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大司马 [全本校对] (贱宗首席弟子)


  “非也。”冯谖摇头说道:“蒙司马所说,已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近些年,薛公时常将一些无力偿还息钱的邑民免除息钱,这份宽厚,难道还不能称作仁义吗?”
  蒙仲哈哈大笑道:“我先给先生讲个故事吧……我听说这世上一人好养猕猴,但由于养得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养猴人便对那群猴子道:早上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给你们四个。众猕猴大怒。于是养猴人又说道:那早上给你们四个橡子,晚上给你们三个,那群猕猴这才欢喜……薛邑的邑民,本来就是因为税收繁重,无力交付,这才从薛公这边借了息钱以养家糊口,且因此欠下了薛公大额息钱,以利滚利,最终到了无力偿付的地步。薛公免除了一部分本来就不该收取的息钱,竟让薛邑的邑民称颂他为‘仁义’?……啧啧,薛公真的是很擅长治民啊!呵,在下反问先生,这种诈术,也称得上是仁义吗?”
  “……”冯谖哑口无言。
  此时,蒙虎见冯谖被蒙仲说得哑口无言,哈哈大笑道:“我兄弟集道、名、儒、兵四家学术之长,足下与他辩论,简直是自取其辱!”
  “阿虎……”
  蒙仲低声示意着蒙虎。
  『集道、名、儒、兵四家学术之长?』
  冯谖、魏处等人听了皆大感吃惊,就连满脸阴沉的田文,亦忍不住上下打量了蒙仲几眼。
  此时,赵相肥义这才徐徐走到蒙仲身边,似有深意地代蒙仲介绍道:“薛公,此子年纪虽小,但却是庄子、惠子、孟子的弟子……”
  “我不是……”
  蒙仲本想解释自己并非孟子的弟子,奈何肥义的声音完全把他盖了过去:“宋国的惠盎、齐国的匡章,皆与此子兄弟相称……”
  『田章?』
  田文看向蒙仲的眼神中,闪过几丝异色。
  不得不说,田文虽名声享誉天下,但就像蒙仲所说的那样,他田文的名声,大多都来自他蓄养数千门客,而这,乃是他父亲靖郭君田婴的遗泽,倘若田文没有他父亲留下的家业,哪里有能力蓄养数千名门客,并因此闻名于世呢?
  但田章不同,田章虽然也是出身士大夫家族,但他的功绩那是确确实实的,初次破秦让秦国向齐国俯首陈臣,继而灭燕,五十日攻占燕国全境,然后败楚,打得楚国再向齐国称臣,前两年都又联合魏国、韩国,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
  虽然田章经历的战阵的确不多,但每次都能影响整个中原的格局。
  与田章相比,不得不说田文还逊色不少。
  本来,肥义有意提起田章,是为了缓和蒙仲与田文二人的矛盾,同时尝试将田文拉拢到赵王何这边——毕竟,虽然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已经与田文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但“旧贵族派”,并不能与赵王何为首的“新君派”混淆。
  两者的利益立场是不同的。
  但很可惜,心高气傲的田文,并没有理会肥义的圆场,他在凝视了蒙仲片刻后,耻笑道:“原来如此,这就是你敢羞辱田某的仰仗么?”
  一听这话,蒙仲就猜到他新结识的兄长田章,与田文的关系并不融洽,或者说,田章与田文的关系,还没好到让田文能笑释这场争执的地步。
  于是蒙仲淡淡说道:“从头到尾,在下并未羞辱田相,只不过田相自己这么认为罢了……”
  “好,你很好。”
  田文点了点头。
  此时,他身后闪出一名侠勇,指着蒙仲说道:“我看不下去了!那个小子,你何德何能,胆敢羞辱薛公?你既然说你率五百兵夜袭数万齐军并非侥幸,那好,你可有胆量与我用剑术一较高下?”
  “小子,你敢么?!”
  “小子,是个男儿的话,就用剑术一较高下!”
  在田文身后,那些侠勇纷纷开口挤兑道。
  “……”
  蒙仲冷淡地扫视了一眼那些侠勇。
  怒气飙升。


第142章 筵席间的争执(二)
  ……
  『比试剑技?』
  赵相肥义皱皱眉,开始为事态感到担心了。
  虽然他也听说,像蒙仲这种家族子弟,一般在八岁到十岁左右就会开始锻炼武艺,且蒙仲在赵国时,也曾展示过他在武力方面的能力,但即便如此,满打满算蒙仲习武也不到十年,并且考虑到此子又是庄子、惠子、孟子的弟子,肯定是文才胜过武学,未必招架地住薛公田文身边那些侠勇。
  要知道那些粗犷的侠勇,那可是凭着武力、凭着剑技才得到了田文的赏识,且年龄也比蒙仲至少年长十岁,似这种比试,根本就不公平。
  想到这里,肥义立刻开口劝阻道:“薛公,请约束您的门客,王宫之内,不宜动刀动剑……”
  听闻此言,那名侠勇满脸愤慨地叫嚷道:“肥相,我敬重您是一位贤良之人,但请您莫要插手干涉此事……”说着,他转头用凶恶的目光盯着蒙仲,狠声说道:“我辈虽说粗鄙,但也知晓「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所谓养士千日,用在一时,我牟肖在薛公门下数年,寸功未建,然薛公却待我如知己手足,今日有狂妄之徒出言羞辱薛公,我若视若无睹,还配称之为人么?!”
  说罢,他目视着蒙仲喝道:“小子,你可敢应战?!”
  听了这个名为牟肖的侠勇一番话,在旁围观的宾客们微微点头。
  士为知己者,这个典故说的是「豫让」。
  豫让是晋国「六卿之乱」时期,智家宗主「智伯瑶(荀瑶)」的门客。
  当时,智伯瑶联合魏氏、韩氏,进攻赵氏,没想到魏氏与韩氏两家恐惧赵氏覆灭后智家对他们下手,便在三家联军进攻赵氏最后的领地「晋阳」时,暗中联合赵氏,里应外合重创了智氏,致使智家一败涂地。
  随后,赵氏的家主「赵襄子」,联合魏氏、韩氏,反攻智家的领土,杀死了他深深记恨的智伯瑶,并将后者的头颅,制作成了酒器。
  智家,因此在晋国消亡,一部分族人逃亡秦国。
  而此时,智伯瑶的门客豫让却没有逃跑,他用木漆涂抹全身,故意使全身皮肤溃烂,又吞下火炭故意使嗓子沙哑,改头换面,就是为了刺杀赵氏的宗主赵襄子,为智伯瑶报仇。
  第一次行刺时,豫让躲在茅厕里,趁赵襄子出恭时骤然发难,只可惜被赵襄子的护卫抓到。
  被抓获后,赵襄子向豫让问清楚了原因,得知豫让「吞炭漆身」就是为了刺杀他为智伯瑶报仇,颇为动容,对左右说道:“智伯瑶已死,并且无后,然此人仍要为其主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杀之不义,我当谨避之。”
  于是,便叫卫士放过了豫让,且此后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豫让。
  果不其然,豫让在被释放后,依旧没有打消报仇的信念,哪怕他的友人劝告他放弃这段仇恨:您曾经也侍奉过范氏、中行氏,为何唯独对智伯如此忠诚?
  此时豫让便说出了那句千古流传的名言:范氏、中行氏以众人(普通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唯知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那名友人又劝他道:凭你的才能,倘若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何不等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再杀他为旧主报仇呢?
  豫让笑着说道: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其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我欲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我若委身于赵襄子,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杀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即是为了使后世天下怀有二心的人臣羞愧!
  得知豫让这番话后,赵襄子更加敬重豫让的为人,命卫士不得泄露他的行踪,更加小心翼翼地躲避豫让。
  然而,豫让花了很长时间、用了很多精力,仍然还是打听到赵襄子的行踪,躲在赵襄子必经之路的一座桥梁下。
  遗憾的是,豫让的第二次行刺,还是没有成功,据说是豫让的杀气惊动了赵襄子的坐骑,让赵襄子下意识就想到了豫让:“肯定还是豫让。”
  于是,赵襄子命卫士到桥下搜寻,果然找到了豫让,并再次将其捕获。
  本来赵襄子并不想杀豫让,但又担心豫让一次又一次地来刺杀他,再加上从旁卫士的劝说,他最终还是决定杀死豫让。
  然而在他下令杀死豫让前,豫让提出了一个恳求,即希望赵襄子脱下身上的袍子,让他用利剑将袍子毁坏,豫让表示,这样的话,纵使他不能杀死赵襄子,但也能对智伯有所交代了。
  赵襄子怜悯于豫让的忠义,便脱下了袍子命卫士交给豫让。
  随后,豫让在用剑砍烂了赵襄子的袍子后,大喊一声「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随即引剑自刎。
  赵襄子怜悯其忠义,下令将豫让厚葬。
  至此,豫让成为了天下义士的榜样,留名青史。
  至此,「君忧臣牢、君辱臣死」,便成为了天下义士乃是义臣的信念。
  正因为如此,当这名叫做牟肖的侠勇试图挑战蒙仲而报复蒙仲对薛公田文的“羞辱”时,纵使是赵国的臣子们,亦微微点头,用赞赏的目光看着牟肖等侠勇,甚至于,用略带轻蔑的目光,看着至今仍然没有做出表态的蒙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