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全本校对] (贱宗首席弟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入库:04.13
“我会想办法剔除的。”
蒙仲对赵主父说道。
见他似乎颇有自信的样子,赵主父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就目前来说,他对蒙仲的期待很高,认为此子足以担任重任。
次日清晨,蒙仲领着蒙虎、蒙遂、乐毅等一干小伙伴,按照约定再次来到阳文君赵豹的府上。
因为发生了昨日的事,阳文君府当然不会再让蒙仲等候在府外,在通报后没过多久,蒙仲等人就被允许入府,他们在前院的屋宅大堂,喝着茶坐等着阳文君赵豹。
大约半个刻时左右,就见阳文君赵豹身披着甲胄来到了屋内。
“阳文君。”
“唔,小子你来了。”
在彼此相互问候见礼时,蒙仲感觉这个老头嘴里有几分酒味,神态也略有些醉醺醺的,于是他好奇问道:“阳文君今日莫非又是早早起来在卧居内饮酒么?”
“老夫与你很熟么?老夫喝不喝酒关你什么事?”
阳文君赵豹故作笑骂地回了一句,似乎对昨日蒙仲用剑指着他一事仍记忆犹新。
但事实上,赵豹昨晚一宿都没有睡好,因为他在犹豫,犹豫于是否要按照赵成、李兑二人所说的计策,想办法阻扰蒙仲训练新军一事。
说实话,赵豹并不想这么做。
一来他并不想违抗赵主父的命令,二来,他也不想加剧他与蒙仲之间的矛盾——虽然昨日他与蒙仲确实有些不愉快的经历,但总的来说,他还是很看好这个知晓进退的小子的。
但是,昨晚上安平君赵成对他讲起的一桩事,却让阳文君赵豹有所犹豫,那就是蒙仲此子与公子章、与田不禋二人的关系。
据赵成所述,公子章隐隐表现出不服赵王何的态度,若此事不能加以遏制,他赵国或会发生内部夺权的悲剧,仿佛当年赵献侯与赵桓侯的内斗——那场内斗,对他赵国实在是影响深远。
平心而论,赵王何继位也好,公子章继位也罢,其实阳文君赵豹都不在乎。
甚至于,当年赵主父废太子赵章而立次子赵何时,他赵豹也曾以当年赵献侯、赵桓侯时期的内乱一事,劝阻赵主父莫要轻言废立太子,免得遗祸日后。
好在当年废立太子之事,并没有使国家引起太大的动荡,且此后太子赵何在国相肥义的辅佐与教导下,也逐渐将国事处理地像模像样,于是赵豹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在前几日的宫筵中,赵主父竟然想要将赵章册封为代王,试图使他赵国形成「一国二王」的局面,他赵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赵相肥义已说得明明白白:此乃取祸之道!
总而言之,若只关乎赵主父的事,阳文君赵豹并不打算为难蒙仲,但倘若这件事的背后,果真如安平君赵成所言,与公子章有关,那么,赵豹自然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虽然赵主父确实是一位雄主,但是雄主难道就不会犯错么?
在赵豹看来,当初赵主父废长立幼,废赵章而立赵何,这就是一件错误的决定。
而现如今,在他赵国国家稳定的情况下,倘若赵主父试图再次废立新君,那就是第二桩错事,且这件事将导致的后果,将远远超过前一桩。
“先到军营去吧。”
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后,阳文君赵豹决定先带蒙仲等人前往城外的军营再说。
阳文君赵豹率下的军队,肩负着卫戎邯郸的重任,在这一军兵力中,约有三千名士卒驻扎在邯郸城,负责城门的防守与城内的警戒与巡逻,而其余兵卒则驻扎在邯郸城东北约十里处的军营里——昨日阳文君赵豹下令聚集的,便是这座军营内的兵卒。
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一个时辰左右,赵豹带着蒙仲等人骑马来到了这座军营。
当蒙仲等人来到军营时,军营内似乎正在操练,数千名赵国兵卒整齐有序地站在校场中,一边从口中发出“喝喝”的呐喊声,一边在诸将官的巡视下挥舞着兵器,远远看去,颇具声势。
见此,阳文君赵豹颇有些自得对蒙仲说道:“小子,老夫率下的兵卒雄壮否?”
蒙仲笑着点了点头,哪怕只是稍稍观瞧一阵,他也看得出来这些赵卒的精气神都相当不错,丝毫不亚于目前驻扎在沙丘一带、曾参与攻取中山国的那二十万赵国军队。
旋即,赵豹领着蒙仲等人来到了军中帅帐。
此时在帅帐外,已有约十几名赵将集聚,这些人大概是方才得到了消息,是故早早等候在此。
领着蒙仲等人走入帅帐,赵豹先是将「赵主父欲在他军中抽调兵卒组建新近卫」的事告诉了他率下的将领们,然后他对一名约四十岁左右的将领说道:“赵贲,你配合蒙仲,协助后者挑选士卒……其余人等,都听从赵贲的命令。”
“喏!”
包括那名叫做赵贲的将领在内,那十几名赵将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
蒙仲当然明白,这些将领那冷淡的表情并非是针对阳文君赵豹,而是针对他们一行人。
旋即,这老头便吩咐士卒在帅帐内煮了酒,看这样子,似乎是不打算帮助蒙仲等人。
见此,蒙仲便询问赵贲道:“赵军佐,不知贵军兵卒的兵籍,可在营内?”
他所称的「军佐」,是一种军职,源于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度,按地位高低分别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其中,“将”即主将、统帅,而“佐”即辅佐、佐官。
而赵国作为三晋之一,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晋国的制度,将一军副将称之为军佐——相当于宋国的「佐司马」的职务。
听闻此言,赵贲皱着眉头略思考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在后营的库房。”
“请带路。”
“……”
在蒙仲的要求下,赵贲带着前者一行人来到军营内的库房,翻找出了数十箱的竹简。
此时赵贲对蒙仲说道:“我军上下所有兵卒的兵籍都在这里了。”
蒙仲点点头,转身对蒙遂、向缭、乐毅等人说道:“开始吧,剔除所有赵氏、李氏,邯郸籍的兵卒,从剩下的人当中选。”
“……”
赵贲在旁听到,微微一愣,趁蒙仲等人正在忙碌并不注意时,召来一名随行的兵卒,吩咐后者将这件事禀告阳文君赵豹。
仅片刻工夫,正在帅帐内喝酒的阳文君赵豹,便得知了这件事。
“什么?那蒙仲要求剔除所有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
在听了那名兵卒的禀报后,阳文君赵豹眼中闪过几分思虑之色,他当然明白蒙仲此举是什么意思。
勾了勾手指,让那名兵卒靠近自己,赵豹低声对其嘱咐了几句。
“喏!卑下立刻转告军佐。”
那名兵卒当即转身离去。
看着那名兵卒离去的背影,赵豹瞅了一眼铜炉上正冒着热气的酒壶,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第094章 点兵(二)
蒙仲决定剔除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这也是情非得已。
毕竟在这个年代,族兵对于宗族基本上都是非常忠诚的,倘若留着赵氏、李氏出身的贵族子弟在军中,难保这些人不会偷偷向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通风报信,这是蒙仲不希望看到的。
在他看过的兵法中,无论是孙武兵法还是吴起兵法,亦或是孙膑兵法,皆注重军中兵将“上下一致”,为了日后不出现麻烦,蒙仲当然要剔除这些立场不一的兵卒,只留下那些非贵族世家出身的平民兵卒,以便日后贯彻他的命令。
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工程量颇大的任务,毕竟阳文君赵豹率下的军队,亦有一军兵力,即一万两千五百人,要将这些兵卒的兵籍全部看一遍,哪怕这些兵卒每人都只有一行字,这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好在有蒙虎、蒙遂、向缭、乐毅等人帮他一起。
待等到当日下午大概未时前后,辛苦了大半天的众人,这才初步删选完毕——在剔除了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后,阳文君赵豹麾下的士卒,大概有三千左右符合蒙仲的“招募要求”。
蒙仲带着由向缭几人抄录的兵册,返回帅帐去寻找阳文君赵豹。
当蒙仲再次见到赵豹的时候,赵豹这老头似乎已经喝地醉醺醺了,他在见到蒙仲时就毫不客气地质问道:“喂,小子,为何剔除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难道这些兵卒不配入的什么……什么信卫么?”
面对着仿佛怒气冲冲的赵豹,蒙仲脸上毫无惧色,反而似笑非笑地回答道:“阳文君不知其意么?”
赵豹闻言愣了一下,在嘿嘿笑了两声后,端起酒碗抿了一口酒水,挤兑道:“小小年纪,这心思倒是挺重……还剩下多少人?”
“约三千左右。”蒙仲如实回答道。
“哦?”赵豹闻言捋了捋胡须,随口问道:“那你准备如何从这三千兵卒中挑出你想要的五百人呢?”
蒙仲闻言轻笑道:“既然是作为赵主父的近卫,当然是择优,请君侯下令让这三千人绕着军营跑上十圈,最先达成的五百人,在下将抽调为信卫军的一员。”
相似小说推荐
-
史上最强君王 (满城风沙) 起点VIP2017-12-01 架空历史刘越天死后灵魂到了一个混乱的时代,成为了大周皇帝的皇子,按理说能够过上幸福的生...
-
太平要术传 (七哥看世界) 起点VIP2017-12-11 秦汉三国重生三国,得太平要术奇书,练得一身不败神功,开始了争霸天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