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全本校对] (贱宗首席弟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入库:04.13
不同于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几人,肥义乃白狄出身,受赵雍之父赵肃侯器重而成为赵国的重臣,他身背后并没有庞大的家族负累,也从来没有做过损公肥私的事,他今日之所以站在赵主父的对面,只是因为他曾经受赵主父嘱托,尽心尽力地辅佐新君赵何。
仅此而已!
深吸一口气,他目视着赵主父沉声说道:“主父,当年您吩咐臣下辅佐新君时曾叮嘱我,莫要改变宗旨,莫要改变心意,坚守心志始终如一,直到这具残躯入土。这番叮嘱告诫,肥义终不敢忘,是故今日臣下提出反对。”
“……”赵主父眼眸闪过一丝异色。
他微微有些动容,因为他也没想到,他曾经嘱咐肥义的话,后者竟然牢牢记在心中。
而此时,肥义则继续说着。
“……公子章有功于国家,您要封赏他,臣下没有异议,有功之臣,理当得到封赏。然而,你欲册封公子章为王,此事万万不可。臣闻天下的禽兽,皆只有一颗头颅,此方能进退。而传闻中,有一种奇蛇生双首,然而最终进不能进、退亦不能退,最终崩折而亡。一国、一王,治理臣民,历代皆是如此,若一国二主,则必然会使臣民迷惑,不利于国家上下团结……”
不得不说,肥义的话极有道理,只可惜,却不符合赵主父的心意。
符合他什么新意?
自然是废赵何、另立赵章的心意!
同时也是他趁机夺回权力的心意!
正如蒙仲所猜测的,当初因为宠爱的吴娃临终前的恳求,赵主父才将王位传给赵何,而现如今,吴娃已过世三年余,曾经的悲伤渐渐淡去,以至于赵主父对此事深感后悔。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此时他仍在壮年,却在逐渐丧失权力,这对于一名掌控欲颇强的君王而言,是难以忍受的。
是故,他有意册封公子章为代王,与赵王何并起并坐,如此一来,他就能通过兄弟俩彼此的分歧与矛盾,重新将权力掌握在手中,真正成为凌驾于王之上的“主父”。
但他没有想到,曾经最信任的臣子肥义,居然态度如此坚决地反对此事。
『看来今日只能这样了……』
在故作沉思了片刻后,赵主父亦松了口,沉思对肥义说道:“罢了,既然如此,就册封公子章为「安阳君」,命他镇守代郡,为我赵国北方屏障……这样,总没有异议了吧?”
肥义微微皱了皱眉。
赵主父所指的安阳,即代郡境内的「东安阳」,将这座城邑作为封邑赏赐于公子章,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关键在于赵主父有意让公子章镇守「代郡」,那可是一整个代郡,虽说当地贫穷落后,但却是赵国的兵源地之一,并且代郡一带大多都是被赵国兼并后的异族,是故代郡兵卒比较邯郸等地普遍强壮,让公子章执掌这块国土,肥义很担心会引发后患。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说道:“代郡接壤燕齐两国,兹事体大,公子章尚且年轻,怕是不能治理……”
“那你觉得国内何人可以胜任呢?”
赵主父瞥了一眼殿内几名重臣。
如他所料,被他视线扫到的殿内重臣,皆不动声色地移开了视线。
这次他们倒不是畏惧赵主父,而是谁也不愿意跑到代郡去,毕竟相比较邯郸一带的繁华,北方的代郡简直就是穷乡僻壤,更要命的是那里时常仍有异族作乱,试问有资格坐镇代郡的赵成、李兑、赵豹等人,谁会愿意镇守代郡,远离邯郸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呢?
见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几人并没有出言支持自己,肥义暗自叹了口气。
见此,赵主父淡淡一笑,说道:“既然无人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吧,册封公子章为安阳君,卫戎代郡。”
“谢主父,谢君上。”
公子章颇为激动地拱手而拜。
看着公子章满脸激动之色,肥义、赵成、李兑、赵豹几人相互看了一眼。
而在此期间,蒙仲亦关注着这四位的神色。
他可以预感到,今日之后,赵王何一系与公子章……不,与安阳君赵章一系,将视彼此为仇寇而展开争权夺利。
而引发此事的赵主父……
『您究竟是真心想扶持公子章夺回王位,还是想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呢?』
看了一眼赵主父,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第089章 宫筵(三)
……
这场宫筵,当日一直持续到很晚,待等到夜深时,殿内的诸赵国臣子几乎是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于需要家仆、随从扶着他们回府。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场宫筵竟整整持续了五日,期间消耗掉的菜肴、酒水不计其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日的宫筵中,蒙仲就得到了属于他的坐席,虽然位置比较靠后,在殿内东侧较为靠近殿门的位置,但好处是他的小伙伴们也都得到了自己的坐席。
『究竟会是谁呢?』
蒙仲为此困惑了许久,直到他在座位坐下后,远远瞧见赵相肥义朝着他微微点头笑了一下。
『莫非是赵相肥义?』
蒙仲暗自想道。
仔细想想,确实是赵相肥义的可能性最大。
首先,故意将他用公子章那一帮的人中调开,这就基本上可以排除是赵主父与公子章所为了。
因为公子章的性格,不会去为了已经“暴露”的事实而去弥补,更别说刚刚被册封「安阳君」的他,此刻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多半也想不到这一层。
至于赵主父,从昨日赵主父给蒙仲的“惊喜”,就可以看出赵主父正在磨砺他的心性——大概也就是所谓临危不惧、遇事不慌,又怎么会将蒙仲安排到“相对不起眼”的位置呢?
想来想去,可能也就只有肥义会这样做了。
当晚喝酒至中场的时候,赵相肥义离席如厕,在返回宫殿内时,曾到蒙仲的坐席稍坐了片刻,询问了宋国使节李史的行踪。
当时蒙仲告诉肥义,李史已返回了宋国。
肥义“哦”了一声,脸上也不惊讶,见此,蒙仲心下更加怀疑,遂忍不住问道:“赵相,不知小子等人的坐席,可是赵相为我等安排?”
肥义很坦率地点了点头,不等蒙仲询问原因便劝告道:“小友不宜与公……与安阳君、田不禋等人过近。”
平心而论,倘若是换作别人说这话,蒙仲心中多半会产生反感,但对于眼前这位赵相,蒙仲实在生不起什么恶感——自昨日肥义为了赵国,与赵主父据理力争且说服赵主父打消了册封公子章为代王的念头,蒙仲就对这位赵相心生敬佩。
虽然是“敌人”,但蒙仲仍旧对此人敬佩不已。
话说回来,蒙仲也觉得赵主父昨日想要册封公子章为代王一事过于异想天开——纵使是他也不明白赵主父究竟在想些什么。
想了想,蒙仲用赵主父“教”他的话解释道:“在下并非要与安阳君亲近,在下只不过与田大夫有些渊源罢了……小子初来乍到,在赵国就仅有田大夫一名同国之人。”
“但愿如此。”
肥义不置与否地点了点头,旋即笑呵呵地说道:“老夫出身蛮夷,却素闻庄夫子乃宋国大贤,小友作为庄夫子的弟子,想来亦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可以教导老夫……待庆功宴过后,老夫再请小友到府上赴宴,到时再请教庄夫子的学问,还请小友不吝赐教。”
“岂敢岂敢。”
蒙仲连忙拱手回礼。
旋即,当肥义离开,回到他自己的坐席后,蒙遂、向缭二人不动声色地移坐到蒙仲的坐席上,前者低声对蒙仲说道:“阿仲,那肥义这是对你示好么?”
蒙仲微微摇了摇头。
他有自知之明,当然明白贵为赵国国相的肥义,还不至于如此重视他——肥义重视的,不过是他的老师庄子,以及他的义兄惠盎而已。
而此时,肥义已回到了自己的坐席,旋即,奉阳君李兑借敬酒之便,低声询问肥义道:“肥相,那小子有什么奇特之处么?”
肥义没有隐瞒,如实说道:“此子乃惠盎义弟,庄子弟子,身份尊贵,不可怠慢。”
听闻此言,奉阳君李兑双眉一挑,似乎有些吃惊。
但也仅仅只是有些吃惊罢了。
在想了想后,他转头对身后一名目测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说道:“李跻,代老夫去接触接触那小子。”【PS:按照古代礼制应该称呼表字,但由于很多史实人物的表字缺失史料,作者也不想自己编,所以大多数时候就用全名或者“阿某”来代替,在此解释一下。】
这名男子,即李兑的儿子「李跻」。
“是,父亲。”李跻闻言点点头,遂端起酒樽朝着远处蒙仲那一座走去,与后者闲聊了片刻。
片刻后,李跻返回了坐席,李兑问他道:“如何?”
李跻想了想,回答道:“观此子神色谈吐,着实不像是一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另外,此子所学很杂,儿子方才询问他魏国的法令,他以李悝的法典回覆,对答如流。”
“哦。”
李兑轻应了一声,看了一眼正在与殿内臣子喝酒的赵主父,又看了一眼对面那一排坐席的安阳君赵章,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
相似小说推荐
-
史上最强君王 (满城风沙) 起点VIP2017-12-01 架空历史刘越天死后灵魂到了一个混乱的时代,成为了大周皇帝的皇子,按理说能够过上幸福的生...
-
太平要术传 (七哥看世界) 起点VIP2017-12-11 秦汉三国重生三国,得太平要术奇书,练得一身不败神功,开始了争霸天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