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雨田偶尔伸出头,迅速往炮楼处看一眼,又将头缩了回来:“彭处长,炮楼外面有壕沟,吊桥收起来,兄弟们近不了身,确实很难攻下来。”
虽然打不下大枫树据点,但看到子弹横飞,手榴弹的爆炸,也觉得热血沸腾。这才是抗战,这才是打仗,以后可以向别人吹嘘了。
彭太守点了根烟,说:“今晚的袭击,本就不是为了打下大枫树据点,只是要检验双棠别动队的战斗力罢了。从现在开始,他们才称得上真正的双棠别动队。”
陈国录和他的双棠别动队,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是坚决抗日的。
今天晚上就算没打下大枫树据点,并不代表双棠别动队的战斗力就不行。
相反,他们敢向日伪主动发起进攻,并且打得日伪没还手之力,已经比大多数国军强得多。
如果彭太守和魏雨田能靠近战场,一定能发现,双棠别动队的子弹,几乎没以射击孔为目标,而炮楼还击的火力,也打在了旁边的空白的区域。
刚才陈国录有句话没说错,今晚的战斗,确实是一次实弹演练,只不过双方的指挥官都不知道罢了。
炮楼内的关兴文,跑着向山田正雄报告:“山田队长,游击队的火力很猛,我们需要弹药。”
山田正雄担忧地说:“守得住吗?”
外面的枪声很密集,不像一般的游击队,炮楼的部队不多,如果被他们砸开一个缺口,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
关兴文斩钉截铁地说:“守住得。警备队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让他们进炮楼一步!”
山田正雄欣慰地说:“哟西,辛苦了,打退了敌人,大大有赏。”
外面的枪声,只要耳朵不聋,都知道有多么激烈。
警备队能临危不乱,还主动还击,实在令他很欣慰。
事实证明,淘沙村自卫团转化而来的这支警备队,战斗力并不弱,他们效忠皇军的决心也很大。
关兴文领了四箱子弹,搬到炮楼后,有人问:“关队长,这么多子弹,打得完吗?”
关兴文骂道:“谁让你们都打完?留一大半支援家里。”
每次作战,都可以积攒弹药,今天晚上的消耗更是惊人,至少可以支援家里几百发子弹。
炮楼外面的陈国录,也有意识地在节约弹药,用个铁桶,里面扔一挂鞭炮,效果跟打枪,也没什么区别。
半个钟头后,陈国录再次请示彭太守,得到了撤离的命令,他们打完炮楼,还得回三塘镇,明天还要以自卫团的身份出现呢。
外面的双棠别动队一撤,关兴文也立刻向山田正雄报功。
关兴文“兴奋”地说:“山田队长,敌人被成功击退。”
山田正雄松了口气:“哟西,关队长,你的大大的有功。”
关兴文奉承着说:“皇军战无不胜,敌人害怕只能逃离。”
张晓儒晚上一直在等着陈国录回去汇报,双棠别动队今天晚上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彭太守如何向上面报告。
陈国录知道,张晓儒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回到镇上后,以隐藏枪支弹药为名,向张晓儒汇报:“连长,我们都换装了,五十条长枪,五挺机枪,六支短枪。可惜,子弹少了点,只有三千多发了。”
张晓儒兴奋地说:“国民党军队出手就是大方,五挺机枪?这买卖赚大了。”
李国新笑着说:“他们准备撤了,这些东西带走,不如留下来打游击。”
对撤离的人来说,武器有的时候是累赘。
第一百八十二章 暂停
七零五民兵连虽然多次缴获,但现在也做不到人手一枪,他们平常的武器,还是借用他人的。
比如,一排在大枫树据点,用的是警备队的武器,三排一个班在三塘镇据点,用的也是警备队的武器。
陈国录带的双棠别动队,是七零五民兵连的四排,既用镇自卫团的武器,又用国民党的武器。
只有留在淘沙村的二排以及三排一部,用的才是自己的武器。
张晓儒叹息道:“国民党的武器,如果都留下来该多好。”
李国新笑道:“别白日做梦了,能给这么多武器,已经很不错了。”
张晓儒问:“武器都藏好了吧?”
到手的东西,可不能再丢了。
陈国录答:“放在溪北边的石洞里,安全着呢。”
张晓儒沉吟着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三塘镇也得有点动静才行了。而且,也得给那个神秘的永井队长有个交待才行。明天,我会搜查彭太守的住处,你记得提醒他转移。”
李国新疑惑地说:“这么快就要赶彭太守走?”
张晓儒得意地说:“枪到手了,还不赶走干什么?留下来,肯定要起妖蛾子。”
谁也不想做亏本的买卖,五十条长枪,五挺机枪,六支短枪,这已经是大手笔了。
彭太守如果没把双棠别动队当成嫡系,绝对不会下这么大的血本。
设身处地,如果自己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下一步肯定是加强对双棠别动队的控制。
永井队长不是要搜查全镇的陌生人么?正好可以借势。
第二天,张晓儒向上杉英勇递交了三塘镇最新外来人员名单和住址,并且亲自带着特务队的人,去彭太守家搜查。
彭太守的证件没有问题,但张晓儒并没有马上离开。
张晓儒两根手指夹着彭太守的证件,盯着他问:“来三塘镇做什么?”
彭太守敬上支烟,小心翼翼地说:“想做点生意。”
他也是第一次与张晓儒正面接触,自己的证件没问题,张晓儒还不走,显然是想搞事。
张晓儒沉声问:“做什么生意?”
彭太守赔着笑说:“做点布匹生意。”
张晓儒冷声问:“知道这以前是谁的房子吗?”
彭太守冷静地说:“不知道。”
张晓儒厉声说:“这是共产党住过的房了!以前的共产党走了,新的共产党又来了,说,你是不是共产党?”
彭太守赔着笑,掏出几张钞票,塞到张晓儒手里:“鄙人只想做点小生意,跟共产党从无瓜葛。”
钱一到张晓儒手里,手一翻就进了口袋,张晓儒脸色也没那么冷。
看到刘子珍,张晓儒斜睨了一眼,问:“这是你老婆?”
拿了钱,并不代表会放过彭太守。
彭太守暗骂,张晓儒拿了钱怎么还不走:“正是贱内。”
张晓儒眼珠一转:“长得这么漂亮,是抗日分子吧?”
他的任务,是让彭太守觉得三塘镇太过危险,至少特务队已经盯上了他,赶紧走人。
看到刘子珍,他又有了一个主意。
彭太守急道:“长官,她怎么可能是抗日分子呢?”
张晓儒简直是无理取闹吗?长得漂亮就是抗日分子?要不是他的真正身份,真想跳起来骂娘。
张晓儒盯着刘子珍,笑眯眯地说:“是不是抗日分子,不是你说了算,得太君说了才算。”
张晓儒并没有带走刘子珍,只要彭太守离开三塘镇,他还是可以网开一面的。
回到镇公所,张晓儒特意开了个会,让蒋洪泉、陈国录、万德泽、王朴堂等人参加,让警察所和镇自卫团,严密监视镇上的外来人员。
陈国录得了消息,当然会第一时间告诉魏雨田。
陈国录担忧地说:“张晓儒接到命令,要监视镇上的所有外来人员,彭处长也在重点监视之列,我看,是不是让彭处长先离开一段时间?”
魏雨田惊诧地问:“张晓儒最近发什么神经了?”
陈国录说:“日本人下了命令,严密监视最近出现的外地人。”
魏雨田喃喃地说:“怪不得。”
晚上,魏雨田去见了彭太守,跟他说起了此事。
彭太守很在意自己的安全:“暂时大枫树据点一段时间也好。”
然而,他与刘子珍商量时,刘子珍却不想离开。
刘子珍说:“那个张晓儒贪财又好色,肯定是今天给的钱少了。”
彭太守沉吟着说:“咱们的身份如果暴露,那就不好了。”
刘子珍安慰着说:“咱们证件齐全,又没违禁品,谁来查都不会有问题的。”
彭太守缓缓地说:“好吧,那就再观察几天。”
第二天,张晓儒到红部报到,再例行到特务队时,发现上杉英勇和北村一都没在。
张晓儒把孟民生叫到办公室:“孟班长,两位太君呢?”
孟民生说:“出去了,还没回来。”
张晓儒蹙起眉头:“怎么两个人都出去了?”
孟民生陪着笑说:“太君的事,我怎么敢过问呢?再说了,他们这两天也经常一起出去。”
张晓儒心里一动,但还是叮嘱着说:“太君的事,确实不要过问,但他们的安全,我们要注意。”
北村一和上杉英勇虽然都是日本人,可田中新太郎死后,他们两人为了竞争特务队长,早就暗生芥蒂。
他们一起出去,只有一个可能,去红部开会。
自己刚从红部过来,他们可没在。
张晓儒原本要回镇公所,特意留在办公室,半个小时后,上杉英勇和北村一,果然一前一后回了特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