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覆汉 (榴弹怕水)



“文举原本在杨司徒(杨赐)门下做掾属。”王允也是赶紧解释道。“当日何遂高从河南尹任上被拜为大将军,杨公让他持名剌去祝贺,结果当时拜会的人太多,故此不及及时通传……”

“哪里是拜会的人太多?”孔融当即甩袖子愤然道。“名剌已经到了那门子手里,他如何不知道是杨公的名剌,是我孔融来见?无外乎是彼辈自觉水涨船高,轻视于我……”

“那文举兄是怎么做的呢?”曹操忍不住探头好奇问道。

“我忍耐不住,夺回了名剌,直接回去了!”孔融当即昂然言道。

在场之人俱皆无语。

要知道,这事毕竟牵扯到杨赐与何进两位当朝超级大佬,那门子固然有些不对,你这么夺回去就对了?

你觉得对方在羞辱你?可你这个举动难道不是在羞辱人家?

更不要说,这件事情里面杨赐与何进都很无辜好不好?你身为杨赐的属吏,无端替自家上官惹出这样的事情……为啥还理直气壮呢?

然而,众人又想了想此人的家世和名望,却俱都无言。

“大将军追究此事了?”一念至此,公孙珣也是无奈蹙眉问道。

“没有。”王允摇头道。“大将军没有追究此事,杨公也没在意……但是事情传开后,当时作为大将军属吏的河南尹门下诸位却都觉的受了辱,居然联合起来,行刺杀之举。数日前,文举差点就要死在洛中了。故此,杨公将他托付到我这里……”

“我晓得了。”公孙珣当即醒悟,复又对孔融言道。“文举兄且随子师兄奉公,我回去便写信给遂高兄……河南尹那些人固然无礼,但遂高兄却不是个慢贤之人,我一定会尽力奉劝他一番的。”

孔融微微拱手,算是承情,但眉宇间却依旧有些不服气的样子。

“那便好了!”曹操也是松了一口气,便赶紧嬉笑言道。“天气太热,王公、六龙先生、文举兄,咱们速速入城吧!”

公孙珣和王允对视一眼,俱皆笑着点头,而荀爽多年未回家乡,阳翟自然也是多年未来了,所以他更是迫不及待。

然而,就在这时,孔融却握着佩剑梗着脖子突然大声言道:“之前我有所疑虑,乃是因为担心五官中郎将的立场,如今知道他也是当年党锢中的同志,如何还要拖延?方伯,要我说,不如就在此处与五官中郎将说个通透,请他助我等一臂之力!”

王允和荀爽一时沉默,而公孙珣和曹操却是同时心中一动,复又同时看了对方一眼。

等了半晌,在孔融的气势逼迫下,王允终于缓缓言道:“文琪,你可知道你的奏疏早早到了洛阳,如今连我这个豫州刺史都来上任,可中枢却一直没有回复吗?”

公孙珣笑了笑,然后也按住了自己腰中佩刀:“军务繁杂,中枢的事情我确实不太清楚。但文举兄刚刚因往事而称我为同志,我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诸位的来意呢?”

—————我是四岁让梨的分割线—————

“窃见辽西公孙珣,年二十八,字文琪,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其人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仇。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举公孙珣为车骑将军书》。孔融

第十一章 汹汹人寰犹不定

? 其实,何止是公孙珣猜到了对方来意呢?

曹孟德心里也是门清的,甚至于身后诸多军官怕都是有些明悟的,至于说藏在队伍里的娄圭、戏忠等人就更不用说了。

一句话,无外乎是要诛宦!

诛宦!诛宦!诛宦!

公孙珣都已经听烦了,然而,这却是这个时代朝争的主旋律,也是士人们一致的心愿。

反复数十载,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甚至有多少人被破家灭门,然而就是要诛宦!如果说前面还是有大义所在,那么到了后来双方根本就是家仇国恨,生死大敌了!

看看王允和孔融就知道了。

王允的恩主因为王允年轻时的冒失而死在了阉宦手里,那么以他王子师的‘刚’,对宦官存在半点妥协的可能性吗?

孔融的亲兄长是怎么死的?虽然是张俭的牵连,可动手的还不是阉宦?这两个真的是家仇国恨!

那么对应的,以如今的朝堂局势,不管是政治投机,还是说想要真的做事情……都得要诛宦!因为只有诛宦才能将士人团结在一起,并获取他们的支持!

如今的天下,做事情也好,为个人前途野心也好,你总不能说我不用士人中那些正经人才,我用十常侍吧?!

不过,虽然明白对方的意思,但是公孙珣、曹操,还有众多在场的官员们却各怀心思。那些底层官员们的畏惧或无知且不说,公孙珣和曹操这两个懂得‘大势’的年轻两千石此时心态却也是很微妙且严重不一致的。

曹操很纠结,而且说实话,他此时居然有些无奈和疲惫,之前见到这两位士人翘楚后的兴奋也是一时黯淡了下来。

宦官该不该死?所谓‘诛宦’中该持何种立场?

这两个问题毋庸置疑,且不说宦官本身的恶劣举止,便是曹操家族整体从宦官出身转向士人家族的方略就不允许他三心二意。便是桥玄不也交代了吗?最起码不能站错队。

但是,曹操毕竟有自己的苦衷。

要知道,从之前到现在的几年内,在张让、赵忠二人的带领下朝中宦官势力气焰正盛,简直不可一世。而曹操的家族却偏偏因为之前皇后被族诛一事而一落千丈,不得不中止了向士人家族的转型,转而依靠着之前宫中的关系寻求恢复势力。

没错,曹操家中如今处于转型中,根本没法和宦官作出完全的切割……譬如现在,作为家族下一代的长子嫡孙,也是将来的曹氏、夏侯氏、丁氏这个集团的领袖人物,按照他曹操以往的作为和政治立场,他毫无疑问应该是诛宦主力;然而也就是此时,曹操的亲爹曹腾,却依靠着跟宦官打得火热在做大鸿胪,而且按照那位的德行,说不定将来还准备花钱整个三公玩玩呢……这是个标准的阉党!

那么就算是父子俩早几十年就相互看不顺眼,然后真能拎刀子砍自己亲爹吗?真要是闹出刀兵相加的场面来,以如今曹氏家族这个诡异的状态如何能保证自家不被政潮撕裂?

可话又说回来,躲得过去吗?

而且再说了,自己一个区区比两千石的骑都尉,连个太守都没干过,真有事情压下来,这肩膀也不硬啊!

于是乎,曹孟德是真的表面如常而心惊不已。

至于一旁握刀而立的公孙珣就从容多了……因为他站的高看得远,对局势洞若观火,而且有恃无恐!

首先,公孙珣心里明白这伙人是怎么一回事。

王允、孔融,这俩人和之前的袁绍、许攸那群人一样,毫无疑问都是士人中的激进派,也就是恨不能今天就杀了宦官全家那种,同时他们还互有联络,甚至有可能早已经形成了一个激进政治联盟。

但是,必须正视一点,那就是两伙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

袁绍和他的那群人是标准的武斗派!

赵忠警告袁隗,说他大侄子袁绍‘坐作身价,好养死士’绝不是胡扯,实际上袁本初这厮的几个‘奔走之友’中,诸如张邈张孟卓,早早靠着自家财力在家中‘养士数千’,而另一个吴巨吴子卿,据公孙珣所知,干脆就是专门为袁绍招揽剑客死士的。

换言之,最起码袁绍那伙人心里面早就对局势有了清醒认识,知道不动刀子是不行的。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王允和孔融这种传统士大夫了,他们是天真派。

所谓天真派,就是讲这群士大夫眼高手低,明明跟阉宦是血海深仇,却根本没弄明白,所谓阉宦是皇权的延伸和爪牙,居然还是一腔的热血,一腔的忠君爱国……在他们眼里,天子居然可以跟阉宦分割开来。

换言之,他们居然还对天子抱有幻想,指望着天子能被形势逼迫着认清局势,主动选择士人而抛弃阉宦。

没错,他们根本不敢想象,也绝不会做出冒犯皇权的事情,他们只想诛宦!别看孔融握着佩剑雄赳赳气昂昂的,真要是让他如何如何,第一个怂的肯定是他。

这不是天真是什么?或许是幼稚吧。

但即便如此,公孙珣也不怕这些人的幼稚会引火上身,因为他有恃无恐……他手上有好几万大军,张让和赵忠可没有王允、孔融这么蠢。而且,据公孙珣观察,天子或许是个重度财迷,或许被西园享乐消磨了许多精力,却绝不是个蠢货,这位天子绝对能分清楚什么人能杀了祭天,什么人能扔大狱警告,什么人还要继续依仗从而维护他屁股下的御座。

所以,放马过来吧……公孙珣泰然自若,甚至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群人能玩出什么花来!

回到眼前,王允和荀爽毕竟是老成人,当然不会由着孔融这个愣头青继续惹事生非。于是二人得到公孙珣如此干脆的表态后当即松了一口气,然后一番遮掩,却是各自上车上马,先行往阳翟城而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