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全本校对] (贱宗首席弟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入库:04.13
数日后,年过六旬的士大夫李史来到了景亳,受到了蒙氏一族的盛情款待。
此后,在得到了惠盎与李史的默许后,蒙氏一族组织了一队族人,作为护送李史前往赵国的护卫。
这队人由少宗主蒙鹜率领,除了蒙仲、蒙虎、蒙遂、蒙横、蒙珉等族中子弟外,还有蒙仲同在庄子居学习的武婴、向缭、穆武、华虎、乐进、乐续等人——显然是因为庄子在听了惠盎的话后,亦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希望诸弟子能出去见见世面,增涨些见识。
四月二十七日,士大夫李史从景亳再次启程,在一干蒙氏、乐氏等家族子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前往赵国。
『赵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还有赵王雍,那又是一位怎样的君王呢?』
在前往赵国的途中,蒙仲坐在战车上,忍不住好奇地想道。
第二卷 赵国篇
第073章 初至赵国
……
从宋国前往赵国,就势必要经过魏国或者卫国,从景亳出发也是一样。
魏国与宋国目前仍是敌对状态,是故,宋国使者李史便带着蒙仲等人走穿越卫国的这条路,即「景亳——曹县——定陶——菏泽——濮阳——阳晋」这条路线。
事实上,卫国与宋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因为在宋王偃与赵王雍的“私盟”中,卫国是赵王雍默许可以由宋国攻取的国家,只不过是因为齐国的威胁太大,宋王偃暂时搁置着「攻伐卫国」的这桩事而已——既然宋卫战争还未打响,因此卫国与宋国的关系倒也没有差到极点。
大约是在五月份,蒙仲等人护送着士大夫李史来到了卫国的「阳晋(邑)」,阳晋属卫国的邑城,但又与赵、魏两国接壤——往西是魏国,往东北方向则就是赵国的领地。
从阳晋往东北方向,不远处即是赵国的边境要塞「刚平城」,这是昔日赵国君主「赵敬侯赵章」为了攻略卫国时而修建的,此后不久,魏齐两国便因为「赵国伐卫」一事而对赵国宣战,且刚平城亦被齐魏联军攻陷。
但在两年后,趁着齐国攻伐燕国之际,赵敬侯又联合魏韩两国讨伐齐国,一年后又败兵攻伐魏国与卫国,再过一年,再打齐国,一步步稳固了当时赵国的新都「邯郸」的地位。
世人都说,赵敬侯不修德行,尽情享乐,起居饮食没有节制,处罚杀戮也没有标准,可偏偏在赵敬侯在位的十几年里,赵国军队胜多败少,外无邻国侵略之患,内无群臣作乱之忧,这都是因为赵敬侯知人善用。
五月初九,李史抵达刚平,手持宋国的符节,带着蒙仲等人顺利通过了刚平城,旋即继续往北,在刚平城北的渡口渡过了大河(黄河),抵达了河北之地。
此后折转方向朝西北而行,又用了近二十日的光景跨越洹水、漳水,最终抵达了赵国的都邑,邯郸。
关于邯郸的命名,历来有诸多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最有气势——即日出日落之地。
不难猜测,当年赵敬侯将赵国的都城迁到邯郸时,他心中是有称霸中原的雄心壮志的,只可惜这份雄心壮志最终被中山国所阻——中山国这个嵌入赵国版图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阻碍历代赵国君主实现霸业的拦路石,也难怪历代赵国君主都将中山视为必须除掉的对象,哪怕是当今的赵国君主赵雍。
五月三十日,在一队赵卒的护送下,李史领着蒙仲等人进入了邯郸邑。
不得不说,此前蒙仲亦见识过「陶邑」、「商丘」、「彭城」等他宋国的大城邑,但这些城邑都无法与邯郸相提并论,邯郸邑的规模,仿佛有两个商丘那么大,纵使是陶邑、彭城,亦有所不及。
“难道这里居住着上万户人么?”
在得知了邯郸的规模后,蒙虎吃惊地叫道。
而事实上,邯郸的居民远远不止上万户,而是有着几万户的规模,因为它是当今世上与齐国都城「临淄」并称的两个全中原最大的都邑。
记得曾经齐国的名相「晏子(晏婴)」出使楚国时,因被楚王笑称“齐国无人”而笑着说了几句用来形容临淄的词,比如“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等等。
而这些词,用来形容邯郸也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因为邯郸的规模就如同齐国的临淄。
蒙仲、蒙虎等人刚进邯郸城时,却瞧见街道上人水马龙、人来人往,简直堪称人无立锥之地。
别说蒙仲、蒙虎、蒙遂这些小辈,就连蒙氏一族的少宗主蒙鹜,亦不禁感到有些紧张——仿佛是来到了世外之地。
好在一行人举着宋国的旗帜,且又有护送的赵卒为他们开道,一行人这才顺利地来到了城内的驿馆。
驿馆的驿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据说也以赵为姓氏,这位赵驿长出面接待了李史,将他与蒙仲等卫士都安顿在驿馆内。
期间李史对这位赵驿长说道:“请尊驾代为上禀,在下李史,奉我宋国君主之命,请见赵王。”
“赵王?”那位赵驿长哈哈笑着说道:“我国并无‘赵王’,唯有赵君与‘主父’,不知尊驾想见哪位?”
是的,虽然宋王偃与惠盎,包括入宋国为相的仇赫,皆口口声声称呼“赵王”,但事实上,赵国却是当世唯一一个还未称王的强国。
原因在于当年魏国国相公孙衍促成「五国相王」时,赵国以及其君主赵雍虽然受到了魏国的邀请,但赵雍本人却表示赵国还未有称王的资格,甚至于,他非但没有称王,反而自降一级,自称为「赵君」,同时也命国人称呼他为「君上」——虽然像魏、秦、齐等国家皆称呼“赵王”,但事实上,赵雍是自称为君的。
『这位赵国君主,看来野心极大啊……』
在听到赵驿长与李史的对话后,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蒙仲曾经想劝说宋王偃的原话,但由于当时宋王偃早已自称为王,于是他便省下了“缓称王”这一句,没想到,国力远比宋国强盛的赵国,其君主赵雍却能忍住“称王”的欲望,以一副谦逊的态度面对诸国,由此可见,这位赵王恐怕是有着极大的野望。
但是,那个“主父”是怎么回事?
蒙仲不解地听着那名赵驿长的解释,在经过后者的解释后,他这才得知,原来“主父”指的即是赵王雍;而“赵君”,即是赵雍册立的新君赵何。
大概是在三四年前的时候,赵雍便已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子赵何,即赵国如今的赵君。
而赵雍本人,则自称“主父”,目前正在「沙丘行宫」,指挥前线的军队征讨中山国。
“请尊驾代为上禀,宋使请见赵君。”
李史不失礼数地说道。
事实上,李史其实想见的只是赵雍,而并非赵国如今的君主赵何,但考虑到赵国日后终将由赵何来治理,李史当然不能无视这位的存在,径直前往沙丘行宫去见赵雍,否则岂不是平白无故地就得罪了那位赵国的新君?
“请尊使在驿馆内稍歇,鄙人立即通禀此事。”
赵驿长客气地与李史等人告辞。
在这位赵驿长告辞前,蒙仲曾询问他道:“驿长,请问邯郸城内可有一位叫做「田不禋(yīn)」的宋人?”
李史闻言颇感意外地看了一眼蒙仲,旋即好似想到了什么,便并没有插嘴。
“田不禋?”
赵驿长很惊讶于蒙仲这名“宋使的护卫”居然会擅自开口询问,但见宋使李史没有任何表示,心中也明白了什么,在仔细思忖了片刻后,便回答道:“莫非是「公子章」身边的家臣?”
他口中的公子章,即赵雍的长子「赵章」,当今的赵君赵何,乃是赵雍的次子。
“正是。”
蒙仲点点头。
赵驿长点点头,旋即告诉蒙仲道:“此人在或不在城内,这个鄙人还真不知。不过,据我所知,公子章目前正在沙丘行宫,与主父一同征讨中山国,想来你要找的那位田不禋,此刻多半亦在沙丘行宫……”
“这样啊,多谢赵驿长。”
蒙仲有些失望。
原来,在他们从景亳启程前来赵国之前,惠盎曾将一封书信偷偷塞给蒙仲,并对他嘱咐道:“到了赵国,你便带着为兄的书信,去拜访一名叫做「田不禋(yīn)」的人。此人亦是宋人,是在仇赫入宋国时,作为交换前往赵国出仕的士大夫,据说现如今在赵王雍的嫡长子「公子章」身边,此人与为兄有几分情面,你拿着这份书信去,他会善待你们的。”
因此,在抵达邯郸后,蒙仲第一时间就想去拜访那位田不禋,毕竟此人在赵国呆了数年,若他蒙氏一族想在赵国立足落户,少不了需要此人的帮助。
没想到,此人并不在邯郸。
随后,因为闲着无事,再加上蒙虎兴致勃勃想逛一逛邯郸,蒙仲便请示了士大夫李史,恳请后者能允许他们到街上转转。
按常理来说,李史当然不能容许自己的“护卫”丢下自己,跑到城内去闲逛,但考虑到蒙仲乃是惠盎的义弟,身份特殊,他当然不会拒绝,最终只是嘱咐蒙仲等人小心行事,毕竟这是在赵国的地盘,莫要惹出什么事来,到时候不好收场。
相似小说推荐
-
史上最强君王 (满城风沙) 起点VIP2017-12-01 架空历史刘越天死后灵魂到了一个混乱的时代,成为了大周皇帝的皇子,按理说能够过上幸福的生...
-
太平要术传 (七哥看世界) 起点VIP2017-12-11 秦汉三国重生三国,得太平要术奇书,练得一身不败神功,开始了争霸天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