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加勒比海贼王)


  太平府城由于这些叛军的反正,守军已然不多,待这些降军对府城发起进攻时,城内的叛军顿时军心崩溃,然后在有心人的策划下向清军发起了攻击。
  里应外合,太平府随之告破。
  当然,这都是后话。
  吴三桂在剿灭阿济格部之后,立即率领大军押着田雄等人,抬着昏迷的阿济格向着应天府的方向而去。
  此时的唐宁,已经率领大军入驻了应天府城。
  当天,府城内的百姓欣喜不已,夹道欢迎,大战遗留下来的阴云顿时消弥了不少。
  一天之后,阿济格被公开运进应天府城,整个府城都是一片欢腾景象,这又是一次大胜,意义不比新军攻下应天府城差多少了。
  毕竟,阿济格不但是清廷为数不多的亲王,而且还是多尔衮的兄长,意义非常重大。
  消息迅速的向北方传递,阿济格留在江北所部的博尔辉、孔有德等人皆是震惊不已,却不敢为阿济格报仇,更不敢过江南下。
  以防新军渡江,甚至还连忙在和州、江浦等长江北岸沿线加强布防,胆颤心惊。
  接着,依旧在进攻扬州城的多铎也得到了这个惊天的消息。
  对兄长的能力,他是再清楚不过,毕竟他们三兄弟携手作战那么久了,互相都非常了解。
  他从未想过自己的兄长会败得如此之惨,连自己都没能逃回来,居然还被唐宁抓住了,真是奇耻大辱。
  此事非同小可,多铎再也没有心思继续进攻扬州城了。
  因为他清楚,随着兄长阿济格的落败,自己攻下扬州城的可能性更小了。
  接下来,唐宁会迅速的拿下镇江府,然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支援扬州府,要攻下扬州府就更难了。
  现在相比拿下扬州府,更重要的是面对兄长阿济格战败被活捉后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他一边派人加急将消息向京师通报,一边尽快收拢江北的清军,将阿济格遗留的博尔辉、孔有德等部也都收拢到自己帐下,以便统一指挥。
  唐宁没有急着过江,继续命令施琅和吴六奇各自拿下镇江府和太平府。
  仅两日,太平府被新军占领,随即又两日,镇江府也为新军所得。
  让吴六奇部休整几日后,唐宁又随即命令其率部西进,将长江以南的清军全部消灭。
  吴六奇西进所过之处,原本投降清军的各方势力,纷纷反正,由于各种原因不想反正的,大多渡江望风而逃,少有敢于新军一战的。
  因为阿济格东进时带走了主力,留下的大多是随意任命的降臣和降将,且兵力不多,怎敢与势头正盛的新军对抗?
  不消半月,新军便收复长江以南清军占领的所有州府,直到与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相交接,才暂时停了下来。
  


第二五九章 收服大顺军
  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还不满一年时间,主要势力范围在四川,拥兵超过六十万。
  由于清军势大,大西军在张献忠的率领下,和已经战败的大顺军一般,将清军当成了主要敌手。
  但是,新军的突然崛起,并迅速的攻战应天府,击败势头正盛的阿济格部,活捉阿济格,然后又迅速的将长江以南的清军消灭。
  这一系列的重大变故,直接改变了当下的整个格局。
  只要稍微有些眼光的都能够看出,以清军现在的能力,想要过江都有些困难。
  也就是说,新军在无形之中,将清军这个原本的大敌给阻隔开了。
  除非清军击败新军,然后再渡江南下,否则几乎不太可能向大西政权下手。
  面对此种情景,张献忠的心思有何变化,暂时唐宁还不得而知。
  为此,他还派人特意去与张献忠联系了下,透露出联合北伐的意思,但张献忠不置可否。
  不过,其主动表露不会进攻新军及新军的势力范围。
  既然如此,唐宁也命令吴六奇所部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双方默契的保持着眼下的态势不变。
  除了大西军,还有大顺军残军,数量庞大,有四五十万。
  不过还好,在李自成和刘宗敏战死之后,他们陆陆续续的归顺了湖广总督何腾蛟。
  何腾蛟此人,虽然能力平庸,还经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忠诚度还是很高的,不用担心其自立山头或者向其他大明以外的势力投降。
  由于新军重创清军,还收复了应天府,何腾蛟对新军还是比较有好感的。
  在新军进攻湖广的清军时,其部还主动给予支援,归顺其的大顺军对新军更是特别的感激。
  因为李自成和刘宗敏,就是败于阿济格部之手,被清军所杀,新军重创阿济格部,又将阿济格俘虏,可以说是帮他们报了大仇。
  吴六奇随后向唐宁传回消息,大顺军一些高级将领,有改投新军的意向,询问他的意见。
  唐宁稍微考虑了下,便同意了,因为他清楚,大顺军刚归顺何腾蛟不久,双方之间的关系根本不紧密。
  而且,随着时间持续下去,何腾蛟也越发的无法控制其中的某些人。
  再者,何腾蛟能力有限,这么多人放在他手上,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还会导致其他各种问题。
  与其这般,还不如借助眼下新军的威势,将这些力量全部收归自己手中,唐宁自信控制这些人的手腕要比何腾蛟多。
  不过,唐宁多少还给了何腾蛟这个湖广总督一些面子,亲笔给他去了一封信。
  同时让那些原大顺军将领自己公开做出选择,是愿意继续留在湖广,还是愿意随新军准备北伐事宜。
  何腾蛟也知道自己无法控制住那些归顺来的大顺军,更无法阻止他们去投新军,所以也只能按照唐宁书信中所说,依他们各人选择。
  大顺军的那些高级将领,大多随李自成南征北战多年,眼光自然是有的。
  他们皆是从陕西起兵,故土在北方,被清军一路打得南逃实属无奈。
  李自成和刘宗敏被清军所杀,他们自然也想着报仇。
  现在阿济格惨败于新军之手,本人也被新军活捉,这仇算是报了一部分了。
  但是,他们还想北伐,打回陕西去,把大顺军之前失去的疆土再从清军手中夺回来。
  虽然这些疆土再夺回来很可能也不再属于他们,但他们却想出出这口恶气。
  世人都说是大顺军祸害了天下,灭了大明,却让鞑子捡了个大便宜,这是奇耻大辱,但这事实又不容他们争辩。
  李过、高一功、郝永忠等人也都清楚,何腾蛟的能力有限,如果没有新军的横空出世,能不能保住湖广都不好说,更难说北伐了。
  想要北伐,想要报一箭之仇,就只有与强者合作,那强者毋庸置疑,非唐宁,非新军莫属了。
  正史中,李自成死后,大顺军遗留的那些主要骨干,如李过、高一功、郝永忠、刘芳亮、刘体仁、李来亨等,鲜有向清军投降的,大多战死或直至病死。
  甚至于刘体仁、李来亨几人,在战败后,选择举家自焚而死。
  这其中,固然与他们的气节有关,但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这些人对清军,对清廷的恨意。
  所以,在这种情结下,在李自成遗孀高夫人的赞同下,李过、高一功、郝永忠、刘芳亮、刘体仁、李来亨等原本归顺何腾蛟的大顺军将领,皆是改投新军。
  这些兵力的加入,是眼下唐宁掌握兵力的近两倍,让唐宁手中的兵力,一下子暴涨至八十万。
  唐宁留了近十万人,继续配合何腾蛟驻守湖广,然后命李过、高一功等人率各部主力东进南直隶,然后按照新军的编制,将各军进行改编。
  刚一来就要改编,确实让其中的一些人不满,认为这是唐宁想要削弱大顺军一系的力量。
  唐宁也知道其中的一些人肯定有各种想法,为此他还将李过、高一功等人召集一起商谈了一下。
  唐宁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改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大顺军的战斗力,然后再按照新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
  新军能够以更少的兵力大胜阿济格,最主要靠的不是神兵,而是新军真正的战斗力。
  李过、高一功等人自然也了解过唐宁所率新军与阿济格所率清军的溧水之战。
  新军几乎是以纯步兵对阵以骑兵为主的清军,并且连番败之,这才有了吴三桂的临阵归降。
  从这里可以看出,新军的战斗力确实很强。
  要说与清军战斗次数最多的,自然是他们大顺军,虽然他们痛恨清军,但也不得不承认满八旗的战斗力。
  别说步兵对骑兵,就算是骑兵对骑兵,大顺军也鲜有胜绩。
  但新军就可以用步兵对骑兵,而且大胜,这是少有的鲜明战例。
  所以,李过、高一功等人再有其他心思,也不得不承认,新军的编军模式和训练方法,确实可以大幅度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如果不接受改编,反而显得有私心。
  既然已经投新军,且已经被调至南直隶,不接受改编,难道要违抗命令与新军起冲突吗?
  真如此的话,以后也别想北伐收复失地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