培林好色,特别安排到在水一方。令他没想到的是,范培林除了自己外,还带了一个人:小灯笼。
张晓儒笑道:“哟呵,范兄,你这是回丈母娘家嘛。今天一定得宰只老母鸡,否则对不起你来一趟。”
小灯笼原是张晓儒给上杉英勇准备的,上杉英勇有了刘子珍后,让小灯笼回在水一方。小灯笼找张晓儒求情,结果被范培林看上了眼。
范培林尴尬地笑了笑:“张科长说笑了。”
倒是小灯笼很热情,看到张晓儒进来,扭着腰过来,拉着张晓儒坐到了范培林对面。
小灯笼给张晓儒倒了杯酒,娇笑着说:“张科长,小灯笼敬你一杯。”
张晓儒笑着说:“你是应该敬我,你们能在一起,我可是媒人。以后你要是嫁进范家,可是得好好感谢我。”
小灯笼轻叹一声,看了一眼范培林,轻声说:“我可不敢奢望嫁进范家,能和培林待几年,这辈子就心满意足了。”
范培林不说话,只是举起酒杯,向张晓儒敬了杯酒。
张晓儒放下酒杯,随口问:“这次准备在县城待几天?”
范培林无奈地说:“本来今天下午要回去的,可她非要跟她的姐妹再聊一晚。”
张晓儒轻笑一声:“我看,你不如调到县城来,三塘镇有什么好的。”
范培林叹息着说:“我倒是想,可调回来,哪那么容易。”
相比县城,三塘镇就是处穷乡僻壤。在三塘镇想找个女人都不行,只能用上杉英勇用过的。但要是到了县城,不说天天换,至少三五个月换一个,完全没问题。
张晓儒笑着说:“如果你能确定陈光华的身份,不要说调回县城,哪怕调到长治,甚至调到太原都没问题。”
范培林问:“张科长,你对陈光华比较熟悉,他是共产党吗?”
张晓儒坚定地说:“陈光华是淘沙村人,原来是淘沙村自卫团的人。他是不是共产党,还真不好说。但是,如果你有证据,我绝对不放过他。”
范培林缓缓地说:“此事,恐怕还得特务队插手调查才行。”
张晓儒摇了摇头:“不,应该让宪兵队来调查!陈光华是淘沙村人,陈景文也是淘沙村人,包括张达尧和我,也都是淘沙村人。为了避嫌,我们最好都不参与调查。”
范培林的话,表面上没什么用,可还是给张晓儒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范培林并没有抓到陈光华的证据,他只是怀疑。最多,也就是听了点闲言碎语。
正是,张晓儒找陈国录商量,他们得准备两套方案:范培林有证据证明,陈光华是地下党;或者,他没有证据,一切只是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