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全本校对] (贱宗首席弟子)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 入库:04.13
《坚白论》这篇论著的核心,即针对一块坚白石而产生的理论想法。
这块坚白石,它同时拥有「坚」、「白」、「石」三个不同的概念。
其中,「白」与「石」是人可以眼睛观测到的。
但「坚」,却是需要人的手去触摸到才能感觉出来。
因此,当人只用眼睛去观测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白石」;而在闭上眼睛用手去触摸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坚石」。
只有当既用眼睛去看、也用手去触摸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才是「坚白石」。
然而,这三者的「名(名称)」是不同的,能够说这三者其实是不同的物体么?
惠子的思想,即是研究物的“名”与“实”,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PS:公孙龙的「离坚白」论,就是割裂了惠子的坚白论思想,诡称「白石」与「坚石」是不同的物体,哪怕它们事实上同时出现在一件物品上。】
总的来说,惠子的「坚白论」还是比较简单朴实的。
相比之下,他提出的「合同异论」,那涉及的就广泛的多了。
惠子认为世上事物本身就有「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
他曾说过:「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拿马来喻,凡是属于马这一类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而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就叫「小同」。
由此他得出了“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
说到「合同异论」,就不能不提惠子的《遍为万物说》,这是《合同异》论著的基础。
据说当时在惠施与诸辩才于树底下高谈阔论时,有一名叫做「黄缭」的辩者曾提出一个问题,询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
惠施不假思索予以解答,且事后将这段回答记录下来,即《遍为万物说》。
事后惠施将这篇论著派人送往挚友庄子手中,美其名曰求斧正,实际无非就是向向庄子炫耀一下。
谁让惠施这位“辩遍天下无敌手”的辩者,却始终在庄子面前屡屡吃瘪,几乎没有取胜的时候呢?
庄子在收到惠施的《遍为万物说》后,去除糟粕,将惠子的十个命题保留了下来,即《历物十事》,记载于庄子所著的《天下篇》。
《历物十事》包括:
其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大到极点的东西已无外围可言,称之为‘大一’;小到极点的东西已无所包容,称之为‘小一’。)
其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其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其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太阳刚刚正中就同时开始偏斜,各种物类刚刚产生就同时意味着已走向死亡。)
其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其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其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今天到越国去又可以说成是昨天来到了越国。
其八:连环可解也。
连环本不可解但又可说是无时无刻不在销解。
其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也。
我知道天下的中心部位,可以说是在燕国的北边也可说是在越国的南方。
其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广泛地爱护各种物类,因为天地间本来就是没有区别的整体。
名家的「名」,就是指概念。
比如说「正午」,它就是一个概念,当人报辰人喊出“正午了”这话时,其实就已经是下午了。
而接生婆喊出“孩子出生了”的时候,这个婴儿其实已经在死亡了。
相比较晦深的道家思想,名家的学论让庄子的弟子们感觉有趣,因为名家有许多有意思的辩论命题。
于是在庄子当日授业之后,诸子仍感觉意犹未尽,便在院内相互讨论,讨论名家提出的这些有趣的命题。
而让庄子颇感惊讶的是,他的弟子蒙仲似乎真的能理解惠子的《历物十事》的十个命题。
『世上果然有如此聪慧之人么?』
纵使是庄子,心中亦忍不住暗暗咋舌道。
而在旁的乐进甚至惊呼道:“阿仲,莫非你的才智竟在惠子之上么?”
庄子闻言皱了皱眉,不过却并未表露,只是静静看着蒙仲,看看后者将如何回答。
而此时蒙仲便笑着说道:“昔日有两个人试图渡河,第一个过河的人最慢,花了许久才到对岸,而后一个人则只花了一半的时间,于是前一人便问道:你对这条河流熟悉么?
后一人摇头说道:不熟悉。
前一人又问道:既然不熟悉,为何你只花了那么少的时间。
后一人便回答道:我之所以只花了那么少的时间,那是因为我是沿着你走过的路过河的。
……
我之所以能这么快看懂惠子的论著,是因为惠子已经把他的思想讲地很透彻了。”
诸子恍然大悟,在旁静静观瞧的庄子,亦微不可察地暗暗点了点头。
此时的庄子,对蒙仲已有极大的好感与期待。
当日的授业结束后,诸子仍感觉意犹未尽,便拉着蒙仲到院内继续辩论名家的那些命题。
乐进问蒙仲道:“卵有毛,何解?”
蒙仲毫不犹豫地答道:“卵(蛋)能孵禽,禽有毛,故卵有毛。”
向缭又问蒙仲道:“山有口,何解?”
蒙仲笑道:“山若无口,何来回响?”
乐续又问蒙仲道:“孤驹未尝有母,何解?”
蒙仲回答道:“在小马驹被称作孤驹的那一刻起,它就没有母亲了。”
“火不热,何解?”
“热是人给予的定义,火自身并没有‘热’这个概念,是故,火不热。”
“白狗黑,何解?”
“虽是白狗,难道我就不能给他取名「黑狗」么?甚至于,若我为其取名为「兔」,则它虽是狗,亦可唤之为兔。”
听闻此言,诸子哈哈大笑。
在整整半个时辰里,诸子连续询问蒙仲名家所提出的那些有趣的命题,但却始终无法难倒蒙仲,这让诸子心中暗暗称奇。
而与此同时,庄子亦听到了诸子在院内辩论的声音,遂走到屋门口,静静观瞧。
只见被诸子围在当中的蒙仲,面色自若,侃侃而谈,这让庄子在一瞬间仿佛又看到了曾经的挚友惠子的影子。
本来庄子对蒙仲不骄不傲的性格暗暗有所赞誉,但看到这一幕,他不由地皱起了眉头。
他觉得,若是他不做些什么,蒙仲这个天姿绝不亚于他与惠施的少年,可能就会逐渐步上惠施的后路,注重于辩,用言语去说服对方,而不是用真正的道理去使人心服口服。
『难道我教授他惠施的思想,竟是一个错误么?』
庄子皱着眉头思忖了许久。
次日,庄子将蒙仲叫道跟前,在竹牌上写道:鸡三爪,何解?
这也是名家提出的命题,蒙仲毫不犹豫地说道:“鸡有左爪与右爪,但它还有鸡爪之说,是故,鸡三爪。”
看着隐隐有些自得、甚至于仿佛在等待自己去赞誉他的弟子,庄子面色平静地竹牌上写道:要使人相信「鸡有二爪」,这十分容易,并且这也是事实;而要使人相信「鸡有三爪」,十分困难,并且这也是虚假的。不知你要选择容易的、真实的,还是要选择困难的、虚假的?
蒙仲哑口无言,半晌后才拱手说道:“学生受教了。”
此后,蒙仲再也不跟诸子辩论这些由名家提出来的“有趣”命题,而是踏踏实实地跟着庄子学习道、名两家的论著。
直到该年的十月份,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024章 王欲兴兵伐国(一)
……
十月上旬,正值蒙氏族人在家族乡邑内的田地里收成完作物,正准备与葛氏、乐氏、华氏等几大家族共同举办射礼的时候,蒙氏一族的宗主蒙箪接到了来自商丘的召唤,命后者即刻前往商丘。
商丘乃是宋国的旧都,距离景亳并不远,大概五十里左右,此前宋国历代君主皆居住在那里,直到宋辟公时期,韩国攻入宋国,宋辟公便迁都「彭城」,此后接连两位逐君篡位的宋君「宋剔成君」与「宋王偃」,皆定都彭城,不再更改。
虽然当前商丘已不再是宋国的都城,但它却作为辅助“宋王偃彭城政权”而治理宋国的陪都,因此,每当宋王偃有什么政令发布时,往往都是通过商丘向宋国西部的城池颁布,因此蒙箪不敢耽搁,在得到消息后立刻坐马车前往商丘。
大概戌时前后,蒙箪这才坐着马车又回到了乡邑。
回到乡邑后,他立刻召见蒙荐、蒙羑、蒙蜚(fēi)等几位宗族内的长老,除此之外参与这次会议的,还有他的次子蒙鹜以及蒙羑的长子、蒙氏的家司马蒙擎。
待等众人都到齐后,蒙箪坐在主位上环视了一圈后,这才沉声说道:“今日我前往商丘,见到了「丌(qī)官大人」,当时方才得晓,丌官大人并不只是召见了我,还召见了葛氏、华氏、乐氏等附近一带家族的宗主……”
相似小说推荐
-
史上最强君王 (满城风沙) 起点VIP2017-12-01 架空历史刘越天死后灵魂到了一个混乱的时代,成为了大周皇帝的皇子,按理说能够过上幸福的生...
-
太平要术传 (七哥看世界) 起点VIP2017-12-11 秦汉三国重生三国,得太平要术奇书,练得一身不败神功,开始了争霸天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