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元听到“烤鸡”的时候,口水已经流了出来,等到张晓儒说完,他不停地吞咽着。
张晓儒说道:“胡团长,放心,等会让你吃个够。但我要提醒你,烧鸡好吃,肉包子也香,但吃了东西,你可得办事。”
胡秋元信誓旦旦地说:“请长官放心,只要能有烧鸡吃,我把命给你都行。”
张晓儒离开劳工营的第二天,劳工营就传出消息,曾希离在里面“不慎”摔倒,这一倒,竟然再没醒来。
听到消息后,张晓儒再次到了劳工营调查,看到曾希离的尸体,张晓儒经过“认真、细致、严谨”的调查,认定这是一起意外事件。
曾希离死后,张晓儒把胡秋元带到宪兵队,把他介绍给山本常夫。
胡秋元比曾希离识时务得多,见到山本常夫,马上答应组建警备队第八中队。不管日本人有什么要求,他一概答应。
新建立的第八中队,一半士兵由曾希离的手下组成,另一半从现在的警备队每个中队抽一个班。
第八中队的所有小队长、班长,全由警备队的老人担任。
胡秋元很懂事,山本常夫很满意:“哟西,胡桑,以后要多为皇军效力。”
胡秋元忙不迭地说:“一定一定。”
胡秋元的动作很快,只用了两天时间,他就拉起了警备队第八中队。曾希离原来的手下,抽鸦片的,肯定不能再进警备队。
至于那些流氓、土匪、无赖,只要身体还过得去,都招进了警备队。曾希离原来的手下,大多抽鸦片,如果要求再严,恐怕都招不满一个中队的兵员了。
胡秋元上任的当天,就去了张晓儒家里。虽然张晓儒现在负责调查科,但在办公室说话还是不太方便。
胡秋元提着四色礼物,他是第一次登张晓儒家,自然不能空着手。
只是他刚上任,手头确实没钱,也只能装装样子:“张科长,刚上任,也没什么钱购置礼物,几色礼物不成敬意。”
张晓儒摆了摆手:“无妨,心意到了就行。”
胡秋元信誓旦旦地说:“张队长,接下来怎么办,全凭你的吩咐。我把话搁在这里,只要你一句话,我的人任凭驱使。”
张晓儒微笑着说:“很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先发点小财。”
胡秋元眼睛一亮:“发财?我最喜欢发财了。”
他好吃,又贪图享乐,手里必须有钱才行。
隔了两天,山本常夫把胡秋元叫到了宪兵队。第八中队的人是齐了,可武器缺一半。
山本常夫脸上露出不悦之情:“胡桑,你们的武器怎么只有一半?”
胡秋元诚恳地说:“我们本来就缺枪少弹,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垮掉。”
山本常夫自然不知道,好枪都被送到了黑市换钱。一支长枪,价格能卖到四百大洋,还不带子弹。一枚子弹,半块大洋起,联银券和法币都不收。
胡秋元与张晓儒走得很近,但却没把常建有放在眼里,这一切自然落在翟福田眼里。他几乎每天都到医院去看望常建有,主要向他汇报县城的情况。
翟福田生气地说:“大队长,我看张晓儒是准备造反啊。”
常建有佯装不知:“此事从何说起?”
翟福田急道:“胡秋元自到任后,眼里只有张晓儒,哪有大队长您?还有张晓儒,不是跑宪兵队,就是去参事室,他不仅想控制调查科,还想掌握警备队,这是要取您代之啊。”
常建有不以为然地说:“张晓儒每次行事,都会向我汇报。”
翟福田说:“大队长,我觉得,对张晓儒应该有所防范。”
常建有随口问:“怎么个防范法?”
第二百九十七章 五指山
翟福田所谓的防范,是派人盯死张晓儒,看他如何处理曾希离的军火。倒卖军火,当然是赚钱的好买卖,但也在玩火。一个不好,会玩火自焚。
翟福田看了看门外,这才走到常建有病床边,趴在他耳边,轻声说:“如果张晓儒与八路军游击队做交易,那咱们就掐住了他的死穴。就算他把军火卖在咱们的管辖区,这倒卖军火也是大罪,咱们也拿到了他的把柄。以后,张晓儒就再也逃不出我们的五指山了。”
常建有沉吟不语:“这个……”
他当然很动心,可是,这样做会不会惹怒张晓儒呢?张晓儒对他还算尊重,每次打麻将,还保证自己只赢不输,对这样的手下,真的有必要这样做么?
翟福田见常建有犹豫,马上说:“大队长,害人不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常建有缓缓地说:“张晓儒可不是软柿子。”
张晓儒虽然是半路出家,可他也是有能耐的。从他自学日语就能看得出来,他虽没经过系统而专业的训练,可也是当过三塘镇特务队长的人。
翟福田郑重其事地说:“我明白,我全力以赴,既拿到他的把柄,也不会被他知晓。我搞情报这么久,他还能在我手里翻了天吗?”
常建有终于点了点头:“你办事我不是放心的。”
翟福田的这句话,最终让常建有下定了决心。
得到常建有的首肯,翟福田万分惊喜,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一显身手。
为了全面监视张晓儒,翟福田把一小队的人全调动起来,分别监视张晓儒、陈国录等人,还有那笔军火。只要盯死了军火,张晓儒就逃不出他的监视。
张晓儒早上刚出门时,就敏锐的发现,家门口多了家鞋摊。而且,那个鞋摊的摊主,还有些眼熟。
张晓儒到调查科后,虽然对全科以及特务队的事情不插手,但他最喜欢做的,就是看档案。每个人的档案,他都要仔细看。借着特务队的名义,他能看整个新民会和县公署人员的档案。
其他人以为,张晓儒只是装装样子,以看档案的方式,打发无聊的时间。哪想到,张晓儒记忆力很好,记住汉奸特务的档案,对他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所有人的档案,虽不敢说倒背如流,但大部分人都记得,一些重要人员,他都在家里私自建立了档案。
张晓儒倒没在意,不管这人执行什么任务,哪怕就是监视自己,他脸上也不会有异常。这么多年的地下工作,他早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哪怕是杀父仇人当面相见,也能称兄道弟,一起交杯换盏。
拦了辆黄包车,张晓儒只有瞥了一眼,又发现很面熟,他坐到车上,翘着二郎腿。前面拐弯时,他看到那人的侧脸,这终于确定,这又是特务队一队的人。
这让张晓儒立刻警惕起来,特务队这是要干什么?这是日本人的命令?还是常建有擅自下令。至于翟福田,张晓儒还真没考虑。
刚到办公室,陈国录就走了进来。
陈国录低声说:“队长,今天的情况,怎么有些不对劲啊。”
张晓儒点了点头:“是一小队的人?”
陈国录点了点头:“一小队的人我还没认全,不敢肯定。”
“那就尽快熟悉,另外,医院那边,你派人去看一下。”
陈国录惊诧地说:“常建有?”
张晓儒轻笑道:“你傻啊,看他干什么?看孙春有,他在医院养伤,也差不多吧?再养下去,又得回审讯室了。”
“好。”
张晓儒叮嘱道:“一定要注意后面的尾巴,这几天我们尽量不在家里见面,有事到办公室谈。”
第二天,张晓儒和陈国录都离开了县城,我们分别去了曲庄和杜村。
曾希离的军火,必须尽快处理,张晓儒的客户,主要是全县的维持会长。每人只买三五条枪,最多十条八条。
对张晓儒的这些“客房”,翟福田都要暗中调查,还得拿到他们交易的证据。
这让他的工作量很大,人手严重不足,不但一小队的手下全部用上了,还从二小队暗中调了一部分人。
翟福田原本在陆军医院,安排了两个人监视住院的孙春有,也被他抽调执行任务。
这就给了孙春有机会,当天晚上,他就行动队的接应下,连夜撤到了水泉村。周宏伟得知后很是高兴,孙春有安全了,他的心病终于治好。
隔天上午,周宏伟回了县城,他这段时间心神不宁,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回去了。
陈国录找机会去了趟差事局,光明正大地见到了周宏伟:“组座,张晓儒在倒卖曾希离部的军火,行动能不能趁机买点短家伙?我们子弹也得补充了。在县城,手榴弹也必不可少。如果能弄点炸药,就更好了。”
他身后也有特务一队的人跟踪,但只是外出去才跟着,他到县公署找周宏伟,特务是不会跟进来的。
周宏伟说:“好啊,我向上面申请经费。”
陈国录提醒道:“好,得赶紧,短枪和手榴弹,都是抢手货。”
周宏伟轻声说:“没问题,你先让他把东西留着,经费一下来,马上给行动增添武器。我们在敌占区工作,没有武器可不行。从我们根据地运送武器,实在太困难。如果能从这里购买,特别是从张晓儒手里购买,非常有意义。”
陈国录急道:“好东西人人想要,张晓儒只认钱不认人,不管谁来,只要给现大洋或金条,马上就能拿走枪。如果需要,还可以送货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